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径—SSNM 被引量:115
1
作者 王光火 张奇春 黄昌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我国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大量N素从稻田流失进入环境,对环境生态构成潜在威胁。经与IRRI协作,为金华双季稻区创立了适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SSNM的施肥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潜在产量和养分需求,土壤固... 我国水稻生产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大量N素从稻田流失进入环境,对环境生态构成潜在威胁。经与IRRI协作,为金华双季稻区创立了适地养分管理新技术(SSNM)。SSNM的施肥综合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潜在产量和养分需求,土壤固有养分的供应能力,养分利用效率和平衡养分供应,以及社会经济效应等。同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在产量略有增加的同时,SSNM可以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平均减少氮肥用量约30%,从源头上遏制了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多年的田间试验表明,SS-NM具有在广大稻区推广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适地养分管理技术 肥料利用率 肥料污染 面源污染 SSNM
下载PDF
理论施氮量的改进及验证——兼论确定作物氮肥推荐量的方法 被引量:105
2
作者 巨晓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61,共13页
确定合理施氮量是获得较高目标产量、维持土壤氮肥力和降低施氮引起环境污染的关键。自一个世纪前氮肥发明和施用以来,尽管已经开展了上百年的研究,但尚未找到令人满意能够在田块尺度上方便的确定合理施氮量方法。本文在前期提出的作物... 确定合理施氮量是获得较高目标产量、维持土壤氮肥力和降低施氮引起环境污染的关键。自一个世纪前氮肥发明和施用以来,尽管已经开展了上百年的研究,但尚未找到令人满意能够在田块尺度上方便的确定合理施氮量方法。本文在前期提出的作物理论施氮量概念和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在考虑其他来源氮素输入情况下,根据百千克收获物需氮量确定理论施氮量的计算式。结果表明,在确定了百千克收获物需氮量(N100,kg)后,推荐施氮量(Nfert,N kg hm-2)是目标产量(Y,kg hm-2)的唯一函数,即理论施氮量Nfert≈Y/100×N100。综合各种文献报道结果,在当前生产条件和产量水平下,小麦、玉米、水稻的百千克收获物需氮量分别取值为2.8、2.3和2.4 kg。应用大量文献报道的田间试验结果,对理论施氮量和经济最佳施氮量进行了比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两者非常接近。但东北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理论施氮量远高于区域氮肥推荐量。主要原因是氮素矿化作用大于固持作用,作物利用了部分土壤矿化氮,土壤有机氮处于消耗状态。结合理论施氮量,本文详细解析了近年来我国建立的推荐施氮量方法的科学基础、推荐结果及适用性。认为将我国大面积生产中过量和不足施氮调节到合理施氮量范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紧迫任务。理论施氮量从长期维持高产稳产、土壤氮素平衡和低环境风险考虑,即可满足这种实际需求。推广技术员和农户能够根据自己地块的目标产量用口算确定出施氮量,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施氮量 目标产量 百千克收获物需氮量 土壤氮 肥料氮 作物吸收氮
下载PDF
发挥生物固氮作用 减少化学氮肥用量 被引量:76
3
作者 陈文新 陈文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共4页
化学氮肥在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发现过量施用化肥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生物固定的氮已达 2 .0亿 t/ a,占地表化合态氮的 6 5 %~ 70 % ,其中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固定的氮又占生物固氮量的 6 5 %以上 ,对农业生... 化学氮肥在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发现过量施用化肥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生物固定的氮已达 2 .0亿 t/ a,占地表化合态氮的 6 5 %~ 70 % ,其中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固定的氮又占生物固氮量的 6 5 %以上 ,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作用。但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存在着“氮阻遏”的问题。为解决化学氮肥的过量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氮阻遏”的问题 ,我们建议在荒漠贫瘠地区加大豆科植物 (接种相匹配的高效根瘤菌 )种植面积 ;而在具一定肥力水平的土壤中 ,进行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套、轮作或豆、禾牧草混播 ,以解决“氮阻遏”问题 ,充分发挥生物固氮的作用 ,达到豆、禾互惠双高产 ,减少化学氮肥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保障农、牧业的持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氮肥 根瘤 生物固氮 共生体 用量 肥力水平 过量使用 温饱问题 牧业 作用
下载PDF
