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汽车用钢——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磊峰 宋仁伯 +3 位作者 赵超 杨富强 秦帅 徐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11-118,129,共9页
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用钢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对低密度高强韧钢的开发顺应了这一趋势。Al元素的添加,降低钢的密度,同时提高层错能,影响变形机制。从成分设计与制备、变形机制、组织性能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总结Fe-Mn-Al系、Fe-Al系和中锰... 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用钢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对低密度高强韧钢的开发顺应了这一趋势。Al元素的添加,降低钢的密度,同时提高层错能,影响变形机制。从成分设计与制备、变形机制、组织性能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总结Fe-Mn-Al系、Fe-Al系和中锰系低密度高强韧钢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低密度高强韧汽车用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汽车用钢 高强韧钢 变形机制 fe-mn-al fe-al 中锰钢 K系碳化物
下载PDF
Properties of Fe-Mn-Al alloys with different Mn contents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2
作者 Xiang Luo Jing Feng +3 位作者 Ya-Hui Liu Ming-Yu Hu Xiao-Yu Chong Ye-Hua Ji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387-1397,共11页
The chemical stability,electronic structures,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bye temperature of Fe-MnAl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The formation enthalpy and cohesive energy are negative ... The chemical stability,electronic structures,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ebye temperature of Fe-MnAl alloy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The formation enthalpy and cohesive energy are negative for Fe-Mn-Al alloys,showing that they are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FeAl has the lowest formation enthalpy,indicating that FeAl is the most stable alloy in the Fe-Mn-Al system.The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total density of states and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 map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Fe-MnAl alloys.A combination of mainly covalent and metallic bonds exists in these Fe-Mn-Al alloys,resulting in good electronic conductivity,high melting points,and high hardness.These alloys display disparate anisotropy due to the calculated different shapes of the 3D curved surface of the Young's modulus and anisotropic index.FeAl has the highest bulk modulus,shear modulus and Yong's modulus of 187.1,119.8 and 296.2 GPa,respectively.Further,the Debye temperatures and sound velocity of these Fe-Mn-Al compounds were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 alloys Electronic structures STABILITY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bye temperatur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
原文传递
Fe-Mn-X(X=Al,Si)三元系合金扩散行为的试验与计算研究
3
作者 李佳媛 郑伟森 鲁晓刚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0,共6页
采用CALPHAD方法对Fe-Mn-X(X=Al,Si)三元合金的扩散动力学进行研究。制备了FCC结构Fe-Mn-Al三元合金的扩散偶,通过电子探针(EPMA)技术测定了相应的成分-距离曲线。并通过合理外推子二元系获得了三元系FCC相的扩散动力学描述,计算模拟的... 采用CALPHAD方法对Fe-Mn-X(X=Al,Si)三元合金的扩散动力学进行研究。制备了FCC结构Fe-Mn-Al三元合金的扩散偶,通过电子探针(EPMA)技术测定了相应的成分-距离曲线。并通过合理外推子二元系获得了三元系FCC相的扩散动力学描述,计算模拟的扩散行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通过收集评估Fe-Mn-Si三元系BCC相扩散试验数据,对原子移动性参数φMn^Fe,Si和φSi^Fe,Mn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可靠准确的Fe-Mn-Si三元系BCC相的扩散动力学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 fe-mn-SI CalPHAD 扩散偶 原子移动性
下载PDF
ISOTHERMAL SECTION AT 1000 AND 1100℃ OF Fe-Mn-Al PHASE DIAGRAM 被引量:1
4
