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及我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年龄分布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70
1
作者 何思怡 李贺 +4 位作者 曹毛毛 张绍丽 夏昌发 宣立学 陈万青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2020年,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及人群生活模式的转变,我国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数预计在2030年前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探究全球及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的年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2020年,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及人群生活模式的转变,我国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数预计在2030年前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探究全球及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的年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全文基于GLOBOCAN 2020数据及既往数据进行描述,并对乳腺癌常见危险因素及我国筛查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推进癌症防治行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疾病负担 发病率 死亡率 年龄
原文传递
2005-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及疾病负担时间趋势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何家赓 侯建忠 闫贻忠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3-528,共6页
目的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获得更多更新的数据信息,本研究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女性乳腺癌死亡及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为推进乳腺癌的预测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2005-2013年肿瘤登记资料,获... 目的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获得更多更新的数据信息,本研究分析了我国2005-2013年女性乳腺癌死亡及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为推进乳腺癌的预测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国2005-2013年肿瘤登记资料,获得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计算标化率、潜在减寿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模型分析其时间和年龄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13年女性乳腺癌死亡标化率从5.00/10万上升到6.55/10万,增加了31.00%,APC为5.47%,P=0.006,城市和农村的APC分别为5.64%和8.33%,P=0.004。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持续增加,60~64岁上升有统计学意义,APC为2.48%,P=0.010,城市和农村分别为2.56%和6.27%,P值分别为0.030和P=0.020。PYLL和DALY均随年龄的增长先升后降,PYLL的APC在60~64岁最高,APC=2.49%,P=0.010。DALY主要集中在50~64岁,APC有统计学意义的是40~44岁,APC=1.88%,P=0.020。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在2005-2013年死亡及疾病负担均在增长,且以农村为主。我国应继续开展乳腺癌的防控,尤其对农村中年女性乳腺癌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乳腺癌 死亡率 疾病负担 时间趋势
原文传递
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流行现况、回顾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吴春晓 顾凯 +6 位作者 王春芳 彭鹏 龚杨明 施亮 向詠梅 庞怡 鲍萍萍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5期421-427,共7页
目的:描述2002—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近期特征和趋势变化,为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制定和评估乳腺癌预防、研究与控制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女性乳腺癌发病资料,描述2013—... 目的:描述2002—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近期特征和趋势变化,为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制定和评估乳腺癌预防、研究与控制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女性乳腺癌发病资料,描述2013—2015年期间的发病和死亡概况,并与2018年的国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年龄分布、诊断依据、病理类型、诊断时期别等特征进行具体描述,分析2002—2015年发病和死亡的标率与年龄别率变化趋势。结果:2013—2015年,乳腺癌仍居上海全市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首位和死亡癌谱的第4位,年均新诊断5293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15.82%,发病粗率为73.34/10万,发病标率为38.45/10万,死亡发病数比为0.27;因乳腺癌死亡的女性年均1448人,占全部女性癌症死因的9.51%,死亡粗率为20.06/10万,死亡标率7.42/10万。发病粗率和死亡粗率高于世界、东亚地区和中国平均水平,低于美国,而死亡标率低于所有这些地区。20~59岁各组年龄别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5~74岁各组的率值相近,75岁及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出现下降;所研究各组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新发病例的病理诊断比例为94.39%,诊断时期别的Ⅰ期比例为29.42%,不详比例为30.82%。2002—2015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标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死亡标率总体显示平稳趋势。结论:2002—2015年间,上海女性乳腺癌发病标率持续增高。死亡标率总体显示平稳趋势,提示治疗有效,生存状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发病 死亡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2—202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丁贤彬 吕晓燕 +2 位作者 焦艳 谷伟 毛德强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分析2012—202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12—2020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乳腺癌发病与死亡个案资料,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中标发病率、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等指... [目的]分析2012—2020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12—2020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乳腺癌发病与死亡个案资料,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中标发病率、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等指标。