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_2O_3/F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观组织 被引量:3
1
作者 牛朝东 葛彪 +2 位作者 贾善顺 黄志林 杜鹏 《煤炭技术》 CAS 2006年第3期7-9,共3页
采用熔铸法成功的制备成了Al2O3/Fe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增强相Al2O3的微观组织。实验表明:增强相呈颗粒状均匀分布在铁基体中,增强相和基体无反应层;随Al2O3的含量的增加其微观组织变化过程为:细小的颗粒状增强物由... 采用熔铸法成功的制备成了Al2O3/Fe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观察增强相Al2O3的微观组织。实验表明:增强相呈颗粒状均匀分布在铁基体中,增强相和基体无反应层;随Al2O3的含量的增加其微观组织变化过程为:细小的颗粒状增强物由4μm逐渐长大为较粗大的粒状约10μm,并在颗粒内部出现了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AL2O3 熔铸法 微观组织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properties,and wear resistance of VCp-reinforced Fe-matrix composites treated by Q&P process 被引量:2
2
作者 Ping-hu Chen Yi-bo Li +3 位作者 Rui-qing Li Ri-peng Jiang Song-sheng Zeng Xiao-qian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1060-1069,共10页
A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 process was applied to vanadium carbide particle(VCp)-reinforced Fe-matrix composites(VC-Fe-MCs) to obtain a multiphase 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VC, V8 C7, M3 C, α-Fe, and γ-Fe... A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Q&P) process was applied to vanadium carbide particle(VCp)-reinforced Fe-matrix composites(VC-Fe-MCs) to obtain a multiphase microstructure comprising VC, V8 C7, M3 C, α-Fe, and γ-Fe. The effects of the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and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the VC-Fe-MC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the carbide became coarse and that the shape of some particles began to transform from diffused graininess into a chrysanthemum-shaped structure with increasing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The microhardnes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but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after wear testing compared with the microhardness before wear testing; the microhardness values improved by 20.0% ± 2.5%. Retained austenite enhanced the impact toughness and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TRIP) effect to improve wear resistance under certain loa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adium CARBIDE fe-matrix composites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PROCESS 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effect MICROHARDNESS impact toughness wear resistance
下载PDF
铬渣无害化及资源化生产铁铝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聪 顾建强 +2 位作者 谌戡 何小芬 田志强 《四川环境》 2022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解决目前国内铬渣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且未对其中的铬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采用“制浆+两性活化解毒+固液分离+混合配料+压制成型+烘干”方法处理铬渣及含铬废物,将铬渣无害化处理后制成铁铝基复合材料作为钢铁行业提钒冷却剂,考察了活... 为解决目前国内铬渣无害化处理不彻底且未对其中的铬进行资源化利用的问题,采用“制浆+两性活化解毒+固液分离+混合配料+压制成型+烘干”方法处理铬渣及含铬废物,将铬渣无害化处理后制成铁铝基复合材料作为钢铁行业提钒冷却剂,考察了活性炭、铬克剂、钠水玻璃投加量、辅料配比、烘干时间等参数对铬渣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制备铁铝基复合材料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投加量为铬渣质量1%,铬克剂投加量按铬克剂与六价铬比值2,钠水玻璃投加量为铬渣量15%,白云石粉投加量为铬渣质量10%,膨润土投加量为铬渣质量3%,硅石投加量为铬渣质量15%,烘干时间2h,系统运行稳定,铬渣无害化彻底,生产的铁铝基复合材料能达到《铬渣产铁铝基炼钢复合材料(FA型复合材料)》(T/CPCIF 0047-2020)要求。本工艺系统能够实现铬渣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利用,能够满足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应用的需求,对于降低铬渣的存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渣 无害化 两性活化 铁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Cr,Fe)_7C_3颗粒束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耐磨性
4
作者 田景来 叶芳霞 +2 位作者 王亮亮 钟黎声 许云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3,共3页
