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意之为还是无奈之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脱实向虚” 被引量:52
1
作者 郭胤含 朱叶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55,共16页
近年来,我国微观企业的“脱实向虚”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脱实... 近年来,我国微观企业的“脱实向虚”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显著提高了企业“脱实向虚”程度。(2)异质性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地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作用较为明显,但并未对中央国有企业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助推作用越大。(3)与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的企业“脱实向虚”是基于“蓄水池”动机和利润追逐动机不同,本文发现,企业“脱实向虚”程度的提升主要是由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了企业实体投资,造成了企业对金融资产的被动持有。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下,实体投资率的下滑并非是源于企业“脱实向虚”的挤出作用。恰恰相反,“脱实向虚”才是企业在实体投资受到抑制下的无奈之举。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如何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并在微观企业层面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了可能的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脱实向虚” 金融资产投资 实体投资
原文传递
金融发展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阶段性非对称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文武 张宓之 汤临佳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79-2190,共12页
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经济周期阶段考察金融发展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扩张期,金融效率提高与信贷期限结构改善可有效促进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其中,前者促进作用更强;但在经济紧缩期,由于... 利用中国30个省市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经济周期阶段考察金融发展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扩张期,金融效率提高与信贷期限结构改善可有效促进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其中,前者促进作用更强;但在经济紧缩期,由于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对研发投入的挤占效应,金融效率提高与信贷期限结构改善对研发投入强度有负向影响,且后者影响力度更大;分区域研究后发现,该挤占效应在东部区域最强。此外,金融规模增大在经济扩张期不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而在经济紧缩期对研发投入强度的提高作用有限,该现象在东、西部区域尤为突出。因此,针对不同周期阶段为各区域合理定位科技金融政策,并着力规避固定资产投资对研发投入的挤占效应,是有效利用金融手段促进创新投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研发投入强度 经济周期 固定资产投资 挤占效应
原文传递
公司的金融投资行为会传染其他企业吗?——来自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馨子 牛煜皓 张修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110,共9页
以2009-2015年A股国有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集团内公司的金融投资行为是否具有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成员企业的金融投资水平大幅上升时,之后年度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的金融投资会显著增加;当被传染企业的业... 以2009-2015年A股国有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集团内公司的金融投资行为是否具有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集团内某一成员企业的金融投资水平大幅上升时,之后年度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的金融投资会显著增加;当被传染企业的业绩考核压力较大或主业业绩下滑时,上述传染效应会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传染效应主要发生在内外部监督较弱的集团成员企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加全面地评价国有企业财务行为和业绩考核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传染效应 金融投资 业绩考核
下载PDF
营商环境与企业“脱实向虚”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增福 甘月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72,共15页
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背景下的营商环境改善对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区营商环境越好,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越低;基于“行政审批中心设立”的... 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背景下的营商环境改善对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区营商环境越好,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水平越低;基于“行政审批中心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进一步证实营商环境的改善显著降低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持有水平。机制检验发现,这一效应的产生是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提高实体投资效益两条路径实现的。拓展性研究发现,营商环境改善在降低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对研发的投资;这些效应在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营商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激励企业“脱虚向实”,这在政策层面意味着改善营商环境可能是解决经济“脱实向虚”和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纾困发展两大问题的一剂良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脱实向虚 金融资产投资 金融化
下载PDF
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超凡 孟庆玺 王生年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2,共11页
基于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宏观背景,文章研究了微观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消极影响,以及融资融券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金融资产投资阻碍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其机制在于,金... 基于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宏观背景,文章研究了微观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消极影响,以及融资融券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金融资产投资阻碍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其机制在于,金融资产投资不仅引入了较多的外部风险,而且加剧了创新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对创新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挤出效应。以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业务通过增加上市公司的风险与融资约束,最终加剧了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因此,应防止上市公司过度从事金融资产投资,同时对融资融券制度进行优化,促使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投资 创新投入 风险 融资约束 融资融券
原文传递
贷款利率市场化与企业金融资产投资:抑制还是促进 被引量:6
6
作者 黄贤环 姚荣荣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选取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显著推动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贷款利率市场化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长期资金用于金融资产投... 选取2007—2017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显著推动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这主要是因为贷款利率市场化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长期资金用于金融资产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金融资产投资较多的企业,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产投资行为较少的企业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贷款利率市场化使得企业更倾向于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投资;宏观经济越不景气,贷款利率市场化越能促进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而货币政策宽松程度对二者关系并不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能够揭示贷款利率市场化与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关系,为进一步考察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后果以及更具针对性地防控实体企业“脱实向虚”风险提供新的微观层面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利率市场化 金融资产投资 金融化 脱实向虚 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融资约束
下载PDF