不同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U检验,趋势分析采用SPSS 25.0曲线回归分析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结果]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由2012年的21.66/10万上升至34.06/10万,APC为3.56%,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20年乳腺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21.67/10万与23.97/10万,APC为0.70%,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历年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均高于农村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以年均6.08%的速度上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年龄组乳腺癌发病率以年均2.94%的速度上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3.068,P=0.018)。2012年重庆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与中标死亡率分别为6.89/10万、4.87/10万,2020年分别为6.51/10万、3.91/10万,APC分别为-0.10%与-1.39%,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以年均3.73%的速度下降,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年龄组乳腺癌死亡率以年均7.04%的速度下降,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女性乳腺癌发病与死亡相对保持平稳。农村地区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是女性乳腺癌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趋势分析 重庆
原文传递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female breast cancer in regions of Northeast China: a 1:3 matched case-control population-based study 被引量:27
5
作者 YU Zhi-gang JIA Cun-xian +3 位作者 GENG Cui-zhi TANG Jin-hai ZHANG Jin LIU Li-y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5期733-740,共8页
Background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but no definit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Chinese femal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dent... Background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a, but no definite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breast cancer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Chinese femal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 for female breast cancer in North and Ea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female risk factor matched case-control study China
原文传递
高校女生乳腺癌知信行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林波 王玲 +2 位作者 李惠萍 王德斌 陈素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了解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安徽省某高校623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得分为22.76±3.51;乳腺癌态度得分33.93±3.29,96.4%高校... 目的了解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安徽省某高校623名女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女生乳腺癌知识得分为22.76±3.51;乳腺癌态度得分33.93±3.29,96.4%高校女生认为乳房自检是一件值得做的事;乳腺癌行为得分8.18±2.38,预防乳腺癌行为的执行率多数在50%以下水平。年级、母亲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是预测高校女生乳腺癌态度、知识、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高校女生对乳腺癌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但对待乳腺癌自检的态度总体是积极的,乳腺癌预防行为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高校女生的乳腺癌知信行进行干预,提高其乳腺癌预防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女生 乳腺癌 知识 态度 行为
下载PDF
中文版乳腺癌患者感知益处评估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2
7
作者 吴臣 崔玉珍 +1 位作者 董建丽 王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00-1403,共4页
目的翻译、回译并验证中文版乳腺癌患者感知益处评估量表(Perceived Benefit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PB-DTBC)的信、效度。方法运用Brislin法进行量表的翻译和回译,专家评定法和预实验进行量表的文化调适。调查... 目的翻译、回译并验证中文版乳腺癌患者感知益处评估量表(Perceived Benefit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PB-DTBC)的信、效度。方法运用Brislin法进行量表的翻译和回译,专家评定法和预实验进行量表的文化调适。调查15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测定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PB-DTBC量表保留15个条目,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94~0.874,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1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1.908%。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x^2/df=2.22,拟合优度指数(GFI)=0.919,规范拟合指数(NFI)=0.920,比较拟合指数(CFI)=0.95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065。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2,组合信度为0.968,重测信度为0.805。结论中文版PBDTBC量表信效度较为理想,可用于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患癌后积极体验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小媛 王燕 +3 位作者 庞建美 王慧清 程垚 尹健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4期329-332,338,共5页
目的探索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忧虑现状及真实心理体验,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2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记录,并运用C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阅读、分... 目的探索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育忧虑现状及真实心理体验,为临床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12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记录,并运用C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阅读、分析提炼主题,育龄期乳腺癌患者在生育方面的忧虑及体验包括4个主题:(1)自我担忧。(2)对子女健康及照护的担忧。(3)生育信息支持。(4)因未生育导致的负性情绪体验。