黑土区水田化肥氮去向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韩晓增 王守宇 +1 位作者 宋春雨 乔云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59-1862,共4页
选取东北北部黑土地区水稻生产上施氮量、施肥方法和主要氮肥品种 (尿素 )为参数 ,采用示踪元素微区法和常规尿素小区法 ,连续 2年系统地研究了水田化肥氮的去向 .结果表明 ,化肥氮 2 2 .2 %~4 6 .1%进入了水稻体内 ,平均为 37.7% ,当... 选取东北北部黑土地区水稻生产上施氮量、施肥方法和主要氮肥品种 (尿素 )为参数 ,采用示踪元素微区法和常规尿素小区法 ,连续 2年系统地研究了水田化肥氮的去向 .结果表明 ,化肥氮 2 2 .2 %~4 6 .1%进入了水稻体内 ,平均为 37.7% ,当年进入土壤中的残留氮 12 .7%~ 2 5 .4 % ,氨挥发为 8.8%~17.2 % .作物对化肥氮的利用高低决定于施氮方法 ,化肥氮深施、混施均比表层施用利用率高 ,低施肥量化肥氮利用率比高施肥量利用率高 .土壤残留量与施肥方法有关 ,深施和高施氮量均增加土壤残留 .15N试验证明 ,由于东北北部黑土比较粘重和土体构型的原因 ,在土层深度为 80cm以下未检测出土壤残留化肥氮 ,示踪试验和小区试验证明 ,化肥氮的激发效应 (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水田 化肥氮
下载PDF
西南烟区氮素供应与烤烟氮素吸收的关系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青丽 张云贵 +3 位作者 焦永鸽 谷海红 夏昊 李志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7-764,共8页
【目的】氮是影响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元素,本研究旨在探索氮素供应与烤烟氮素吸收的关系,为提升西南烟区烤烟氮素营养管理水平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云南、贵州设置多点施肥试验,采用田间原位培养试验、^(15)N同位素示踪方法,研... 【目的】氮是影响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元素,本研究旨在探索氮素供应与烤烟氮素吸收的关系,为提升西南烟区烤烟氮素营养管理水平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云南、贵州设置多点施肥试验,采用田间原位培养试验、^(15)N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烤烟对土壤及肥料氮的吸收。【结果】烤烟氮素累积量与土壤基础供氮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基础供氮量分别解释了烤烟氮素累积量和烤烟土壤氮素累积量82.6%和84.8%的变异,是烤烟氮素累积量的决定性因素;土壤基础供氮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在土壤有机质含量0~35 g/kg范围内,土壤基础供氮能力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鉴于烤烟对氮素的需求,土壤基础供氮量在60 kg/hm^2、土壤有机质含量20 g/kg左右较为适宜烟叶品质的形成。烤烟氮素来源主要包括土壤矿化氮、土壤起始无机氮及肥料氮,西南烟区在烤烟大田期土壤氮矿化量为19.9~38.9 mg/kg,大田期土壤矿化氮量与烤烟氮素累积量呈非线性相关,当土壤矿化氮量增加至30 mg/kg以上时,烤烟氮素累积量不再增加;单位土壤有机质大田期矿化氮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方程来表达,通过此方程可初步预测土壤矿化氮供应量。西南烟区土壤起始无机氮(0—30 cm)和肥料氮输入量为14.1~237.7 kg/hm^2,两者输入量与烤烟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当土壤起始无机氮和肥料氮输入量超过150 kg/hm^2时,烤烟氮素的累积量趋于稳定;烤烟氮素累积量随无机氮素供应的增加而增加,烤烟生长季氮供应量超过300 kg/hm^2时烤烟氮素累积量增加趋势变缓,此时烤烟氮素累积量达到了100 kg/hm^2。西南烟区氮肥利用率为25.4%~37.1%,土壤有机质与肥料氮利用率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83(P<0.01),肥料利用率随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对数函数方式增长。【结论】在西南烟区烤烟农田生态系统中,烤烟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无机氮 矿化氮 肥料氮 烤烟
下载PDF
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朱佩 张继光 +6 位作者 薛琳 季学军 王传义 程森 段苏珍 任夏 张忠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2-370,共9页
【目的】土壤质地能概括反映土壤内在的肥力特征,对土壤养分供应具有调控作用,是影响农田中土壤氮素供应和氮肥利用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通过在皖南烟区3种质地(壤土、黏壤、砂壤)土壤上施用等量氮肥来研究其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氮素吸收... 【目的】土壤质地能概括反映土壤内在的肥力特征,对土壤养分供应具有调控作用,是影响农田中土壤氮素供应和氮肥利用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通过在皖南烟区3种质地(壤土、黏壤、砂壤)土壤上施用等量氮肥来研究其对烤烟不同生育期的氮素吸收、积累及利用特征的影响,旨在为烟田土壤改良及烤烟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皖南烟区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典型壤土、黏壤和砂壤土上分别建立田间试验,采用15N田间微区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烤烟的团棵期(移栽后38 d)、现蕾期(移栽后53 d)、平顶期(移栽后64d)和成熟期(移栽后103 d),采集长势一致的烟株样品,测定烟株各部位的生物量,并采用凯氏定氮法检测其全氮含量,采用ZHTO2型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其15N丰度。