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_(3)O_(4)/MXene/WPU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陶美洁 李志伟 +1 位作者 杨科 李衡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30-4236,共7页
实现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降低反射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所追求的。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直径为30~40μm,厚度为70~200 nm的Fe_(3)O_(4)纳米片,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结晶度良好。改变Fe_(3)O_(4)纳米片含量,... 实现高电磁屏蔽性能的同时降低反射是目前电磁屏蔽材料所追求的。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直径为30~40μm,厚度为70~200 nm的Fe_(3)O_(4)纳米片,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结晶度良好。改变Fe_(3)O_(4)纳米片含量,喷涂制备的Fe_(3)O_(4)/MXene/WPU复合膜的反射值能低至4.3 dB,反射功率(R)从0.81降至0.63,透射功率(T)仅为10^(-3)数量级。同样,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直径为180~200 nm、分散性良好的Fe_(3)O_(4)纳米微球。同等Fe_(3)O_(4)含量下纵向对比发现,含Fe_(3)O_(4)纳米片的复合膜电磁屏蔽性能稍高于含Fe_(3)O_(4)纳米球的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fe_(3)o_(4)纳米 fe_(3)o_(4)纳米 纳米复合材料 喷涂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的Fe_(3)O_(4)@C纳米球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常鲲鹏 赵振杰 余美东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21年第5期7-11,共5页
以溶剂热法制备出的Fe_(3)O_(4)纳米球为铁源、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单分散性良好的Fe_(3)O_(4)@C纳米球。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Fe_(3)O_(4)纳米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以及包碳厚度对Fe_(3)O_(4)@C磁响应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比... 以溶剂热法制备出的Fe_(3)O_(4)纳米球为铁源、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单分散性良好的Fe_(3)O_(4)@C纳米球。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Fe_(3)O_(4)纳米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以及包碳厚度对Fe_(3)O_(4)@C磁响应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潮湿环境下Fe_(3)O_(4)和Fe_(3)O_(4)@C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Fe_(3)O_(4)饱和磁化强度可达73.5 emu/g,碳层最厚时Fe_(3)O_(4)@C最低饱和磁化强度能达到38.3 emu/g,并且潮湿环境下Fe_(3)O_(4)@C呈现出更好的稳定性。最后,红外光谱测试表明Fe_(3)O_(4)@C纳米球表面含有许多水溶性的官能团,表明其在生物检测方面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法 fe_(3)o_(4)纳米 fe_(3)o_(4)@C纳米 磁性能 稳定性
下载PDF
中空磁性Fe_(3)O_(4)纳米球/MXene复合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3
作者 郑贤宏 唐金好 +1 位作者 李长龙 王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2-150,共9页
为优化导电织物对电磁波的阻抗匹配性,减少电磁波的二次污染,在棉织物中引入磁损耗材料中空Fe_(3)O_(4)纳米球,并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将其与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结合制备中空磁性Fe_(3)O_(4)纳米球/MXene复合棉织物,探究中空磁... 为优化导电织物对电磁波的阻抗匹配性,减少电磁波的二次污染,在棉织物中引入磁损耗材料中空Fe_(3)O_(4)纳米球,并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将其与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结合制备中空磁性Fe_(3)O_(4)纳米球/MXene复合棉织物,探究中空磁性Fe_(3)O_(4)纳米球对复合棉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借助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中空磁性Fe_(3)O_(4)纳米球/MXene复合棉织物的形貌结构和电磁屏蔽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水热合成制备的Fe_(3)O_(4)具有中空球状形貌和尖晶石晶体结构,颗粒尺寸较为均匀,为(271.9±4.6)nm;随着Fe_(3)O_(4)/MXene负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复合棉织物的方阻逐渐减小,最低为(10.5±1.7)Ω/,并展现出较好的透气性;复合棉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也逐渐增强,最高电磁屏蔽效能可达(29.03±0.3)dB,且织物的屏蔽机制由吸收为主逐渐向反射为主转变,其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主要归因于MXene纳米片和中空磁性Fe_(3)O_(4)纳米球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 fe_(3)o_(4)纳米 复合棉织物 层层组装 电磁屏蔽 屏蔽机制
下载PDF
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Cu(Ⅱ)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楠 代红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51-8155,共5页