通货膨胀预期与企业金融化——基于“通货膨胀幻觉”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陆蓉 朱思源 徐天丽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7-112,共16页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持续攀升的通货膨胀率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通货膨胀幻觉”的视角,探索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金融活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高通货膨胀预期会促进非金融企业扩大当期金融活动...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持续攀升的通货膨胀率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通货膨胀幻觉”的视角,探索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金融活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高通货膨胀预期会促进非金融企业扩大当期金融活动。机制检验显示,由于投资者存在“通胀幻觉”,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会导致企业股权价值被低估,进而促使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以修复估值。对于机构持股比例更低、杠杆率更高的企业,“通胀幻觉”导致企业股权价值被低估程度更高,通货膨胀预期对企业金融化趋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预期下企业增加金融资产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利润追逐而非预防性储蓄,且较高的信息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能通过缓解投资者的“通胀幻觉”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本文的研究表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和推动产业升级以缩小金融、实体利润差,有助于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期 通货膨胀幻觉 错误定价 金融资产投资
原文传递
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邓明君 唐皓 罗文兵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了合谋同群效应,促进了企业金融化;机制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加快金融化同步性、加剧代理问... 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了合谋同群效应,促进了企业金融化;机制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加快金融化同步性、加剧代理问题来促进企业金融化,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债权人监督削弱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在同行业势力强、非国有企业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且在促进企业金融化的同时更倾向于对投机性短期金融资产的配置。研究不仅为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政府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机构所有权 企业金融化 协同治理 合谋同群 脱虚向实 金融资产投资
下载PDF
卖空管制放松如何影响企业的金融-实体投资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林 叶永卫 甘小立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14,共17页
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卖空机制的引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卖空机制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卖空机制后,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占比上升,而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下降,且上述效应在机构投资者较多和资本密集度较... 本文以我国股票市场卖空机制的引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卖空机制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卖空机制后,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占比上升,而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下降,且上述效应在机构投资者较多和资本密集度较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业绩压力和融资压力是卖空机制影响企业投资结构的两条重要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入卖空机制后,企业投资结构的调整使得企业ROA波动率、股价崩盘风险和业绩下滑概率均显著降低,同时企业未来的市场价值也出现下跌。这表明,卖空机制引致的企业投资结构调整虽然有助于企业的短期业绩稳定,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本研究揭示了卖空机制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同时对于完善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机制 金融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股票流动性与企业金融资产投资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寿福 叶永卫 陈晶萍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95,共17页
扭转“脱实向虚”格局的重要前提是厘清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形成逻辑。区别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特征的传统研究视角,立足于股票流动性这一独特视角,利用2007—2019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系统考察资本市场压力对企业金融资... 扭转“脱实向虚”格局的重要前提是厘清企业投资金融资产的形成逻辑。区别于宏观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特征的传统研究视角,立足于股票流动性这一独特视角,利用2007—2019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系统考察资本市场压力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显著促进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而且该效应在金融资产投资相对收益率较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凸显。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通过提升经理人薪酬业绩敏感性和降低长期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强化了经理人对短期业绩或股价的关注,继而推动了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流动性 金融资产投资 管理层短视
下载PDF
债券契约条款设置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金融资产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上坤 张媛 王瑞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67,共17页
针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现象,本文在资本结构理论的框架下,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发债企业的7345个公司-年度观测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债券契约条款设置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券契约条款设置... 针对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现象,本文在资本结构理论的框架下,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发债企业的7345个公司-年度观测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债券契约条款设置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券契约条款设置促进了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其影响效应在外部金融资产投资收益更高、企业内部经营风险更大时更为明显。通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等方法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果仍保持稳健。异质性研究显示,区分债券契约条款的不同类别,各类条款均促进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行为;区分金融资产的不同属性,债券契约条款显著增加了企业的长期高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其影响机制在于,债券契约条款设置加强了债权人保护,增加了债权人出让资金和承担风险的意愿,进而便利了企业的金融资产投资;但债券违约事件发生后,债券契约条款设置对债权人的保护效应不再显著。本研究有助于投资者深入理解我国实体企业金融资产的投资行为,对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券契约条款 金融资产投资 债权人保护 投机动机
下载PDF
融资租赁业发展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普查 瞿彤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以江苏省融资租赁方面2003-2014年的数据构建模型,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发展对江苏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对江苏省地方经济起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融资租赁业数量与江苏省经济总产出均呈现正相关关系... 以江苏省融资租赁方面2003-2014年的数据构建模型,分析了融资租赁业发展对江苏省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苏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对江苏省地方经济起促进作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融资租赁业数量与江苏省经济总产出均呈现正相关关系,江苏省融资租赁业不良贷款额与江苏省经济总产出存在负相关关系,对此提出了促进江苏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业 固定资产投资额 融资租赁业不良贷款额 经济总产出 江苏省
下载PDF
我国近年来财政政策的效应评析
13
作者 贺晖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3-316,共4页
通过大规模增发国债来支持“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是我国政府为干预经济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的开始。近年来,我国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实施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 通过大规模增发国债来支持“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是我国政府为干预经济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的开始。近年来,我国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实施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把握我国今后财政政策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固定资产投资 拉动内需 结构调整
下载PDF
