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对髋关节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余霄 张迪峰 +3 位作者 宋蒙胜 陈泽铭 杨凯 庞清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2628-2632,共5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对股骨头颈、螺钉以及髋臼受力状况,从力学角度对股骨颈及髋臼进行受力分析。方法收集1名健康成年女性髋部CT扫描数据。运用三维重建Mimics软件及相关功能模拟建立Pauwells角>...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估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对股骨头颈、螺钉以及髋臼受力状况,从力学角度对股骨颈及髋臼进行受力分析。方法收集1名健康成年女性髋部CT扫描数据。运用三维重建Mimics软件及相关功能模拟建立Pauwells角>50°的股骨颈骨折空心钉术后短缩模型,分为正常无短缩组、短缩2.5 mm组、短缩7.5 mm组、短缩12.5 mm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 2012进行力学分析,得到不同股骨颈短缩模型的髋臼表面、股骨头表面、股骨近端最大应力、应力云图等相关数据。结果股骨颈无短缩、短缩2.5 mm、短缩7.5 mm和短缩12.5 mm的情况下,股骨颈上方空心钉最大拉伸应力以及股骨颈骨折端最大应力值逐渐增大;股骨颈下方以及内侧皮质区受到的最大压缩应力值逐渐减小;股骨头表面最大应力分别为14.9、15.0、16.3、16.3 MPa,髋臼表面最大应力则分别为10.1、10.1、10.5、11.7 MPa。结论股骨颈短缩后髋关节力学环境发生变化,随着颈短缩程度的加剧髋臼的应力峰值不断增高,当股骨颈重度短缩时,导致负荷分布不均,髋关节复杂活动能力下降,并且股骨颈骨折术后短缩的改变可能在术后股骨头坏死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质疏松 股骨颈短缩 有限元分析 髋关节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不同内固定方式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晟 胡岩君 余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线相对垂直,骨不连发生率高,本研究即骨折以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5种内固定方式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从而为此类骨折治疗理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uwels Ⅲ型骨折类型建立股... [目的]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线相对垂直,骨不连发生率高,本研究即骨折以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析5种内固定方式固定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从而为此类骨折治疗理念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auwels Ⅲ型骨折类型建立股骨颈骨折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5种内固定模型,分别为:a:2枚拉力螺钉模型;b:3枚"倒品字"形排列拉力螺钉模型;c:3枚"倒品字"型排列全螺纹空心螺钉;d:股骨颈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模型;e:InterTan钉板系统固定模型。并于Ansys软件中建立5种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内固定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及位移分布、股骨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及位移分布,并比较股骨及内固定模型应力峰值、位移峰值,分析骨折固定后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骨折端应力峰值大小分别为:a:10.58 MPa;b:12.51 MPa;c:17.13 MPa:d:5.14 MPa;e:1.62 MPa。内固定的应力峰值分别为a:210.91 MPa;b:116.49 MPa;c:62.56MPa:d:142.49 MPa;e:65.72 MPa。所有模型的位移均集中于股骨头处,其峰值为:a:1.17 mm;b:1.11 mm;c:0.72 mm;d:0.99 mm;e:0.76 mm。[结论]钉板系统对骨折端的力学稳定性维持优于螺钉系统,且能有效预防股骨颈短缩,为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推荐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 钉板系统 空心钉 愈合 股骨颈短缩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1
3
作者 冯晓飞 余霄 庞清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64-369,共6页
背景:股骨颈短缩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现象,其发生、临床症状及其转归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 背景:股骨颈短缩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常见现象,其发生、临床症状及其转归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临床特点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期间患者的X线片测量股骨颈短缩情况,记录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预后情况;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与Singh指数等情况,分析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110例患者中股骨颈短缩≥5 mm的发生率为55.5%(61/110),≥10 mm的发生率为33.6%(37/110),≥20 mm的发生率为6.4%(7/110)。75.4%的股骨颈短缩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股骨颈短缩组的平均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无短缩组(P<0.05)。疼痛是股骨颈短缩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股骨颈短缩的发生与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股骨颈短缩组对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与晚期股骨头坏死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有较高的股骨颈短缩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应密切观察。股骨颈短缩可一定程度上影响髋关节功能,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骨折的移位程度、复位质量以及骨骼质量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颈短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颈短缩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4
作者 牟帅 肖鹏 +1 位作者 张建亮 侯伟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304-3309,共6页