作者 LIU Xingjun HAO Shiming SUN Rongyao Northea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China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ea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006,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3年第7期1-5,共5页
Phase equilibria at Fe-Mn side of isothermal section at 1000 and 1100℃ in Fe-Mn- Al system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diffusion couple technique and metallography. A three-phase,α+γ+β,region was found at 1000... Phase equilibria at Fe-Mn side of isothermal section at 1000 and 1100℃ in Fe-Mn- Al system have been determined using the diffusion couple technique and metallography. A three-phase,α+γ+β,region was found at 1000℃.The method of solid/gas diffusion couple used to determine equilibrium phase composition is believed to be feasible for the system containing volatile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 system phase equilibrium diffusion couple
下载PDF
Fe-Mn-Al轻质高强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杨富强 宋仁伯 +3 位作者 孙挺 张磊峰 赵超 廖宝鑫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7-904,共8页
对热轧态与固溶处理后Fe-Mn-A1轻质高强钢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及组织形貌观察,分析950~100℃固溶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曲线分析拉伸变形特征,对比拉伸变形前后微观组织形貌和XRD谱... 对热轧态与固溶处理后Fe-Mn-A1轻质高强钢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及组织形貌观察,分析950~100℃固溶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真实应力一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曲线分析拉伸变形特征,对比拉伸变形前后微观组织形貌和XRD谱,研究其微观变形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成分体系实验用钢,热轧后为奥氏体基体与少量带状铁素体的双相组织,密度为6.55g/cm3,达到了轻质高强的设计目标.固溶处理有利于奥氏体晶粒长大与带状铁素体的破碎分解,使钢板强度降低而塑性提高,但是过高的固溶温度会促进铁素体长大,使铁素体体积分数增大,钢的断后伸长率降低.1050℃固溶处理后Fe-Mn-A1钢抗拉强度为925.9mPa,断后伸长率为50.20%,强塑积为46.48GPa%.连续的应变强化行为使得Fe-Mn-A1钢获得高强度与塑性的良好匹配,稳定硬化阶段应变范围越宽,断后伸长率越大;较高的层错能使其变形机理区别于TRIP和TWlP效应,变形后仍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变形后奥氏体中可以观察到Taylor晶格、高密度位错墙以及微带结构,为明显的平面滑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 轻质高强钢 固溶处理 位错滑移
原文传递
固溶处理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少尊 厉勇 +3 位作者 王春旭 黄顺喆 韩顺 刘宪民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124,共5页
采用OM、SEM、TEM、XRD等试验方法,对不同固溶温度下Fe-27Mn-8Al-1.6C低密度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27Mn-8Al-1.6C钢的密度为6.8 g/cm3。固溶处理对该钢的组织与性能影响较大,高温固溶后试验钢奥氏体晶界... 采用OM、SEM、TEM、XRD等试验方法,对不同固溶温度下Fe-27Mn-8Al-1.6C低密度钢的力学性能和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e-27Mn-8Al-1.6C钢的密度为6.8 g/cm3。固溶处理对该钢的组织与性能影响较大,高温固溶后试验钢奥氏体晶界间有少量к-碳化物,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晶界间未溶к-碳化物含量减少直至消失,奥氏体中C含量逐渐增加;在1000℃固溶处理后,试验钢具有最佳的强塑性配合,抗拉强度为1266 MPa,断后伸长率为34%,强塑积可达43.1 GPa·%;在冷却过程中,试验钢基体发生调幅分解,大量细小的к-碳化物弥散分布在奥氏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系低密度钢 к-碳化物 固溶温度 调幅分解
原文传递
Fe-Mn-Al-C低密度钢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9
7
作者 满廷慧 彭伟 +3 位作者 王子波 廉心桐 陆恒昌 董瀚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0,共10页
在汽车工业发展需求的节能环保与高安全性的双重目标下,Fe-Mn-Al-C低密度钢因其低密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综述了Fe-Mn-Al-C低密度钢的合金成分与微观组织、生产工艺、强化机制及其性能... 在汽车工业发展需求的节能环保与高安全性的双重目标下,Fe-Mn-Al-C低密度钢因其低密度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此,综述了Fe-Mn-Al-C低密度钢的合金成分与微观组织、生产工艺、强化机制及其性能的研究进展;对目前Fe-Mn-Al-C低密度钢中提出的变形机制及其拉伸性能、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进行阐述分析;最后总结了Fe-Mn-Al-C低密度钢研究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微观组织 生产工艺 强化机制 变形机制 服役性能
原文传递
Al元素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影响特性综述 被引量:15