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随后采用SiO_(2)对其进行包覆形成了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通过XRD、SEM、TEM、磁性能分析和吸附性能分析等对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随后采用SiO_(2)对其进行包覆形成了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通过XRD、SEM、TEM、磁性能分析和吸附性能分析等对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具有Fe_(3)O_(4)和SiO_(2)两种晶型结构,SiO_(2)成功包覆在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上,SiO_(2)并没有对各组织的结构和成分产生较大影响;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的粒径在200~400 nm左右,且呈核壳式的结构,内层Fe_(3)O_(4)纳米粒子的颜色较深,外层SiO_(2)的颜色较浅;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在室温下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6.31 A·m^(2)/kg,剩余磁化强度几乎为0;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对Cu(Ⅱ)的吸附在1500 min时达到饱和,去除率最高为63%,最大吸附容量可达120 mg/g,其对Cu(Ⅱ)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纳米粒子 fe_(3)o_(4)@Sio_(2)核壳磁性纳米材料 Cu(Ⅱ) 吸附性能
下载PDF
Fe_(3)O_(4)/PDA复合纳米材料回收高黏度油田采出水中油相的研究
5
作者 何佳兴 施文剑 +3 位作者 邵菊芳 朱玉蕙 Adi Pranoto 石美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70-172,共3页
高黏度油田采出水通常呈现乳浊液的状态,难以实现油水分离。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在超声波辅助下将聚多巴胺(PDA)与纳米Fe_(3)O_(4)键合,制得Fe_(3)O_(4)/PDA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显微镜、物理吸附仪等表征。在交... 高黏度油田采出水通常呈现乳浊液的状态,难以实现油水分离。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在超声波辅助下将聚多巴胺(PDA)与纳米Fe_(3)O_(4)键合,制得Fe_(3)O_(4)/PDA复合材料,并采用FTIR、显微镜、物理吸附仪等表征。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实现油田采出水破乳,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并考察了Fe_(3)O_(4)/PDA复合材料稳定循环使用次数、交变磁场频率对回收油相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低磁场频率6.0 Hz下,所制备材料可稳定循环使用11次,为油田采出水重复利用和高附加值油相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有效、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纳米材料 聚多巴胺 油水分离 油田采出水
下载PDF
Fe_(3)O_(4)纳米颗粒的共沉淀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徐舒婷 梁燕霞 +3 位作者 江莉 陶铸 琚文涛 卫国英 《中国计量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目的:开发高效、清洁、经济的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推动磁絮凝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研究了n(Fe^(3+))∶n(Fe^(2+))配比及反应温度对颗粒形貌、粒径、结构、表面官能团、Zeta... 目的:开发高效、清洁、经济的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推动磁絮凝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颗粒,研究了n(Fe^(3+))∶n(Fe^(2+))配比及反应温度对颗粒形貌、粒径、结构、表面官能团、Zeta电位等的影响,并测试了样品的磁性能。结果:n(Fe^(3+))∶n(Fe^(2+))配比为1.75∶1,反应温度为50℃时,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粒径为10~80 nm,晶型稳定,表面基团-OH较多,Zeta电位绝对值小;其饱和磁化强度为67.18 emu·g^(-1),矫顽力为3242.00 A·m^(-1),剩余磁化强度为4.47 emu·g^(-1)。结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获得Fe_(3)O_(4)纳米颗粒,可作为优良的磁絮凝材料促进水中的絮凝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絮凝 fe_(3)o_(4)纳米颗粒 共沉淀法 尺寸调控
下载PDF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强化微藻废水处理及产油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孟子棋 唐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4,共5页
针对微藻规模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不稳定、采收困难及藻细胞油脂提取率低等问题,以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作为强化剂和絮凝剂,考察其对微藻废水处理效果、藻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含率及后续微藻采收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在20 ... 针对微藻规模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去除效果不稳定、采收困难及藻细胞油脂提取率低等问题,以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作为强化剂和絮凝剂,考察其对微藻废水处理效果、藻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含率及后续微藻采收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在20 mg/L浓度的Fe_(3)O_(4)NPs作用下,斜生栅藻对污水中COD、NH_(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82%、93.25%和78.22%,小球藻生物量增加49.91%,总脂产量增加66.92%;投加30 mg/L浓度的Fe_(3)O_(4)NPs可以在10 min内获得94%的小球藻收获率;当投加浓度增加到100 mg/L时,小球藻细胞的油脂含率由23.27%提升至38.66%,总脂产量增加68.38%。为制定集促进微藻净水效率提高、藻细胞生物量和油脂含率提升及藻细胞快速采收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Fe_(3)O_(4)NPs投加策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 废水处理 油脂产率 微藻采收