住房公积金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基于2013年CHF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选娟 林宏妹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110,共19页
作为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鲜有研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检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能显著提高有房家... 作为我国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鲜有研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检验住房公积金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住房公积金能显著提高有房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和投资比重,但是对无房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则无显著影响。研究其影响机制发现,住房公积金会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户主风险偏好,从而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本文研究结论对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引导居民家庭合理投资风险金融资产和实现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公积金 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可支配收入
原文传递
社会信任与城镇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臧日宏 王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55-65,共11页
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而社会信任是其中的重要元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针对城镇家庭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上升会显著提高城镇家庭进行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和家庭... 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家庭金融决策的影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而社会信任是其中的重要元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针对城镇家庭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水平上升会显著提高城镇家庭进行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可能性和家庭金融风险资产的占比;不同类别的社会信任对城镇家庭风险金融投资决策的影响不同,其中"政府信任"和"普遍信任"对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有促进作用,而"亲邻信任"则会有抑制投资的效果;未接受过金融教育的城镇家庭,其社会信任水平的提升对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任 城镇家庭 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亲邻信任 金融市场 家庭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 家庭金融 金融教育
下载PDF
里谈巷议: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存在邻里效应吗——以农村村落为样本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岳华 王海燕 张沛莹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55,共16页
在金融资源聚焦服务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识别了个体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是否存在邻里效应,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依次控制户主、家庭和群体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邻... 在金融资源聚焦服务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识别了个体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是否存在邻里效应,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在依次控制户主、家庭和群体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邻里效应对个体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考虑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邻里效应通过社会互动渠道和相对财富关注渠道而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1)邻里效应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的促进效果在东部地区家庭、高教育水平家庭和高收入家庭更为明显;(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邻里效应和网络信息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参与的影响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互补关系。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相关部门在制定涉及个体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到邻里效应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金融资产投资 邻里效应 内生性问题 机制分析
原文传递
金融发展差异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吗? 被引量:6
17
作者 乔红芳 何金丽 《西部论坛》 2014年第6期17-24,共8页
基于中国1981—2011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以及其他主要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分位点上,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最强,劳动生产率差异次之,金融发展规模... 基于中国1981—2011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以及其他主要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分位点上,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最强,劳动生产率差异次之,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最弱。因此,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并不是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城乡差异才是其主要成因。当城乡收入差距处于高分位点时,金融规模和效率差异的影响均不显著;当处于中间分位点时,金融效率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负影响;当处于低分位点时,金融规模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正影响。因此,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应根据城乡收入差距本身所处的不同分位数水平采取差异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规模差异 金融发展效率差异 固定资产投资差异 劳动生产效率差异 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能提升家庭财富水平吗?——基于城镇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宝琳 《投资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46,共18页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对城镇家庭财富和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鉴于投资需要具备金融素养,本文又利用中介效应检验了金融素养与城镇家庭财富水平和城镇家庭金融资产水平的关系... 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对城镇家庭财富和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鉴于投资需要具备金融素养,本文又利用中介效应检验了金融素养与城镇家庭财富水平和城镇家庭金融资产水平的关系。随后,再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的方法,进一步揭示了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导致不同省份间家庭财富差距的原因。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增加家庭财富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 分位数回归 中介效应 OAXACA-BLINDER分解
原文传递
关于财政审计大格局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桦 蔡珉 周建平 《价值工程》 2010年第25期43-44,共2页
当前各地审计部门正在积极探讨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财政审计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从审计计划、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成果利用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创新,以推进财政审计大格局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
关键词 财政审计 大格局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下载PDF
房产投资在家庭资产配置中的挤出效应研究——基于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黄华继 张玲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18-123,共6页
以家庭微观金融为视角,使用2011年中国金融家庭调查(CHFS)数据,以我国家庭股票和债券等风险资产所占比重的现状与动态变化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研究房产投资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参与及参与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以家庭微观金融为视角,使用2011年中国金融家庭调查(CHFS)数据,以我国家庭股票和债券等风险资产所占比重的现状与动态变化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研究房产投资对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参与及参与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内看,房产投资会降低居民家庭参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可能性,并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参与深度呈现出反向关系,即房产投资对家庭金融资产的挤出效应强于资产配置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投资 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 挤出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