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心理调适的哀伤辅导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女性家属心理哀伤与疾病应对及照护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马婷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心理调适的哀伤辅导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女性家属心理哀伤与疾病应对及照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女性家属,利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 目的:分析基于心理调适的哀伤辅导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女性家属心理哀伤与疾病应对及照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女性家属,利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心理调适的哀伤辅导。统计并比较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疾病应对评分、照护质量优良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照护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的疾病应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心理调适的哀伤辅导可以改善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女性家属心理哀伤水平与疾病应对水平,提升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终末期 女性家属 心理调适 哀伤辅导 心理哀伤 疾病应对 照护质量
下载PDF
“世界失去了它的灵魂,我失去了我的性”——《羽蛇》:女性的报复与救赎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志忠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1期251-270,共20页
长篇小说《羽蛇》,以女主人公陆羽的短暂一生为中心,在民族历史的大转型期间,描摹出从太平天国时期到1990年代末期女性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在150年的沧桑变化中,五代女性大多走向寂寞衰败;作家在女性与时代、女性与革命、女性与男权等命... 长篇小说《羽蛇》,以女主人公陆羽的短暂一生为中心,在民族历史的大转型期间,描摹出从太平天国时期到1990年代末期女性家族五代人的命运,在150年的沧桑变化中,五代女性大多走向寂寞衰败;作家在女性与时代、女性与革命、女性与男权等命题上用笔凶悍,刀刀见血,尤其是在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上,撕破温情脉脉相依为命的假面,展现了女性家族最不堪的乖戾狠毒、同性相残;作品在艺术建构上也是摇曳多姿,带有很强烈的梦幻色彩和神秘主义,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典范之作。女性解放的困境来自女性自身,是其独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小斌《羽蛇》 女性家族 母女敌对关系 神秘主义
原文传递
宫颈癌患者直系年轻女性家属HPV疫苗接种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雪萍 陈雪峰 闫鼎鼎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4期1339-1341,共3页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直系年轻女性家属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于2020年2—7月就诊于我院的宫颈癌患者的直系年轻女性家属接种HPV疫苗的现状及影...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直系年轻女性家属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于2020年2—7月就诊于我院的宫颈癌患者的直系年轻女性家属接种HPV疫苗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83名宫颈癌患者直系年轻女性家属,其中73.22%(134/183)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有接种意愿,57.92%(106/183)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的预防效果表示非常满意,达到自身的需求,仅17.49%(32/183)已接种疫苗;已接种疫苗的32名受访者,100%(32/32)担心不接种会患宫颈癌;未接种的151名受访者,59.6%(90/151)担心疫苗的安全性,40.39%(62/151)对疫苗的来源不信任,29.8%(45/151)在疫苗的预约阶段。年龄、学历对是否接种HPV疫苗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对接种疫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癌患者直系年轻女性家属对HPV疫苗有一定的认知,但不够全面,有接种意愿的较多,但疫苗接种率不高,HPV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来源及接种疫苗可及性的提高是宫颈癌患者直系年轻女性家属接种HPV疫苗的主要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宫颈癌 年轻女性家属 疫苗接种 护理
下载PDF
对女性老年家庭照料者提供公共政策支持的国际经验借鉴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焱 张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3,共6页
