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灰细泥对煤泥浮选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夏灵勇 佟顺增 桂夏辉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8,共4页
针对细粒级含量高的高灰难选煤泥,为考察<0.074mm粒级微细粒的浮选选择性情况,对细粒煤泥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分步释放试验分析及浮选速度分析,并对不同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对精煤质量产... 针对细粒级含量高的高灰难选煤泥,为考察<0.074mm粒级微细粒的浮选选择性情况,对细粒煤泥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分步释放试验分析及浮选速度分析,并对不同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对精煤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细泥含量越大,其可燃体回收率越低,且精煤灰分越高,分析认为细粒煤质量小、尺寸小、捕收剂分散性差是造成细泥选择性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泥 浮选 细泥含量 红外光谱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 影响机理
下载PDF
细粒对砂土持水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田湖南 孔令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60,共5页
利用压力板仪,进行了不同细粒含量非饱和砂土的持水特征试验,分析砂土土-水特征曲线的特征,探讨细粒对砂土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粒的增加提高了砂土的持水能力,不同吸力阶段细粒对持水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基质吸力超过进气值后,... 利用压力板仪,进行了不同细粒含量非饱和砂土的持水特征试验,分析砂土土-水特征曲线的特征,探讨细粒对砂土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粒的增加提高了砂土的持水能力,不同吸力阶段细粒对持水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基质吸力超过进气值后,细粒增加明显增强砂土持水能力。应用数学模型θ=a+b(1+(φ/c)d)描述不同细粒含量砂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细粒含量对数学模型参数的影响,给出了细粒、基质吸力和含水率的函数关系为θ=f(φ,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含量 砂土 持水能力 土-水特征曲线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砂质混合土孔隙水压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桂萱 桑野二郎 竹村次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1-545,共5页
通过对各种细颗粒含量的土实施从小到大应变水平的动力循环荷载试验,采用累积损失能量的观点,分别考察了土的细颗粒成分含量、围压、加载频率、加载形式及荷载的不规则性对孔压的影响,提出了孔隙水压力和累积损失能量的归一化方法,建立... 通过对各种细颗粒含量的土实施从小到大应变水平的动力循环荷载试验,采用累积损失能量的观点,分别考察了土的细颗粒成分含量、围压、加载频率、加载形式及荷载的不规则性对孔压的影响,提出了孔隙水压力和累积损失能量的归一化方法,建立了砂质混合土的孔隙水压力上升模型,并探讨了模型参数和土的细颗粒成分含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成分含量 循环荷载试验 孔隙水压力 累积损失能量 孔隙水压力模型
下载PDF
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录录 何建新 +1 位作者 刘亮 杨力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0,共4页
以胶凝用量、细料含量、水胶比作为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配合比,采用极差法和投影寻踪回归分析(PPR)两种方法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影响胶凝砂石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胶凝用量、水胶比、... 以胶凝用量、细料含量、水胶比作为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配合比,采用极差法和投影寻踪回归分析(PPR)两种方法分析试验结果,得到了影响胶凝砂石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胶凝用量、水胶比、细料含量;胶凝砂砾石材料的抗压强度在各因素不同水平下的变化规律,即抗压强度随胶凝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水胶比为1.2,细料含量在25%~30%之间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当水胶比和细料含量继续变大时,抗压强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砂砾石 抗压强度 胶凝用量 水胶比 细料含量