背景:空心钉内固定目前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股骨颈短缩的现象,甚至造成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临床特点、预后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 背景:空心钉内固定目前是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最常用的方式,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股骨颈短缩的现象,甚至造成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临床特点、预后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成都地区3家骨科医院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获得完整术后随访信息的11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术后股骨颈短缩作为预后观察指标,记录患者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主要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年龄、Garden分型、Garden指数、骨密度T值、Singh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负重时间等因素与术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关系,再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为48.6%(54/111),其中股骨颈短缩10-19 mm的发生率为31.5%(35/111)、股骨颈短缩≥20 mm的发生率为5.4%(6/111);②股骨颈短缩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术后6个月内,占76%;③股骨颈短缩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下地负重时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和跛行,股骨颈短缩的临床表现分析结果显示,颈短缩组以中度疼痛为主(67%),无短缩组以无疼痛/轻度疼痛为主(86%);颈短缩组髋关节活动受限的发生率高于无短缩组(68%vs.21%),颈短缩组患者跛行的发生率高于无短缩组(61%vs.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骨折Garden分型为Ⅲ,Ⅳ型、Garden指数为Ⅲ,Ⅳ级、骨密度T值≤-2.5、负重时间≤2个月是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发生股骨颈短缩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后存在很高的股骨颈短缩发生风险,而发生时间主要集中术后6个月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颈短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宏瑞 张文杰 +3 位作者 王云华 何斌 沈亚骏 范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90-1395,共6页
背景:对于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目的首要是尽早实现解剖复位固定,促进骨折愈合。目前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为10%-30%,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5%-30%,这对于患者预后来讲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目的:研究富血小板... 背景:对于青壮年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目的首要是尽早实现解剖复位固定,促进骨折愈合。目前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为10%-30%,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达15%-30%,这对于患者预后来讲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治疗年轻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年龄18-55岁。其中18例常规行闭合复位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A组),18例行闭合复位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内固定治疗(B组),16例行闭合复位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内固定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C组)。术后采用股骨颈正侧位X射线片来评估骨折复位的质量,采用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评定术后6个月、1年骨折愈合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定术后6个月、1年的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分析股骨头短缩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1)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感染、再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获得至少1年的随访;(2)术后骨折愈合时间C组优于A、B组(P<0.05);术后6个月、1年时髋关节Harris评分C组高于A、B组(P<0.05);术后6个月Fernandez-Esteve骨痂评分C组高于A、B组(P<0.05);术后C组股骨头短缩发生率低于A组(P<0.05);(3)提示应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年轻患者的股骨颈骨折,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短缩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年轻患者 富血小板血浆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骨折愈合 股骨头短缩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置入内固定后股骨颈的短缩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粤 郑士伟 +2 位作者 吴亮 张岩 杨铁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598-1604,共7页
背景:一般认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2cm以上才会出现功能影响,但近年来许多文献认为短缩5mm以上就会出现功能和生活影响,争议颇多。目的:调查闭合复位空心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功能影响及其相关影... 背景:一般认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2cm以上才会出现功能影响,但近年来许多文献认为短缩5mm以上就会出现功能和生活影响,争议颇多。目的:调查闭合复位空心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功能影响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4例闭合复位空心钉置入内固定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去除发生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患者后有86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闭合复位满意后,以3枚平行空心钉固定。以短缩≥5mm,短缩≥10mm,短缩≥20mm为3个参考点,考察短缩(双侧股骨颈中心线对比)发生情况,以及多个因素对股骨颈短缩发生的影响。结果与结论:86例患者股骨颈短缩中位数2.6mm,平均(5.21±5.49)mm。股骨颈短缩≥5mm的发生率为36%(31/86),股骨颈≥10mm的发生率为19%(16/86),股骨颈短缩≥20mm的发生率为3%(3/86)。3种短缩形式分组结果的Harris评分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短缩≥5mm就会影响髋关节功能。性别、年龄、singh指数、Garden指数、体质量指数是影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因素。提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置入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发生率较高,股骨颈短缩≥5mm就会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科植入物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短缩 空心钉 内固定 髋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 性别 年龄 体质量指数 调查分析 省级基金 骨关节植入物图片文章
下载PDF
股骨颈内固定系统与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俊 陈昌胜 +5 位作者 徐众华 陈红峰 张锋 王秋平 周金龙 阙云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23-5827,共5页