与中国的情况相类似,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着老年家庭照料女性化现象。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在养老等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并通过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行动计划、国际公约等形式,不断强调要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支持,大力倡导各国政府应对... 与中国的情况相类似,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存在着老年家庭照料女性化现象。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在养老等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并通过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行动计划、国际公约等形式,不断强调要加强对家庭成员的支持,大力倡导各国政府应对女性老年家庭照料者提供政策支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女性照料者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已经成为其制定老年照料政策的重要考虑因素。它们通过从国家层面制定法律制度、政府层面制定支持性政策、企业层面履行社会责任等,为女性老年家庭照料者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料 女性家庭照料者 政策支持 国际经验
下载PDF
三线建设老年女性家属生活现状研究——基于贵州某重工业三线企业的调查
5
作者 卜娜娜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重工业厂区是我国三线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集中于历史回顾及工业发展方面,在研究对象和理论关怀上缺乏性别视角,鲜少关注重工业产业中的女性形象。通过聚焦贵州某重工业三线企业中的老年女性家属,结合社会... 重工业厂区是我国三线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集中于历史回顾及工业发展方面,在研究对象和理论关怀上缺乏性别视角,鲜少关注重工业产业中的女性形象。通过聚焦贵州某重工业三线企业中的老年女性家属,结合社会性别视角、生命历程理论及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社会保障、婚姻家庭及精神生活的老年女性家属生活现状分析框架,发现老年女性家属的生活现状受劳动身份差异、性别角色观念及地域认同方面的影响。劳动身份差异使她们在晚年物质生活水平差异大,经济基础薄弱;她们延续着年轻时期的传统家庭内部分工,并承担照料孙辈的责任,困于性别角色且处于性别的弱势地位;同时由于生活常年局限于三线厂区,休闲活动凋敝、社会支持网络薄弱以及对家乡的复杂情感等因素,都让她们的精神生活呈现较为匮乏的状态。因此需要从组织建设、社区营造、女性主体赋能等角度改善三线厂区老年女性家属的生活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女性家属 社会保障 社区营造
下载PDF
女性家庭决策行为对居民家庭风险性资产配置的影响效应研究
6
作者 陈治国 陈俭 +1 位作者 戎岩 张凡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8-110,118,共14页
基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消费金融网络调查数据等,运用Logit模型与Tobit模型实证估计了女性家庭决策行为对居民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参与动机与参与深度的影响效果,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实证研究发现:(1)女性家庭决策行为对... 基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消费金融网络调查数据等,运用Logit模型与Tobit模型实证估计了女性家庭决策行为对居民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参与动机与参与深度的影响效果,并进行了区域异质性分析。实证研究发现:(1)女性家庭决策行为对居民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参与动机与参与深度均有正向促进效应,由此表明女性实施家庭决策安排有助于优化家庭资产投资组合策略。(2)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女性家庭决策行为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参与动机有抑制影响,对参与深度有统计水平不显著的微弱正效应,而东部与中部地区的女性家庭决策行为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配置的参与动机与参与深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东部的正向影响效果尤为明显。据此提出优化居民家庭决策模式以改善居民家庭资产配置方式的针对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家庭决策行为 资产配置 参与动机 参与深度
下载PDF
从黑人女性文学中母亲身份的变迁看黑人家庭伦理的嬗变 被引量:2
7
作者 修树新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6-80,共5页
由于黑人女性独特的生存经历,黑人母亲身份具有不同于白人中产阶级核心家庭中的母性身份的内涵。从"哈莱姆文艺复兴"以来的黑人女性创作中可以看出:在家庭伦理方面,黑人家庭大多呈现出"女人当家长"的一致性。佐拉&#... 由于黑人女性独特的生存经历,黑人母亲身份具有不同于白人中产阶级核心家庭中的母性身份的内涵。从"哈莱姆文艺复兴"以来的黑人女性创作中可以看出:在家庭伦理方面,黑人家庭大多呈现出"女人当家长"的一致性。佐拉·尼尔·赫斯顿、托妮·莫里森、特里·麦克米兰和泰雅里·琼斯的作品再现了黑人家庭历经的百年沧桑,揭示了黑人母亲身份从保存、文化传递到养育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蕴含了家庭伦理的变迁:精神意义上的女家长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物质意义上的女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家长 母亲身份 家庭伦理 变迁
下载PDF
《海神家族》与《无字》中男性缺席的书写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关晓瑞 《职大学报》 2014年第3期47-50,共4页
陈玉慧的《海神家族》和张洁的《无字》,两部长篇小说皆通过对女性家族历史的记忆书写,将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呈现出女性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心理;两部作品虽然都书写了家族中男性形象的缺席,而在描写途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上述创作... 陈玉慧的《海神家族》和张洁的《无字》,两部长篇小说皆通过对女性家族历史的记忆书写,将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呈现出女性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心理;两部作品虽然都书写了家族中男性形象的缺席,而在描写途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上述创作差异的比较,可以窥见海峡两岸女作家在家族历史书写中所凸显的女性生命悲剧、人格内涵及精神历程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家族》 《无字》 女性家族小说 男性缺席