为了获得耐磨性较好且呈规律分布的碳化铬颗粒束增强铁基复合材料,采用铸渗-热处理法将纯铬丝与白口铸铁进行原位反应,制备了(Fe,Cr)7C3颗粒束增强铁基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对不同保温时间所得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分析和微观组织观察,同... 为了获得耐磨性较好且呈规律分布的碳化铬颗粒束增强铁基复合材料,采用铸渗-热处理法将纯铬丝与白口铸铁进行原位反应,制备了(Fe,Cr)7C3颗粒束增强铁基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对不同保温时间所得复合材料进行物相分析和微观组织观察,同时测试了其硬度及相对耐磨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颗粒束内的主要物相组成为α-Fe,γ-Fe和(Fe,Cr)7C3,且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Fe,Cr)7C3颗粒束的面积逐渐增大,束内组织形态由共晶向亚共晶转变;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优良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 Cr)7C3颗粒束增强铁基复合材料 铸渗-热处理 原位反应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V-EPC制备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表面质量和组织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祖来 蒋业华 +1 位作者 周荣 欧阳习科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以HT3 0 0为基体 ,用WC颗粒作为增强颗粒 ,通过V EPC铸渗工艺制备出较为理想的铁基表面耐磨材料 ,铸件复合层厚度均匀 ,厚度为 6mm左右 ,WC在复合层中分布较为均匀 ;在复合过程中 ,主要是铁液向复合层渗透 ,铬向母材的渗透也有 ,但量很... 以HT3 0 0为基体 ,用WC颗粒作为增强颗粒 ,通过V EPC铸渗工艺制备出较为理想的铁基表面耐磨材料 ,铸件复合层厚度均匀 ,厚度为 6mm左右 ,WC在复合层中分布较为均匀 ;在复合过程中 ,主要是铁液向复合层渗透 ,铬向母材的渗透也有 ,但量很少 ,合金层和母材的结合良好 ,属于冶金结合 ,其硬度从复合层到基体先升高后降低 ,复合层平均硬度比HT3 0 0提高 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表面复合材料 铸渗 V-EPC 硬度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9
6
作者 范瑞瑞 张瑞 +1 位作者 李炎 魏世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20-123,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Al2O3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及显维硬度计研究Al2O3含量、C元素及Mo元素对该复合材料烧结性能、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C元素的复合材料基体为α-Fe,添加C元素时基体为α-Fe和Fe3C相;未添...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Al2O3颗粒增强Fe基复合材料,利用XRD、SEM及显维硬度计研究Al2O3含量、C元素及Mo元素对该复合材料烧结性能、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C元素的复合材料基体为α-Fe,添加C元素时基体为α-Fe和Fe3C相;未添加Mo元素时,增强体为α-Al2O3相;添加Mo元素时,增强体为FeAl2O4相。硬度分析可知,添加C元素,可显著提高试样基体的硬度,5%Al2O3+3%C试样基体硬度为500HV,淬火后硬度高达900HV左右,比淬火前提高了76.7%;添加Mo元素的试样基体硬度也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氧化铝 粉末冶金法
下载PDF
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晓冬 宋延沛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90-995,共6页
介绍了原位反应铸造法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铁基体的选择,并对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不同颗粒增强的铁基复合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对比。简述了基体和颗粒增强相的界面反应以及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铁基复... 介绍了原位反应铸造法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不同工况条件下铁基体的选择,并对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不同颗粒增强的铁基复合材料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对比。简述了基体和颗粒增强相的界面反应以及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铸造法 颗粒增强 铁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原位反应TiC_p/Fe、VC_p/Fe复合材料的油润滑摩擦及干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广才 胡丽娟 庞祖高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0,共4页
对复合材料TiCp/Fe、VCp/Fe的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及干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在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以及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原位反应铁基复合材料与正火45钢的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润滑的条件下,由于VC陶瓷颗... 对复合材料TiCp/Fe、VCp/Fe的油润滑摩擦磨损性能及干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在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以及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原位反应铁基复合材料与正火45钢的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润滑的条件下,由于VC陶瓷颗粒、TiC陶瓷颗粒对复合材料基体的增强作用,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远大于正火45钢的耐磨性,而V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Ti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更好。在无润滑条件下,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也比正火45钢的耐磨性大得多。在载荷较大的条件下,Ti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比VCp/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P/fe复合材料 VCP/fe复合材料 耐磨性 原位反应法
下载PDF
TiC_x含量对热压制备TiC_x-Fe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路路 翟洪祥 +2 位作者 黄振莺 雷聪 周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407-411,共5页