下载PDF
尾矿坝液化判别简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超 杨春和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730-3736,共7页
在现有尾矿坝液化判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尾矿坝在不同深度和不同沉积滩距离处的放大系数和折减系数来计算动剪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尾矿坝坝体的刚度和距离对液化特性的影响。结合大量的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研... 在现有尾矿坝液化判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尾矿坝在不同深度和不同沉积滩距离处的放大系数和折减系数来计算动剪应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尾矿坝坝体的刚度和距离对液化特性的影响。结合大量的现场标贯试验和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细粒含量对尾矿材料液化特性的影响,并提出细粒含量对尾矿材料液化特性影响的修正公式。通过考虑上覆有效应力、钻孔直径、钻杆长度、落锤条件以及细粒含量等影响因素,对尾矿材料的抗液化强度进行修正。结合抗液化安全系数的概念,比较动剪应力和抗液化强度,判别尾矿材料的液化程度。使用Visual Fortran语言,编制与提出的尾矿坝液化判别方法相应的液化判别程序,便于该方法在尾矿坝液化判别方面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尾矿坝 液化判别 标贯试验 动三轴试验 细粒含量 动剪应力 抗液化强度
下载PDF
基于骨架孔隙比的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涛 刘斯宏 +1 位作者 宋迎俊 孔维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973-2983,共11页
土石混合体是由具有一定尺寸石块、作为充填成分的土体及孔隙等组成的混合体,其强度变形特性与细粒(土粒)含量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细粒含量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建议采用以承担骨架作用的颗粒的孔隙比(骨架孔隙比)反映土石混合料内... 土石混合体是由具有一定尺寸石块、作为充填成分的土体及孔隙等组成的混合体,其强度变形特性与细粒(土粒)含量密切相关。为研究不同细粒含量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建议采用以承担骨架作用的颗粒的孔隙比(骨架孔隙比)反映土石混合料内部真实密实情况。开展了系列压实试验,建立了考虑土石级配的土石混合料堆积模型,进而推导了土石混合料骨架孔隙比表达式,并通过室内三轴排水剪切试验,验证了骨架孔隙比用以预测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定义的整体孔隙比,骨架孔隙比能更好地表示土石混合料内部颗粒接触状态,反映材料内部“真密实”情况;利用骨架孔隙比概念,可以仅由纯石/土料强度变形特性预测不同细粒含量的土石混合料强度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细粒含量 骨架孔隙比 强度变形特性 堆积模型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尾矿砂动力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褚卫瑞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3,共4页
由于不同粒径颗粒沉积速度不同,尾矿库尾矿沉积分选后,随着距离尾矿库滩顶长度增大,细粒含量不断增多。为探讨细粒含量对尾矿砂动力特性的影响,对不同细粒含量的尾矿砂进行固结不排水振动三轴试验,试验围压为100kPa。试验结果表明,尾矿... 由于不同粒径颗粒沉积速度不同,尾矿库尾矿沉积分选后,随着距离尾矿库滩顶长度增大,细粒含量不断增多。为探讨细粒含量对尾矿砂动力特性的影响,对不同细粒含量的尾矿砂进行固结不排水振动三轴试验,试验围压为100kPa。试验结果表明,尾矿砂具有统计意义上的自相似性,分维值为2~3,随细粒含量增大,尾矿砂颗粒粒度分布由不均匀到均匀再到不均匀;随细粒含量增多,在相同振次条件下,尾矿砂动剪应力比先减小后增大,振次比相同时,孔压比的增长量先减小后增大,临界细粒含量为27.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含量 尾矿砂 动强度 动孔压
原文传递
风化红砂岩残积土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丁瑜 陈晓斌 +1 位作者 张家生 贾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740-4750,4758,共12页
