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新医正骨法治疗后功能锻炼的指导 被引量:31
1
作者 董连青 张杰 +4 位作者 孙立新 段丽娜 何文宇 李芳 万代玉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 ,在治疗后的恢复期需要进行功能锻炼 ,以巩固疗效 ,防止复发。报告了对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 ,根据医嘱、病情特点及个体状况采取 3种锻炼形式 (...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法 ,在治疗后的恢复期需要进行功能锻炼 ,以巩固疗效 ,防止复发。报告了对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 ,根据医嘱、病情特点及个体状况采取 3种锻炼形式 (床上锻炼、地面锻炼和体疗室内器械锻炼 )进行功能锻炼。用非参数法对本组病例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 :锻炼 15d、30d与锻炼前相比较 ,患者在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脊柱侧弯、肌力及肌萎缩和腰腿痛等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认为新医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而正确、适宜的功能锻炼对于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正骨法 功能锻炼 保守治疗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冯伟 冯天有 +3 位作者 毕永民 王飞 许奎 王淑琴 《空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41-145,F0003,共6页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参考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结合冯天有教授腰型四步规律理论进行临床评分评定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参考日本矫形外科学会下腰痛评分表,结合冯天有教授腰型四步规律理论进行临床评分评定治疗效果。观察反映突出髓核大小的MRI椎间盘突出最大层面矢状径指数(sagittal index,SI),比较手法治疗前后及随访SI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2例均获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7.4个月,临床评分优95例、良17例、差0例。疗效评价均为优。治疗前后SI值分别为0.618±0.015、0.581±0.018,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SI值为0.315±0.025,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小(P<0.05)。手法治疗前临床综合评分为12.841±0.435,治疗后为21.398±0.152,随访时为23.513±0.063,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单(多)个椎体位移是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新医正骨疗法治疗恢复患椎的解剖或代偿位置,使脊柱内外平衡因素协调一致,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游离型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下载PDF
新医正骨法纠正椎体旋转位移治疗31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越 范宇 包春宇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评价新医正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2001/2006收治保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62例,Cobb角≥10°平均年龄14.3±3.4(10~18)岁,King分型均为I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用新医正... 目的:评价新医正骨疗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2001/2006收治保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62例,Cobb角≥10°平均年龄14.3±3.4(10~18)岁,King分型均为I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用新医正骨疗法配合矫形鞋及等其他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理疗、按摩等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对照组71%,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医正骨疗法纠正椎体旋转位移在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显著疗效,且损伤少,安全性好,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正骨疗法 椎体位移 特发性脊柱侧凸
下载PDF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飞行员离心机高G训练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急性臀上皮神经位移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伟 冯子鹤 +2 位作者 刘洪波 安建鹏 王雅蓉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1例飞行员高G离心机训练后出现左侧腰臀部疼痛,起坐及行走受限,于2022年6月22日就诊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正骨科。根据飞行员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左臀上皮神经位移,运用新医正骨疗法给予分筋理筋... 1例飞行员高G离心机训练后出现左侧腰臀部疼痛,起坐及行走受限,于2022年6月22日就诊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正骨科。根据飞行员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左臀上皮神经位移,运用新医正骨疗法给予分筋理筋、施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于3 d内康复并顺利完成训练课目。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针对此病例,笔者阐述了臀上皮神经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内外平衡失调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新医正骨疗法 飞行员
原文传递
新医正骨疗法治疗难治型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伟 《空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研究难治型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新医正骨疗法治疗难治型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23~39岁,平均26.6岁。治疗前后分别摄裸脚站立位后前位体型像,应用Adobe... 目的研究难治型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新医正骨疗法治疗难治型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23~39岁,平均26.6岁。治疗前后分别摄裸脚站立位后前位体型像,应用Adobe Photoshop记录并测量脊柱侧凸角。结果难治型旋盆翘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凸角23.3°~32.0°,平均26.63°,脊柱发生多阶段椎体位移。临床治愈后脊柱侧凸角明显减小0.7°~8.6°,平均5.4°。结论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L5椎体位移,脊柱严重旋转侧弯造成上腰及代偿椎体位移,椎旁肌痉挛稳定了损伤后的代偿性脊柱曲线。运用新医正骨疗法恢复脊柱内外平衡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体位移 脊柱侧凸角 新医正骨疗法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急性臀上皮神经位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冯伟 冯子鹤 +3 位作者 王飞 刘洪波 安建鹏 王雅蓉 《空军航空医学》 2022年第6期316-319,共4页