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给与早期引导,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支持,缓解患者生育忧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育龄期 生育忧虑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中美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对比及防控策略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熊洁 段志财 左怀全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中美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分析中美预防和筛查策略差异,探索中国的女性乳腺癌防控措施。方法基于2020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等发布的相关数据,分别估计2023年中... 目的通过对比中美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分析中美预防和筛查策略差异,探索中国的女性乳腺癌防控措施。方法基于2020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等发布的相关数据,分别估计2023年中美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及死亡病例,并分析中美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时间趋势。结果在中国,预计2023年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376789人,新增死亡病例116791人。在美国,预计2023年新诊断出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约297790人,约占新发癌症病例数的15.2%;死于乳腺癌的女性人数约43170人,约占总癌症死亡病例的7.1%。1975–2020年期间美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相比之下,1990–2020年期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增幅均高于美国,且在中国内部城乡差异较大。结论中美两国均面临着较大的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特征正向美国趋近。减轻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应在加强乳腺癌宣教、提高公共卫生意识、改善饮食结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加大筛查力度、提高医疗水平等各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乳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防
原文传递
女性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唐杰 王冬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8期576-579,共4页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日渐突出,为了降低女性乳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乳腺癌患者病耻感早期筛查和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概括了女性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研究现状、常用研究工具及影响因素,并...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日渐突出,为了降低女性乳腺癌患者病耻感水平,乳腺癌患者病耻感早期筛查和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概括了女性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研究现状、常用研究工具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加强患者乳腺癌护理知识健康教育、给予患者良好的社会支持、重视病耻感的评估与心理疏导,在此基础上,对女性乳腺癌患者病耻感的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病耻感
下载PDF
2011—2016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朱云芳 文洪梅 +4 位作者 秦明芳 石青萍 成会荣 高娇 陈杨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掌握云南省201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1—2016年变化趋势,为乳腺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云南省2011—2016年的肿瘤登记数据和相关人口数,审核、评估数据,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0~74岁累积率、35~6... 目的掌握云南省201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2011—2016年变化趋势,为乳腺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云南省2011—2016年的肿瘤登记数据和相关人口数,审核、评估数据,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0~74岁累积率、35~64岁截缩率等指标,采用Joinpoint 4.8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以综合分析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结果2016年云南省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为28.95/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4.60%,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粗死亡率为6.25/10万,占恶性肿瘤的6.48%,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第5位。女性乳腺癌的粗发病率、中标率、世标率、累积率(0~74岁)、截缩率(35~64岁)农村地区均高于城市地区;女性乳腺癌的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截缩率(35~64岁)城市地区均高于农村地区。云南省2011—2016年女性乳腺癌中标发病率APC、中标死亡率APC,城市地区中标发病率APC、中标死亡率APC,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APC、中标死亡率APC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6年云南省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病农村高于城市,死亡城市高于农村。2011—2016年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基本保持不变,针对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特点应进一步加强乳腺癌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乳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年度变化百分比 云南
下载PDF
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段骄楠 陈首英 +2 位作者 郝莹 李志丽 王盼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8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了解保定市某高校女大学生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乳腺癌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省某高校991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 目的了解保定市某高校女大学生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乳腺癌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河北省某高校991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保定市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总的知晓率为36.42%;知晓率及执行行为均随年级的增高而上升,且年级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985,P=0.000;χ~2=84.676,P=0.000);相关态度在年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为年级与专业,其OR值分别为2.956和3.305;影响行为执行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年级和母亲职业。