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错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与经济“脱实向虚” 被引量:107
1
作者 韩珣 李建军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3-111,共19页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 当前,我国一些非金融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事影子银行业务。本文利用2004-2015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的提高整体上会提高企业影子银行化规模,并且这种效应仅在金融深化程度较高、经济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偏低的地区显著;僵尸企业和盈利性较差的企业,分别受到“利润追逐”和“投资替代”机制的影响,金融错配对其影子银行化趋势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水平的上升通过提高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实体投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资产专用性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金融错配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程度和实体投资规模,而非资本回报率渠道作用于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本文研究对于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防范经济“脱实向虚”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错配 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 金融深化 僵尸企业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75
2
作者 蔡则祥 武学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5,共12页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 新常态下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是当前突出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错配现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降低,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与均衡性,且其在不同省份之间也存有较大的差异。以2008-2015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法分别测度及分解各省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值,实证分析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效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 金融资源 脱实向虚 效率分析
下载PDF
金融数据治理的突出困境与创新策略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凯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7,共13页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金融数据正颠覆传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数据治理能力,已成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议题。基于此,本文在阐述金融数据治理缘起与必要性基础上,对国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数据...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金融数据正颠覆传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驱动力。如何有效提升金融数据治理能力,已成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议题。基于此,本文在阐述金融数据治理缘起与必要性基础上,对国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数据治理的实践情况进行论述,梳理并总结美联储、巴塞尔委员会、澳大利亚银行等机构进行金融数据治理的成功经验。针对风险错配突出、数据共享程度低、数据质量不高等现实困境,我国应从筑牢数据治理安全底线,推进金融数据共享,强化数据质量管控,提升数据治理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数据安全和数据价值增值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金融数据 跨境数据流动 数据治理 数据共享 风险错配 风险防范 数据安全
下载PDF
信贷寻租、金融错配及其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甄丽明 罗党论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80,共13页
融资约束条件下,信贷寻租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错配,导致企业运营和交易成本上升,使企业研发面临更高的风险。以创业板公司为例,从金融错配视角实证研究信贷寻租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正式制度不健全的转轨制国家,面临融... 融资约束条件下,信贷寻租可能会产生金融资源错配,导致企业运营和交易成本上升,使企业研发面临更高的风险。以创业板公司为例,从金融错配视角实证研究信贷寻租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正式制度不健全的转轨制国家,面临融资约束时,利用非正式机制即信贷寻租获取金融资源,短期内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约束,但同时也会产生金融错配,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效。(2)利用信贷寻租所形成的套利空间,金融错配使得企业家倾向于将金融资源投资于短平快项目,而挤出了高风险性的创新资本。但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这一抑制效应将逐渐减弱。(3)长期来看,由信贷寻租所引致的金融错配降低了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过多干涉金融资源所造成的寻租式金融错配提供了直接证据。因此,解决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难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制度并健全金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寻租 金融错配 融资约束 创新行为
下载PDF
金融体系发展、金融结构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63个国家样本的面板协整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罗文波 张祖国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42,共11页
本文利用25个0ECD国家与38个转型国家两个样本组1990~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OECD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支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负向相关,银行对私人部门信贷与股票市场发展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发展... 本文利用25个0ECD国家与38个转型国家两个样本组1990~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OECD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支持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负向相关,银行对私人部门信贷与股票市场发展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发展对金融资本的依赖程度高于发达国家,金融结构深化存在"溢出效应"。但过分采取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扩张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具有不可持续性;在银行信贷市场化的同时政府必须加强金融监管,其中不仅仅包括银行信贷错配的问题,还需提防可能出现的导致对生产领域资本形成产生挤出效应的"过度金融"现象。在我国资本存量不甚丰富、市场化效率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经济环境下,利用扩大银行信贷规模而获取规模报酬递增优势的做法并不现实,政府必须注意银行信贷行政配置与市场化手段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资本错配 过度金融化