背景:多年来,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目标都是解剖复位和稳定内固定。虽然临床上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式较多,但治疗效果各有优缺点,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目的:观察新型... 背景:多年来,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上一直存在争议,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法,目标都是解剖复位和稳定内固定。虽然临床上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方式较多,但治疗效果各有优缺点,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目的:观察新型股骨颈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股骨颈内固定系统固定2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组)与采用3枚空心螺钉固定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对照组),年龄≤65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均拍患侧髋关节正位X射线片,均行CT平扫+三维重建。术后拍摄髋关节X射线片对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部分病例行MRI检查。末次随访时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1)观察组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9个月;手术时间平均58.09 min;术中透视次数平均23.19次;术中出血量平均109.29 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3.86个月;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平均6.00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4.3%,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5.7%;(2)对照组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平均74.06 min;术中透视次数平均33.41次;术中出血量平均81.56 mL;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69个月;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平均6.7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28.1%,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1.9%;(3)结果表明,与单纯空心螺钉内固定相比,股骨颈系统内固定可缩短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减少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内固定系统 空心螺钉 中青年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短缩
下载PDF
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志荣 葛云林 +5 位作者 丁舒晨 金晓均 封江标 符楚迪 虞荣斌 林宗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6月采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A组),并与同期采用3枚倒"品"字形平行滑动加压空心... 目的探讨应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6月采用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A组),并与同期采用3枚倒"品"字形平行滑动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1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B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Garden分型、骨折部位分型、Pauwels角分型、Singh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颈短缩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记录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并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B组随访时间分别为(19.23±3.98)、(18.00±3.6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63,P=0.417)。随访期间A组未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B组有1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二期行股骨头置换治疗;两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其余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5.23±2.95)分,显著高于B组的(81.92±3.64)分(t=2.064,P=0.018)。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及内固定物切出等并发症。A组1例术后1个月出现大腿外侧酸痛,术后3个月基本缓解。术后1年A组均未发生股骨颈短缩,B组发生Ⅰ度短缩3例、Ⅱ度短缩2例、Ⅲ度短缩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4,P=0.000)。结论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相较于传统空心螺钉固定不显著增加股骨头坏死风险,在预防术后股骨颈短缩及改善功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多轴锁定钢板 股骨颈短缩
原文传递
多方向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术后颈短缩的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志生 吴志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多方向空心钉内固定术对股骨颈短缩的影响。[方法]2009年6月~2013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186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年龄55~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平行固定组及多方向固定组。[结果]术后155例患...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多方向空心钉内固定术对股骨颈短缩的影响。[方法]2009年6月~2013年5月,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186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年龄55~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平行固定组及多方向固定组。[结果]术后155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平行组患者股骨颈短缩率32.8%,多方向组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平行组患者股骨骨折愈合率91.8%,多方向组8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平行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70.58±6.85)分;多方向固定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91.69±8.34)分,传统平行组Harris评分低于多方向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行组术后2年股骨头坏死率44.3%;多方向固定组术后2年股骨头坏死率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多方向固定较传统平行固定在有效降低股骨颈短缩率的同时,可更大程度的保护髋关节功能、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颈短缩 多方向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发生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宛磊 代彭威 +1 位作者 王伟 