【结果】皖南烟区壤土和黏壤土上烤烟总氮和肥料氮积累均随生育期呈单峰变化,在烤烟平顶期达最大,总氮积累量分别为4.25 g/plant和3.96 g/plant,肥料氮积累量分别为2.34 g/plant和2.54 g/plant,而砂壤土上烤烟到成熟期其总氮和肥料氮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分别是5.64 g/plant和2.73 g/plant,均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壤土和黏壤;壤土、黏壤和砂壤土上烤烟均以叶部肥料氮占总氮比例及氮素分配率较高,茎部次之,根部最低;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肥利用率与肥料氮的积累动态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其中壤土和黏壤在平顶期最大,分别为34.5%和40.7%,之后壤土利用率缓慢下降,黏壤下降幅度较大,而砂壤土上烤烟氮肥利用率在生育期内呈上升趋势,至成熟期最大,为43.7%。【结论】不同质地土壤上烟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顺序为砂壤>壤土>黏壤,黏壤土在烤烟生育期内供氮能力较弱,应合理调控土壤氮的矿化及增加肥料氮的供应;砂壤土氮肥利用率较高,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地 肥料氮 土壤氮 15N示踪 烤烟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水稻土模拟土柱中肥料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朝 车玉萍 李忠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6-3242,共7页
为了明确肥料氮素在模拟土柱中的迁移转化特征,通过布置室内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3倍常规施肥水平下(360mg.kg-1)水稻土中矿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土层间NH4+-N和NO3--N含量差异显著.不施肥对照在整个培养期间养分含量变化... 为了明确肥料氮素在模拟土柱中的迁移转化特征,通过布置室内模拟土柱试验,研究了3倍常规施肥水平下(360mg.kg-1)水稻土中矿质氮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土层间NH4+-N和NO3--N含量差异显著.不施肥对照在整个培养期间养分含量变化不大,不同土层间亦没有显著性差异.施用尿素和硫铵后,土壤NH4+-N和NO3--N含量显著提高,尤其是0~50mm土层内,分别达到186.0~2882.1mg.kg-1和268.7~351.5mg.kg-1,分别相当于对照的4.8~242倍和5.7~316倍,50mm以下各土层与对照处理相似,表明肥料氮素的迁移转化主要发生在0~50mm土层内,并且在培养的前14d变化最大.整个培养期间不同土层内,硫铵处理不同矿质态氮含量是尿素处理的0.7~2.0倍,硝化率是尿素处理的0.9~1.4倍,表明硫铵在水稻土中的转化效率略高于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土柱 水稻土 肥料氮素 迁移 转化 肥际微域
原文传递
氮肥施用期对春小麦氮素利用和蛋白质产量的效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截然 李文雄 +1 位作者 曾寒冰 程岩 《东北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05-215,共11页
春小麦生育期间植株各器官土壤氮与肥料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器官吸收总氮量中,土壤氮约为肥料氮的2~3倍,肥料氮对土壤有激发效应。肥料利用率随氮肥施用期的后移和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氮肥不同施用期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极... 春小麦生育期间植株各器官土壤氮与肥料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器官吸收总氮量中,土壤氮约为肥料氮的2~3倍,肥料氮对土壤有激发效应。肥料利用率随氮肥施用期的后移和施用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氮肥不同施用期对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有极显著效应(F=31.3>F_(0.01)=4.22),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氮肥施用期推迟而显著增加;对籽粒蛋白质产量的效应则差异不显著。生育前期施氮有利于籽粒产量形成,开花期叶面喷施氮肥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土壤 氮素 肥料 利用率
下载PDF
土壤氮和^(15)N肥料氮在不同生长期烤烟各器官的积累 被引量:11
9
作者 化党领 张诗卉 +2 位作者 王瑞 霍光 刘卫群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了解恩施烟区植烟黄棕壤供氮能力和不同生长期烟株各器官从土壤和肥料氮源吸收情况,采用15N示踪法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氮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烟株各器官氮含量随生育期逐渐降低,氮含量表现为杈>上部叶>中部叶>下... 为了解恩施烟区植烟黄棕壤供氮能力和不同生长期烟株各器官从土壤和肥料氮源吸收情况,采用15N示踪法研究烤烟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氮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烟株各器官氮含量随生育期逐渐降低,氮含量表现为杈>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根,到收获末期上中下部叶分别在2.850%,2.524%和2.322%水平稳定下来。烟杈的去留对烟叶氮调控影响很大。除杈外其它器官氮含量在移栽后两个半月停止快速下降进入小幅波动期。上中下部叶从两种氮源积累氮的趋势不同,上部叶在烟草生育中后期积累两种氮持续升高并土壤氮随生育期推进而比例增加;随生育期推进中部叶两种氮均平稳积累,下部叶两种氮则下降。下部叶比上部和中部叶延长半个月吸收更多肥料氮。恩施土壤氮对烟株氮积累贡献率较大,不同部位叶片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积累时期和积累规律不同,上部和中部叶受土壤氮影响更大,烟杈可调控其它器官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土壤氮 肥料氮 15N同位素 氮积累