8
作者 邢梅 林方敏 +3 位作者 唐立志 武学俊 章小峰 黄贞益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6,共12页
随着"节能、减排、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实现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用钢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其中,Fe-Mn-Al-C系低密度钢加入Al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应用性能,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因此,从密度、弹性模量、析出物、层错能... 随着"节能、减排、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实现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用钢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其中,Fe-Mn-Al-C系低密度钢加入Al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应用性能,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因此,从密度、弹性模量、析出物、层错能、力学性能及应用性能等方面总结Al元素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影响规律。重点分析Fe-Mn-Al-C系低密度钢中Al含量对κ-碳化物、Fe-Al金属间化合物及β-Mn等析出相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对力学性能、冲击韧性的影响,并说明可通过控制Al含量改善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抗氧化性、耐蚀性、焊接性、成形性等性能。最后,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最新研究成果,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κ-碳化物 fe-al 层错能 力学性能 应用性能
原文传递
Fe-23Mn-xAl-0.7C低密度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成机理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伟胜 朱航宇 +3 位作者 宋明明 李建立 韩赟 薛正良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9-36,共8页
为了研究Fe-23Mn-xAl-0.7C(x=0.87~6.76)低密度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貌特征及形成机理,通过SEMEDS检测了钢中夹杂物形貌和成分,并借助INCA Feature夹杂物自动分析软件分析了钢中夹杂物尺寸分布、数量密度和面积分数等参数。研究发现,低密... 为了研究Fe-23Mn-xAl-0.7C(x=0.87~6.76)低密度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貌特征及形成机理,通过SEMEDS检测了钢中夹杂物形貌和成分,并借助INCA Feature夹杂物自动分析软件分析了钢中夹杂物尺寸分布、数量密度和面积分数等参数。研究发现,低密度钢中夹杂物尺寸以1~5μm为主。w([Al])为0.87%时,钢中主要夹杂物为MnS、MnO、Al2O3和Al2O3-MnS,夹杂物数量较少,但尺寸大于7μm的夹杂物所占比例较大,平均尺寸为3.45μm;w([Al])为3.28%时,主要夹杂物为AlN、Al2O3、MnS以及AlN-MnS、AlN-Al2O3-MnS复合夹杂物,外包裹MnS尺寸较小,小尺寸夹杂物居多,平均尺寸为2.63μm;w([Al])为6.76%时,钢中夹杂物以AlN或AlN-MnS为主,且AlN夹杂呈聚集状,夹杂物平均尺寸为2.93μm。此外,通过FactSage 7.3热力学计算讨论了Fe-23MnxAl-0.7C低密度钢中夹杂物析出时机及演变过程,为试验结果提供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低密度钢 fe-mn-al-C 氮化铝 硫化锰
原文传递
Fe-Mn-Al-C系中锰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5
10
作者 宋仁伯 霍巍丰 +3 位作者 周乃鹏 李佳佳 张哲睿 王永金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14-828,共15页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高,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对汽车用钢提出了轻量化的要求.目前正在发展的第三代汽车用钢的研究思路是将加入轻量元素以"轻"和增强增塑以"薄"相结合.Fe-Mn-Al-C系中锰钢作为第三代汽车用钢的主要组...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高,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对汽车用钢提出了轻量化的要求.目前正在发展的第三代汽车用钢的研究思路是将加入轻量元素以"轻"和增强增塑以"薄"相结合.Fe-Mn-Al-C系中锰钢作为第三代汽车用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Fe-Mn-Al-C系中锰钢的研究文献,从生产成本、力学性能等方面介绍了Fe-Mn-Al-C系中锰钢的优势.从成分设计、工艺设计、组织特征、变形及断裂机制等多个方面出发,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合金成分、工艺路线和组织特征对性能的影响规律.阐述了奥氏体层错能及其稳定性对中锰钢变形机制,尤其是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对目前Fe-Mn-Al-C系中锰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锰钢的后续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 中锰钢 强塑积 临界退火 TRIP效应 奥氏体稳定性
下载PDF
合金元素及时效处理对Fe-Mn-Al-C低密度钢中κ-碳化物的影响特性综述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涛 李慧蓉 +3 位作者 高建新 宋宏伟 李欣 李运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53-11161,共9页
