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钯负载羟基氧化铁纳米棒的合成及对硅烷氧化反应性能影响
1
作者 张亚汝 郭乙玲 +2 位作者 李梦瑶 黄玉凤 胡凤莲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30-34,共5页
以氯化铁、氯化钠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羟基氧化铁(FeOOH)纳米棒,采用管式加热炉焙烧并通入H_(2)/Ar混合气进行还原反应,再通过浸渍法将钯单原子负载在FeOOH纳米棒上,合成了钯单原子负载FeOOH纳米棒(Pd_(1)/FeOOH),并对其结... 以氯化铁、氯化钠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羟基氧化铁(FeOOH)纳米棒,采用管式加热炉焙烧并通入H_(2)/Ar混合气进行还原反应,再通过浸渍法将钯单原子负载在FeOOH纳米棒上,合成了钯单原子负载FeOOH纳米棒(Pd_(1)/FeOOH),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基二苯基硅烷为模型化合物,研究其有机氧化催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甲基二苯基硅烷的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t=15 min,甲基二苯基硅烷氧化反应转化率为99%,产物甲基二苯基硅醇的选择性为99%,转化频率(TOF)为6820 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oh纳米 钯单原子 有机氧化 甲基二苯基硅烷
下载PDF
α-FeOOH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降解甲基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丽清 刘新锋 +2 位作者 周华锋 谢颖 李宏亮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7-1230,共4页
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α-FeOOH纳米棒,并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H2O2/α-FeOOH类Fenton条件下对甲基橙(MO)溶液进行处理,考察各种因素对溶液中MO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α-FeOOH能有效催... 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备了分散性较好的α-FeOOH纳米棒,并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H2O2/α-FeOOH类Fenton条件下对甲基橙(MO)溶液进行处理,考察各种因素对溶液中MO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α-FeOOH能有效催化降解水溶液中的MO,降解率随H2O2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但当H2O2初始浓度达5.47mol/L时,降解率反而下降.UV-Vis谱图显示,MO在80℃水浴中达到了很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橙 α-feooh纳米 催化 H2O2 降解
下载PDF
基于β-FeOOH纳米棒制备LiFePO_4/C和Fe_2O_3纳米电极材料及其电池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卫新 翁韶迎 +2 位作者 张俊 杨则恒 王强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5-1501,共7页
自制直径为90nm、长为500nm的β-FeOOH纳米棒为前驱物,通过碳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分别制备出形貌均匀、粒径为300nm的LiFePO4/C正极材料和粒径为100nm的Fe2O3负极材料,并研究它们对金属锂组成半电池和构造LiFePO4/C vs.Fe2O3全电池的电... 自制直径为90nm、长为500nm的β-FeOOH纳米棒为前驱物,通过碳热还原法和热分解法分别制备出形貌均匀、粒径为300nm的LiFePO4/C正极材料和粒径为100nm的Fe2O3负极材料,并研究它们对金属锂组成半电池和构造LiFePO4/C vs.Fe2O3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FePO4/C半电池在0.1C、0.5C、1.0C、5.0C、10.0C和15.0C(1C=170 mA g–1)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8.8、153.2、144.3、126.8、111.0 mA h g–1和92.9mA h g–1。经过不同倍率循环后,返回0.1 C放电比容量为157.5mA h g–1,为初始0.1 C放电比容量的99.2%。Fe2O3半电池在50mA g–1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55.5mA h g–1,循环50次后,仍保持460mA h g–1的放电比容量。LiFePO4/C vs.Fe2O3全电池在0.1 C倍率下,相对于LiFePO4活性物质,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8.7mA h g–1;相对于Fe2O3活性物质,首次放电比容量为441.7mA h g–1。由LiFePO4/C纳米粒子作为正极材料、Fe2O3纳米粒子作为负极材料组成的全电池在0.1 C到2.0 C不同倍率下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且返回0.1 C后其放电比容量相对于初始0.1 C放电比容量无衰减。可见,以β-FeOOH纳米棒为前驱物控制制备的LiFePO4/C正极纳米材料和Fe2O3负极纳米材料可以有效地提升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ooh纳米 磷酸铁锂 三氧化二铁 纳米粒子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娟 黄惠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FeSO_(4)·7H_(2)O和CH_(3)COONa·3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制备α-FeOOH纳米棒,将所得α-FeOOH纳米棒于250℃烧结2 h制备α-Fe_(2)O3纳米棒,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备的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 以FeSO_(4)·7H_(2)O和CH_(3)COONa·3H_(2)O为原料,采用水热方法制备α-FeOOH纳米棒,将所得α-FeOOH纳米棒于250℃烧结2 h制备α-Fe_(2)O3纳米棒,采用差热-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制备的α-FeOOH和α-Fe_(2)O3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100℃水热反应6 h可制备得到平均直径为18 nm的纯相α-FeOOH纳米棒,再于250℃烧结2 h后获得平均直径为16 nm的纯六方相α-Fe_(2)O3纳米棒;α-Fe_(2)O3和α-FeOOH纳米棒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显著,添加质量分数2%的α-Fe_(2)O3纳米棒和α-FeOOH纳米棒可使高氯酸铵的结束分解温度分别降低40,54℃,高温分解峰值温度分别降低51.1,61.6℃;当α-Fe_(2)O3纳米棒添加质量分数达到10%时,高氯酸铵的高温分解峰值温度降低约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_(2)O_(3)纳米 α-feooh纳米 高氯酸铵 热分解