下载PDF
施肥对芹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邹国元 王幼珊 +2 位作者 邢礼军 倪小会 王美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6期175-176,181,共3页
在砂质潮土上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生物菌剂接种对芹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生物菌剂,增施氮肥均有利芹菜产量的提高。在等氮量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93”显著促进芹菜产量的提高。随着施氮量... 在砂质潮土上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生物菌剂接种对芹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生物菌剂,增施氮肥均有利芹菜产量的提高。在等氮量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93”显著促进芹菜产量的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芹菜硝态氮含量大幅增加,Vc含量呈下降趋势。为获得相同的产量目标,通过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93”可以显著降低氮肥的施用量,并因而大幅减少芹菜硝酸盐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芹菜 生长 硝酸盐含量 丛枝菌根 氮肥
下载PDF
基于微区设计的多雨地区烟田土壤氮素平衡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汪耀富 邵孝侯 +1 位作者 孙德梅 陈立华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25,共8页
为探明多雨地区烟田土壤氮素平衡状况,采用15N同位素示踪试验研究了烟草大田生育期内降雨量900~1 100 mm条件下,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烟田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烤烟对肥料氮的吸收量有增大趋势,但氮肥利用率降低,肥... 为探明多雨地区烟田土壤氮素平衡状况,采用15N同位素示踪试验研究了烟草大田生育期内降雨量900~1 100 mm条件下,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及烟田肥料氮的去向。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烤烟对肥料氮的吸收量有增大趋势,但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及肥料氮的径流、渗漏和其他形式损失量都显著增大。在施氮量90~150 kg/hm2范围内,烤烟氮肥当季利用率由31.38%降至21.68%,肥料氮的土壤残留量、径流损失量、渗漏损失量和其他形式损失量分别达施氮量的27.65%~30.51%、22.42%~25.79%、12.09%~15.16%和6.47%~10.29%。烟田残留的肥料氮在第2年(季)被烤烟吸收利用率为7.10%~8.15%,仍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占施氮量的8.89%~9.95%,径流、渗漏和其他形式损失量分别占施氮量的4.46%~4.68%、5.73%~6.59%和1.16%~1.37%。因此,肥料氮在烟田土壤中残留量较高,径流和渗漏损失量较大是多雨烟区烤烟氮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适当控制氮素用量,减少肥料氮的径流和渗漏损失是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肥料氮 氮肥利用率 径流 渗漏
下载PDF
Sub-regional dimensions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nitrogen:The case of Asia
12
作者 John Keith Syers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z2期738-744,共7页
Asia embraces a wide range of cropping environments, largely related to the diversity of climate. To meet the high food requirements of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some 59% of the earth's total) large inputs of miner... Asia embraces a wide range of cropping environments, largely related to the diversity of climate. To meet the high food requirements of a very large population (some 59% of the earth's total) large inputs of mineral N fertilizer are required (44.2 Tg N.yr-1 in the mid 1990s).However, because of the low (20%-50%) overall efficiency of use of fertilizer