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CMS-DA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及其互作分析 被引量:43
1
作者 谢建坤 庄杰云 +3 位作者 樊叶杨 屠国庆 夏英武 郑康乐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16-621,共6页
在由 2 10个测交组合组成的协青早A (协青早B 密阳 4 6 )F6 群体中 ,构建了由 12 9个RFLP、SSLP组成的连锁遗传图谱。应用QTL分析方法 ,对水稻矮败型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进行了定位。检测到一个主效基因和 3个效应较小的QTL(qRf 1... 在由 2 10个测交组合组成的协青早A (协青早B 密阳 4 6 )F6 群体中 ,构建了由 12 9个RFLP、SSLP组成的连锁遗传图谱。应用QTL分析方法 ,对水稻矮败型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进行了定位。检测到一个主效基因和 3个效应较小的QTL(qRf 1、qRf 10 1、qRf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基因定位 水稻
下载PDF
水稻雄性不育及其育性恢复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晓国 刘玉乐 +2 位作者 康良仪 朱英国 田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29-634,共6页
将PCR扩增获得的水稻花药绒毡层特异表达基因Osg6B启动子(简写成6B)与来自质粒pROKⅡ上的NOS终止子相连,产生了pGEM7Z-6BNOS。然后将来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dique faciens)中的Barnase和Barstar基因(简写成BN和BS)分别插入到... 将PCR扩增获得的水稻花药绒毡层特异表达基因Osg6B启动子(简写成6B)与来自质粒pROKⅡ上的NOS终止子相连,产生了pGEM7Z-6BNOS。然后将来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dique faciens)中的Barnase和Barstar基因(简写成BN和BS)分别插入到pGEM7Z-6BNO上的BamH I和Nco I位点上,再用Sal I和Xho I切下2.3 kb的6BBNNOS相2.2kb的6BBSNOS片段,并分别将其插入到pDM302的Xho I位点上,经酶切分析表明6BBNNOS和6BBSNOS在pDM302上的方向相反。从而成功地构建了水稻雄性不育和其育性恢复表达载体pDM302-6BBNNOS和pDM302-6BBSNOS。用基因枪轰击水稻幼胚,获得了抗膦化麦黄酮(PPT)的水稻转基因植株,可望形成优良的水稻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以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表达载体 水稻 杂交水稻
下载PDF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1-658,共8页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线粒体不育相关区域的确定及其特点;2、不育相关区域的表达谱;3、产生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可能机理;4、恢复基因的可能...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近10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线粒体不育相关区域的确定及其特点;2、不育相关区域的表达谱;3、产生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可能机理;4、恢复基因的可能调控方式;5、恢复基因的遗传、定位及其特征等。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其有关生物学信息及后续研究将极大地推动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取得更快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分子机理 线粒体基因组 恢复基因 植物
下载PDF
高粱雄性不育系热激前后线粒体的变化与育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俐 祁新红 +2 位作者 刘根齐 章银梅 陈建南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9期834-838,共5页
高粱雄性不育系3197A(3A)在花粉母细胞期进行热激处理后由不育变为可育。提取其处理小穗线粒体用流式细胞仪计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热激处理后,3A不育系的线粒体数目由1.55×106个/mg鲜穗增加至7.1×106/mg。同时对热激... 高粱雄性不育系3197A(3A)在花粉母细胞期进行热激处理后由不育变为可育。提取其处理小穗线粒体用流式细胞仪计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热激处理后,3A不育系的线粒体数目由1.55×106个/mg鲜穗增加至7.1×106/mg。同时对热激处理后3A的花粉育性及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发现热激后3A的花粉粒变的饱满并可被I2朘I 溶液染色,其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电泳酶谱中出现与保持系3B一致的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梁 细胞质雄性不育 热激 线粒体 育性恢复
下载PDF
植物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
5
作者 郝岗平 杨清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2年第3期78-84,共7页
本文从与雄性不育有关的线粒体基因引起雄性不育的机理、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制以及育性恢复基因的克隆等方面,介绍国内外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讨论。
关键词 植物胞质 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分子机制 基因克隆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侯雪莹 韩晓增 +1 位作者 王树起 宋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03,共5页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2 a长期定位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促使土壤肥力发生不同的变化,裸地生态系统由于无有机质输入和无植被保护,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草地植被覆... 基于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22 a长期定位实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促使土壤肥力发生不同的变化,裸地生态系统由于无有机质输入和无植被保护,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草地植被覆盖使黑土全碳、全氮、碱解氮含量逐年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施肥管理能减缓土壤肥力降低,化肥配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养分库,提高土壤肥力。不同覆盖特定的因子影响特殊的土壤酶活性。自然植被恢复对土壤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增加土壤养分含量(碳、氮、磷含量)的影响。黑土自然植被恢复和农田土壤有机-无机肥配施是保持和增加黑土有机C,N库稳定性以及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自然恢复 休闲裸地 施肥管理 黑土
下载PDF
高等植物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学军 陈竹君 +1 位作者 张耀洲 金勇丰 《生命科学》 CSCD 2001年第2期74-77,共4页
综述了几种植物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线粒体连锁位点的分析及育性恢复的几种假说,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植物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分子机理