下载PDF
吴文莉“叶落”系列小说的女性家族叙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6-19,共4页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女性家族叙事小说有了明显的女性自我书写意识,体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体话语特质。陕西当代女作家吴文莉在新世纪以来出版的"叶落"系列小说,吸收了当代小说中的女性家族叙事的资源,呈现出以女性为主体的...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女性家族叙事小说有了明显的女性自我书写意识,体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体话语特质。陕西当代女作家吴文莉在新世纪以来出版的"叶落"系列小说,吸收了当代小说中的女性家族叙事的资源,呈现出以女性为主体的叙事模式、传递生命力量的女性谱系构建和缺席的男性书写等特点。此外,吴文莉的"叶落"系列小说有"雄化"女性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家女性观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莉 女性家族叙事 女性主体 女性谱系 男性书写 雄化
下载PDF
女性家庭角色的伦理传统及其现代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颖荣 叶文振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65-72,105,共9页
血缘关系和两性性别关系是人类永恒和本真的情感形态,是家庭伦理得以生长和发展的本源,赋予家庭伦理浓厚的亲情性。母亲、女儿、妻子是女性在现实的家庭生活实践中扮演的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角色,这一角色在"以名定责"的中... 血缘关系和两性性别关系是人类永恒和本真的情感形态,是家庭伦理得以生长和发展的本源,赋予家庭伦理浓厚的亲情性。母亲、女儿、妻子是女性在现实的家庭生活实践中扮演的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角色,这一角色在"以名定责"的中国传统伦理模式之下,被赋予慈母、孝女、贤妻的道德期待、道德要求和道德责任,并通过"以礼正名"的伦理实现路径维护了家庭的和谐稳定。在女性社会交往节点日益增加、社会性别意识不断强化、男女平等理念持续提升的当下,理性地审视女性家庭角色的传统伦理,批判地吸收传统家庭角色伦理的合理内核,赋予其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内容与形式,对和谐美好家庭的构建、对女性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对男女平等在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都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家庭角色 传统伦理 现代解读
下载PDF
家族企业高管团队的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婧 朱莹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基于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家族企业管理团队的亲缘关系强度对企业合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家族女性管理者比例、家族管理者学历水平以及业绩期望差距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管理团队中... 基于2012—2018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家族企业管理团队的亲缘关系强度对企业合作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家族女性管理者比例、家族管理者学历水平以及业绩期望差距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1)管理团队中的家族管理者与业主的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参与管理的家族女性高管的比例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3)家族高管的平均学历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4)业绩期望顺差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业绩期望逆差对管理团队亲缘关系强度与企业合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起负向调节作用,但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团队 亲缘关系 家族女性 企业合作
下载PDF
孵化后温度调控对虹鳟全雌家系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户国 谷伟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9-11,66,共4页
本研究以建立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全雌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受精卵在12℃避光孵化至上浮,上浮后设置了四个温度处理组进行饲育,分别为12℃、15℃、18℃、20℃和水温4~7℃之间(平均水温约为6℃)常规涌泉水流水养殖对照组。30d... 本研究以建立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全雌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受精卵在12℃避光孵化至上浮,上浮后设置了四个温度处理组进行饲育,分别为12℃、15℃、18℃、20℃和水温4~7℃之间(平均水温约为6℃)常规涌泉水流水养殖对照组。30d后,所有处理组均转入与对照组相同条件的流水养殖。生长性能数据采集于上浮后的30d、60d、90d、120d,测量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稚鱼体重、体长等生长性状,对测量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ANOVA),并采用Tukey-Kramer HSD检验(P<0.05)进行各实验组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0日龄,体重性状单因素方差均值18℃组的最高,依次为15℃、20℃、12℃,对照组最低。体长性状15℃组的最高,依次为12℃、18℃、20℃,对照组最低。