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广东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洋洋 招丽婵 +2 位作者 李群辉 林瑞庆 翁亚彪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3,共7页
【目的】对广东地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患病鸡进行腺病毒分离鉴定并研究其分子特征。【方法】采集的病料样品,通过鸡胚有限稀释法经SPF鸡胚传代分离纯化病毒,进行致病性试验,并对病毒的hexon、fiber-2、ORF19和ORF29基因进行PCR扩... 【目的】对广东地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患病鸡进行腺病毒分离鉴定并研究其分子特征。【方法】采集的病料样品,通过鸡胚有限稀释法经SPF鸡胚传代分离纯化病毒,进行致病性试验,并对病毒的hexon、fiber-2、ORF19和ORF29基因进行PCR扩增,分析其分子特征。【结果】hexon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此次分离的毒株为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命名为WM-XC株),SPF鸡接种分离毒株后,致死率达90%,死亡鸡只出现明显的心包积液、肝炎等变化,肝脏病理切片可观察到明显的嗜酸性包涵体,显示分离毒株具有致病性。fiber-2基因序列同经典毒株ON1和KR5相应序列的相似性达96.1%和97.0%,与2015年以来国内分离的毒株序列相似性则达到100%;ORF29序列与2013年国内分离到的毒株JSJ13和JN13的相应序列相比存在33个碱基的缺失;WM-XC分离株与2015年以来国内分离毒株序列相同,但相比经典株ON1和KR-5,缺失ORF19序列。【结论】此次从广东地区分离到的血清4型Ⅰ群腺病毒,和近年国内其他地区分离的流行毒株一样,其fiber-2、ORF19和ORF29基因序列与经典毒株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分离鉴定 分子特性 hexon基因 fiber-2基因 致病性
下载PDF
鸭腺病毒3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1
2
作者 万春和 陈翠腾 +6 位作者 施少华 程龙飞 傅光华 刘荣昌 陈红梅 傅秋玲 黄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23,共4页
鸭3型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为近年来新发的以引起鸭肝脏肿大出血、肾脏大面积出血点为特征的鸭群新发疫病。为建立特异性的检测DAdV-3的PCR方法,研究通过分析鸭群中鸭腺病毒A型(DAdV-A)、鸭源禽腺病毒4型(FAdV-4)、鸭... 鸭3型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为近年来新发的以引起鸭肝脏肿大出血、肾脏大面积出血点为特征的鸭群新发疫病。为建立特异性的检测DAdV-3的PCR方法,研究通过分析鸭群中鸭腺病毒A型(DAdV-A)、鸭源禽腺病毒4型(FAdV-4)、鸭2型腺病毒(DAdV-2)和DAdV-3的Fiber 2基因特征,建立特异性检测DAdV-3的PCR方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54℃,对DAdV-3扩增片段大小为548 bp;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36.4 pg;特异性好,对DAdV-A、FAdV-4、鸭病毒性肠炎(DEV)、番鸭细小病毒(MDPV)、鹅细小病毒(GPV)、鸭圆环病毒(DuCV)和鹅多瘤病毒(GHPV)均无特异性扩增。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用于开展新发DAdV-3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3型腺病毒 fiber 2基因 PCR
下载PDF
2株鸡源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祝常椿 钱焱 +5 位作者 满成连 刘源 杜银平 秦涛 陈素娟 彭大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82-1286,共5页
为了解江苏东台地区4型禽腺病毒(FAdV-4)分离株的遗传进化情况及其致病性。本研究收集13份疑似患有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病鸡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进行PCR鉴定,阳性样品分别接种鸡肝癌细胞系(LMH)进行病毒分离,对纯化后鉴定的FAdV-4 ... 为了解江苏东台地区4型禽腺病毒(FAdV-4)分离株的遗传进化情况及其致病性。本研究收集13份疑似患有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病鸡的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进行PCR鉴定,阳性样品分别接种鸡肝癌细胞系(LMH)进行病毒分离,对纯化后鉴定的FAdV-4 Hexon基因和Fiber2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将FAdV-4肌肉接种SPF鸡进行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13份样品中有9份PCR扩增出500 bp的FAdV Hexon基因条带;其中2份样品在接种细胞48 h^60 h后可见细胞变圆皱缩,形成典型的细胞病变并能稳定传代。Hexon基因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9%,与SDNY1-15和PDS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且同源性分别为99.9%和100%;Fiber2全长基因的Alu酶谱分析显示2株病毒没有差异,均为致病性FAdV-4,将病毒分别命名为FAdV-4 DT和FAdV-4 AN。动物回归实验结果显示,DT和AN株对4周龄SPF鸡的致死率分别为50%和90%,剖检可见典型的心包积液,肝脏肿大出血;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两株分离病毒均能致SPF鸡心肌水肿并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肝脂肪变性、坏死、出血,肝细胞核内可见嗜碱性包涵体等特征性病变,与FAdV-4感染的病变一致;AN株感染后脏器病变比DT株严重。本研究对2株鸡源FAdV-4的鉴定为进一步探究其致病机理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 血清4型 分离与鉴定 Hexon基因 fiber2基因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2蛋白截短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8
4
作者 韦悠 谢芝勋 +6 位作者 邓显文 李小凤 谢志勤 范晴 张艳芳 黄娇玲 王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41-2349,共9页