结论保定市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的乳腺癌认知水平偏低,年级与专业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在校女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和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增强女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乳腺癌 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浙江省嘉善县1988~2012年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全华 马万里 +1 位作者 姚开颜 马新源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嘉善县1988~2012年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嘉善县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收集的1988~2012年新发乳腺癌病例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发病率变化百分比(PC)等指标。[结果]嘉善县1988~2012年女性乳腺癌... [目的]分析嘉善县1988~2012年女性乳腺癌发病趋势。[方法]根据嘉善县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收集的1988~2012年新发乳腺癌病例资料,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发病率变化百分比(PC)等指标。[结果]嘉善县1988~2012年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1299例,粗发病率为27.61/10万,占全部女性肿瘤发病的13.57%,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第2位。25年间女性乳腺癌发病粗率、中标率、世标率的变化百分比(PC)分别为462.84%、248.71%和238.35%,年均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8.49%、6.20%和6.23%。2008~2012年与1988~1992年各年龄组发病率比较,除20~29岁和80岁以上年龄组略下降外,其他各年龄组发病率均有明显上升,其中60~69岁和30~39岁年龄组上升明显,分别上升780.87%和346.78%。[结论]嘉善县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嘉善县女性第二位常见恶性肿瘤,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不断上升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发病率 趋势
原文传递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防治知信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春兰 区洁霞 +1 位作者 李晓瑾 吴艳妮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防治知信行现状,为高校开展乳腺癌防治知识科普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某高校9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乳腺癌防治知识中位得分14(5)分,... 目的:了解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防治知信行现状,为高校开展乳腺癌防治知识科普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某高校9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乳腺癌防治知识中位得分14(5)分,总知晓率65.5%,医学生(69.2%)高于非医学生(57.9%)(P<0.05);态度中位得分46(7)分,绝大多数女大学生都认为乳腺癌的预防尤为重要,大多数同意乳房自检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行为方面,只有55.6%的医学生和28.8%的非医学生曾进行过乳房自检(P<0.05),且绝大多数未能坚持定期检查。大多数女大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乳房自检手法,非医学生仅6%掌握正确自检手法,明显低于医学生(52.5%)(P<0.05)。结论:被调查的女大学生对乳腺癌防治知识认识不足,但态度较好,乳房保健行为有待改进,非医学生尤甚,应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乳腺癌预防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医学 乳腺癌 防治 知信行
下载PDF
2002-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辉 崔军 +1 位作者 王永 张涛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女性居民乳腺癌死亡率及其发展趋势,为乳腺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宁波市2002-2010年女性乳腺癌死亡报告资料,统计分析各年份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年龄死亡率等。结果 2002-2010年宁波市女...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女性居民乳腺癌死亡率及其发展趋势,为乳腺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宁波市2002-2010年女性乳腺癌死亡报告资料,统计分析各年份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年龄死亡率等。结果 2002-2010年宁波市女性合计乳腺癌粗死亡率为7.59/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为4.51/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为5.22/10万。2002-2010年女性乳腺癌标化死亡率未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在55~岁和85~岁组呈双峰。城乡间乳腺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宁波市女性乳腺癌死亡率与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低水平,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趋势平稳。乳腺癌仍是影响女性居民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应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并做好早诊早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乳腺癌 死亡率
原文传递
苏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和乳房自检状况 被引量:10
16
作者 雷洁 张燕 +3 位作者 田云 王甜甜 陈徐 周玉环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女生乳房保健意识及自检状况,为有效开展宣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苏州3所高职院校获取方便样本168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一对一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68名调查女大学生中曾发生过乳房不适的占...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女生乳房保健意识及自检状况,为有效开展宣传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苏州3所高职院校获取方便样本168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以一对一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168名调查女大学生中曾发生过乳房不适的占26.2%,仅有7.1%的去医院进行过乳房检查。10.7%的女大学生了解乳房自检,但规律进行乳房自检者仅占2.4%;居住地、父母职业对乳房自检有显著影响(P<0.05)。女大学生对乳房疾患、乳腺癌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较差。专题讲座、专家咨询等是学生希望了解乳房保健的优选途径。结论苏州地区高职院校女生乳房疾患关注度、乳房保健意识和乳房自检状况较差。应积极开展乳腺癌一级预防,建立有效健康宣传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保健 乳房自检 女大学生 乳腺癌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女性居民肿瘤危险因素及乳腺癌认知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付凤环 王建炳 +1 位作者 沈惠芝 范金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71-772,共2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女性居民对肿瘤危险因素以及乳腺癌的认知情况,为在社区开展肿瘤防治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调查北京市某社区40岁~妇女2952人。问卷调查妇女的人口学信息、肿瘤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乳腺... 