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对于体重性状,18℃、15℃组,处于最高水平;对于体长性状,15℃组处于最高水平。在60d时,12℃、15℃、18℃、20℃四个处理组的体重性状均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此时15℃组的单因素方差均值仍处于最高,90d和120d时仍保持这种状态。上述结果显示,15℃可能是虹鳟全雌家系初浮稚鱼的最适生长温度,只需在稚鱼上浮后给予30d15℃的水温调控,虹鳟全雌家系即可在之后持续的3个月中保持显著的生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全雌家系 温度 生长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女性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苏芬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日益增大,且照料者出现明显的女性化趋势。女性作为主要的照料者,被赋予了更大的照料责任。面对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强烈冲突,女性家庭照料者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此应积极构建针对女... 伴随人口老龄化、高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日益增大,且照料者出现明显的女性化趋势。女性作为主要的照料者,被赋予了更大的照料责任。面对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强烈冲突,女性家庭照料者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此应积极构建针对女性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从而有效缓解女性的照料压力,促进她们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女性家庭照料者 社会支持体系
下载PDF
贫困的女性和女性的贫困——以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贫困女性为分析对象
14
作者 向叶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8-133,共6页
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劳动女性形象大都比较贫困,可以把她们分成女户主、受性别歧视的女性和改革中受损害的女性。除了女户主家庭、性别歧视造成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更折射出建国以来妇女解放... 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劳动女性形象大都比较贫困,可以把她们分成女户主、受性别歧视的女性和改革中受损害的女性。除了女户主家庭、性别歧视造成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更折射出建国以来妇女解放的内在缺陷。要改变底层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风貌,既要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用合适的政策对妇女进行扶植,也要在妇女解放思想上进行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文学 女户主 女性形象 妇女解放
下载PDF
家庭场域与技术视界:中国古代女眷生活的性别注视
15
作者 陈雯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33-136,共4页
本文试图从技术视界考察家庭场域下的女眷生活。认为,在家庭场域下,女眷基于对家庭职责的自我认定和价值实现的内在诉求而对家庭伦理规训表现出了积极的因应。这种对社会整体规训的宽容同样表现在家庭居住环境的空间设计、纺织活动被边... 本文试图从技术视界考察家庭场域下的女眷生活。认为,在家庭场域下,女眷基于对家庭职责的自我认定和价值实现的内在诉求而对家庭伦理规训表现出了积极的因应。这种对社会整体规训的宽容同样表现在家庭居住环境的空间设计、纺织活动被边缘化的现实中。但中国古代加在男女两性之上的规训压力都呈上升态势,所以女眷并未感到过分的性别压迫,反而感觉束缚来自女性群体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眷 家庭生计 女性技术 性别规训 住居空间
下载PDF
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强计划生育宣教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张爽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强计划生育宣教的效果。方法将计划生育门诊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接待80例计划生育女性,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计划生育指导组的女性常规计划生育指导,给予加强计划生育宣教组的女性加强计划生育宣教... 目的分析女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强计划生育宣教的效果。方法将计划生育门诊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接待80例计划生育女性,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常规计划生育指导组的女性常规计划生育指导,给予加强计划生育宣教组的女性加强计划生育宣教。比较两组满意度;计划生育知识掌握评分、避孕方法掌握评分;意外妊娠率;宣教前后女性的心理状况。结果加强计划生育宣教组的满意度、知识掌握评分、避孕方法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计划生育指导组,意外妊娠率、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计划生育指导组,P<0.05。结论计划生育女性实施加强计划生育宣教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宣教 效果
下载PDF
战时重庆的机关眷属生产运动——以民国期刊为中心的考察(1942—1945年)
17
