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肥因素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和棉株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郑重 马富裕 +2 位作者 慕自新 李俊华 杨海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新陆早 7号为试材 ,进行了不同水肥条件下膜下滴灌棉株群体冠层结构测定和产量结果分析。试验表明 ,合理水肥条件下的棉株群体叶面积指数 ( LAI)、叶倾角 ( MLA)和散射光透过率 ( TD) ,在盛花盛铃期分别为 3.55~ 3.95、40°~ 48... 以新陆早 7号为试材 ,进行了不同水肥条件下膜下滴灌棉株群体冠层结构测定和产量结果分析。试验表明 ,合理水肥条件下的棉株群体叶面积指数 ( LAI)、叶倾角 ( MLA)和散射光透过率 ( TD) ,在盛花盛铃期分别为 3.55~ 3.95、40°~ 48°和 1 8.5%~ 2 8.1 %。在一定水肥范围内 ,滴灌棉花产量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超过一定阈值产量有下降趋势。适宜水肥条件下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水肥 冠层结构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董文 张青 +1 位作者 罗涛 王煌平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8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不同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综述国内外不同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对有机肥合理利用提出建议。研究表明:连续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水肥调... 为研究不同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综述国内外不同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以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对有机肥合理利用提出建议。研究表明:连续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水肥调控能力,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土壤酸碱缓冲性能,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但长期施用有机肥会增加土壤和植物中重金属累积风险,特别是畜禽和污泥有机肥。国内外研究大部分是粪肥与污泥和化肥的配施对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对研究畜禽粪污施用年限以及有机肥长期施用下土壤中重金属的演变特征及机理探讨相对较少,今后还需加深有机肥连续施用对土壤重金属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连续施用 土壤质量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重金属
下载PDF
不同肥料结构对红壤稻田氮素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建富 张美良 +1 位作者 刘经荣 王海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8-373,共6页
不同肥料结构对红壤稻田淹水层、不同深度渗漏水、外排水和土壤剖面中氮素的含量、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各处理淹水层、外排水和渗漏水中NH+ 4 N含量明显高于NO- 3 N。淹水层中N的含量 ,水稻生育前期以单施化肥的高 ... 不同肥料结构对红壤稻田淹水层、不同深度渗漏水、外排水和土壤剖面中氮素的含量、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各处理淹水层、外排水和渗漏水中NH+ 4 N含量明显高于NO- 3 N。淹水层中N的含量 ,水稻生育前期以单施化肥的高 ,约相当于配施有机肥的 1 18~ 1 2 0倍 ,而水稻生育后期 ,后者为前者的 1.11~ 1.2 1倍。各处理外排水中N素的输出量均以苗期最高 ,单施化肥明显大于配施有机肥。土壤剖面中NH+ 4 N向下迁移比碱解N更为明显 ,且配施有机肥的远高于单施化肥的 ,而NO- 3 N则相反。不同深度渗漏水中NO- 3 N的比例 ,上层 (30cm)低于下层 (5 0cm) ,随水逸出的N量各处理渗漏水均小于外排水 ;随水输入的N量远低于随水输出的N量 ,且以单施化肥的N亏损最大。水稻未利用的N量也以单施化肥的最大 ,约为配施有机肥的 1.0 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结构 铵态氮 硝态氮 氮素迁移 红壤稻田
下载PDF
施氮肥对华北平原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亚东 张明才 +3 位作者 胡君蔚 张凯 胡跃高 曾昭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636-3646,共11页
利用荧光定量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和基因克隆文库技术,比较了4种施氮水平(不施氮肥,0 kg N/hm^2,CK;施低水平氮肥,75 kg N/hm^2,N1;施中水平氮肥,150 kg N/hm^2,N2;施高水平氮肥,225 kg N/hm^2,N3)下华北平原地区小... 利用荧光定量PCR、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和基因克隆文库技术,比较了4种施氮水平(不施氮肥,0 kg N/hm^2,CK;施低水平氮肥,75 kg N/hm^2,N1;施中水平氮肥,150 kg N/hm^2,N2;施高水平氮肥,225 kg N/hm^2,N3)下华北平原地区小麦季表层(0—20 cm)土壤总细菌、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土壤总细菌、AOB和AOA数量分别在每克干土5.74×10~9—7.50×10~9、8.89×10~6—2.66×10~7和3.83×10~8—7.78×10~8之间。不同施氮量土壤AOA数量均高于AOB数量,AOA/AOB值在81.72—14.38之间。增施氮肥显著显著提高AOB数量(P<0.05),对总细菌和AOA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与CK相比,处理N1、N2和N3中AOB数量分别提高了0.64、1.50和1.99倍。增施氮肥显著改变了AOB和AOA的群落结构,且不同施氮量处理中AOB群落结构差异更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施氮肥小麦土壤AOB主要为Nitrosospira属类群,分布在Cluster 3的两个分支中;AOA分布在Cluster S的4个分支中。相关性分析显示,AOB数量与全氮和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和碳氮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AOA数量与硝态氮含量和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铵态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显著改变华北平原地区碱性土壤AOB数量与群落结构,该地区小麦土壤中AOB比AOA对氮肥响应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丰度 群落结构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