下载PDF
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宏 王继华 王同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利用育性恢复基因 (Rf3)的近等基因系 1 0 31— 1、S— 1 65和 1 0 31— 1与S— 1 65之间的正交与反交 ,创建了四个实验品系 ( 1 0 31— 1、S— 1 65、不育品系、反交品系 ) ;采用改进的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技术 ,从发育遗传... 利用育性恢复基因 (Rf3)的近等基因系 1 0 31— 1、S— 1 65和 1 0 31— 1与S— 1 65之间的正交与反交 ,创建了四个实验品系 ( 1 0 31— 1、S— 1 65、不育品系、反交品系 ) ;采用改进的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技术 ,从发育遗传学的角度 ,对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可育株旗叶表达的相关蛋白产物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对旗叶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发现 4个品系有相近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没有相应穗中差异蛋白质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育性恢复 叶片 双向电泳 近等基因系
下载PDF
东乡野生稻育性恢复性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空松 陈小荣 +4 位作者 傅军如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贺浩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7-492,共6页
以东乡野生稻水桃树、东塘上2个居群与不同细胞质来源的5个水稻不育系(B06S、珍汕97A、协青早A、中97A和粤泰A)配组,根据F1结实率的高低对东乡野生稻育性恢复性进行鉴定。建立了10个组合的P1、F1、P2、F2群体,利用混合模型理论的Aka... 以东乡野生稻水桃树、东塘上2个居群与不同细胞质来源的5个水稻不育系(B06S、珍汕97A、协青早A、中97A和粤泰A)配组,根据F1结实率的高低对东乡野生稻育性恢复性进行鉴定。建立了10个组合的P1、F1、P2、F2群体,利用混合模型理论的Akaike信息准则(AIC),在F2代中鉴定影响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存在与否,主基因存在时通过分离分析估计主基因和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以及所占总变异的分量。F1代的结实率变化范围为45.98%~76.57%,表明东乡野生稻具有一定的育性恢复性。F2代中该性状符合1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56.63%~88.29%,多基因遗传率为2.74%~30.97%,总基因型遗传率为63.17%~94.01%。中9A/东塘上居群杂交组合的F2代中,主基因是加性遗传,无显性效应,其他9个组合主基因是完全显性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乡野生稻 育性恢复性 鉴定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统花粉发育不同时期MADS-box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清萍 汪莉 +1 位作者 易平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5期325-328,共4页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为材料 ,根据 MADS- box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并分别以 Oligo d T1 2 GC和 Oligo d T1 2 CG为锚定引物对花粉发育单核期和二核期的花药进行了差异展示分析。扩增共得到 382条带 ,其中有组... 以红莲型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为材料 ,根据 MADS- box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 ,并分别以 Oligo d T1 2 GC和 Oligo d T1 2 CG为锚定引物对花粉发育单核期和二核期的花药进行了差异展示分析。扩增共得到 382条带 ,其中有组成型表达带 2 2× 8=176条。对差异带的统计分析表明 :MADS- box基因家族参与了水稻CMS和育性恢复的核质互作。最后 ,对这些差异带与 CMS和育性恢复之间的关系以及特异引物在研究复杂生物学现象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统 花粉发育 时期 MADS-box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差异展示
下载PDF
亚热带低丘区退化红壤肥力质量恢复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章明奎 徐建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67-71,共5页
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退化红壤主要肥力因素的恢复与农用物质的投入和土壤本身理化性质均存在明显的关系。随着物质投入量的增加 ,土壤肥力质量的恢复也逐渐加快。在自然条件下 ,土壤肥力因素的恢复主要与土壤本身属性有关 ,在肥力恢复... 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退化红壤主要肥力因素的恢复与农用物质的投入和土壤本身理化性质均存在明显的关系。随着物质投入量的增加 ,土壤肥力质量的恢复也逐渐加快。在自然条件下 ,土壤肥力因素的恢复主要与土壤本身属性有关 ,在肥力恢复过程中 ,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量与土壤本身有机质含量呈抛物线关系 ,约当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2 0 g/ kg时 ,增幅最大 ;在一定的含氮范围内 ,土壤氮素的增加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正相关 ;而速效钾的增加量与土壤本身速效钾含量呈反相关。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恢复与土壤粘粒含量及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试验结果表明 ,在合理的管理条件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力质量 退化红壤 恢复性能 土壤属性 物质投入
下载PDF
Soil exchangeable base cations along a chronosequence of Caragana microphylla plantation in a semi-arid sandy land,China 被引量:13
12
作者 YuGe ZHANG ZhuWen XU +1 位作者 DeMing JIANG Yong JI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42-50,共9页
As a pioneer leguminous shrub species for vegetation re-establishment, Caragana microphyll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emi-fixed and fixed sandy lands of the Horqin region, North China. C. microphylla planta- tions... As a pioneer leguminous shrub species for vegetation re-establishment, Caragana microphyll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emi-fixed and fixed sandy lands of the Horqin region, North China. C. microphylla planta- tions modify organic carbon (SOC),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dynamics, bulk density and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 soils, but little is known with regard to soil exchange properties. Variation in soil ex- changeable base cations was examined under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s with an age sequence of 0, 5, 10, and 22 years in the Horqin Sandy Land, and at the depth of 0-10, 10-20, and 20-30 cm, respectively. C. microphylla has been planted on the non-vegetated sand dunes with similar physical-chemical soi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changeable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and potassium (K),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Ca saturation tended to decrease, while Mg and K saturations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plantation years.