连续降雨条件下,风化红砂岩残积土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特征是深刻认识反复翻浆冒泥病害机制的关键。采用不排水动三轴试验,模拟路基瞬态饱和区列车加载频率和连续降雨条件下排水边界条件,开展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特征试验研... 连续降雨条件下,风化红砂岩残积土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特征是深刻认识反复翻浆冒泥病害机制的关键。采用不排水动三轴试验,模拟路基瞬态饱和区列车加载频率和连续降雨条件下排水边界条件,开展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特征试验研究。分析了细颗粒含量对风化红砂岩残积土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的影响,揭示了路基瞬态饱和区细颗粒含量临界值约为25%。当细颗粒含量小于25%时,动态水压力随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细颗粒含量大于25%时,动态水压力随细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引入等效粒间孔隙比的概念,解释了细颗粒含量临界值的微观机制和物理意义。基于试验构建了考虑细颗粒含量的风化红砂岩残积土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经验模型,分析了模型参数随细颗粒含量变化的敏感性。该模型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预测连续降雨条件下铁路路基瞬态饱和区动态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红砂岩残积土 铁路路基 瞬态饱和区 动态水压力 细颗粒含量
下载PDF
细粒土液化判别特征指标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董林 王兰民 袁晓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4-511,共8页
中国液化判别方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30年来无实质改进。对于细粒土液化判别方法,1999年土耳其Kocaeli地震和台湾集集地震后,国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重点研究细粒土液化判别式和初判条件特征指标。通过回顾唐山... 中国液化判别方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30年来无实质改进。对于细粒土液化判别方法,1999年土耳其Kocaeli地震和台湾集集地震后,国外研究人员做了大量工作。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重点研究细粒土液化判别式和初判条件特征指标。通过回顾唐山、海城地震液化场地细粒土土性特征,结合土耳其Kocaeli地震和台湾集集地震液化数据,详细对比国内外细粒土液化判别方法优缺点。结果表明:1塑性指数不宜作为液化判别式指标;2综合细粒含量与黏粒含量判别液化比单独使用任一指标要更为合理;3中国规范液化判别式对细粒土过于保守,尤其只针对粉土考虑黏粒含量导致更为保守,建议去掉"砂土黏粒含量取3"的规定;4黏粒含量不宜作为初判条件指标;5对细粒土的塑性指数,7度、8度和9度分别不小于10,13和15,可判为不液化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土 液化判别 黏粒含量 细粒含量 塑性指数
下载PDF
粗粒土渗透特性影响因素及渗透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文波 《价值工程》 2013年第36期105-107,共3页
影响粗颗粒土渗透特性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室内渗透试验,采用不同的试验条件,研究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与渗透... 影响粗颗粒土渗透特性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室内渗透试验,采用不同的试验条件,研究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分析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粗颗粒土的干密度ρd、细料含量P5、孔隙比e和不均匀系数C u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土 干密度 细料含量 孔隙比 不均匀系数 渗透系数 渗透规律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中细砂剪切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薛圣泽 段钊 +3 位作者 隋智力 邓念东 马建全 唐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74-1981,共8页
为研究细粒含量对中细砂剪切行为的影响,在标准中细砂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细粒土,制成5种细粒含量不同的混合粒组试样并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细粒含量和法向应力对剪切行为的影响,并对微观颗粒运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细粒含... 为研究细粒含量对中细砂剪切行为的影响,在标准中细砂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细粒土,制成5种细粒含量不同的混合粒组试样并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了不同细粒含量和法向应力对剪切行为的影响,并对微观颗粒运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细粒含量的试样较低法向应力下均出现一定的软化现象,而200 kPa法向应力下细粒含量0、10%和20%的试样则出现硬化现象;不同试样的峰值强度及其对应水平应变、同应变下剪切应力随着法向应力增加而增大;法向应力不超过100 kPa时试样摩擦因数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减小,之后变化幅度不大,试样体积先出现剪缩后逐渐变化为剪胀,其变化幅度以100 kPa法向应力为阈值;试样抗剪强度随细粒含量的变化在不同法向应力下具有一定差异,但细粒含量5%和20%通常对应了强度变化曲线的极值点。可见不同细粒含量中细砂的剪切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为实际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行为 中细砂 细粒含量 法向应力 颗粒运动