以Ti_3Al C_2粉(体积分数为0%~40%)和Fe粉为原料,原位热压制备增强相体积分数为0%、7.6%、15.61%、24.07%、33.47%的Ti C_x-Fe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增强相Ti C_x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1400℃下,原料Ti_3Al ... 以Ti_3Al C_2粉(体积分数为0%~40%)和Fe粉为原料,原位热压制备增强相体积分数为0%、7.6%、15.61%、24.07%、33.47%的Ti C_x-Fe基复合材料,并研究增强相Ti C_x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1400℃下,原料Ti_3Al C_2的体积分数从10%~40%变化时,Ti_3Al C_2都分解形成Ti C_x,而Al原子逃逸出来进入Fe基体中,进而原位制备形成Ti C_x-Fe基复合材料。在三点弯曲实验中,当增强相Ti C_x含量为7.6%时,复合材料并没有被弯断,表现出了良好的韧性,当增强相Ti C_x含量为15.61%时,复合材料的抗弯曲强度达到了912.12 MPa;在Ti C_x含量为0%、7.6%、15.61%的复合材料的抗拉性能中,当增强相的含量为15.61%时,抗拉强度达到518.15 MPa,同时断后延伸率也达到5.19%;这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中Al的扩散以及增强相Ti C_x与Fe之间良好的润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C2 TiCx-fe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原位自生TiB+TiC增强Ti-Fe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麒 闫志巧 刘辛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Ti粉、Fe粉和B4C粉末为原料,采用冷等静压+高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TiB+TiC)增强相体积分数的Ti-Fe合金基复合材料(Fe元素质量分数为5%~15%),重点讨论了Fe含量和增强相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150~125... 以Ti粉、Fe粉和B4C粉末为原料,采用冷等静压+高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不同(TiB+TiC)增强相体积分数的Ti-Fe合金基复合材料(Fe元素质量分数为5%~15%),重点讨论了Fe含量和增强相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1150~1250℃烧结温度下制备出Ti-Fe合金基复合材料致密度随Fe含量与增强相体积分数升高而降低。Fe含量增加使基体中α相层片状结构细化,而B4C粉末的添加生成原位自生TiC颗粒和TiB纤维增强相,基体结构由层片状转变为等轴状。材料力学性能随Fe含量和增强相体积分数增加而提高。在1150℃烧结制备的Ti-15%Fe-10vol%(TiB+TiC)复合材料硬度(HV)达到334,抗压强度达到20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fe基复合材料 B4C粉末 冷等静压+高真空烧结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铁含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Fe/辉石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伟丽 徐文策 +2 位作者 张雪峰 贾晓林 李保卫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8,共6页
以白云鄂博尾矿为原料,在烧结温度800℃、压力50 MPa条件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Fe/辉石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铁含量对其物相、微观结构、密度、维氏硬度的影响。采用XRD、SEM等测试手段本别地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 以白云鄂博尾矿为原料,在烧结温度800℃、压力50 MPa条件下,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Fe/辉石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不同铁含量对其物相、微观结构、密度、维氏硬度的影响。采用XRD、SEM等测试手段本别地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了样品的致密度。结果表明,铁含量对烧结体的物相、微观结构、致密度和维氏硬度等影响显著,烧结体的密度和维氏硬度随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 复合材料 密度 维氏硬度
下载PDF
蜂窝构型ZTAp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研究
12
作者 周凤颖 杨能 +3 位作者 龚慧民 冉登林 胡纯 范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0-46,共7页
作为煤矿开采中主要运煤装备,刮板输送机中板长期受到煤和矸石的磨损,造成装备损坏,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影响煤矿开采效率。以ZTA颗粒(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铁基自熔合金粉末、高铬铸铁(HCCI)为原材料通过蜂窝预制体制备及浇铸工... 作为煤矿开采中主要运煤装备,刮板输送机中板长期受到煤和矸石的磨损,造成装备损坏,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影响煤矿开采效率。以ZTA颗粒(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TAp)、铁基自熔合金粉末、高铬铸铁(HCCI)为原材料通过蜂窝预制体制备及浇铸工艺制备出蜂窝构型ZTAp增强铁基复合材料(ZTAp-HCCI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生仪、差热分析以及有限元理论模拟计算方法对ZTAp-HCCI复合材料组织形成过程进行研究,通过硬度实验、划伤实验及滑动磨损实验对材料耐磨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TAp-HCCI复合材料中HCCI与ZTAp间未发生元素扩散,二者为机械结合;基体增强相为(Fe, Cr)_(7)C_(3),在613℃时由Fe基体中固溶的C、Cr元素在晶界处形核析出。通过模拟计算表明,预制体在浇铸时为液相烧结,与HCCI形成冶金结合;通过划伤试验验证了ZTAp对于划痕的阻碍作用,同时证明HCCI对于ZTAp有良好的固定与承载作用。实验结果证明蜂窝构型ZTAp-HCCI复合材料耐磨性要远高于常用耐磨钢,其耐磨性能是铁基自熔合金的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构型 ZTAp 铁基复合材料 模拟计算 磨损
下载PDF
Fe-Cr基陶瓷复合耐磨材料绝热温度的热力学计算
13
作者 蒲雪峰 杜英杰 +1 位作者 汪金林 陶素芬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03-308,共6页
根据热量平衡的关系,对不同Fe/Cr质量比和硬质相含量下,Fe-Cr基陶瓷复合耐磨材料Al-Fe3O4-CrO3-B4C-Ti系的绝热温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Fe)∶m(Cr)=4∶1~9∶1时,硬质相的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40%,Al-Fe3O4-CrO3-B4C-Ti系的绝热温度均大... 根据热量平衡的关系,对不同Fe/Cr质量比和硬质相含量下,Fe-Cr基陶瓷复合耐磨材料Al-Fe3O4-CrO3-B4C-Ti系的绝热温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m(Fe)∶m(Cr)=4∶1~9∶1时,硬质相的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40%,Al-Fe3O4-CrO3-B4C-Ti系的绝热温度均大于1800 K,燃烧合成反应能自持;m(Fe)∶m(Cr)=7∶1~9∶1时,随两者质量比的降低,反应体系绝热温度的增加幅度不大;m(Fe)∶m(Cr)<6∶1时,反应体系的绝热温度增加幅度较大。通过燃烧合成实验验证了体系绝热温度理论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基于热力学计算分析及燃烧合成实验结果综合考虑,最佳的m(Fe)∶m(Cr)=6∶1,硬质相的质量分数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基陶瓷复合耐磨材料 绝热温度 fe Cr质量比 硬质相 热力学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