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与腹泻林麝肠道菌群的多态性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欣颖 夏介英 +3 位作者 李东晓 张春梅 周静 竭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745-751,共7页
目的分析圈养状态下正常林麝和腹泻林麝粪便菌群的组成差异,找到能够影响肠道总菌群稳态的标志菌,为减少林麝腹泻提供防治新策略。方法测序分析54只健康林麝(正常组)和18只有腹泻症状的林麝(腹泻组)肠道菌群总DNA中16S rRNA基因V3-V4区... 目的分析圈养状态下正常林麝和腹泻林麝粪便菌群的组成差异,找到能够影响肠道总菌群稳态的标志菌,为减少林麝腹泻提供防治新策略。方法测序分析54只健康林麝(正常组)和18只有腹泻症状的林麝(腹泻组)肠道菌群总DNA中16S rRNA基因V3-V4区,注释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计算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等多样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正常组和腹泻组之间共有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2 366个,正常组特有的OTUs 409个,腹泻组特有的OTUs 150个。按组计算α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腹泻组Chao1指数(1 352.766±75.497,t=10.798 7,P<0.000 1)、Ace指数(1 381.480±75.937,t=11.037 5,P<0.000 1)均高于正常组(1 126.655±81.090,1 149.175±81.370),Shannon指数(6.839±0.546,t=1.810 3,P=0.053 0)、Simpson指数(0.937±0.041,t=3.644 4,P<0.000 1)均低正常组(7.097±0.448,0.974±0.025)。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MRPP分析计算比较值A为0.072 4,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Significance=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门水平上比较,找到5个差异物种,分别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黑水仙菌门(Melainabacteria)。属分类水平上,找到差异物种23个,其中有代表性的物种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另枝菌属(Alistipes)、不动杆菌属(Agathobacter)、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aceae)和黄金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结论腹泻发生时,林麝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下降,菌群总量显著增加。拟杆菌门物种丰富度极显著性减少的同时,作为潜在致病菌标志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比例上升,Chryseobacterium数量极显著升高,研究结果丰富了对林麝腹泻基于肠道菌群变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腹泻 16S rRNA 粪便菌群
原文传递
16S rDNA技术研究新生腹泻仔猪粪样细菌区系的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28
2
作者 姚文 朱伟云 毛胜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用PCR/DGGE技术跟踪一窝5头新生腹泻仔猪自然康复、补饲、断奶过程中粪样细菌区系的演变,构建3头仔猪42日龄粪样的16S rDNA克隆库,分析匹配于DGGE优势谱带23个克隆的16S rDNA序列。结果表明,DGGE图谱由简单(2日龄)到复杂(10日龄),再回... 用PCR/DGGE技术跟踪一窝5头新生腹泻仔猪自然康复、补饲、断奶过程中粪样细菌区系的演变,构建3头仔猪42日龄粪样的16S rDNA克隆库,分析匹配于DGGE优势谱带23个克隆的16S rDNA序列。结果表明,DGGE图谱由简单(2日龄)到复杂(10日龄),再回复简单(16日龄)到复杂(断奶),最后趋于稳定。2、16日龄DGGE图谱最简单、相似,最优势谱带为大肠杆菌;10日龄(补饲后3天)图谱复杂,大肠杆菌存在但不是最优势谱带,补饲前后图谱的相似性低,补饲导致了粪样细菌区系结构的显著变化;断奶前(27日龄)和后(35、42日龄)图谱复杂,优势谱带、图谱相似性均趋向稳定。序列分析表明,23个克隆中除5个与未知细菌最相似外,其余最相似菌分属于肠球菌(Enterococcus),链球菌(Streptococcus),梭菌(Clostridium),消化链球菌(Peptostreptococcus)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S rDNA系列分析 多样性指数 仔猪 粪样细菌区系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替代日粮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向荣 蒋桂韬 +4 位作者 张旭 何河 左建波 周红威 戴求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59-63,共5页
试验旨在探讨凝结芽孢杆菌替代日粮中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2 d断奶的D×L×Y仔猪90头,分成3个处理,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抗生素饲粮(含喹乙醇100 mg/kg、50%吉他霉素100 mg/kg和10... 试验旨在探讨凝结芽孢杆菌替代日粮中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32 d断奶的D×L×Y仔猪90头,分成3个处理,5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抗生素饲粮(含喹乙醇100 mg/kg、50%吉他霉素100 mg/kg和10%硫酸粘杆菌素200 mg/kg),I组饲喂试验饲粮(含凝结芽孢杆菌800 mg/kg、50%吉他霉素50 mg/kg和10%硫酸粘杆菌素100 mg/kg),II组饲喂试验饲粮(含凝结芽孢杆菌1 500 mg/kg和10%硫酸粘杆菌素100 mg/kg),为期35 d。