下载PDF
氮肥对稻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29
5
作者 宋亚娜 林智敏 林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以氮肥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通过对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的检测,分析了定位试验第2年稻田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DGGE图谱及依据其条带位置和... 以氮肥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利用PCR-DGGE(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通过对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的检测,分析了定位试验第2年稻田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变化。DGGE图谱及依据其条带位置和亮度数字化数值进行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均显示:在氮肥定位试验第2年,与不施肥对照(CK)比较,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分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内,施用氮肥[150kg(N)·hm-2]的稻田根层土或表土中的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且稻田根层土或表土中的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在水稻各个生育期间也均无明显差异。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施用氮肥的稻田根层土或表土中的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拷贝数始终显著(P<0.05)高于其对应的不施肥对照。此外,无论施用氮肥与否,根层土中的反硝化细菌nirS基因拷贝数在水稻成熟期时都会显著(P<0.05)降低;但表土中的nirS基因拷贝数在水稻各生育期间无明显变化;且水稻成熟期时施用氮肥和不施肥的稻田表土中nirS基因拷贝数都显著(P<0.05)高于根层土。同时,与对照比较施用氮肥可促进水稻增产44%。研究表明,短期定位试验中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反硝化细菌的丰度,但对其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反硝化细菌 群落结构 丰度 nirS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水肥条件下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郑重 马富裕 +1 位作者 白萍 王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4-87,共4页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 ,北疆棉花花铃期以灌水 2 2 5mm、随水根施氮肥 1 50 kg/hm2 处理的皮棉产量最高 ,群体冠层结构较为合理 ,过高或过低的水肥状况对棉株生长都不利。在花铃期 ,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诊断指标应为 :叶面积指数 1 .56~ 3....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 ,北疆棉花花铃期以灌水 2 2 5mm、随水根施氮肥 1 50 kg/hm2 处理的皮棉产量最高 ,群体冠层结构较为合理 ,过高或过低的水肥状况对棉株生长都不利。在花铃期 ,合理的群体冠层结构诊断指标应为 :叶面积指数 1 .56~ 3.95,叶倾角 36°~ 4 5°,太阳辐射自上而下逐渐递减 ,地面可见光斑 ,散射光透过率 0 .1 87~ 0 .2 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水肥条件 冠层结构
下载PDF
不同施肥结构的增产效应和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洪勋 张翔 孙春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 1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结构对小麦、玉米两熟制轮作的年产量影响明显,各处理总的产量趋势是:MNPK>MNP>MN>NPK>NP>M>N>ck。基础地力的产量效应为37.9%,肥料的增产效应为62.1%;肥料增产效应中,化肥占75.8%,有机肥占24.2%,显示出化肥为主要增产途径;在化肥的增产效应中,N的增产效应为70.6%,P为23.5%,K为5.9%;以MNPK处理的产量和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这说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使作物高产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结构 定位试验 小麦 玉米 轮作 增产效应
下载PDF
施用鸡粪有机肥对种植小油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可 孙彤 +2 位作者 孙涛 徐应明 孙约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16-2324,共9页