张晓光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发生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发生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研究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了解两组术后1年内股骨颈短缩率、骨折愈合率,同时比较两组预后情况包括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62.47±11.18)min、下床活动时间(14.16±1.72)d、住院时间(16.78±2.41)d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87.40±14.60)m L较少(P<0.01);研究组1年内股骨颈短缩率29.72%略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91.89%略高于对照组,两组股骨颈短缩率、骨折愈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arris评分(82.46±5.8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等手术基本情况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颈短缩率、骨折愈合率较满意,但预后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不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故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优缺点明显,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股骨颈短缩 预后
下载PDF
头髓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锁螺钉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杜守超 胡孙君 张世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03-1308,1313,共7页
目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头髓钉固定已成主流手术方式。除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外,头髓钉的主钉尾部都含有内锁螺钉。内锁螺钉的初始作用是防止头颈内置物的旋转,术中是否... 目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头髓钉固定已成主流手术方式。除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Ⅱ,PFNA-Ⅱ)外,头髓钉的主钉尾部都含有内锁螺钉。内锁螺钉的初始作用是防止头颈内置物的旋转,术中是否拧牢内锁螺钉,从而阻止或保留头颈内置物的滑动,临床上有不少争议。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各种头髓钉说明书,从内锁螺钉的历史、种类、临床应用及使用争议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取得内锁螺钉使用共识,为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锁螺钉 滑动加压 头髓钉 股骨颈短缩
原文传递
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宋晓亮 郝海虎 +4 位作者 刘渊 李浩江 雷晓晶 邵新中 李卿源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01-208,共8页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长治市二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倒三角空心钉固定的患者进行对比。主要评价指标有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长治市二院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采用股骨重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倒三角空心钉固定的患者进行对比。主要评价指标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 d VAS评分、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术后开始部分负重时间,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另外对患者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股骨颈短缩程度进行评估。结果4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3.0±3.1)月。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从18~75岁。重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分别为(82.7±16.2)min、35.00(30.00,50.00)ml均多于空心钉组的(64.0±18.2)min、17.50(13.75,30.00)ml(P<0.05);术后2 d VAS评分重建钉组[2.00(1.00,2.00)分]与空心钉组[2.00(1.00,2.00)分]无差异。空心钉组开始部分负重时间[8.00(6.00,10.00)周],晚于重建钉组[2.00(2.00,3.00)周](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重建钉组[94.00(88.00,98.00)分]高于空心钉组[84.00(71.75,91.00)分](P<0.05)。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空心钉组1例患者在随访期内未愈合,1例螺钉切出,1例未愈合并有股骨头坏死。重建钉组1例患者未愈合合并股骨头坏死。空心钉组骨折愈合时间[9.00(7.00,10.00)个月]与重建钉组[8.00(7.00,8.00)个月]无差异。空心钉组股骨颈短缩长度[4.00(2.00,7.00)mm]长于重建钉组[1.00(0.00,2.00)mm],(P<0.05)。结论使用股骨重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如可早期负重、股骨颈短缩程度轻、髋关节功能好等,且股骨重建钉的临床应用时间长、技术成熟,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重建钉 空心钉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短缩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潘永飞 何一成 张晓峰 《当代医学》 2019年第33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以及股骨颈短缩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4月本科收治的86例经空心螺钉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8.2±10.3)岁,GardenⅠ型24...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以及股骨颈短缩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4月本科收治的86例经空心螺钉固定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龄(58.2±10.3)岁,GardenⅠ型24例,GardenⅡ型20例,GardenⅢ型26例,GardenⅣ型16例。术后定期摄片复查,术后1年进行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对影响股骨颈短缩的因素进行单因素c2检验,对于术后股骨颈短缩及未短缩之间进行t检验。结果 86例患者获得11~36个月随访[平均(22.8±8.24)个月];术后共有28例(32.6%)发生股骨颈短缩,股骨颈短缩<5 mm的患者有4例,Harris评分与未发生股骨颈短缩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8 1,P=0.096 2);股骨颈短缩5~10 mm的患者11例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 0,P=0.005 7);股骨颈短缩>10 mm的有13例,Harris评分低于股骨颈短缩5~10 m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1 8,P=0.003 8)。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的股骨颈短缩与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以及BMI指数相关,与性别、术后负重时间无明显相关。