下载PDF
CPTU数据与土体物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宇 黄志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29,共4页
根据港珠澳大桥勘察工程中应用的大量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与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研究,发现CPTU数据与土体的细粒含量、天然密度、黏性土含水量、孔隙比和液性指数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基于这些相关关系,为该区域利用CPTU... 根据港珠澳大桥勘察工程中应用的大量孔压静力触探试验数据与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研究,发现CPTU数据与土体的细粒含量、天然密度、黏性土含水量、孔隙比和液性指数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基于这些相关关系,为该区域利用CPTU数据评估土体的物理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TU 细粒含量 天然密度 黏性土含水量 黏性土孔隙比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下载PDF
细粒含量对冻结粉质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杨尚礼 崔宏环 胡峻晖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5期1612-1622,共11页
季节冻土力学性能对工程影响显著,季节冻土中细粒含量是其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为研究细粒含量对季节冻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冻土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细粒含量(40%、45%、50%、60%、70%)、不同冻结温度(-5℃、-10℃、-15℃)、不同围压(50 ... 季节冻土力学性能对工程影响显著,季节冻土中细粒含量是其力学性质的重要参数。为研究细粒含量对季节冻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冻土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细粒含量(40%、45%、50%、60%、70%)、不同冻结温度(-5℃、-10℃、-15℃)、不同围压(50 kPa、80 kPa、120 kPa)下冻结粉质黏土的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试样的三轴应力-应变曲线均为软化型。同一细粒含量下,随着冻结负温的降低,土样峰值强度逐渐增大,其中-10~-5℃增长比-15~-10℃更加剧烈。随细粒含量的增加,土体脆性指数分布呈现抛物线形,土样黏聚力呈现上升趋势,而土样内摩擦角减小。同时,采用测温法得出了各细粒含量下未冻水含量分布,建立了冻土黏聚力在不同负温下随细粒含量变化的计算模型,能较好地预估任意冻结负温及任意细粒含量下冻土黏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三轴 细粒含量 峰值强度 脆性指数 未冻水含量
下载PDF
砂-粉混合料小应变剪切模量弯曲元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琪 杨文保 +2 位作者 朱雨萌 赵凯 陈国兴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59-1067,共9页
为探究细粒含量f_c、相对密度D_r以及初始有效围压σ'3c对饱和砂-粉混合料小应变剪切模量G_(max)的影响,对具有不同f_c,D_r和σ'_(3c)的混合料开展了一系列弯曲元试验.试验发现:随着f_c的增加,Dr=35%,50%的混合料的G_(max)先减... 为探究细粒含量f_c、相对密度D_r以及初始有效围压σ'3c对饱和砂-粉混合料小应变剪切模量G_(max)的影响,对具有不同f_c,D_r和σ'_(3c)的混合料开展了一系列弯曲元试验.试验发现:随着f_c的增加,Dr=35%,50%的混合料的G_(max)先减小后略有增大,Dr=60%的混合料的G_(max)逐渐减小;当Dr相同时,具有不同fc的混合料的G_(max)都随σ'_(3c)的增大而增大,且G_(max)随σ'_(3c)的增长速率基本保持不变;当σ'_(3c)相同时,G_(max)随孔隙比的增大而减小,f_c对G_(max)随孔隙比增大而减小的速率有明显影响.分析表明:当f_c确定时,Hardin模型能很好地预测G_(max),但随f_c的增大,模型参数A先减小后增大;考虑f_c,e和σ'_(3c)对G_(max)影响的修正Hardin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类别砂-粉混合料的G_(max),且G_(max)预测值的误差基本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粉混合料 小应变剪切模量 细粒含量 修正Hardin模型
下载PDF
细粒含量和相对密度对饱和珊瑚砂体应变发展特性影响试验
15
作者 杨铮涛 王路阳 +2 位作者 吴琪 周正龙 陈国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7-206,共10页