N, sometimes coupled with heavy use in intensively-farmed areas (for example in parts of China), losses of fertilizer N from agricultural land are expected to be high. Part of the N lost is thought to cause pollution of the atmosphere and water resources.A sub-regional approach, based on the FAO Agroecological Zone (AEZ) concept,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meaningful assessments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N.The AEZ concept can also provide the rationale for locating Sub-regional Cen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Nitrogen Initiative (INI) by basing the considerations, as far as practicable, on agroec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tilizer nitrogen loss processes use efficiency atmospheric and water pollution agroecological zones.
原文传递
Response of Nitrous Oxide Flux to Addition of Anecic Earthworms to an Agricultural Field
13
作者 José A. Amador Edward J. Avizinis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3年第2期100-106,共7页
The burrowing and feeding activities of earthworms may have a strong effect on the flux of N2O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As such, shifts to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earthworms requi... The burrowing and feeding activities of earthworms may have a strong effect on the flux of N2O from agricultural soils. As such, shifts to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increase the number of earthworms requir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earthworms in N2O dynamics. We conducted a field experiment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ddition of anecic earthworms (Lumbricus terrestris) on N2O flux in a field previously planted with corn (Zea mays) in southern Rhode Island, USA. Plots were amended with (15NH4)2SO4 and either 0 (CTL) or 48 L. terrestris m-2 (EW). The flux of N2O, 15N2O and 15N2 was measured over 28 days between October and November 2008. The EW treatment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flux of N2O and 15N2O 1 - 3 days after 15NH4 addition. No treatme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on 15N2 flux. The addition of earthworm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ay 1) and decreased (Day 12) the mole fraction of N2O relative to the CT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necic earthworm additions can increase N2O flux from inorganic fertilizer N amendments, but the effects appear to short-li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ricus terrestris Anecic Earthworms fertilizer nitrogen Nitrous OXIDE FLUX DENITRIFICATION
下载PDF
氮肥有效率的概念及意义——兼论对传统氮肥利用率的理解误区 被引量:162
14
作者 巨晓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1-933,共13页