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日增重、采食量及饲料增重比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II组仔猪腹泻率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但与试验I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粪便菌群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认为,凝结芽孢杆菌800 mg/kg替代断奶仔猪饲粮中喹乙醇100 mg/kg、50%吉他霉素50 mg/kg和10%硫酸粘杆菌素100 mg/kg较为适宜于目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抗生素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粪便菌群 断奶仔猪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褚源 王巧民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的差异,以及肠道菌群改变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以梭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埃希菌属作为目标菌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UC... 目的探讨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的差异,以及肠道菌群改变在U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以梭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及拟杆菌属、埃希菌属作为目标菌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UC患者(活动期组20例、缓解期组15例)及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及乙状结肠黏膜活组织检查标本中6种目标菌群的含量。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粪便菌群和乙状结肠黏膜相关菌群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活动期组及缓解期组粪便和乙状结肠黏膜菌群的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粪便菌群中梭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含量分别为(10.94±0.29)、(12.42±0.39)、(8.73±0.84)、(9.05土0.35)lg拷贝/g,均高于乙状结肠黏膜[分别为(9.36±0.66)、(9.88±0.82)、(7.70±1.17)、(7.96±0.68)lg拷贝/g,t=9.83、12.51、3.20、6.35,P均〈o.05];埃希菌属含量低于乙状结肠黏膜[(8.03±1.02)lg拷贝/g比(8.91±0.52)lg拷贝/g,t=-3.44,P〈0.05];粪便菌群与乙状结肠黏膜菌群中双歧杆菌属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0.79)lg拷贝/g比(9.42±0.98)lg拷贝/g,P〉o.05]。UC患者粪便菌群中梭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含量分别为(9.62±1.13)、(11.31±0.71)、(9.33±0.65)、(8.42±0.80)、(8.85±0.73)Ig拷贝/g,均高于乙状结肠黏膜[分别为(9.00±0.79)、(8.80士0.66)、(7.46±0.82)、(6.82±1.07)、(8.40±0.72),t=2.66、15.28、10.58、7.12、2.56,P均〈0.05];埃希菌属含量低于乙状结肠黏膜[(8.50±0.52)lg拷贝/g比(9.26±0.87)lg拷贝/g,t=-4.45,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粪便菌群 黏膜相关菌群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益生菌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朱云霏 肖小妹 +1 位作者 沈小熊 王玲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35-139,共5页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因菌群失调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日显突出。AAD的发生不仅对患儿健康造成伤害,且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婴幼儿AA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益生菌可以预防AAD在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但益生菌的疗效...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使用,因菌群失调引起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日显突出。AAD的发生不仅对患儿健康造成伤害,且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预防婴幼儿AA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益生菌可以预防AAD在国内外已达成共识,但益生菌的疗效具有一定的菌株特异性,并非所有的益生菌菌株对婴幼儿AAD的预防都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在菌株选择时需要注意。本文主要就益生菌预防AAD的机理,菌种的选择,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益生菌 粪菌移植
下载PDF
粪便细菌涂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抗菌药物治疗的参考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高睿 薄元恺 姜文雅 《胃肠病学》 202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背景: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密切相关。粪便细菌涂片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目的:评价粪便细菌涂片对腹泻型IBS(IBS-D)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130例IBS-D患者,根据粪便细... 背景: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密切相关。