随着珊瑚岛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已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系列排水循环三轴试验,探究细粒含量F_(c)和相对密度D_(r)对饱和珊瑚砂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F_(c)和D_(r)均会显著影响累积体应变ε_(vd,i... 随着珊瑚岛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已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系列排水循环三轴试验,探究细粒含量F_(c)和相对密度D_(r)对饱和珊瑚砂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F_(c)和D_(r)均会显著影响累积体应变ε_(vd,ir)^(N)(N为加载过程中的循环次数)和动弹性模量E_(d,N)的发展。当0%≤F_(c)≤30%时,不同工况下试样变形的发展模式依据安定性理论可描述为塑性安定行为。稳态累积体应变ε^(s)_(vd,ir)随F_(c)的增大而增大,随D_(r)的增大而减小;ε^(N)_(vd,ir)的发展速率随F_(c)的增大而增大。此外,F_(c)的增大会导致初始动剪切模量E_(d,l)和稳态动弹性模量E_(d,s)产生一定幅度衰减,引入无量纲参数相对动弹性模量E_(r),发现E_(r)的增长速率随F_(c)的增大而增大,但几乎不受D_(r)的影响。基于二元介质理论引入等效骨架孔隙比e^(*)_(sk),鉴于稳态累积体应变ε^(s)_(vd,ir)、E_(d,l)和E_(d,s)均与e^(*)_(sk)存在相关性,建立饱和珊瑚砂ε^(N)_(vd,ir)/ε^(s)_(vd,ir)和E_(r)与e^(*)_(sk)相关的预测模型,结合文献中数据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砂 细粒含量 相对密度 累积体应变 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渭河中砂地层工程特性随深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铸卿 康佐 +2 位作者 刘艺 张鑫 朱才辉 《工程勘察》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以西安渭河某合建桥工程为例,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开展了原状和重塑渭河中砂的物理性质、细观结构特征、强度特性及标贯试验。深入分析了抗剪强度随深度的关系和细粒含量及标贯击数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其经验关系。结果表明... 以西安渭河某合建桥工程为例,基于室内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开展了原状和重塑渭河中砂的物理性质、细观结构特征、强度特性及标贯试验。深入分析了抗剪强度随深度的关系和细粒含量及标贯击数对抗剪强度的影响,得到了其经验关系。结果表明:黏聚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内摩擦角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原状砂土的抗剪强度大于重塑砂土。内摩擦角随标贯击数的增大呈线性增加的趋势。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结果得到了渭河中砂地层工程特征参数,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中砂 抗剪强度 室内试验 原位试验 细粒含量 标贯击数
下载PDF
鸡西和萝北石墨尾矿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浩男 孙静 +1 位作者 周婷 陈浩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2年第1期13-17,24,共6页
为解决石墨尾矿排放问题,更好地利用石墨尾矿资源,针对鸡西和萝北石墨尾矿分别进行了含水率试验、筛分试验、击实试验和直剪试验。通过物性试验,得到两种石墨尾矿的天然含水率、颗粒级配曲线、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通过直剪试验,研... 为解决石墨尾矿排放问题,更好地利用石墨尾矿资源,针对鸡西和萝北石墨尾矿分别进行了含水率试验、筛分试验、击实试验和直剪试验。通过物性试验,得到两种石墨尾矿的天然含水率、颗粒级配曲线、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通过直剪试验,研究细粒含量对石墨尾矿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垂直荷重<200 kPa时,石墨尾矿抗剪强度受细粒含量影响不大;当垂直荷重>200 kPa时,抗剪强度随细粒含量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细粒含量30%时达到最大值。黏聚力随细粒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存在最小值,鸡西最小值在细粒含量22%左右,萝北最小值在细粒含量27%左右。内摩擦角随细粒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存在最大值,鸡西最大值在细粒含量28%左右,萝北最大值在细粒含量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尾矿 直剪试验 细粒含量 黏聚力 内摩擦角
下载PDF
地震多发区尾矿抗液化强度与动力变形特性试验
18
作者 刘春康 王洪江 +1 位作者 尚向凡 李浩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8-1738,共11页