Fe-Mn-Al-C低密度钢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能优良的特性,在汽车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Fe-Mn-Al-C低密度钢中主要的析出相,κ-碳化物的沉淀硬化效应是Fe-Mn-Al-C低密度钢中最为显著的强化机制,对优化低密度钢的力学性能有着... Fe-Mn-Al-C低密度钢具有密度低、力学性能优良的特性,在汽车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Fe-Mn-Al-C低密度钢中主要的析出相,κ-碳化物的沉淀硬化效应是Fe-Mn-Al-C低密度钢中最为显著的强化机制,对优化低密度钢的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κ-碳化物的析出形态特征及位置对Fe-Mn-Al-C低密度钢性能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且κ-碳化物的形态特征易受到低密度钢合金元素构成及热处理条件的影响。因此,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对Fe-Mn-Al-C低密度钢中κ-碳化物的形成机制及形态特征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结果表明,Fe-Mn-Al-C低密度钢中κ-碳化物的形成机制为调幅分解+有序化反应。低密度钢中Al含量增加有利于促进κ-碳化物的析出与长大,Mn含量对全奥氏体Fe-Mn-Al-C钢中κ-碳化物析出的影响较弱,对双相Fe-Mn-Al-C钢中κ-碳化物的析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400~650℃的时效温度下,细小的κ-碳化物会在奥氏体基体弥散分布,而在650~750℃的较高温度范围内时效时,粗大的碳化物会以片层状形态存在于奥氏体或两相区晶界。κ-碳化物对Fe-Mn-Al-C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具有两重性,细小的晶内κ-碳化物能够起到强化作用,而粗大的晶粒间κ-碳化物则造成材料延展性及韧性的损失。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Fe-Mn-Al-C低密度钢中κ-碳化物的形成机理与形态特征的影响因素,以及κ-碳化物形态特性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控制Fe-Mn-Al-C低密度钢κ-碳化物形态特征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总结认为Fe-Mn-Al-C钢中Al的质量分数应控制在7%~10%之间,以为κ-碳化物析出提供驱动力,时效处理温度为550~650℃,时效时间在1 h以内,以避免形成粗大的κ-碳化物破坏低密度钢的性能,同时展望了通过向Fe-Mn-Al-C低密度钢中添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抑制粗大的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κ-碳化物 调幅分解 有序化 时效
下载PDF
C含量对Fe-Mn-Al-C低密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兴品 李文佳 +2 位作者 任平 曹文全 刘庆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1-957,共7页
采用EBSD、TEM、XRD和万能试验机等对比研究了4种Fe-30Mn-10Al-xC (x=0.53、0.72、1.21、1.68,质量分数,%)低密度钢固溶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含量的增加,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多,显微结构由铁素体/奥氏体双相... 采用EBSD、TEM、XRD和万能试验机等对比研究了4种Fe-30Mn-10Al-xC (x=0.53、0.72、1.21、1.68,质量分数,%)低密度钢固溶处理后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C含量的增加,奥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多,显微结构由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逐渐演变为单相奥氏体组织,钢的强度不断增加,而延伸率则先增加后减小。统计分析表明,奥氏体的应变协调能力高于铁素体,双相钢随着奥氏体含量的增加,延展性明显增加,强度略微增加;而对于单相奥氏体钢,随着C含量的增加,屈服强度明显增加,延展性变差,加工硬化能力显著降低,这是由于钢中κ′碳化物的析出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钢 fe-mn-al-C合金 力学性能 奥氏体 铁素体
原文传递
Fe-Mn-Al-C低密度钢强化机制与拉伸性能研究进展及Nb微合金化展望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涛 李慧蓉 +3 位作者 高建新 王旭峰 宋宏伟 李运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154-23164,共11页
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带来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耗与污染问题,开发轻量化且高强度的汽车用钢,对降低燃油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积极的意义。Fe-Mn-Al-C低密度钢因其密度低、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在汽车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 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带来经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能耗与污染问题,开发轻量化且高强度的汽车用钢,对降低燃油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积极的意义。Fe-Mn-Al-C低密度钢因其密度低、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在汽车结构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Fe-Mn-Al-C低密度钢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拉伸性能的优劣会直接影响该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然而,基于合金元素含量变化及由此引起的组成相差异,Fe-Mn-Al-C低密度钢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其变形及强化机制也会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强化机制作用下,Fe-Mn-Al-C低密度钢的拉伸性能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因此,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对Fe-Mn-Al-C低密度钢的强化机制与拉伸性能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结果表明,铁素体Fe-Al低密度钢的强化机制主要为固溶强化,由于不存在相变硬化性,其强度及延伸率均处在较低水平。