粪便细菌涂片是一种简单、经济的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目的:评价粪便细菌涂片对腹泻型IBS(IBS-D)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130例IBS-D患者,根据粪便细菌涂片结果分为菌群正常组和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组。Ⅲ度菌群失调组根据粪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其余三组予利福昔明治疗7 d。治疗结束后复查粪便细菌涂片,评估临床疗效和粪便细菌涂片改善情况并对两者行一致性检验。结果:IBS-D患者中82.3%存在肠道菌群失调,Ⅰ、Ⅱ、Ⅲ度菌群失调患者分别占48.5%、25.4%和8.5%。Ⅰ、Ⅱ度菌群失调患者利福昔明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菌群正常者(57.3%对30.4%,P<0.05),两组临床疗效与粪便细菌涂片改善情况有良好的一致性,Ⅱ度患者一致性更高(κⅠ=0.653,κⅡ=0.727,P均<0.05)。结论:大部分IBS-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这部分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更佳。粪便细菌涂片可对IBS-D患者进行初步分层,指导其选择性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肠道菌群 利福昔明 粪便细菌涂片
下载PDF
不同品种马驹粪便菌群多样性及丰度的分析研究
7
作者 马玉辉 李婷婷 +4 位作者 樊振声 叶斯哈提·提安 奴尔兰·阿克亚孜 奴尔旦别克·居尼西别克 李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4,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3个品种(伊犁马、哈萨克马和纯血马)断奶马驹粪便菌群多样性及丰度的差异,为不同品种断奶马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择伊犁马、哈萨克马和纯血马断奶马驹15匹,平均体重分别为(145.28±1.69)... 本试验旨在研究3个品种(伊犁马、哈萨克马和纯血马)断奶马驹粪便菌群多样性及丰度的差异,为不同品种断奶马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择伊犁马、哈萨克马和纯血马断奶马驹15匹,平均体重分别为(145.28±1.69)、(126.75±5.58) kg和(184.65±9.54) kg,以品种为单位,分为3个组进行试验。断奶前同一品种马驹与母马一起饲养,通过直肠采样法采集马驹粪便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分析马驹粪便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1)哈萨克马粪便细菌observed_species、goods_coverage、PD_whole_tree、ACE和Chao1结果极显著高于伊犁马和纯血马马驹(P <0.01),纯血马马驹PD_whole_tree指标极显著高于伊犁马马驹,提高了3.99%(P <0.01);(2)门水平前10的物种中3个品种相同的菌有7种,分别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软壁菌门和螺旋体门,伊犁马和纯血马马驹粪便厚壁菌门丰度比哈萨克马提高63.50%和70.37%,差异极显著(P <0.01);拟杆菌门丰度各品种之间差异极显著(P <0.01),哈萨克马>纯血马>伊犁马;(3)科水平马驹粪便前10的物种中,相同的菌有瘤胃球菌科、毛螺旋菌科和克里斯滕森菌科;(4)属水平前10的物种中3个品种相同的细菌有链球菌属。因此,在本研究条件下,3个品种马驹中哈萨克马粪便细菌多样性显著性最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等是3个品种门水平相同的优势菌;在科水平和属水平3个品种马驹细菌组成和丰度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哈萨克马 纯血马 断奶期马驹 粪便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粪便免疫化学检测联合粪菌标志物M3基因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筛检效能
8
作者 胥俊越 赵亚虹 +6 位作者 张莎娜 李奕 贾淑静 王志华 郭为为 蔡月 吴晓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9期2114-2118,共5页
目的研究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联合粪菌标志物M3基因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筛检效能。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消化内科或门诊就诊的145例患者,收集其粪便标本,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结直肠癌组45例,腺瘤... 目的研究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联合粪菌标志物M3基因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筛检效能。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消化内科或门诊就诊的145例患者,收集其粪便标本,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结直肠癌组45例,腺瘤组40例,良性病变组30例,对照组30例。收集入组对象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粪便M3基因表达量,FIT检测粪便潜血,比较4组研究对象的M3基因表达量和FIT检测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IT、M3基因及两者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及腺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良性病变组、腺瘤组和结直肠癌组在年龄、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和多种肿瘤标志物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结直肠癌组的肿瘤标志物的数值最高。对照组、良性病变组、腺瘤组和结直肠癌组在M3基因表达量和FIT检测值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和结直肠癌组的M3基因表达量和FIT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结直肠癌组最高。在诊断腺瘤方面:FIT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9(95%CI:0.556~0.803,P=0.011)。M3基因检测的AUC为0.880(95%CI:0.800~0.961,P<0.001)。两者联合检测的AUC最高,达到0.918(95%CI:0.855~0.982,P<0.001)。