为了研究地震多发区尾矿的抗液化强度和动力变形特性,以某上游法尾矿库中尾矿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沉积固结方式与尾矿细粒含量(FC)的关系;此外,通过开展动三轴试验研究FC对尾矿抗液化性能和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并从尾矿的微观结构特征出... 为了研究地震多发区尾矿的抗液化强度和动力变形特性,以某上游法尾矿库中尾矿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沉积固结方式与尾矿细粒含量(FC)的关系;此外,通过开展动三轴试验研究FC对尾矿抗液化性能和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并从尾矿的微观结构特征出发,分析FC对尾矿动力变形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上层尾矿主要经历淋滤固结和化学固结,下层尾矿主要经历自重固结,而FC随取样深度非线性增加.对数坐标下的动剪应力随动循环次数增加近似线性减小,而有效固结围压(σ′_(3c))增大使尾矿颗粒接触更加紧密,导致尾矿结构破坏需要更强的动载荷.尾矿的抗液化强度随FC增加先降低后升高,FC越小,尾矿的抗液化强度越高、循环应力比衰减越快,而FC变化对动孔隙水压比的影响较小.尾矿的动孔隙水压比–振次比曲线呈现“减速增长—稳定增长—加速增长”的3阶段发展趋势,而较大的固结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孔隙水压增长,此外,基于三参数动孔隙水压模型,得到了适用于本文尾矿的两参数动孔隙水压简化模型.随着FC增大,尾矿的动剪切模量先减小后增大、阻尼比先增大后减小,尾矿的动力变形特性逐渐由粗颗粒控制向细颗粒控制转变,该过程细粒含量存在临界值.研究结果可为地震多发区尾矿库稳定性评价及尾矿动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多发区 尾矿 细粒含量(FC) 抗液化强度 动力变形特性
下载PDF
强夯等效拟静力试验及拟静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二忠 梁金国 +2 位作者 丁继辉 于增辉 王浩晨 《工程勘察》 2022年第5期35-40,共6页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计算,目前没有设计依据。本文以某吹填土工程地基处理为背景,设计室内强夯等效拟静力试验,提出强夯等效静压力试验的试验条件,即夯锤大小形状相同条件下强夯的夯沉量与夯锤在静压力作用下的沉降相等。通过室...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如何计算,目前没有设计依据。本文以某吹填土工程地基处理为背景,设计室内强夯等效拟静力试验,提出强夯等效静压力试验的试验条件,即夯锤大小形状相同条件下强夯的夯沉量与夯锤在静压力作用下的沉降相等。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强夯等效拟静力试验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强夯各击对应的拟静压力达到或超过地基的极限荷载,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拟静压力增加,夯锤下地基极限承载力亦增加;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拟静压力先增加后减少,当细粒含量为30%时,各击的拟静压力达到最大值。本文提出了强夯拟静力法计算方法,可以判断不同终夯标准情况下的地基承载力。拟静压力计算结果是实测结果的0.93~1.23倍,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等效静力法 细粒含量 拟静压力
下载PDF
不同细粒含量高压密级配碎石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明志 邓龙翔 +2 位作者 刘钢 罗强 李彦罡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1130,共10页
为了探讨细粒含量对级配碎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细粒含量分别为0%,5%,10%和20%的高压密级配碎石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不同细粒含量级配碎石的应力应变和孔压特性,分析不同细粒含量级配碎石结构特征对强度的影响... 为了探讨细粒含量对级配碎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开展细粒含量分别为0%,5%,10%和20%的高压密级配碎石在不同含水状态下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不同细粒含量级配碎石的应力应变和孔压特性,分析不同细粒含量级配碎石结构特征对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细粒含量增加,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内摩擦角和峰值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细粒含量为10%左右时达到最大;细粒含量不同级配碎石的强度特性是由其结构特征决定的,细粒含量10%附近试样的土体结构为骨架密实型,最大干密度达2.37 g/cm^(3),强度特性明显优于其他细粒含量试样;含水率提高时,级配碎石强度变化取决于水的软化削弱和负孔压增强的综合作用。研究成果为高速铁路基床表层填料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细粒含量 含水状态 固结不排水试验 骨架密实结构 峰值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