【目的】获得截短表达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重组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快速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对Fiber-2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截取Fiber-2蛋白抗原性集中片段,PCR扩增其基因序列,连接至pET-32... 【目的】获得截短表达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Fiber-2重组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为建立快速灵敏的病毒检测方法提供基础材料。【方法】对Fiber-2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优化,截取Fiber-2蛋白抗原性集中片段,PCR扩增其基因序列,连接至pET-32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细胞株,再利用秋水仙素裂解法、间接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Fiber-2基因截短片段的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大小约为67 kD的Fiber-2截短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出现,经纯化后可获得单一的特异性条带,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证明其可与FAdV-4阳性血清结合从而产生一条特异性条带。经过4次亚克隆后筛选到5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2C2、4F6、5A5、6G10和10B5),其抗体分泌稳定性、特异性好,诱生的细胞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1600~1:6400,腹水抗体效价为1:320000~1:1280000,秋水仙素裂解检测染色体数目为94~110条。2C2、4F6和10B5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重链为IgG2b亚型,轻链为Kappa链;5A5和6G10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体重链为IgG1亚型,轻链为Kappa链。5株杂交瘤细胞株与感染FAdV-4的鸡肝癌上皮细胞系(LMH)进行IF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结论】制备的Fiber-2截短重组蛋白及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FAdV-4病毒检测试剂盒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 fiber-2 基因克隆 重组蛋白 单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ting
下载PDF
禽腺病毒DAdV-3和FAdV-4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珈羽 朱春华 +11 位作者 陈珍 程龙飞 陈翠腾 傅光华 万春和 施少华 梁齐章 陈红梅 傅秋玲 刘荣昌 黄小红 黄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禽腺病毒属成员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和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4,FAdV-4)是养殖场主要流行的病原,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未见可同时快速检测这2种病原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 禽腺病毒属成员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和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4,FAdV-4)是养殖场主要流行的病原,对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未见可同时快速检测这2种病原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基于DAdV-3 GDMM10毒株和FAdV-4 GDMZ毒株Fiber2基因序列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分别在Fiber2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能同时鉴别临床上常见的DAdV-3和FAdV-4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DAdV-3 GDMM10和FAdV-4 GDMZ Fiber2基因处于两个不同进化分支上,同源性为46.10%。建立的检测DAdV-3和FAdV-4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可检出45拷贝/μL的DAdV-3样品和17拷贝/μL的FAdV-4样品;且检测结果可直接通过Tm值差异进行判定,简化操作时间。利用该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22年度临床上采集的34份肝炎-心包积液疑似样品进行检测,DAdV-3和FAdV-4检出率分别为17.65%和2.94%。为进一步开展禽源DAdV-3和FAdV-4的分子流行病学及共感染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腺病毒3型 禽腺病毒4型 fiber2基因 实时定量PCR 临床检测
原文传递
血清4型禽腺病毒浙江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夏 夏文君 +5 位作者 毛鍶超 卢舒婷 莫开昆 廖敏 周继勇 郑肖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5-646,共12页