自氮肥发明和施用以来,人们一直想通过氮肥利用率来度量氮肥施用效果。传统氮肥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吸收肥料氮占施用肥料氮的百分率,而没有反映氮肥对土壤氮消耗的补偿效应。由于概念和算法本身缺陷,加之对结果解析和理解不够,在文献和... 自氮肥发明和施用以来,人们一直想通过氮肥利用率来度量氮肥施用效果。传统氮肥利用率是指当季作物吸收肥料氮占施用肥料氮的百分率,而没有反映氮肥对土壤氮消耗的补偿效应。由于概念和算法本身缺陷,加之对结果解析和理解不够,在文献和日常交流中产生了许多误区。为此,国内外研究者尝试了许多改进算法,虽涉及到氮肥在后茬作物上的残效,但并未触及到残留肥料氮对土壤氮消耗补偿效应这一核心问题。本文根据土壤-作物体系氮素主要流动通量,及肥料氮-土壤氮-作物吸氮"三氮"之间关系,提出了氮肥有效率的概念和算法,其核心是将残留肥料氮作为补偿土壤氮消耗的有效部分。文章分析了国内15N示踪试验资料,认为我国现有农田管理水平的氮肥有效率在50%-60%,损失率在40%-50%之间,损失率很高。采取改进氮肥和农艺管理措施,我国未来将氮肥有效率提高至70%-90%,是完全有可能的。氮肥有效率拓展了氮肥效应理念,在解析氮肥对作物增产、维持土壤氮肥力的真实效果,对环境的实质影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有效率 传统氮肥利用率 补偿效应 肥料氮 土壤氮 作物吸氮
下载PDF
秸秆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8
15
作者 张亚丽 张娟 +1 位作者 沈其荣 王金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575-1578,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原始秸秆相比 ,秸秆生物有机肥与尿素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生物量碳、氮的含量 ,增幅约为 3~ 4倍 ;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的供氮能力关系非常密切 ,前期发...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秸秆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原始秸秆相比 ,秸秆生物有机肥与尿素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生物量碳、氮的含量 ,增幅约为 3~ 4倍 ;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的供氮能力关系非常密切 ,前期发生强烈的微生物增殖过程 ,则中后期必会发生无机氮释放过程 .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同时提高了肥料氮利用率 ,揭示了秸秆生物有机肥配施无机氮肥改善土壤供氮能力的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有机肥 施用 土壤供氮能力 影响 土壤生物量氮 肥料氮利用率
下载PDF
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氨挥发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6
16
作者 赵斌 董树亭 +2 位作者 王空军 张吉旺 刘鹏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78-2684,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树脂包膜控释肥(CRF)和硫包膜控释肥(SCF)对夏玉米产量、田间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相同施肥量(N、P、K量相同)情况下,全量控释肥CRF(1428 kg.hm-2)和SCF(1668 kg...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树脂包膜控释肥(CRF)和硫包膜控释肥(SCF)对夏玉米产量、田间氨挥发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相同施肥量(N、P、K量相同)情况下,全量控释肥CRF(1428 kg.hm-2)和SCF(1668 kg.hm-2)分别比全量普通复合肥CCF(1260 kg.hm-2)增产13.15%和14.15%;控释肥施肥量减少25%(CRF1071 kg.hm-2;SCF 1251 kg.hm-2)时,分别比CCF增产9.69%和10.04%;控释肥施肥量减少50%时(CRF 714 kg.hm-2;SCF 834 kg.hm-2),其产量与CCF无显著差异.对夏玉米田间土壤原位氨挥发进行研究表明,控释肥处理氨挥发速率上升缓慢,最大挥发高峰出现时间比普通肥处理晚7 d,土壤氨挥发量在0.78~4.43 kgN.hm-2,比普通肥处理(9.11 kgN.hm-2)减少51.34%~91.34%.控释肥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也均显著高于普通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控释肥 氨挥发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施氮量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产量及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58
17
作者 石玉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延奇 王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2,共9页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kg·ha-1和240kg·ha-1条件下,各... 【目的】应用15N标记技术研究高产麦田中施氮量和底施与追施氮肥比例(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利用及土壤残留和损失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氮肥(N0);在施纯氮量为168kg·ha-1和240kg·ha-1条件下,各设底追肥比例为1﹕1(N1和N4)、1﹕2(N2和N5)、0﹕1(N3和N6)3个处理。【结果】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处理N2、N5和N6均较优,其中处理N2显著提高了氮肥利用率,降低了损失率。试验还表明,随底施和追施氮量增加,二者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增加,下移层次加深;随小麦的生育进程,土壤残留的肥料氮不断下移。成熟期,底肥氮在0~40、40~100和100~200cm土层中的残留量分别占总底肥氮残留量的38%~49%、40%~51%和0%~22%;处理N4、N5的追肥氮淋洗至140~160cm土层,N3、N6分别至160~180cm和180~200cm土层。在小麦全生育期,处理N2的底施和追施肥料氮均未淋洗至100~200cm土层。【结论】在本试验中,施氮量为168kg·ha-1、底追肥比例为1﹕2的处理N2的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较高,损失率最小,且未淋洗至100~200cm土层,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底追肥比例 15N 小麦 产量 肥料氮去向