结论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固定术后的股骨颈短缩与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以及BMI指数相关,术后股骨颈短缩>5 mm的患者髋关节功能会出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 股骨颈短缩 影响因素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与阿仑膦酸钠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治疗作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旻 王娜 +3 位作者 王静 蒋雨宸 冯林杰 平少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和阿仑膦酸钠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及股骨颈短缩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1月—2019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二组。...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和阿仑膦酸钠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及股骨颈短缩中的作用。方法2014年1月—2019年6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18例老年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二组。第1组56例,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第2组62例,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术后9个月内骨密度值、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第9个月时股骨颈短缩程度及股骨头坏死率。结果术后9个月二组骨密度值变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所得分组、时间点、分组×时间点比较结果分别为(F=7.060,P=0.009)、(F=7.560,P=0.000)、(F=0.982,P=0.406);两种治疗方法提升骨密度效果存在差异,阿仑膦酸钠在术后提升骨密度效果较鲑鱼降钙素好,术后骨密度值随时间存在趋势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治疗方法不存在交互作用。术后9个月时,二组股骨颈短缩程度结果分别为(7.79±1.78)mm和(8.50±1.68)mm,鲑鱼降钙素组术后股骨颈短缩程度少于阿仑膦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鲑鱼降钙素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82±1.15)个月和(5.35±1.24)个月,鲑鱼降钙素组愈合时间短于阿仑膦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二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结果为(89.39±5.20)和(86.39±6.99),鲑鱼降钙素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时行MRI检查二组股骨头坏死率,鲑鱼降钙素和阿仑膦酸钠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鲑鱼降钙素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颈短缩,髋关节功能较好;而应用阿仑膦酸钠术后提升骨密度效果较好;术后9个月时,二组股骨头坏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内固定术 鲑鱼降钙素 阿仑膦酸钠 骨密度 股骨颈短缩
原文传递
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15
作者 王磊 张剑锋 +2 位作者 刘欣 吴志新 吴爱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1-687,共7页
目的探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4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采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36例)和对照组(采用闭合手法复... 目的探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4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观察组(采用撬拨技术辅助闭合复位,36例)和对照组(采用闭合手法复位,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致伤原因、Garden分型、Pauwel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合并症(高血压除外)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股骨颈短缩情况。采用Garden复位指数评价骨折复位效果;为体现撬拨技术起到的细微复位效果,设计股骨颈复位评分(score of fracture reduction,SFR)并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7~38个月,平均27.7个月。观察组中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内固定失效而接受关节置换术,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术后1周内观察组Garden复位指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SFR评分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内和最终(术后1年)股骨颈短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撬拨技术能提高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效果,同时减少股骨颈短缩的发生;设计的SFR评分可以直接、客观评价股骨颈骨折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撬拨技术 闭合复位 股骨颈短缩 股骨颈复位评分
原文传递
交叉与平行空心螺钉固定GardenⅠ和Ⅱ型股骨颈骨折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震 李波 +2 位作者 姚勐炜 吴旭 张世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3-546,共4页
[目的]比较交叉与平行空心螺钉固定GardenⅠ和Ⅱ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GardenⅠ和Ⅱ型股骨颈骨折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采用交叉空心螺钉治疗(交叉组),14例采用平行空心螺钉治疗(... [目的]比较交叉与平行空心螺钉固定GardenⅠ和Ⅱ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治疗的GardenⅠ和Ⅱ型股骨颈骨折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采用交叉空心螺钉治疗(交叉组),14例采用平行空心螺钉治疗(平行组),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以上。交叉组恢复完全负重时间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均显著优于平行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12个月交叉组股骨高度丢失、股骨距丢失、股骨颈轴向长度短缩和螺钉退出程度均显著小于平行组P<0.05)。[结论]交叉空心螺钉固定GardenⅠ和Ⅱ型股骨颈骨折,可有效控制股骨颈骨折短缩及减少螺钉尾部退出,提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 交叉放置 平行放置 股骨颈短缩
原文传递
颈短缩对股骨头颈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伟 喻爱喜 +2 位作者 漆白文 李般若 李宗焕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股骨颈短缩以后股骨头颈的生物力学变化,探讨股骨颈短缩病例中股骨头坏死概率明显高于颈正常组的力学机制。 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分别建立Pauwells角为70°的颈正常、颈短缩2.5 mm和颈短缩5.0 mm的股骨颈...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股骨颈短缩以后股骨头颈的生物力学变化,探讨股骨颈短缩病例中股骨头坏死概率明显高于颈正常组的力学机制。 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分别建立Pauwells角为70°的颈正常、颈短缩2.5 mm和颈短缩5.0 mm的股骨颈骨折模型,将3种模型分别与3枚空心钉进行装配,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相应的加载和约束,分析比较股骨头颈的应力变化。 结果颈正常、颈短缩2.5 mm和颈短缩5 mm 3种情况下,股骨颈上方空心钉最大拉伸应力值分别为15.7、14.1、12.4 mPa;股骨颈下方骨质最大压缩应力值分别为20.2、19.1、17.8 mPa;同时,股骨头高应力分布区由其外上象限转移到其正上方,非主要负重区的最大应力分别为10.6、12.8、17.2 mPa。 结论股骨颈短缩使股骨近端偏心距减小,不影响内固定和骨折断端的稳定性,但使股骨头负重区发生转移,同时非主要负重区出现高应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颈短缩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双平面固定在股骨颈骨折稳定优化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敏 曹晓东 +4 位作者 顾建伟 赵际童 张宇航 王健 骆园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26-30,35,共6页