随着Mn、C等奥氏体元素浓度的增加,Fe-Mn-Al-C钢在固溶条件下获得的微观结构中奥氏体体积分数不断增加,强化机制逐渐转变为δ-铁素体的应变硬化与奥氏体晶粒的挛晶诱导塑性(TWIP)、马氏体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共同作用和位错平面滑移机制,其强度与延展性随之升高。在Al、Mn含量较高的奥氏体Fe-Mn-Al-C钢中,κ-碳化物的析出及其与位错运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沉淀硬化效应为其重要的强化机制,使奥氏体Fe-Mn-Al-C钢获得最佳的强韧性组合。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Fe-Mn-Al-C低密度钢的强化机制与拉伸性能。总结认为奥氏体Fe-Mn-Al-C低密度钢组织稳定性强,且具备优良的强韧性组合,应变硬化能力突出,应是未来Fe-Mn-Al-C低密度钢发展过程中的研究重点。但奥氏体Fe-Mn-Al-C低密度钢在应用过程中的强化相可控性差,易造成材料塑性损失。基于铌元素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强化机制 拉伸性能 κ-碳化物
下载PDF
Fe-Mn-Al-C系低密度钢及其强韧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方敏 邢梅 +3 位作者 唐立志 武学俊 章小峰 黄贞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65,共8页
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开发高强度且轻量化的汽车用钢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包括轻质(Lightweight)钢、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和中锰钢(Mn质量... 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开发高强度且轻量化的汽车用钢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包括轻质(Lightweight)钢、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和中锰钢(Mn质量分数为5%~10%)。其中,Fe-Mn-Al-C系低密度高强钢由于Al元素的加入,在密度降低的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第三代汽车用钢对轻量化的要求。同时,由于大量Al、Mn和C元素的添加,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冶炼连铸、微观结构、变形机制、加工过程及应用性能与传统钢种大不相同。本文系统阐述了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成分设计及其中合金元素的作用,介绍了低密度钢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重点讨论了单一铁素体钢、奥氏体基钢、奥氏体基双相钢和铁素体基双相钢的各种强韧化机制,包括固溶强化、细晶强化、沉淀强化及其独特的应变硬化机制,如相变诱导塑性(TRIP)、孪晶诱导塑性(TWIP)、微带诱导塑性(MBIP)、剪切带诱导塑性(SIP)和动态滑移带细化(DSBR)等;并就层错能(SFE)对奥氏体钢变形机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总结;最后,对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强韧化机制研究进行展望,为后续研究者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强韧化机制 层错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时效温度对固溶态Fe-Mn-Al-C低密度钢性能与析出相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少尊 王春旭 +3 位作者 厉勇 黄顺喆 韩顺 刘宪民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采用OM、SEM、TEM、VSM等试验方法,对不同时效温度下Fe-27Mn-8Al-1.6C低密度钢的力学性能及析出相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经405℃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为1225 MPa,强塑积达到44.10 GPa·%,相比固溶态提高了21.4%;固溶... 采用OM、SEM、TEM、VSM等试验方法,对不同时效温度下Fe-27Mn-8Al-1.6C低密度钢的力学性能及析出相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经405℃时效处理后,抗拉强度为1225 MPa,强塑积达到44.10 GPa·%,相比固溶态提高了21.4%;固溶态试验钢由奥氏体和由调幅分解形成的к-碳化物组成,经时效处理后,к-碳化物的尺寸和体积分数均有所增大;当时效温度高于455℃时,к-碳化物明显长大,呈方形,试验钢发生脆性断裂;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析出相к-碳化物的体积分数增大,试验钢的磁化强度也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低密度钢 к-碳化物 时效温度 调幅分解 起始磁化曲线
原文传递
Fe-30Mn-9Al奥氏体钢高温循环氧化特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雪梅 王新建 +1 位作者 刘明 张彦生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1-33,38,共4页
研究了Fe - 30Mn - 9Al奥氏体钢在 70 0℃、80 0℃和 95 0℃空气中循环氧化 16 0h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形貌、成分和组织结构 .Fe - 30Mn - 9Al奥氏体钢在 70 0℃和 80 0℃氧化时 ,初期增重较快 ,随着循环次数增加 ,氧化增重减小 ,氧化 16 0... 研究了Fe - 30Mn - 9Al奥氏体钢在 70 0℃、80 0℃和 95 0℃空气中循环氧化 16 0h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形貌、成分和组织结构 .Fe - 30Mn - 9Al奥氏体钢在 70 0℃和 80 0℃氧化时 ,初期增重较快 ,随着循环次数增加 ,氧化增重减小 ,氧化 16 0h分别增重 1 0 0和 4 0 8mg/cm2 .氧化层主要由Mn2 O3 ,Al2 O3 和 (Mn ,Fe) 2 O3 等相组成 .在 95 0℃ ,钢的氧化增重显著上升 ,16 0h增重 4 3 5 0mg/cm2 ,表面形成了Fe2 O3 、MnO2 以及MnAl2 O4、Al2 Fe2 O6等复合氧化物 .80 0℃下循环氧化后形成了多层氧化物膜 ,外层以Mn2 O3 型氧化物为主 ,内层以Al2 O3 为主 ;钢基体表面为富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氧化 奥氏体钢 铁素体 表面 钢基体 氧化膜 相组成 al2O3 外层 fe2O3