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FIT检测的AUC为0.706(95%CI:0.590~0.822,P=0.003)。M3基因检测的AUC为0.788(P<0.001,95%CI:0.680~0.895)。联合检测的AUC最高,达到0.845(95%CI:0.749~0.940,P<0.001)。结论FIT检测和M3基因检测筛检腺瘤和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效能,且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有助于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的临床筛查及指导干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粪便 免疫化学 粪菌标志物 M3 基因 QRT-PCR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粪便细菌涂片对疾病活动度判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高楠 郭怀珠 +1 位作者 李军 段丽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112-1117,共6页
目的比较粪便细菌涂片在不同疾病活动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差异,并探讨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判断UC活动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的UC患者,同时选... 目的比较粪便细菌涂片在不同疾病活动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中的差异,并探讨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判断UC活动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的UC患者,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器质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上述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粪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使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UC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分析粪便细菌涂片的特征及与UC活动程度评分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结果共纳入140例UC患者的172次粪便细菌涂片结果,男79例(102次),女61例(70次),年龄(42.0±14.3)岁(18~75岁),和172例对照组的172次粪便细菌涂片结果,男93例,女79例,年龄(44.5±15.8)岁(18~83岁)。UC组的172次检测结果中,疾病中重度活动74次(43.0%),非中重度活动(轻度活动及临床缓解)98次(57.0%),两组间的血常规(WBC、RBC、HGB、HCT、PLT)、ALB、ESR、CRP、便潜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细菌涂片显示,中重度活动的UC患者粪便G+杆菌与G+球菌之比(阳杆阳球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及疾病非中重度活动组(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UC患者粪便细菌涂片中的阳杆阳球比与改良Mayo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20,P<0.001)。ROC曲线显示,阳杆阳球比对UC中重度活动判断的AUC为0.764,约登指数最大时所对应的截断值为2.5,敏感度55.6%,特异度90.7%,阳性预测率81.1%,阴性预测率73.9%,准确度75.4%。阳杆阳球比联合WBC、HGB、PLT、ALB、ESR、CRP六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中重度活动判断的AUC为0.810,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72.2%、84.0%、76.5%、80.8%、78.5%。结论粪便细菌涂片,特别是阳杆阳球比,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在判断UC患者的疾病中重度活动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联合常用的血液学指标后,准确度有一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粪便细菌涂片 Mayo评分
下载PDF
2种肠道菌群检测技术在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淑娟 毛安亮 胡文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2期94-96,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应用传统粪便菌群培养法检测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1~3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目的对比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应用传统粪便菌群培养法检测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50例1~3岁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粪便菌群培养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菌群,观察对比2种方法的粪便细菌含量检测结果。结果与粪便菌群培养检测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患儿粪便细菌含量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肠道菌群的效果更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小儿 肠道菌群 荧光定量PCR技术 粪便菌群培养法
下载PDF
FMT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糖代谢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霞 邱敏莲 王文武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3期1-5,64,共6页