下载PDF
金融开放背景下货币错配风险新特点及治理对策——以房地产行业为例 被引量:17
6
作者 陆岷峰 欧阳文杰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我国货币错配风险的演变逻辑和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货币错配风险的形式不再是简单地表现为宏观层面的债权型货币错配,微观企业主体的债务型货币错配风险更具爆发性,而金融开放下资本的双向流动和国内改革的结构调整又使得货... 我国货币错配风险的演变逻辑和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货币错配风险的形式不再是简单地表现为宏观层面的债权型货币错配,微观企业主体的债务型货币错配风险更具爆发性,而金融开放下资本的双向流动和国内改革的结构调整又使得货币错配的风险化解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我国企业主体的货币错配风险防范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切实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开放,构建现代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三是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深层次发展,鼓励并支持国内各类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积极开展投资经营活动;四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加快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五是增强企业主体的风险意识和风控能力,提升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开放 货币错配 房地产
下载PDF
降低间接融资占比有助于去杠杆吗——金融结构与杠杆率关系的检验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1 位作者 刘玲君 陈彦斌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8,共15页
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通常被认为是杠杆率高企的主要原因。由此,降低间接融资占比被视为去杠杆的有效手段。然而,本文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间接融资占比与杠杆率之间关系,并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之后,认为这一论断... 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通常被认为是杠杆率高企的主要原因。由此,降低间接融资占比被视为去杠杆的有效手段。然而,本文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间接融资占比与杠杆率之间关系,并利用跨国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之后,认为这一论断有待商榷。(1)间接融资占比与杠杆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而非已有多数研究认为的正相关关系,间接融资占比并非越低越好。(2)间接融资占比与杠杆率之间U型曲线的拐点值会受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越高,U型曲线的拐点值越高。反之,U型曲线的拐点值越低,间接融资占比上升更容易推动杠杆率上升。具体到中国的实际情况,高杠杆问题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间接融资占比偏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偏低才是更为重要的原因。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相关举措来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杠杆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 金融结构 间接融资 资源错配
原文传递
过度金融化及其资源错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文溥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31,共10页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 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迹象。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我国也出现了过度金融化的苗头,一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总体规模已相对较大;二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门限模型进行定量估算,发现当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62%后,我国即表现出了过度金融化的现象。过度金融化将通过扭曲资本配置、劳动力配置和企业决策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过渡金融化现象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金融化 脱实向虚 虚拟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门限模型 金融监管 资本配置 资源错配 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下载PDF
公共产品供给型监管:再论金融监管的理念变革与法制表达 被引量:14
9
作者 冯辉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5,共13页
与以准入、许可和惩戒为主要特征的管控型监管不同,公共产品供给型监管将监管视为公共产品供给,注重监管与产业利益的平衡,从整体治理角度为市场创新提供正外部性,促进监管规则与行业规则、企业规则之间的衔接,强化产业的风险控制能力... 与以准入、许可和惩戒为主要特征的管控型监管不同,公共产品供给型监管将监管视为公共产品供给,注重监管与产业利益的平衡,从整体治理角度为市场创新提供正外部性,促进监管规则与行业规则、企业规则之间的衔接,强化产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对投资者的损害补偿能力。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型、追赶型国家和地区金融的市场化环境下,公共产品供给型监管在优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提高金融监管规则合理性、强化金融监管的市场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和重要意义。"租金贷"是信用消费领域重要的市场创新,却因长租中介的资金错配和衍生投资而被否定,再次暴露出管控型监管固有的弊端。以公共产品供给型监管为理念,应顺应市场规律、赋予长租中介以资金错配和衍生投资的权利能力,并通过构建类型化准入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强化长租中介的信息披露义务、加强信用评级和信息共享、增加贷款机构的竞争性供给、引入风险准备基金和违约责任险等方式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产品供给型监管 金融监管 产业利益 租金贷 资金错配
下载PDF
金融错配、政府补贴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被引量:14
10
作者 冀相豹 王大莉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2-75,共14页
本文基于异质性贸易理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全面分析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使用企业数据进行系统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OFDI具有制约性作用,政府补贴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负面效应;生产率在金融错配... 本文基于异质性贸易理论,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全面分析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中国OFDI的影响,并使用企业数据进行系统性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OFDI具有制约性作用,政府补贴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负面效应;生产率在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影响OFDI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错配、政府补贴对OFDI的具体影响作用因企业所有制、所处行业的不同而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以非国有制企业和隶属于高资本密集度、高科技创新度行业的企业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错配 政府补贴 对外直接投资
原文传递