下载PDF
GQDs/WS_(2)/Fe_(3)O_(4)磁分离适配体荧光传感器构建及其在甲胎蛋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肖沙 刘莹 +2 位作者 申炳俊 金丽虹 夏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2-129,共8页
以聚乙二醇化石墨烯量子点标记的适配体(GQDs-PEG-Apt)作为甲胎蛋白(AFP)的特异性识别分子和能量供体,以WS_(2)/Fe_(3)O_(4)纳米复合物为单一能量受体,构建磁分离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并用血清AFP定量检测。样本中没有AFP时,能量供体与受体... 以聚乙二醇化石墨烯量子点标记的适配体(GQDs-PEG-Apt)作为甲胎蛋白(AFP)的特异性识别分子和能量供体,以WS_(2)/Fe_(3)O_(4)纳米复合物为单一能量受体,构建磁分离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并用血清AFP定量检测。样本中没有AFP时,能量供体与受体间π-π堆积作用和非辐射共振能力转移(FRET)令GQDs-PEG-Apt荧光猝灭;存在AFP时,GQDs-PEG-Apt与靶标结合并从WS_(2)/Fe_(3)O_(4)纳米复合物表面脱离,体系荧光强度得以恢复;经过磁性分离后,传感体系上清液487 nm处荧光强度随AFP浓度增大而增强;浓度在5~1000 ng/mL范围内,传感体系荧光相对恢复值与AFP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89。构建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实现血清AFP定量检测,其检测限(LOD)为0.5 p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2%~6.41%,回收率为91.92%~9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适配体 WS_(2)/fe_(3)o_(4)纳米复合物 磁分离 甲胎蛋白
下载PDF
Fe_(3)O_(4)负载Ti_(3)C_(2)T_(x)对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世怡 冯爱虎 +1 位作者 李晓燕 于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28,I0005-I0007,共11页
Ti_(3)C_(2)T_(x) MXene材料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但其层间距较小,且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本工作探索了Ti_(3)C_(2)T_(x)的改性策略,提高其化学稳定性与离子吸附容量,利用一... Ti_(3)C_(2)T_(x) MXene材料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及丰富的表面官能团,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但其层间距较小,且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本工作探索了Ti_(3)C_(2)T_(x)的改性策略,提高其化学稳定性与离子吸附容量,利用一步水热方法制备出不同Fe_(3)O_(4)掺杂量的Fe_(3)O_(4)-Ti_(3)C_(2)T_(x)(FeMX)复合吸附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FeMX吸附剂对Pb(Ⅱ)的理论饱和吸附量可达到210.54 mg/g。研究进一步揭示了FeMX材料对Pb(Ⅱ)离子的吸附机理,Fe_(3)O_(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插层在Ti_(3)C_(2)T_(x)纳米片层间,有效增加了Ti_(3)C_(2)T_(x)纳米片的比表面积与层间距,提高了对Pb(Ⅱ)的去除能力。本研究可为发展优异重金属离子吸附特性的MXene基复合材料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fe_(3)o_(4)纳米颗粒 重金属离子吸附 稳定性
下载PDF
高密度煤油基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世达 崔红超 +1 位作者 张佳佳 李振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3-1119,共7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改变Fe_(3)O_(4)纳米颗粒的生长温度、包覆环境pH、清洗、分散方式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试验,得出Fe_(3)O_(4)纳米颗粒在生长阶段、包覆阶段、分散阶段的最佳参数条件,优化以往的制备工艺,使油酸包覆的磁性颗粒在煤...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通过改变Fe_(3)O_(4)纳米颗粒的生长温度、包覆环境pH、清洗、分散方式等工艺参数进行对比试验,得出Fe_(3)O_(4)纳米颗粒在生长阶段、包覆阶段、分散阶段的最佳参数条件,优化以往的制备工艺,使油酸包覆的磁性颗粒在煤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提高。通过XRD、TEM、VSM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并使用旋转流变仪对所制煤油基磁性液体的流变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Fe_(3)O_(4)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4nm,呈现较为规则的球形,饱和磁化强度为60(A·m^(2))·kg^(-1),可制备出质量分数可达60%的高密度煤油基磁性液体,与普通磁液相比,以此制备工艺得的高密度煤油基磁性液体在饱和磁化强度、抗氧化性等方面皆有较大提升,拥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fe_(3)o_(4)纳米颗粒 制备方法 磁饱和强度