下载PDF
棒状β-FeOOH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类酶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冬 雷蕾 +4 位作者 王丽霞 高可奕 贾彤彤 王雪 薛朝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99,共8页
纳米酶是一种可模拟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制备简单、易于储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本文采用了简单的低温水解沉淀法,以聚乙烯亚胺为生长模板,在水相中制备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β-FeOOH纳米棒... 纳米酶是一种可模拟天然酶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具有催化活性高、制备简单、易于储存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本文采用了简单的低温水解沉淀法,以聚乙烯亚胺为生长模板,在水相中制备了一种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β-FeOOH纳米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X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对β-FeOOH纳米棒进行了形貌成份的表征.结果表明,β-FeOOH纳米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与天然过氧化物酶(HRP)相比,β-FeOOH纳米棒对底物的亲和力相似,反应速率是HRP的2.6倍,可催化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蓝绿色氧化产物.此外,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水杨酸为捕获剂,验证了β-FeOOH纳米棒可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实现TMB的氧化,达到类酶催化效果.本研究为纳米酶取代天然酶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ooh纳米 纳米 HRP 羟基自由基
下载PDF
多孔α-Fe_2O_3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吸收性能
6
作者 余晨 丁明 韩成良 《安徽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19-21,共3页
以CTAB为模板在水-丁醇体系中合成了α-Fe OOH纳米棒。然后通过煅烧法制得多孔α-Fe_2O_3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表明,α-Fe OOH纳米棒在煅烧后能获得多孔α-Fe_2O_3纳米棒,该纳米棒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吸... 以CTAB为模板在水-丁醇体系中合成了α-Fe OOH纳米棒。然后通过煅烧法制得多孔α-Fe_2O_3纳米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研究表明,α-Fe OOH纳米棒在煅烧后能获得多孔α-Fe_2O_3纳米棒,该纳米棒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同时讨论了多孔α-Fe_2O_3纳米棒形成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ooh纳米 多孔α-Fe_2O_3 煅烧 可见光吸收
下载PDF
耐久型β-FeOOH纳米棒/聚酯织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高效双功能水净化研究
7
作者 王明磊 张茂江 +3 位作者 高乾宏 张明星 胡江涛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2-65,共4页
中国近30年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尤其是对水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及人类健康。工业含油/可溶性高毒废水是水净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制备能够同时实现油水分离和降解有机物污染物的材料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 中国近30年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尤其是对水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及人类健康。工业含油/可溶性高毒废水是水净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制备能够同时实现油水分离和降解有机物污染物的材料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本研究制备了耐久型β-FeOOH纳米棒/聚酯织物复合材料,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在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的同时,将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原位降解的双重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油/水分离效率及对水中高毒、可溶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及90%以上;材料经过多轮循环降解实验和加速洗涤试验后,油/水分离效率和有害有机物的去除率仍保持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织物 辐射引发接枝聚合 β-feooh纳米 光Fenton 油水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