为探究施用不同剂量的鸡粪有机肥对种植小油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设置0(CK)、7.5 t·hm^-2(T0.5)、15 t·hm^-2(T1)、30 t·hm^-2(T2)和60 t·hm^-2(T4)5个鸡粪有机肥施用水平,种植3茬油菜后采集土壤样品... 为探究施用不同剂量的鸡粪有机肥对种植小油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设置0(CK)、7.5 t·hm^-2(T0.5)、15 t·hm^-2(T1)、30 t·hm^-2(T2)和60 t·hm^-2(T4)5个鸡粪有机肥施用水平,种植3茬油菜后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基础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组成特征,并探究微生物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有机肥后,土壤肥力整体趋于升高,其中T4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34.1%、48.2%、47.9%、35.5%、3.9%和14.7%;土壤总PLFA、各类群微生物PLFA含量和真菌PLFA/细菌PLFA在中、高量有机肥处理下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T4处理总PLFA、细菌总PLFA和真菌总PLFA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53.4%、52.1%和108.3%;T2处理的Shannon、Simpson、Pielou指数最高。微生物群落结构在施用极低和低剂量鸡粪有机肥(≤15 t·hm^-2)时较为相似,且显著区别于中量和高量施肥处理(≥30 t·hm^-2);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化学特性解释了群落结构多样性发生变化的87.2%,起主要作用的环境因子包括硝态氮、总磷和pH,其中微生物PLFA与有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全磷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CEC和pH呈负相关。研究表明:施用鸡粪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不同的施肥剂量的响应结果不同,施用量为30 t·hm^-2和60 t·hm^-2时明显提高了土壤肥力、微生物总量及各菌群生物量,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短期内可通过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来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 肥力 磷脂脂肪酸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罗非鱼对盐碱池塘围隔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赵文 董双林 +1 位作者 郑伟刚 张兆琪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本文报道了单养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niloticus)对施肥处理下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罗非鱼的放养使浮游植物丰度、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增大 ,浮游植物小型化 ,生物量以小型硅藻和绿藻占优势 ,裸藻... 本文报道了单养尼罗罗非鱼 (Orecohromisniloticus)对施肥处理下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罗非鱼的放养使浮游植物丰度、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增大 ,浮游植物小型化 ,生物量以小型硅藻和绿藻占优势 ,裸藻占有相当比重 ;浮游动物生物量也增大 ,桡足类占优势 ,枝角类小型化 ,原生动物密度增大。施肥特别是施有机肥能显著地提高浮游植物生物量 ,使透明度降低 ,但施无机肥对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影响不大。施有机肥围隔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密度、浮游动物生物量和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高于其他有鱼围隔 ,罗非鱼的生长最好。文后讨论了罗非鱼滤食和施肥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并与鲢鱼的实验结果 (赵文 ,1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浮游生物 生物量 群落结构 盐碱池塘
下载PDF
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姜灿烂 何园球 +4 位作者 李辉信 李成亮 刘晓利 陈平帮 王艳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2-1109,共8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20a长期肥料定位实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肥处理花生果产量分布为:氮磷钾处理〉氮磷钾钙处理〉磷钾处理〉氮磷处理〉氮钾处理,各处理间差... 利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试验站20a长期肥料定位实验,研究了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旱地养分和结构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机肥处理花生果产量分布为:氮磷钾处理〉氮磷钾钙处理〉磷钾处理〉氮磷处理〉氮钾处理,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并以长期缺施磷肥对花生果产量影响最大。除全钾含量外,土壤中氮、磷养分全量与有效磷、交换钾含量均较土壤初始值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长期单施无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土壤初始值增加了4.6~6.62g kg^-1。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比较,单施无机肥土壤〉0.25mm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减少,团聚体破坏率提高了9.38%~16.56%,平均重量直径减少了0.15~0.18mm。长期施用无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从而有效地提高花生果产量,但另一方面其对土壤结构造成的破坏也影响了花生产量的提高,选用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肥 红壤旱地 花生产量 土壤肥力 土壤结构
下载PDF
优化灌溉与施肥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范仲学 王璞 +2 位作者 梁振兴 MARION Boening Zilkens WILHELM Claupein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79-81,共3页