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for exchangeable sodium (Na) neither with plantation years nor at soil depths. Of all the base cations and soil layers, exchangeable K at the depth of 0-10 cm accumulated most quickly, and it increased by 1.76, 3.16, and 4.25 times, respectively after C. microphylla was planted for 5, 10, and 22 years. Exchangeable Ca, Mg, and K, and CEC were significantly (P〈0.001)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C, total N, pH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 Soil pH and SOC are regarded as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variation in ex- changeable cations, and the preferential absorption of cations by plants and different leaching rates of base cations that modify cation saturations under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as a nitrogen-fixation species, C. microphylla plantation is beneficial to increasing exchangeable base cations and CEC in soils, and therefore can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create favorable microenvironments for plants and c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pH soil fertility Caragana microphylla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下载PDF
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及利用现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宗福 王景会 +3 位作者 申贵芳 赵逢涛 王宗文 李汝忠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1,共6页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实现强优势组合三系配套是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瓶颈,促进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细胞学和分子... 利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实现强优势组合三系配套是解决目前棉花杂交制种瓶颈,促进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棉花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类型;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产生的机理,阐述了育性恢复的遗传方式、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定位、恢复基因的图位克隆及三系杂交棉的研究进展;对三系杂交棉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杂种优势
原文传递
粘、易、偏型非1BL/1RS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伟莉 张改生 +3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军卫 王小利 赵卓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9-74,共6页
以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ms(kots)-90-110、ms(var)-90-110和ms(ven)-90-110为母本,一些优良小麦品种(系)为父本,广泛进行测交和育性恢复性分析,结果表明:(1)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不同于相同细胞质背景下1BL/1RS易位型不育... 以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ms(kots)-90-110、ms(var)-90-110和ms(ven)-90-110为母本,一些优良小麦品种(系)为父本,广泛进行测交和育性恢复性分析,结果表明:(1)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不同于相同细胞质背景下1BL/1RS易位型不育系,突出地表现为: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泛,高恢复度恢复系在普通小麦中占较大比例,且F1育性变异幅度小,变异系数低,并可将二者视为选择优良恢复系的辅助指标(2)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完全克服了同质1BL/1RS不育系产生单倍体的缺点,不育系和测交F1无单倍体产生;(3)粘、易、偏型非1BL/1RS不育系持有的易恢复性特点,为常规育种的最新成果直接应用于杂种小麦组配强优势组合创造了极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性恢复性 小麦 非1BL/1RS不育系 细胞质类型 粘果山羊草 易变山羊草 偏凸山羊草
下载PDF
中国科学家阐明Boro II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启发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51-452,共2页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成功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机理研究。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已定位和克隆了控制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基因。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研究组在《ThePlantCel...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国成功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以来,不少学者致力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机理研究。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已定位和克隆了控制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的基因。2006年华南农业大学刘耀光研究组在《ThePlantCell》上发表论文揭示:BoroII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由线粒体编码的细胞毒素肽引起,两个含PPR蛋白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均可破坏或降解细胞毒素肽使植株育性恢复,从而在分子水平解释了BoroII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性的机理。这是中国科学家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的最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分子机理