目的探讨粪便细菌移植在改善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福州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轻度非酒精性肝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 目的探讨粪便细菌移植在改善轻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福州市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收治的轻度非酒精性肝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例,均在胃镜下留置鼻胃管,干预组每日粪便细菌溶液从胃管注入,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对照,即每日生理盐水胃管注入。8周后观察对患者肝功能和糖代谢水平。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ALT为28.95(28.07,29.41)U/L、AST为14.60(14.00,15.16)U/L,TNF-α为(38.57±4.20)μg/mL,FPG为5.54(5.37,5.68)mmol/L、FINS为3.46(3.44,3.52)mIU/L、HOMA-IR为0.86(0.83,0.87),低于对照组ALT为52.66(52.34,53.01)U/L、AST为32.90(32.02,33.80)U/L,TNF-α为(52.36±5.59)μg/mL,FPG为7.49(7.40,7.58)mmol/L、FINS为5.72(5.10,6.35)mIU/L、HOMA-IR为1.87(1.72,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66、-4.666,t=7.635,Z=-4.666、-4.666、-4.666,P<0.001)。结论FMT对NAFLD进行肠道菌群调控可上调胰岛素受体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水平及纠正糖代谢紊乱,恢复肝脏受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细菌移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道菌群 胰岛素抵抗 肝功能
下载PDF
急性腹泻患者粪便细菌培养及临床特征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杰之 韦柳春 马文斌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85-686,共2页
目的:对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研究2016年3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急性腹泻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97例急性腹泻患者中,33例为急性肠炎,29例为胃肠功能... 目的:对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细菌培养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研究2016年3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急性腹泻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粪便进行细菌培养,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97例急性腹泻患者中,33例为急性肠炎,29例为胃肠功能紊乱,17例为腹泻待查,15例为急性菌痢,6例为消化不良。粪便细菌培养为阳性的患者共28例,包括10例副溶血弧菌、7例志贺菌属、5例类志贺邻单胞菌、4例沙门菌、2例温和气单胞菌。结论:在急性腹泻患者感染的肠道致病菌中,副溶血弧菌为最主要的病菌;临床确诊不应过分依赖粪便细菌培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泻 粪便细菌培养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模拟战创伤对肠道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王子恺 李甍 +4 位作者 孙菁 张群 贺红艳 高远 范开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48-654,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模拟战创伤患者肠道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特征。方法以拟行手术治疗的大关节/骨盆骨折患者为模拟战创伤组(T组),以同期体检中心收治的健康查体人员为健康对照组(H组);采集各组人口学和主要临床数据;收集各组粪便样本,提... 目的初步探讨模拟战创伤患者肠道粪便细菌群落的结构变化特征。方法以拟行手术治疗的大关节/骨盆骨折患者为模拟战创伤组(T组),以同期体检中心收治的健康查体人员为健康对照组(H组);采集各组人口学和主要临床数据;收集各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细菌总DNA,对细菌16S rRNA基因的V3和V4区扩增,基于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各组粪便细菌群落总体特征,物种注释,α、β多样性,以及组间差异性物种分析。结果纳入T组患者和H组健康个体分别25例和35名,组间在性别比例、年龄和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多样性分析显示,战创伤较健康状态的粪便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下降;PCoA分析显示,T组和H组可较明显归为两大聚类,粪便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P分析进一步验证T组和H组粪便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筛选确定了39个对T组贡献显著的不同水平的细菌物种,秩和检验分析确定了T组和H组差异显著的20个菌属,按丰度高低依次为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罗氏菌属、梭菌属XIVa、布劳特氏菌属、副拟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等。结论以大关节/骨盆骨折模拟的战创伤患者肠道粪便菌群失调的确存在,粪便相关细菌群落多样性和菌群结构较健康人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需重视肠道微生态在战创伤救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创伤 骨折 粪便细菌群落 16S rDNA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