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默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翌卉 王慧虹 +3 位作者 邵芳 张治萍 刘敏 周苔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0期2340-2345,共6页
目的探讨静默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MI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018年6—11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5月收治的AMI患者60... 目的探讨静默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疾病进展恐惧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AMI患者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018年6—11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5月收治的AMI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静默疗法。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FoP-Q-SF)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组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和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试验组FoP-Q-SF中生理健康、社会家庭功能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12.78±3.47)、(10.45±2.44)、(23.24±4.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3±2.72)、(11.59±2.82)、(25.91±3.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623、2.277、3.499,P<0.05);试验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因子得分及总分分别为(1.26±0.19)、(1.42±0.23)、(1.19±0.28)、(1.20±0.16)、(121.81±9.5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0.25)、(1.68±0.37)、(1.82±0.41)、(1.71±0.33)、(145.85±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580~13.659,P<0.001)。结论静默疗法可有效降低AMI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程度,改善其心理健康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默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 疾病进展恐惧 心理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