下载PDF
普通小麦1BL-1RS K、V型雄性不育体系育性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柴守诚 员海燕 +3 位作者 王海燕 李安金 曹朋召 李得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54-658,共5页
对1BL-1RSK、V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中国春及其第一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全部6个缺-四体杂种F1的育性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型杂种的育性恢复主要受1BS上Rfv1基因的控制;而V型杂种则受Rfv1和1D染色体上育性恢复基因的共同控制... 对1BL-1RSK、V型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与中国春及其第一部分同源群染色体全部6个缺-四体杂种F1的育性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型杂种的育性恢复主要受1BS上Rfv1基因的控制;而V型杂种则受Rfv1和1D染色体上育性恢复基因的共同控制;在保持1D正常剂量的情况下,使恢复系中载有Rfv1的1B染色体(片段)加倍,如1A缺体-1B四体能使K、V型杂种F1的育性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雄性不育 粘果山羊草 育性恢复
下载PDF
太行山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志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1,共4页
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 10个环境指标作为影响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关键因子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封育区土壤肥力划分为 4个类型 ,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在对 4个土壤肥力类型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肥力类型的植被恢复措施及其经... 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 10个环境指标作为影响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关键因子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封育区土壤肥力划分为 4个类型 ,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在对 4个土壤肥力类型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肥力类型的植被恢复措施及其经营利用方向。其分析结果对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封育区 森林土壤 肥力特性 植被恢复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小麦K型不育系的易恢性及育性恢复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詹克慧 崔党群 +4 位作者 吕德彬 许海霞 程西永 范濂 董中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90-1494,共5页
利用2个K型不育系与不同K型恢复系组配测交组合,研究了不同不育系的易恢性及其遗传机理,恢复系在年份间恢复度的稳定性以及播期、播量对育性恢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K型不育系易恢性有明显差异,其易恢性受2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 利用2个K型不育系与不同K型恢复系组配测交组合,研究了不同不育系的易恢性及其遗传机理,恢复系在年份间恢复度的稳定性以及播期、播量对育性恢复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K型不育系易恢性有明显差异,其易恢性受2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控制,不育系易恢性与恢复系恢复力差异的机理是相同的。大多数K型杂交组合的恢复度在不同年份间有较大差异,但恢复度高的组合稳定性较好,异常年份鉴定恢复系的恢复力是最有效的。播期对恢复度的影响较大,播量影响较小。抽穗至开花期间的异常高温是恢复度不稳定的主要外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K型不育系 育性恢复 易恢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杂交稻亲本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玉君 亓芳丽 +2 位作者 应杰政 黄得润 庄杰云 《福建稻麦科技》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多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价值。研究先应用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394个重组自交系进行筛选,再应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标记检测中选株系,获得20份候选恢复系和27份候选保持系。经田间接种稻瘟病... 多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的育种应用价值。研究先应用与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25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394个重组自交系进行筛选,再应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标记检测中选株系,获得20份候选恢复系和27份候选保持系。经田间接种稻瘟病菌、考查测交F1育性,表明利用该研究策略可以同步对多个性状进行选择,提高杂交稻亲本选育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亲本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瘟病 育性恢复
下载PDF
坡位坡向及年限对黄龙滩电站生态护坡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大翔 许文年 +3 位作者 周明涛 夏振尧 孙超 夏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8-182,共5页
以黄龙滩生态护坡工程为对象,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处理测定,研究了水泥边坡植被混凝土肥力指标随坡向、坡位和年限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不论阴坡或阳坡,3个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下坡位物理结构最好,营养水平也较高,其... 以黄龙滩生态护坡工程为对象,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处理测定,研究了水泥边坡植被混凝土肥力指标随坡向、坡位和年限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不论阴坡或阳坡,3个坡面地形部位(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下坡位物理结构最好,营养水平也较高,其中有机质、速效磷、速效氮含量受坡位影响极显著(P<0.01)。阴坡各项指标(除容重外)均优于阳坡,其中含水率、pH值差异极显著(P<0.01)。年限则对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基物理指标与营养因子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土壤结构与养分积累存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混凝土 土壤肥力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