绿色信贷、企业风险承担与企业绿色创新--“波特效应”的中国证据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振 赵振智 吕德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8-74,共7页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相较于非重污染企业,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产出且实现了绿色创新“量”和“质”的双提升;异质...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验证了绿色信贷政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相较于非重污染企业,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创新产出且实现了绿色创新“量”和“质”的双提升;异质性特征分析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生产率水平更高、面临金融错配程度较轻及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较低的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传导渠道检验证实,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及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传导渠道发挥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指引 企业绿色创新 金融错配 企业风险承担 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下载PDF
金融科技能否通过缓解金融错配促进企业创新可持续性——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元雏 华桂宏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32,共11页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与新兴数字技术耦合而成,又进一步赋能金融及实体经济的新产物,在激励企业创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并运用Python主题爬虫技术通过百度新闻关键...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与新兴数字技术耦合而成,又进一步赋能金融及实体经济的新产物,在激励企业创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并运用Python主题爬虫技术通过百度新闻关键词频构建的地区金融科技指标,以金融错配为切入视角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修正金融错配问题来提升企业创新可持续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金融科技在技术密集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中,缓解金融错配进而激励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错配 创新可持续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PDF
金融歧视、金融错配与技术创新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玉山 陆远权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6,共12页
金融发展中的歧视和错配问题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亟待破除的藩篱。本文将金融歧视、金融错配与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纳入计量模型,利用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金融歧视和金融错配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金融发展中的歧视和错配问题是提升技术创新水平亟待破除的藩篱。本文将金融歧视、金融错配与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纳入计量模型,利用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金融歧视和金融错配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歧视强化了金融错配的技术创新抑制效应,且这一影响效应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依次增强。金融错配是金融歧视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路径,随着金融歧视跨越一定的临界值,金融错配对技术创新的抑制效应更为突出。本文为深化金融和科技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能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歧视 金融错配 技术创新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金融错配与企业金融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桂燕 吕江林 汪洋 《当代财经》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80,共13页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金融错配理论上会通过企业投资组合选择促进企业增加金融投资。基于我国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错配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化;金融错配主要促进了长期金融资产和类金融资产投资,前者在盈利...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金融错配理论上会通过企业投资组合选择促进企业增加金融投资。基于我国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错配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化;金融错配主要促进了长期金融资产和类金融资产投资,前者在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更突出,后者仅在盈利能力弱和国有企业中显著。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通过提高融资约束和扩大金融与实体收益差促进企业金融化,并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影响表现出动机异质性。如受金融错配的影响,企业增加长期金融资产投资,是出于缓解融资约束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和获取高额金融回报的主动逐利动机,而增加类金融资产配置仅是迫于主业投资收益率下降的被动逐利动机。进一步检验揭示,利率管制放松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均能弱化金融错配作用下的企业金融化,但主要是弱化类金融资产配置。未来,相关部门有必要深层次地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导金融回归实体经济;需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多层次全链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金融服务精准落地,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错配 企业金融化 数字普惠金融 金融资产类型 动机异质性
原文传递
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来自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国进 陈睿 +1 位作者 杨翱 赵向琴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71,共13页
基于Aoki (2012)的理论核算框架对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资本和劳动错配系数进行测算,以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两步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 基于Aoki (2012)的理论核算框架对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的资本和劳动错配系数进行测算,以及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检验中国省级层面与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两步差分GMM和系统GMM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金融发展与资本错配之间均存在"倒U型"关系;当金融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资本积累速度加快会导致资本错配程度加剧,但当金融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这种效应会发生逆转;外部融资依赖度高或投资密集度高的行业从金融发展中得到的受益最大,研发密集度高的行业虽能潜在地降低资本错配程度,但其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为此,政府应当控制银行信贷规模,统筹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应当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引导资本配置来鼓励和支持外部融资依赖度和投资密集度较高的行业,改善行业资本配置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本错配 “倒U型”关系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广义矩估计