原文传递
磁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肿瘤细胞光热疗与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驰 景亚 +1 位作者 张光辉 左振宇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45-6553,共9页
肿瘤是目前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实现对肿瘤的精准和非侵入性高效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极高长径比、易于穿透细胞膜并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碳纳米管(CNTs)作为载体,以乙酰丙酮铁为铁源,通过溶剂热法在其表面原位生长具有超顺磁特... 肿瘤是目前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实现对肿瘤的精准和非侵入性高效诊疗具有重要意义。以具有极高长径比、易于穿透细胞膜并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碳纳米管(CNTs)作为载体,以乙酰丙酮铁为铁源,通过溶剂热法在其表面原位生长具有超顺磁特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_(3)O_(4)NPs),制备了具有优异水分散稳定性的磁性碳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结果表明该磁性碳纳米管具有较高的近红外光热转换性能,在50μg·mL^(-1)浓度下808 nm激光照射10 min即可升温至48.6℃,且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细胞及成像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具有优异的光热杀伤效果,在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中磁共振成像(MRI)T_(2)弛豫率r_(2)可达215.61 mmol^(-1)·L·s^(-1),表明制备的磁性碳纳米管具有出色的生物安全性、磁性和光热特性,有望用于磁靶向的肿瘤光热疗与磁共振成像的一体化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 光热治疗 磁共振成像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及其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宇龙 姚俊虎 +1 位作者 舒闯闯 佘跃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64-2474,共11页
纳米Fe_(3)O_(4)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尺寸小和低毒性,且易在外磁场下分离,近几年来在石油开发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NPs)的生物合成及其在提高采收率(EOR)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生物、植物提取... 纳米Fe_(3)O_(4)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尺寸小和低毒性,且易在外磁场下分离,近几年来在石油开发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NPs)的生物合成及其在提高采收率(EOR)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生物、植物提取液和动物合成磁铁矿:微生物的合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二是还原矿化作用;植物提取液的合成依赖水溶性的一些代谢物,如多酚、生物碱和柠檬酸等的作用;动物体中也发现了磁铁矿,可以感应地磁场从而判断方向。然后阐述了Fe_(3)O_(4)NPs的EOR机理和应用:Fe_(3)O_(4)NPs可以将油滴包裹形成稳定的乳液,降低界面张力,改变润湿性,通过增加驱替流体的黏度和降低重油的黏度来提高波及效率以及楔形结构产生分离压力。在此作用下,总结了磁性Fe_(3)O_(4)在EOR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 生物合成 提高采收率 环境友好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Fe_(3)O_(4)/AgNWs复合薄膜的制备与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桢 马忠雷 +3 位作者 康松磊 景佳瑶 石林 李运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62-1169,1211,共9页
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负载到细菌纤维素(BC)表面上制得BC@Fe_(3)O_(4)分散液,以银纳米线(Ag NWs)为导电填料,采用两步真空辅助抽滤法制得了具有磁性导电层级结构的BC@Fe_(3)O_(4)/Ag NWs复合薄膜。通过SEM、TEM、F... 采用原位共沉淀法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负载到细菌纤维素(BC)表面上制得BC@Fe_(3)O_(4)分散液,以银纳米线(Ag NWs)为导电填料,采用两步真空辅助抽滤法制得了具有磁性导电层级结构的BC@Fe_(3)O_(4)/Ag NWs复合薄膜。通过SEM、TEM、FTIR、XRD对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对BC@Fe_(3)O_(4)/AgNWs复合薄膜的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Ag NWs面积含量为1.8 g/m^(2)时,制得的BC@Fe_(3)O_(4)/AgNWs复合薄膜的总电磁屏蔽效能可达56 dB。Ag NWs与BC@Fe_(3)O_(4)基体之间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使BC@Fe_(3)O_(4)/Ag NWs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分别为84.6 MPa和4.05%(Ag NWs面积含量为0.8 g/m^(2))。BC@Fe_(3)O_(4)/Ag NWs复合薄膜自身的层级结构与Fe_(3)O_(4)和Ag NWs的电磁双损耗协同作用赋予其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纳米线 fe_(3)o_(4)纳米粒子 层级结构 电磁屏蔽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掺混纳米粒子对脂肪酸甲酯乙醇混合燃油的蒸发及微爆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汤诗婷 姜根柱 +2 位作者 孙文强 薛文华 王筱蓉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40,共7页