试验研究优化灌溉与施肥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限量灌溉处理相比,优化灌溉和传统灌溉处理小麦最上部3个节间明显伸长,导致株高增高10cm,旗叶叶面积减小7%,但倒2叶和倒3叶叶面积分别增加7%和20%;优化灌溉处理小麦旗叶茎叶夹... 试验研究优化灌溉与施肥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限量灌溉处理相比,优化灌溉和传统灌溉处理小麦最上部3个节间明显伸长,导致株高增高10cm,旗叶叶面积减小7%,但倒2叶和倒3叶叶面积分别增加7%和20%;优化灌溉处理小麦旗叶茎叶夹角明显减小。与未施N肥处理相比,施用N肥有增大小麦株高、叶面积和茎叶夹角的趋势,且传统施N比优化施N更加明显。优化水N管理麦田各层次透光率与传统处理差异较小,但它们均显著低于限量灌溉和未施N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施肥 冬小麦 冠层结构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北疆高产棉花冠层结构、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志强 杨永林 +2 位作者 刘洪亮 刘晓伟 田玲枝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33期105-109,共5页
为了对膜下滴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棉花冠层结构、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以前显著增加,盛铃期及以后叶面积指数呈现先... 为了对膜下滴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区实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棉花冠层结构、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以前显著增加,盛铃期及以后叶面积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峰值出现在盛铃期。在盛铃期植株氮、磷、钾的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棉花平均叶簇倾角变大,株型变的紧凑,但施肥量过多会导致棉花群体叶面积增加过多,群体散射辐射与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小,冠层结构不良,削弱了棉花个体发育,造成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降低。随施肥量的增加棉花产量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表明施肥过量或过低棉花均难以获得高产,对于北疆地区棉花高产栽培建议棉花滴灌施肥量为尿素639.60 kg/hm2、磷酸一铵177.67 kg/hm2、硫酸钾施148.0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量 棉花 冠层结构 产量
下载PDF
耕层调控与有机肥处理下麦田土壤和小麦冠层结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黛静 张艳艳 +4 位作者 王艳杰 陈倩青 杨惠荔 马建辉 李春喜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8-546,共9页
本研究基于5年的耕作定位试验,设置深耕(DT)、深耕有机肥(DTF)、浅耕(ST)、浅耕有机肥(STF)、免耕(NT)和免耕有机肥(NTF)处理,以期通过改良耕层土壤结构,优化小麦冠层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同一耕作处理下,增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 本研究基于5年的耕作定位试验,设置深耕(DT)、深耕有机肥(DTF)、浅耕(ST)、浅耕有机肥(STF)、免耕(NT)和免耕有机肥(NTF)处理,以期通过改良耕层土壤结构,优化小麦冠层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同一耕作处理下,增施有机肥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提高20~40 cm土层2~5和0.25~2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降低>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0.25 mm粒级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与其他处理相比,NTF处理改善了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DTF处理降低了40~60 cm土壤容重和>0.25 mm粒级机械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加了土壤透气性.花后各时期,有机肥处理的叶片角度指数降低,叶面积指数(LAI)和旗叶净光合速率(P _n)提高.STF处理的角度指数最低,DTF处理的P _n最高,显著大于其他处理.通径分析表明,自变量容重、孔隙度、>0.25 mm粒级团聚体的数量(R_0.25)和MWD对因变量角度指数、LAI和P _n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20 cm土层,MWD值增大有利于P _n和LAI的提高;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可优化叶夹角,提高冠层透光率;40~60 cm土层,高的土壤容重和低的孔隙度限制了LAI和P _n的增加.综上,豫中补灌区增施有机肥下的深耕或浅耕处理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优化冠层结构,提高冠层受光率、叶面积指数和光合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小麦 耕层结构 冠层结构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活塞式比例施肥器性能对比试验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大森 李红 骆志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50,共4页
比例施肥器是一种先进的定比施肥装置。介绍了活塞式比例施肥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目前国内对比例施肥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结构设备的研制上且都存在使用寿命短,吸肥精度差的缺点,而对比例施肥器吸肥性能的研究只局限于国外产品上... 比例施肥器是一种先进的定比施肥装置。介绍了活塞式比例施肥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目前国内对比例施肥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结构设备的研制上且都存在使用寿命短,吸肥精度差的缺点,而对比例施肥器吸肥性能的研究只局限于国外产品上,因此对国内外两种施肥器的吸肥性能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施肥器的进口流量都随进出口压差的增大而增大,但国内施肥器的比例精度明显低于国外施肥器,且在相同压差下,国内施肥器的进口流量也低于国外产品。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施肥器的吸肥量模型,可用于吸肥量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器 结构 工作原理 精度 性能试验