目的调查北京市社区女性居民对肿瘤危险因素以及乳腺癌的认知情况,为在社区开展肿瘤防治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 ,调查北京市某社区40岁~妇女2952人。问卷调查妇女的人口学信息、肿瘤危险因素认知情况、乳腺癌认知情况、肿瘤知识来源途径等。结果调查人群对肿瘤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低,对乳腺癌认知情况更低,有28.2%的女性每年至少一次到专业诊所进行乳腺检查,23.1%的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我检查。26.4%的女性认为体重过胖的女性更容易诱发乳腺癌,51.0%的女性知道乳腺癌有遗传因素。乳腺癌的认知途径主要来源于电视(61.3%)。年龄与乳腺癌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86,P=0.002)。文化程度与乳腺癌认知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23,P=0.000),且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北京市社区女性对肿瘤危险因素以及乳腺癌知晓率较低,需要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提高女性对乳腺癌知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居民 危险因素 乳腺癌 肿瘤
原文传递
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C-erbB-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倩 迪力夏提.金斯汗 吐鲁洪.沙列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51-554,559,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C-erbB-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次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乳腺癌组)共62例,按民族分为维吾尔族组(37例)和汉族组(25例)。另选取...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C-erbB-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初次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乳腺癌组)共62例,按民族分为维吾尔族组(37例)和汉族组(25例)。另选取同期30例维吾尔族和30例汉族女性乳腺良性病变的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和对照组C-erbB-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比较乳腺癌组和对照组、维吾尔族和汉族乳腺癌C-erbB-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C-erbB-2和Caspase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C-erbB-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Caspase3的阳性率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组与汉族组乳腺癌C-erbB-2和Caspase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孕激素受体(PR)有关(P<0.05),与其他病理特征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Caspase3的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呈高表达,Caspase3呈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女性 乳腺癌 C-ERBB-2 CASPASE3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0期3155-3156,3171,共3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对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进行索引,收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女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和相关实验,检索的实现从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3位...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对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等进行索引,收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女性乳腺癌的相关文献和相关实验,检索的实现从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3位研究者根据所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独立审查,并不断地提取相关资料,采用QUADAS条目对所纳入研究的相关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采用Meta=-Discl.4对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37个研究,共涉及到4638例研究对象,经过Meta分析显示,SPE合并=0.75[94%CI(0.73,0.76)],SEN合并=0.79[95%CI(0.78,0.83)],+LR=3.5705%CI(2.62,4.86)],-LR=0.27[95%CI(0.21,0.34)],DOR合并=13.75[95%CI(8.46,22.35)],AUC=0.8649。结论通过本研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女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价值,可以作为一种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方法,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女性乳腺癌
下载PDF
膳食习惯与女性乳腺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飞 肖华 +1 位作者 周芳 王慧斌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目的是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饮食习惯和一些可能导致妇女易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8名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和190名对照组的我院妇女职工进行了饮食习惯和患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饮食习惯问卷用于评估所选食物... [目的]目的是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饮食习惯和一些可能导致妇女易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8名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和190名对照组的我院妇女职工进行了饮食习惯和患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的研究。饮食习惯问卷用于评估所选食物摄入量的模式。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了患癌症的风险。参与者评估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教育状况、胎次、哺乳期、婚姻状况、更年期、雌激素治疗史和乳腺疾病或癌症家族史。特别关注高脂肪肉类、牛奶、酸奶和奶酪的消费以及煎炸油之间的关系,食物,使用橄榄/液体油烹饪和患乳腺癌的风险。此外,还研究了蔬菜和水果的饮食习惯。[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的降低,以及标准体重增高和女性的腰围水平增高,有显著增加乳腺癌的风险。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女性的乳腺癌风险显著增加(OR=2. 99,95%CI 1. 27~7. 02)。在调整年龄、标准体重和教育的模型中,大量摄入脂肪乳制品(包括牛奶和奶酪)被认为是增加乳腺癌风险的统计学显着因素。使用橄榄/液体油烹饪和避免食用蛋黄类食物与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有关。与健康女性相比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乳腺癌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饮食习惯可能是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采用健康合理的膳食可能是预防乳腺癌的适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习惯 女性 乳腺癌 危险因素 体重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