对2015年浙江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患病鸡进行病原检测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结合核酸测序分析确定其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 对2015年浙江省某鸡场疑似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患病鸡进行病原检测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全基因组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结合核酸测序分析确定其病原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通过鸡胚接种和原代鸡胚肾(chicken embryo kidney,CEK)细胞多次传代培养,获得FAdV4细胞适应毒株ZJ2015。血凝实验显示:ZJ2015株不能凝集小鼠、大鼠、鸡和绵羊的红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其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50%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为2.0×10^6mL^-1。以0.2 mL/枚剂量接种鸡胚,该毒株能100%致死鸡胚,且致死鸡胚胚体潮红、肝肿大、出血等。将FAdV4全基因组分11段分别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跨越ZJ20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21611.1),对其全基因组、hexon和fiber-2基因的氨基酸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ZJ2015毒株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FAdV4强毒株处于同一个分支上,同源性达到99.87%以上;与ON1、KR5、MX-SHP95等较早毒株相比,ZJ2015具有1966 bp的大段缺失及Fiber-2蛋白上多个位点的突变。浙江毒株ZJ2015的分离可为进一步开展FAdV4的诊断防控技术和毒力变异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分离鉴定 全基因组测序 hexon基因 fiber-2基因
下载PDF
鸭腺病毒3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7
作者 赵自亮 庄鸿琨 +9 位作者 黄忍 朱桓奕 程钟坤 冯旭东 王迎平 倪兴维 徐婷婷 刘霞 杨晓伟 赵光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2-476,498,共6页
为建立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3,DAdV-3)一种基于SYBR Green I染料的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本试验根据DAdV-3基因组序列中相对保守的Fiber-2基因,通过普通PCR扩增,构建pMD19-Fiber2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品,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特异性... 为建立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3,DAdV-3)一种基于SYBR Green I染料的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本试验根据DAdV-3基因组序列中相对保守的Fiber-2基因,通过普通PCR扩增,构建pMD19-Fiber2重组质粒为阳性标准品,在此基础上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对其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针对DAdV-3的Fiber-2基因建立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89;检测DAdV-3的灵敏度为3.6×10^(2)copies/μL,敏感性比普通PCR检测方法高100倍;该方法对鸭腺病毒1型、鸭疫里默杆菌等其他常见病原均无交叉扩增反应,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临床样本检测与普通PCR符合率100%。以上结果表明,所建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且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检测,该方法可为DAdV-3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腺病毒病毒3型 fiber-2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鸭腺病毒3型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翠腾 黄瑜 +6 位作者 陈珍 朱春华 傅光华 程龙飞 刘荣昌 刘斌琼 万春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鸭腺病毒3型(DAdV-3)是我国鸭群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成员。为建立DAdV-3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DAdV-3的fiber2基因,设计特异性的LAMP检测引物,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T-DAdV-3,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DAdV-... 鸭腺病毒3型(DAdV-3)是我国鸭群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成员。为建立DAdV-3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DAdV-3的fiber2基因,设计特异性的LAMP检测引物,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T-DAdV-3,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DAdV-3 LAMP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64℃40 min;该方法仅对DAdV-3呈阳性反应,与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鸭源减蛋综合征病毒等其他常见鸭源传染病病原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50拷贝/μL;利用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前期建立的PCR方法和基于MGB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临床收集的66份鸭组织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13.63%(9/66)、13.63%(9/66)和15.15%(10/66);且LAMP检测的阳性样品经PCR方法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DAdV-3的LAMP方法,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性强,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腺病毒3型 fiber2基因 LAMP 检测
下载PDF