下载PDF
施用不同肥料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淑梅 樊淑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7-59,共3页
从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分布方面,探讨了施用不同肥料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共获得土壤动物813头,隶属于4门、11纲、17目。各处理土壤动物的数量表现为:有机肥组(325)>对照组(265)>化肥组(223);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有机肥... 从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分布方面,探讨了施用不同肥料对农田土壤动物的影响。试验共获得土壤动物813头,隶属于4门、11纲、17目。各处理土壤动物的数量表现为:有机肥组(325)>对照组(265)>化肥组(223);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有机肥组(1.982 5)>对照组(1.702 4)>化肥组(1.490 6);优势度指数则相反。研究结果表明:农田施用有机肥能使土壤动物的数量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大量施用化肥则抑制土壤动物或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绿肥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方宇 王飞 +4 位作者 贾宪波 林陈强 张慧 陈龙军 陈济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33-1941,共9页
为了探讨绿肥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固氮菌的影响,以开展八年的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的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紫云英配施80%化肥(MF80)、紫云英配施60%化肥(MF60)和紫云英配施40%化肥(MF40)共5个处理,于水稻... 为了探讨绿肥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固氮菌的影响,以开展八年的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的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选取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紫云英配施80%化肥(MF80)、紫云英配施60%化肥(MF60)和紫云英配施40%化肥(MF40)共5个处理,于水稻分蘖期采集土样,采用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固氮菌nif H基因丰度和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翻压紫云英的减量施肥处理水稻产量与其无显著差异,从化肥用量和产量综合考虑,MF60处理是一种适宜的施肥制度。翻压绿肥处理土壤全氮明显增加;碱解氮含量(除MF60处理)与NPK处理无显著差异。翻压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的施肥处理(除MF40处理)土壤固氮菌丰度明显高于NPK处理,且固氮菌丰度与土壤碱解氮、硝态氮和p H呈显著正相关。翻压紫云英后土壤固氮菌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NPK处理,各施肥处理间OTU指数差异不明显。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固氮菌均以变形菌门为绝对优势菌门,翻压紫云英的减量施肥处理变形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主坐标分析表明,翻压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的3个施肥处理与CK、NPK处理的土壤固氮菌的群落结构差异较明显。研究表明,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和固氮菌的数量,紫云英的施用和化肥用量都是影响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减量化肥 固氮菌 荧光定量PCR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施硅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丁亨虎 刘章军 +6 位作者 杨利 余礼涛 代士杰 吴茂前 吴家琼 刘克芝 付勇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4期3356-3360,共5页
研究了硅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施硅量。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加比叶重和叶面积指数,能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施硅增产幅度为3.45%-15.69%。江汉平原地区... 研究了硅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施硅量。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加比叶重和叶面积指数,能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施硅增产幅度为3.45%-15.69%。江汉平原地区水稻硅肥(Si O2)用量建议15-3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硅肥 生长发育 产量结构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华北潮土区冬小麦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婷 孔云 +5 位作者 修伟明 李刚 赵建宁 杨殿林 张贵龙 王丽丽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229,236,共8页