目的通过与传统倒三角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相比较,分析双平面固定在股骨颈骨折稳定优化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均使用空心螺钉固定,其中双平面固定(“F”技术)组2... 目的通过与传统倒三角空心螺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相比较,分析双平面固定在股骨颈骨折稳定优化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均使用空心螺钉固定,其中双平面固定(“F”技术)组27例,传统倒三角空心螺钉固定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包括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4~43个月,平均(26.3±3.3)个月。双平面固定组股骨颈短缩≥5 mm者6例,骨折不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2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5.74±7.06)分。传统倒三角空心螺钉组股骨颈短缩≥5 mm者16例,骨折不愈合5例,股骨头坏死9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2.03±6.19)分。两组患者在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Harri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位优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双平面固定通过特殊的空间构型,可有效维持复位,减少股骨颈短缩带来的Harris评分丢失,更好地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双平面固定 股骨颈短缩 稳定优化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忠良 林俊宏 费霖莉 《中医正骨》 2020年第4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接受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34例(代谢综合征组)、无代谢综合征者59例(无代谢综...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对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接受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34例(代谢综合征组)、无代谢综合征者59例(无代谢综合征组)。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髋部疼痛程度,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运动功能,根据髋关节MRI检查结果评价股骨头坏死情况,采用Mose圆心法计算股骨颈短缩长度(股骨颈短缩长度≤5 mm为无短缩、>5 mm为短缩)。结果:①骨折愈合情况。代谢综合征组6例骨折不愈合,无代谢综合征组5例骨折不愈合,2组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0,P=0.187);骨折不愈合者均拆除空心螺钉,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②髋部疼痛及髋关节运动功能。排除骨折不愈合者,术后36个月,代谢综合征组的髋部疼痛VAS评分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2.94±1.81)分,(2.11±1.43)分,t=2.356,P=0.02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无代谢综合征组[(84.18±5.34)分,(88.39±5.78)分,t=3.257,P=0.002]。③股骨头坏死。排除骨折不愈合者,术后36个月,代谢综合征组9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无代谢综合征组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代谢综合征组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χ^2=4.319,P=0.038);股骨头坏死患者后期均采用THA治疗。④股骨颈短缩。排除骨折不愈合者,术后36个月,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长度≤5 mm者7例、6~10 mm者12例、≥11 mm者9例,无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长度≤5 mm者27例、6~10 mm者16例、≥11 mm者11例,无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情况优于代谢综合征组(Z=-2.039,P=0.041);代谢综合征组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χ^2=4.748,P=0.029)。结论:代谢综合征可影响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代谢综合征X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短缩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因素分析
20
作者 张番 杜云峰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某院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收治的11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股骨颈短缩进行分组,分析患者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某院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收治的11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股骨颈短缩进行分组,分析患者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个月时114例患者中共计有46例患者发生股骨颈短缩,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为40.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股骨颈缩短组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无股骨颈缩短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股骨颈缩短组,两组在术前骨密度、Garden分型、Singh指数、Garden对线指数、术后Harris评分、负重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较大、骨折至手术时间较长、术前骨密度下降、Garden分型为Ⅲ~Ⅳ、Garden对线指数Ⅲ~Ⅳ、负重时间>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较低是导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缩短的危险因素(β>1,OR>1,P<0.05或P<0.01)。结论: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体质量指数较大、骨折至手术时间较长、术前骨密度下降、Garden分型为Ⅲ~Ⅳ、Garden对线指数Ⅲ~Ⅳ、负重时间>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较低,临床可尽早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识别并针对性干预,以此降低股骨颈缩短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复位内固定 股骨颈短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