鸽I型腺病毒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俊杰 韩晓语 +4 位作者 刘春羽 王亚新 郭昊 温永俊 王凤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6-1070,共5页
为建立鸽I型腺病毒(PIAdV-I)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IAdV-I Fiber 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PIAdV-I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建立的SYBR Green I qPCR方法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 为建立鸽I型腺病毒(PIAdV-I)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PIAdV-I Fiber 2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快速检测PIAdV-I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建立的SYBR Green I qPCR方法的标准曲线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标准品pMD19-Fiber在1×10^(3)拷贝/μL^(1)×10^(8)拷贝/μL时和Ct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扩增效率为90%。利用建立的qPCR方法对鸽II型腺病毒(PIAdV-II)Fiber 2基因保守区质粒标准品、鸽圆环病毒(PICV)、新城疫病毒(NDV)、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仅PIAdV-I检测为阳性,特异性强;该方法对浓度为1×10^(0)拷贝/μL^(1)×10^(8)拷贝/μL的重组质粒标准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最低检测限为1×10^(2)拷贝/μL,而普通PCR最低检测限为1×10^(4)拷贝/μL,表明qPCR方法的敏感性更强;该方法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和2%,重复性好。利用建立的qPCR方法和普通PCR方法对从呼和浩特市某赛鸽公棚随机采集的30份鸽肝脏样品进行PIAdV-I检测,结果显示前者的阳性检测率为63.3%(19/30),普通PCR方法的阳性率为36.7%(11/30),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本研究首次建立PIAdV-I的q PCR检测方法,为鸽PIAdV-I的感染提供了敏感、快速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I型腺病毒 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 fiber 2基因
下载PDF
陆地棉极短纤维突变体基因Li_2的遗传与定位
10
作者 刘逢举 梁文化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8-402,共5页
Li2突变体是在纤维伸长发育阶段纤维极端缩短类型的突变体,其控制极短纤维表型的基因被命名为Li2。本文以(Li2×海7124)F2及(Li2×sub18)F2作为标记群体,结合本实验室最新的海陆种间分子遗传图谱上染色体18的标记信息,对陆地棉... Li2突变体是在纤维伸长发育阶段纤维极端缩短类型的突变体,其控制极短纤维表型的基因被命名为Li2。本文以(Li2×海7124)F2及(Li2×sub18)F2作为标记群体,结合本实验室最新的海陆种间分子遗传图谱上染色体18的标记信息,对陆地棉纤维突变体Li2的极短纤维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在(Li2×海7124)F2分离群体中,纤维性状分离比符合孟德尔3∶1的分离,证明Li2突变体的极短纤维性状是由一对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而在(Li2×sub18)F2分离群体中,纤维性状分离比出现异常,不符合3∶1的分离比,这可能与Li2突变体的温敏特性有关。利用JoinMap 3.0连锁分析软件,使用含623个单株的(Li2×海7124)F2群体将Li2基因定位在18染色体的端部,与最近标记Z08的遗传距离为6.051 cM;使用含651个单株的(Li2×sub18)F2群体将Li2基因也定位在了18染色体的端部,与最近标记Z08的遗传距离为9.266 cM。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该基因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极短纤维 Li2基因 分子标记 遗传定位
下载PDF
L人晶体膜内蛋白MP19基因(LIM2)启动子上一个晶体特异顺式元件的鉴定(英文)
11
作者 徐恒 张叔人 +2 位作者 桑建利 齐若梅 Robert L Church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7-515,共9页
使用重叠和变异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 ,凝胶迁移分析和竞争实验分析了LIM2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 4 7至- 32的区域 ,与其高度亲和结合的一个蛋白复合体看来仅仅结合到这个DNA双链区域的“敏感”位点。这个位点的序列由 4个G核苷 ,接着 7个其... 使用重叠和变异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 ,凝胶迁移分析和竞争实验分析了LIM2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 4 7至- 32的区域 ,与其高度亲和结合的一个蛋白复合体看来仅仅结合到这个DNA双链区域的“敏感”位点。这个位点的序列由 4个G核苷 ,接着 7个其他核苷酸 (AACCTAA)及连着另外 4个G核苷组成 ,即GGGGAACCTAAGGGG ;我们称其为Hsu元件。使用含有这个元件或相应的变异元件所构建的LIM2基因启动子 CAT质粒的活性分析表明Hsu元件是位于LIM2基因启动子之内 ,它是LIM2基因表达所必须的。结合到Hsu元件的反式因子存于晶体发育期间 ,看来是晶体特异性的。由于LIM2基因启动子并不包含一个经典的TATA盒 ,这个Hsu元件可能充当RNA复制酶复合体结合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晶状体纤维膜 MPl9 启动子 基因 内膜蛋白
下载PDF
鸭腺病毒B血清1型和血清2型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丹丹 林昶 +9 位作者 黄志坚 肖世峰 王劭 林锋强 程晓霞 朱小丽 陈秀琴 董慧 陈少莺 陈仕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5-860,共6页