下载PDF
时效态Fe-Mn-Al-C钢的性能和变形机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萍 郭爱民 +3 位作者 侯清宇 郭云侠 黄贞益 光剑锋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4-192,共9页
采用OM、SEM、XRD、EBSD以及TEM等手段分析时效温度对Fe-30Mn-9Al-0.9C-0.45Mo钢中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对Fe-30Mn-9Al-0.9C-0.45Mo钢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450℃时效的实验钢其抗拉强度为863 MP... 采用OM、SEM、XRD、EBSD以及TEM等手段分析时效温度对Fe-30Mn-9Al-0.9C-0.45Mo钢中奥氏体的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处理对Fe-30Mn-9Al-0.9C-0.45Mo钢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450℃时效的实验钢其抗拉强度为863 MPa、断后伸长率为56.1%、强塑积达到48.4 GPa·%,比固溶态有显著的提高;在500℃时效后钢中κ-碳化物的析出量增加,呈点状分布,且奥氏体晶粒明显长大,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有所提高。在550℃时效过程中发生DO3→B2连续转变,钢的屈服强度提高但是塑性明显降低。拉伸变形后的实验钢表现出平面滑移特征:在钢中可见明显的高密度位错墙和微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fe-mn-al-C钢 时效温度 奥氏体晶粒 微带
原文传递
MgO与低密度钢液相互作用及其对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蓝卿 朱航宇 +3 位作者 赵吉轩 李建立 宋明明 薛正良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3-90,共8页
为了研究高锰高铝低密度钢液与耐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Fe-20Mn-10Al-C(20%Mn、10%Al)低密度钢液与MgO耐火材料棒在1 600℃时界面反应为研究对象,分别反应30和60min后对MgO耐火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进行了观察。... 为了研究高锰高铝低密度钢液与耐火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Fe-20Mn-10Al-C(20%Mn、10%Al)低密度钢液与MgO耐火材料棒在1 600℃时界面反应为研究对象,分别反应30和60min后对MgO耐火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反应后MgO耐火材料转变为3层结构,分别为致密的MgO·Al_(2)O_(3)尖晶石界面层,尖晶石颗粒、钙铝酸盐和MgO颗粒组成的过渡层以及MgO颗粒组成的原始层,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尖晶石界面层厚度增加;在高锰高铝低密度钢液与MgO耐火材料的相互作用下,钢中非金属夹杂物主要包括单一MgO·Al_(2)O_(3)夹杂、AlN夹杂、MgS夹杂和MgO·Al_(2)O_(3)-AlN、MgO·Al_(2)O_(3)-MgS等复合夹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钢 高锰高铝钢 fe-mn-al-C MgO耐火材料 界面反应 非金属夹杂物
原文传递
汽车用高强韧Fe-Mn-Al-C系低密度钢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英虎 《铸造技术》 CAS 2019年第8期868-873,共6页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兼具低密度和高强韧的低密度钢可以保证不牺牲汽车结构零件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汽车自重。综述了国内外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研究现状、汽车轻量化途径、不同种类低密度... 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兼具低密度和高强韧的低密度钢可以保证不牺牲汽车结构零件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汽车自重。综述了国内外Fe-Mn-Al-C系低密度钢的研究现状、汽车轻量化途径、不同种类低密度钢的组织和性能特点及其强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al-C钢 低密度 强化机理 汽车轻量化 组织性能
下载PDF
相变研究的重要性——以Spinodal分解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共7页
以Spinodal分解为例,说明相变研究的重要意义。铁素体不锈钢中呈现400-550℃时效脆性的原由为Spinodal分解而非有序化。介绍了含不溶区间及Spinodal线的Fe-Cr相图。Mn-Al-C钢奥氏体经Spinodal分解显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至1120 MP... 以Spinodal分解为例,说明相变研究的重要意义。铁素体不锈钢中呈现400-550℃时效脆性的原由为Spinodal分解而非有序化。介绍了含不溶区间及Spinodal线的Fe-Cr相图。Mn-Al-C钢奥氏体经Spinodal分解显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增至1120 MPa和1080 MPa,伸长率约30%,值得给予关注。Cu-15Ni-8Sn和Cu-15Ni-8Sn-0.2Nb合金由于Spinodal分解和有序析出相呈显著强化,并具良好应力松弛,高的弹性模量和导电性。Cu-Ni-Sn经Spinodal分解还会出现胞状或条状组织,称非连续Spi-nodal分解,铝合金时效时也会发生Spinodal分解,Co45Cu55薄膜通过Spinodal分解显示18%的最大巨磁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SPINODal分解 fe-Cr系 fe-mn-al-C Cu-Ni-Sn al-ZN-MG CoCu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