为了研究华北潮土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天津市宁河区试验基地设置了单施化肥(A1)、单施生物有机肥(A2)、减量50%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3)、常量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4)、增量50%生物有机肥与... 为了研究华北潮土区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冬小麦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天津市宁河区试验基地设置了单施化肥(A1)、单施生物有机肥(A2)、减量50%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3)、常量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4)、增量50%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A5)5个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期共鉴定出6目、17科、26属土壤线虫,食细菌性线虫和植食性线虫在各处理中均为优势营养类群。不同处理的土壤线虫数量为A4>A5>A3>A2>A1,其中A4处理显著高于A1处理(P<0.05)。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中食细菌性线虫和捕食-杂食性线虫的相对丰度分别提高了1.67%~7.00%和1.00%~18.67%,食真菌性线虫和植食性线虫的相对丰度分别降低了2.33%~12.00%和0.34%~10.34%。从土壤线虫生态指数来看,优势度指数(λ)和富集指数(EI)不受施肥措施的影响。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施可增加土壤线虫类群多样性,A5处理的线虫WI、MI、SI和J指数分别为2.85、2.18、60.83和1.05,均高于其他处理,表明配施过程中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丰富土壤线虫食物网结构,提高土壤环境的稳定性和土壤健康程度。生物有机肥-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线虫的繁殖,提高了线虫种类多样性,并通过增强线虫食物网的稳定性以降低其受干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化肥 土壤线虫 群落结构 冬小麦田 华北潮土区
下载PDF
共轭酱渣废油包膜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膜层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景旭东 刘源 +2 位作者 林海琳 阎杰 梁关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3-569,共7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酱渣废弃物,同时增加缓释包膜肥材料的来源,从酱渣中提取废油,共轭改性后用于制备具有缓释功能的包膜肥,通过大田盆栽试验和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包膜肥的实际肥效及膜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玉米的株高和... 为了更好地利用酱渣废弃物,同时增加缓释包膜肥材料的来源,从酱渣中提取废油,共轭改性后用于制备具有缓释功能的包膜肥,通过大田盆栽试验和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包膜肥的实际肥效及膜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玉米的株高和茎周长包膜肥组(T1)与无施肥组(CK0)和普通施肥组(CK1)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比CK1分别提高了9.5%和3.9%;玉米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3组差异均显著(P<0.05),T1比CK1分别提高了2.7%和3.0%,但叶片数最终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和穗质量3组差异较为明显,T1比CK0分别增加了26.6%、28.0%和13.9%,与CK1相比提高了2.3%和4.3%,说明包膜肥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土壤中有机质、总氮和碱解氮含量在30 d后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说明共轭废油在土壤中可生物降解并提高了有机质的含量。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显示,包膜肥膜层固化后CC共轭双键打开并形成了聚合物大分子,因此缩短了成膜固化时间,而且膜层表面较为光滑,断面具有输送养分的疏水通道,增加了膜层的耐水性,提高了其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肥 共轭酱渣废油 肥效 膜层结构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菠萝心腐病发生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英宏 任泽广 +4 位作者 杨姝钰 赵艳 王蓓蓓 张晓波 阮云泽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4-1451,共8页
菠萝心腐病是菠萝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土传病害,为明确生物有机肥施用防控菠萝心腐病发生的机制,选择连作发病严重的菠萝园土壤,在盆栽条件下研究3种载体(菜籽饼、泥炭土、椰糠)和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HL2、链霉菌株HL3)与普通有机肥共同... 菠萝心腐病是菠萝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土传病害,为明确生物有机肥施用防控菠萝心腐病发生的机制,选择连作发病严重的菠萝园土壤,在盆栽条件下研究3种载体(菜籽饼、泥炭土、椰糠)和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HL2、链霉菌株HL3)与普通有机肥共同堆制成的生物有机肥(KC、KN、KY、LC、LN、LY)对连作菠萝心腐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三元复合肥处理和普通有机肥处理,生物有机肥(KC)处理心腐病发病率分别降低20%、13.3%,防控效果最好.生物有机肥KC、KN、KY、LC、LN、LY施入后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三元复合肥,但生物有机肥KC、KN、KY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LC、LN、LY处理更高,形成了明显不同的群落结构.与三元复合肥相比,生物有机肥KC、KN、KY处理明显富集了土壤中芽孢杆菌属和偶氮水单孢菌属细菌及酸杆菌门细菌属(Gp4、Gp6),而生物有机肥LC、LN、LY处理土壤链霉菌属细菌相对丰度则显著增加.通过Spearman分析发现,这些细菌类群的相对丰度与心腐病发生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激发土壤有益微生物,显著降低菠萝心腐病的发生,对恢复菠萝连作土壤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图6表1参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心腐病 生物有机肥 细菌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