通过添加脂肪酸甲酯和乙醇的混合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_(3)O_(4)纳米颗粒(0.05%,0.5%,1%,2%)的蒸发过程.在正常重力条件下,分析比较了纳米流体液滴在773K和873 K两种温度下的蒸发特性,并与脂肪酸甲酯和乙醇二元混合物的蒸发特性进行了... 通过添加脂肪酸甲酯和乙醇的混合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_(3)O_(4)纳米颗粒(0.05%,0.5%,1%,2%)的蒸发过程.在正常重力条件下,分析比较了纳米流体液滴在773K和873 K两种温度下的蒸发特性,并与脂肪酸甲酯和乙醇二元混合物的蒸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燃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在773 K和873 K环境温度下的瞬态加热阶段,燃料发生了明显的微爆炸,平衡蒸发阶段遵循d^(2)定律.在873 K的环境温度下,低浓度的纳米粒子会缩短液滴燃料的寿命,高浓度的纳米粒子容易剧烈运动而累积成核,并最终在液滴的表面形成多空的球形壳,抑制了液滴的蒸发.在773 K的环境温度下,高浓度的纳米粒子从环境温度吸收大量热量,从而加速了液滴的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纳米粒子 脂肪酸甲酯 纳米流体 微爆炸
下载PDF
基于富勒烯高渗透性磁性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磁热性能考察
15
作者 邓晓兰 王思琴 +3 位作者 李馥伶 陈晓亮 侯廷幸 朱文全 《中南药学》 2023年第9期2379-2385,共7页
目的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并考察其磁热性能。方法选择富勒烯(C_(60))作为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载体,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纳米载体;通过吸附法装载阿霉素(Dox)... 目的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并考察其磁热性能。方法选择富勒烯(C_(60))作为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载体,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制备C_(60)/Fe_(3)O_(4)纳米载体;通过吸附法装载阿霉素(Dox)构建了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TEM)和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等方法对纳米载体进行结构表征;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考察不同功率、浓度、质量分数以及介质对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磁热性能的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_(60)/40%Fe_(3)O_(4)-Dox对4T1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征显示成功制备C_(60)/Fe_(3)O_(4)纳米载体,且载药后粒径由44.61 nm增至61.85 nm,载药量6.21%,包封率74.09%。30 mg·mL-1的C_(60)/40%Fe_(3)O_(4)-Dox分散液在外加磁场(210 V,350 W)作用下于6 min内升温达到42~46℃的目标温度范围。在模拟不同pH的体内环境中,C_(60)/4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在肿瘤弱酸性条件下的升温效果优于生理盐水以及弱碱性体液环境。C_(60)/40%Fe_(3)O_(4)对4T1细胞无明显毒性,通过磁热疗作用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C_(60)/40%Fe_(3)O_(4)-Dox使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制备的C_(60)/Fe_(3)O_(4)-Dox磁性纳米递药系统在交变磁场中,C_(60)/Fe_(3)O_(4)分散液的升温效果与其浓度、Fe_(3)O_(4)质量分数和磁场功率成正相关;细胞实验证实其具备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且在外加磁场作用下,C_(60)/40%Fe_(3)O_(4)-Dox通过磁热疗效应与Dox协同作用可显著诱导4T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fe_(3)o_(4)纳米颗粒 磁热性能 热疗
下载PDF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在农学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尚文学 张斌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7-72,共6页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由于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表面效应和超顺磁性等优良特性在农学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在磁性固相萃取、食品工业、控释农药、农药增效及光催化降解等农学相关领域的应用...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由于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具有表面效应和超顺磁性等优良特性在农学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在磁性固相萃取、食品工业、控释农药、农药增效及光催化降解等农学相关领域的应用,比较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纳米粒子 农药检测 控释农药