下载PDF
控释尿素施用方式及用量对夏玉米氮肥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18
作者 苏琳 董志新 +2 位作者 邵国庆 李增嘉 宁堂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5-920,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了施氮量为75和150kgN·hm-2条件下,普通尿素底施、控释尿素底施和侧施对夏玉米光合性能、氮肥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相同施氮水平下,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玉米果穗叶光合速率、叶...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了施氮量为75和150kgN·hm-2条件下,普通尿素底施、控释尿素底施和侧施对夏玉米光合性能、氮肥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相比,相同施氮水平下,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玉米果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籽粒灌浆速率均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比普通尿素平均提高9.5%;与控释尿素侧施相比,底施使玉米籽粒产量提高6.2%.包膜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AE)和偏生产力(PFP)比普通尿素平均分别提高74.5%和11.0%;与包膜控释尿素侧施相比,底施使AE和PFP分别提高26.8%和5.7%.控释尿素施用量较高时,玉米光合性能得到改善,产量、AE和PFP显著提高;与控释尿素侧施相比,底施对玉米产量、AE和PFP的增加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尿素 施用方式 夏玉米 氮肥效率 产量
原文传递
水氮优化条件下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化肥氮的去向 被引量:44
19
作者 潘家荣 巨晓棠 +3 位作者 刘学军 陈新平 张福锁 毛达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4-340,307,共8页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水肥高投入的特点,引入以土壤Nmin(NO3--N+NH4+-N)为基础的优化施氮技术和以土壤水分含量为基础的优化灌溉技术对施氮量和灌溉进行优化,大幅度降低了作物氮肥用量和灌溉量,且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未发...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水肥高投入的特点,引入以土壤Nmin(NO3--N+NH4+-N)为基础的优化施氮技术和以土壤水分含量为基础的优化灌溉技术对施氮量和灌溉进行优化,大幅度降低了作物氮肥用量和灌溉量,且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均未发现显著降低。微区结果表明,传统灌溉方式下,传统施氮处理的化肥氮利用率很低,冬小麦当季为22.7%,夏玉米当季25.7%,整个轮作周期为28.44%;氮损失率较高,冬小麦当季为52.9%,夏玉米当季35.7%,整个轮作周期为47.0%;而优化施氮可大幅度提高化肥氮利用率,降低损失,冬小麦当季、夏玉米当季和整个轮作周期的化肥氮利用率分别达到45.1%,42.9%和46.1%,损失率分别为33.3%,7.1%和34.5%。优化灌溉下的优化施氮与传统灌溉的优化施氮相比,虽然化肥氮利用率未有显著差异,但是却显著降低了损失,显著增加了化肥氮的土壤残留,建议在化肥氮优化中考虑水分管理。研究还表明,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反硝化损失是化肥氮损失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优化 化肥氮去向 15^N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华北平原
下载PDF
花生施氮肥效果与根瘤菌固N的关系 被引量:44
20
作者 孙彦浩 陈殿绪 张礼凤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9-72,共4页
在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条件下,花生施氮肥均显著增加植株生长量和荚果产量,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分别比不施肥、不接种根瘤菌(对照)处理增加26.9%~36.5%和29.9%~34.1%。但其主、侧根上根瘤数目和根瘤菌固氮量,... 在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条件下,花生施氮肥均显著增加植株生长量和荚果产量,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分别比不施肥、不接种根瘤菌(对照)处理增加26.9%~36.5%和29.9%~34.1%。但其主、侧根上根瘤数目和根瘤菌固氮量,则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减少,根瘤菌固氮量由88.6%降至30.8%。不施氮肥只接种根瘤菌的处理,根瘤菌的固氮量虽高,但植株生长量和荚果产量则明显降低,单株结果数和荚果产量仅比对照处理增加6.9%和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氮肥 根瘤菌固N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