目的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急性臀上皮神经位移的临床特点、探索其发病机制,初步总结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正骨科接受治疗的Ⅰ或Ⅱ型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不伴急性臀上... 目的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急性臀上皮神经位移的临床特点、探索其发病机制,初步总结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正骨科接受治疗的Ⅰ或Ⅱ型腰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不伴急性臀上皮神经位移患者50例(A组),伴位移患者10例(B组)和Ⅲ或Ⅳ型腰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C组)。研究14 m步行用时、起坐用时、直腿抬高试验结果、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脊柱功能障碍评分、椎间盘向突出程度、脊柱X线Cobb角度数等指标。结果B组治疗期间主、客观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0.05);A组及B组入院时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根性征轻,起坐行走能力严重受限;B组及C组之间影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侧弯及椎间盘突出程度轻。结论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单(多)个椎体位移后,脊柱内外平衡紊乱,应力集中于臀上皮神经处,若遇合适外力造成患者臀上皮神经损伤位移。并以臀部及下肢痛,起坐艰难、跛行或强迫搀扶行走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分为新医正骨疗法复位臀上皮神经和纠正椎体位移两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臀上皮神经位移 新医正骨 椎体位移 脊柱内外平衡
下载PDF
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雪松 庞斌 +1 位作者 魏秀华 赵法章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病人7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7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40.36岁。按患者主观疼痛症状、直腿抬高实验(SL... 目的:观察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病人7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7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40.36岁。按患者主观疼痛症状、直腿抬高实验(SLR)、脊柱活动度及负重运动距离,比较治疗前后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按患者主观疼痛症状、直腿抬高实验(sLR)、脊柱活动度及负重运动距离评分明显增加。经随访6。18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应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重建脊柱内外平衡,能够有效改善硬模囊及神经根受压情况。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腰椎管狭窄 脊柱内外平衡
原文传递
改善血液循环在颈椎病保守治疗中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相晶 费淑霞 成军 《中国航天工业医药》 2000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静脉给予扩血管及降低血液粘度药物在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保守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简称手法)基础上,配合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治疗,并与同期单纯手法治疗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相对照... 目的 探讨静脉给予扩血管及降低血液粘度药物在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保守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在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简称手法)基础上,配合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川芎嗪治疗,并与同期单纯手法治疗病例临床治疗效果相对照.结果 手法治疗配合静脉给药在改善病人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肌力和肌张力异常等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手法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 静脉给药降低血液粘度及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助于脊髓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血液循环 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 护理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前后棘间韧带MR影像的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冯宇 杨文东 毕永民 《颈腰痛杂志》 2017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本文利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观察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突出节段棘间韧带的信号改变,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疗效提供影像依据,并进一步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解除神经根压迫的机理。方法选取2015-08-2... 目的本文利用磁共振脂肪抑制技术,观察一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突出节段棘间韧带的信号改变,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疗效提供影像依据,并进一步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解除神经根压迫的机理。方法选取2015-08-2016-08于空军总医院诊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21~53岁(平均41.29±9.78岁);其中病变部位为L_5-S_1的19例,L_(4-5)的27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节段(L_5-S_1或L4-5)棘间韧带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区域均值及最高值,以及治疗前后的直腿抬高角度(ASLR)、视觉疼痛量表(VAS)、MRI轴位像突出髓核矢状径指数(SI)。结果 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ASLR明显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值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影像学测试指标中:椎间盘突出的SI值在手法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棘间韧带矢状位T_2WI脂肪抑制信号强度区域均值及最高值均在治疗后明显减低(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坐骨神经痛明显减轻或消失。MR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为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棘间韧带炎性水肿消除或减弱提供了量化的影像学依据,与临床疗效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核磁共振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下载PDF
冯氏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10
作者 罗书跃 张乐 +6 位作者 雷庆良 申健亮 夏学工 刘昱 李劲松 梁红 刘斌 《湖南中医杂志》 2013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冯氏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我院名老中医冯力的冯氏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冯天有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 目的:观察冯氏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我院名老中医冯力的冯氏正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冯天有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冯氏正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冯氏正脊手法 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