原文传递
金融资源错配如何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0
16
作者 丁怡帆 魏彦杰 马云飞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114,共21页
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错配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选取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全要素生... 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错配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选取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资源错配会显著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体区分金融资源分配情况后发现,上述效应在金融资源分配不足时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金融资源错配会通过降低内部控制质量、加大非效率投资和抑制创新能力三条路径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拓展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非效率投资与企业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会因企业产权性质、规模大小以及所在区域的银行竞争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也因此在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以及所在地区银行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深化金融体系创新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以及推动我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结构性错配问题研究——理论逻辑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泽广 王刚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73,共10页
过度的金融创新经由多重渠道引致和强化了忽略风险、复杂风险等新型风险形态,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文章应用全球银行数据库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监管从业务匹配、周期协同性和风险承担激励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错配问题。以资本充足为... 过度的金融创新经由多重渠道引致和强化了忽略风险、复杂风险等新型风险形态,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文章应用全球银行数据库研究发现,金融创新与监管从业务匹配、周期协同性和风险承担激励等方面存在着结构性错配问题。以资本充足为核心的监管强度呈现出典型的顺周期性,危机前的宽松监管与之后的严厉监管未能起到周期平滑效果;混业与综合经营方面则表现为业务监管错配,组织架构上的重复监管与监管真空并存;从激励上看,监管未能有效抑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文章进而从金融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非对称性角度对二者错配的制度根源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结构性错配
原文传递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投融资期限错配:抑制还是加剧 被引量:9
18
作者 沈璐 陈祖英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114,共17页
在当前实体经济虚拟化的背景下,企业配置金融资产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不同产权性质、外部环境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等问题,有待深入探究。本文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企业金融资... 在当前实体经济虚拟化的背景下,企业配置金融资产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不同产权性质、外部环境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等问题,有待深入探究。本文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企业配置金融资产是出于投机套利的动机,会加剧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但国有企业会削弱这种相关性。如果考虑外部环境影响,更高的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化程度均会增强金融资产对投融资期限的错配效应。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更高的融资约束是金融资产配置影响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重要渠道。鉴此,本文建议监管部门强化对配置金融资产企业的监督,严厉打击基于投机套利动机的短期投机行为,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 期限错配 融资约束 外部环境
下载PDF
强监管下金融错配风险趋于收敛了吗?——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源芳 袁秀文 张景菲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9-47,129,共10页
基于强监管下金融错配风险的局部均衡模型,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影响金融错配风险的主要机理,并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错配风险收敛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错配风险的形成具有显著性影响。虽采取严格监管措施... 基于强监管下金融错配风险的局部均衡模型,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影响金融错配风险的主要机理,并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错配风险收敛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错配风险的形成具有显著性影响。虽采取严格监管措施,互联网金融及其具有的利率优势正依靠'虹吸'效应不断从金融系统和实体企业抽走资金,使得大量金融资源游离在实体经济和传统金融体系之外,因而金融错配风险无法实现收敛。二是不同渠道对金融错配风险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实体经济资金'脱实入虚'所形成的金融错配风险是最值得关注的。因此,防控金融错配风险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核心和关键依然在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切实将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点和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 金融错配 风险收敛
下载PDF
逆向倾斜下的金融监管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文君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7-51,共5页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放大,与此相对应,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次贷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放大,与此相对应,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次贷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金融监管由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金融监管下,直接金融被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倾斜 直接金融 金融结构 金融监管 错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