作者 郭奇林 朱晓芳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92-103,共12页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统区物质匮乏,民众生活窘迫,为了生产自救,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在机关公务员工眷属中发起了眷属合作生产运动。眷属生产活动主要在重庆地区开展,之后扩展到周边郊县以及福建和广东等地。这是一场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妇女...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统区物质匮乏,民众生活窘迫,为了生产自救,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在机关公务员工眷属中发起了眷属合作生产运动。眷属生产活动主要在重庆地区开展,之后扩展到周边郊县以及福建和广东等地。这是一场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妇女生产活动,其组社形式、生产和管理流程、产品销售以及利润分配方式等均具开创意义。其在探索合作经济,倡导妇女经济独立上,为后方妇女提供了榜样,亦拓展了妇女职业施为的社会空间。考察它的始末,有助于客观地认识1940年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之际的中国,合作事业对妇女解放的进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统区 眷属生产运动 经济独立
下载PDF
略论曾国藩对西方的认识
18
作者 成赛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0-13,26,共5页
在西方侵略所带来的危机逼迫下,曾国藩突破传统文化的限制,从不识夷情到倡导"师夷智",推进洋务运动,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进程。不过,传统文化、认识西方路径、个人经历和精力制约了他对西方认识的宽度和深度。就认识... 在西方侵略所带来的危机逼迫下,曾国藩突破传统文化的限制,从不识夷情到倡导"师夷智",推进洋务运动,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化的早期进程。不过,传统文化、认识西方路径、个人经历和精力制约了他对西方认识的宽度和深度。就认识西方而言,曾国藩起了"但开风气不为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西方 师夷智 现代化
下载PDF
女性家庭赋权程度对子女课外教育支出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汪子超 龙莹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92-100,共9页
从女性家庭地位角度出发,采用2014CFPS数据实证研究,通过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女性家庭赋权程度对家庭课外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家庭赋权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家庭课外辅导费发生的概率和其支出水平的大小.女性家庭赋权强... 从女性家庭地位角度出发,采用2014CFPS数据实证研究,通过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女性家庭赋权程度对家庭课外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女性家庭赋权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家庭课外辅导费发生的概率和其支出水平的大小.女性家庭赋权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增加0.67%课外辅导费用发生的概率和2.94%课外辅导费用支出大小.分儿童年龄阶段来看,女性家庭赋权程度对3到6岁和6到12岁阶段孩子的课外辅导的参与度以及其支出水平大小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对3到6岁学前阶段影响力最大,该阶段女性家庭赋权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课外辅导参加的概率将会增加1.59%,其支出水平将会增大5.17%.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女性家庭地位的特征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家庭赋权 课外教育支出 资源理论 LOGIT模型 TOBIT模型
下载PDF
已婚流动妇女的婚姻及生育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瑛 武俊青 +1 位作者 陶建国 高尔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了解外来已婚妇女的婚姻和生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综合干预对外米已婚妇女的婚姻观、生育观、生育意愿等观念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1998年上海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 目的:了解外来已婚妇女的婚姻和生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综合干预对外米已婚妇女的婚姻观、生育观、生育意愿等观念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1998年上海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综合干预项目。结果: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初婚年龄小,平均为23.2岁。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外来育龄妇女婚姻基础不同,来自江苏省、原籍职业为工人、低年龄组的妇女自由恋爱的比例大,婚姻满意度高。本次调查的外来妇女一孩率为68.8%,二孩率为22.6%,多孩率为0.7%。外来已婚妇女现有子女数的多元Logistic分析显示外来育龄妇女及其丈夫年龄大、初婚年龄小、在原籍未接受过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婚姻基础为包办婚姻的妇女子女数多。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外来已婚育龄妇女的理想男孩数与妇女是否接受过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丈夫职业、原籍、现有子女数等因素有关。结论:外来育龄妇女初婚年龄较小、早婚早育的现象仍较普遍。她们仍偏向生育较多的子女,对男孩的偏爱依然较明显。实行“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与宣传教育干预有助于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转变外来育龄妇女的生育观和生育意愿。故应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促进上海市的计划生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妇女 计划生育 婚姻 生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