番鸭白肝病是2014年以来我国番鸭流行的一种新疫病,其病原为一种与鸭腺病毒B型法国GR株同源性较高的新型腺病毒,暂命名为鸭腺病毒B血清2型(DAdV-B2),将法国GR株命名为鸭腺病毒B血清1型(DAdV-B1)。为建立同时检测DAdV-B1和DAdV-B2的方法... 番鸭白肝病是2014年以来我国番鸭流行的一种新疫病,其病原为一种与鸭腺病毒B型法国GR株同源性较高的新型腺病毒,暂命名为鸭腺病毒B血清2型(DAdV-B2),将法国GR株命名为鸭腺病毒B血清1型(DAdV-B1)。为建立同时检测DAdV-B1和DAdV-B2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DAdV-B1 fiber基因和DAdV-B2 fiber1基因序列特征,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这两种病毒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60.1℃,最适引物浓度为0.16μmol/L;利用该方法对DAdV-B1、DAdV-B2、鸭腺病毒A型(DAdV-A)、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新型呼肠孤病毒(NDRV)、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禽坦布苏病毒(ATUMV)等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DAdV-B1和DAdV-B2有特异性扩增,对其他鸭临床常见病原均无扩增,特异性较强。将DAdV-B1 fiber和DAdV-B2 fiber1质粒标准品等体积混合并作10倍倍比稀释后作为模板,利用该双重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DAdV-B1 fiber和DAdV-B2 fiber1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75拷贝/μL和163拷贝/μL,对DAdV-B2的最低检出滴度为1×10^(1) TCID_(50),敏感性较高。批内和批间的重复性试验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利用该双重PCR与单一PCR方法同时对64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的符合率为100%,其中DAdV-B2的阳性率为79.7%(51/64),DAdV-B1的阳性率为4.7%(3/64)。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较高和稳定性较好,为DAdV-B1和DAdV-B2的临床鉴别检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腺病毒B血清1型 鸭腺病毒B血清2 fiber基因 fiber1基因 双重PCR
下载PDF
ODF2基因敲减对小鼠精子活力和生育力的影响
13
作者 吕自力 单旭东 +4 位作者 杜娟 朱绍密 庄静 梁鑫 赵情梅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67-872,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致密纤维蛋白2(ODF2)基因敲减对小鼠精子活力和生育力的影响。方法:构建了3个携ODF2目的基因的基因敲减腺病毒载体及一个空载对照载体。感染ICR小鼠后,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从3个目标载体中确定敲减效果最佳的载体... 目的:探讨外周致密纤维蛋白2(ODF2)基因敲减对小鼠精子活力和生育力的影响。方法:构建了3个携ODF2目的基因的基因敲减腺病毒载体及一个空载对照载体。感染ICR小鼠后,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实验从3个目标载体中确定敲减效果最佳的载体。用此载体感染小鼠,分析基因敲减小鼠多项精子运动参数、睾丸组织病理以及小鼠产仔情况。结果:用敲减效果最佳的载体感染小鼠发现,基因敲减小鼠的精子多项运动参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睾丸组织生理结构出现异常,产仔数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10.86±1.28)只vs(12.72±2.05)只,P=0.001]。结论:ODF2基因表达减少的确会造成小鼠精子多项运动参数异常、睾丸生理结构异常和生育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致密纤维蛋白2 基因敲减 ICR小鼠 精子运动参数 不育
下载PDF
陆地棉纤维中GhGMPase2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
14
作者 赛富涛 禄亚洲 +2 位作者 王斐 钱雯婕 李鸿彬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9-55,共7页
从陆地棉纤维中克隆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hGMPase2)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利用RT-PCR技术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hGMPase2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蛋白体外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从陆地棉纤维中克隆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hGMPase2)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利用RT-PCR技术进行基因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hGMPase2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蛋白体外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从陆地棉花纤维中克隆得到棉GhGMPase2基因,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为1 086bp,编码包含36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40ku。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hGMPase2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具有典型的糖酰基转移酶转移酶A家族(GT-A)结构域和左手平行的β-的螺旋(LbetaH或LBH)域,它们分别属于糖酰基转移酶家族2(GT-2)超家族和LBH超家族。进化树分析的结果显示,棉花GhGMPase2与烟草NtGMPase在进化上亲缘关系较近。经过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hGMPase2的诱导表达和SDS-PAGE分析显示,获得分子质量约为40ku的重组GhGMPase2蛋白。GMPase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参与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纤维 GDP-甘露糖焦磷酸化酶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