下载PDF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固定化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晶晶 薛超辉 +2 位作者 李红娟 于景华 李洪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0-285,共6页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因兼具磁学特性和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文简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特性、制备及酶固定化方法,并通过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固定化不同食品级酶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总结磁性Fe_...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因兼具磁学特性和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文简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特性、制备及酶固定化方法,并通过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固定化不同食品级酶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总结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固定化酶技术在食品工业的应用现状,以期为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固定化酶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 纳米复合材料 固定化酶 食品工业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消化研究
18
作者 牛芸 王晴 +1 位作者 韩彬 彭晓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7-175,共9页
为了提高花青素的生物利用率,本研究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优化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并对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进行粒径分析、Zeta电... 为了提高花青素的生物利用率,本研究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利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优化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的合成,并对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进行粒径分析、Zeta电位测定、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以及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表明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花青素与Fe_(3)O_(4)的质量比为1:46,反应时间为19.6 h,反应温度为47℃,此工艺条件下花青素的包封率为87.51%。该纳米复合物粒径分布集中在100~1200 nm,且分布均匀,Zeta电位为-48.15 mV。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花青素与Fe_(3)O_(4)纳米粒子间形成了表面光滑的球状颗粒。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在1635、1083 cm^(-1)处出现花青素C=O和C-H特征峰。体外消化实验得出花青素在胃液和肠液中的保留率为91.99%和46.23%,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肠液中均提高(P<0.05)。因此,共沉淀法能够提高花青素的生物利用率,为花青素的高效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fe_(3)o_(4)纳米复合物 响应面 体外消化 抗氧化活性 结构表征
下载PDF
磁性液体制备方法及几类特种磁性液体简介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世达 崔红超 +1 位作者 张志力 李德才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061-10068,共8页
在新兴功能材料层出不穷的当代,纳米磁性颗粒的使用热度持续上升,以其为基础制成的磁性液体复合材料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广阔的应用范围,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着重介绍了磁性液体的发展,阐述了不同类型磁性液体所对应的制备方... 在新兴功能材料层出不穷的当代,纳米磁性颗粒的使用热度持续上升,以其为基础制成的磁性液体复合材料有着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广阔的应用范围,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着重介绍了磁性液体的发展,阐述了不同类型磁性液体所对应的制备方法,并对几类特种磁性液体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 fe_(3)o_(4)纳米颗粒 制备方法 特种磁性液体
下载PDF
磁响应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鑫韬 徐瑾 +1 位作者 王金玉 何燕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41-47,共7页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和超声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和Fe_(3)O_(4)纳米粒子,经过羟基化、氨基化对Fe_(3)O_(4)纳米粒子进行改性,最后通过酰胺反应使GO和Fe_(3)O_(4)-NH_(2)纳米粒子发生反应得到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MGO).... 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和超声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和Fe_(3)O_(4)纳米粒子,经过羟基化、氨基化对Fe_(3)O_(4)纳米粒子进行改性,最后通过酰胺反应使GO和Fe_(3)O_(4)-NH_(2)纳米粒子发生反应得到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MGO).研究了Fe_(3)O_(4)纳米粒子超声共沉淀温度和Fe_(3)O_(4)-OH羟基化水解时间对制备的磁性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0℃时制备出的Fe_(3)O_(4)纳米粒子粒径较小,为7~13nm,形状规则性更好;当水解时间为6h时,在Fe_(3)O_(4)粒子表面包覆SiO_(2)同时羟基化,结果显示具有更好的包覆完整度及合适的包覆层厚度;在活化剂EDC和NHS存在的条件下,氧化石墨烯和改性后的Fe_(3)O_(4)纳米粒子发生酰胺反应,成功制备出M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纳米粒子 氧化石墨烯 二氧化硅 粒度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