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中间相沥青制备泡沫炭:Fe(NO_3)_3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邱介山 李平 +1 位作者 刘贵山 周颖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制备高性能泡沫炭,在考察中间相沥青、Fe(NO3)3及其混合物热分解行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Fe(NO3)3对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影响,揭示了Fe(NO3)3对泡沫炭孔泡结构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初步研究了在泡沫炭炭化... 以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制备高性能泡沫炭,在考察中间相沥青、Fe(NO3)3及其混合物热分解行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Fe(NO3)3对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的影响,揭示了Fe(NO3)3对泡沫炭孔泡结构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初步研究了在泡沫炭炭化过程中形成的Fe/C之物相结构及其石墨化行为。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炭化温度下,Fe在泡沫炭中的存在形态各异;Fe物种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泡沫炭的石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fe(no3)3 泡沫炭 孔泡结构
下载PDF
淀粉基碳包覆铁纳米胶囊的合成及其磁学性能 被引量:14
2
作者 邱介山 孙玉峰 +2 位作者 周颖 孙天军 李杞秀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05,共4页
以淀粉为碳源,通过热解炭化铁/淀粉复合物,成功制备出碳包覆铁(Fe@C)纳米胶囊。在这一过程中淀粉有双重作用,既是碳源又是铁纳米颗粒的稳定剂。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Fe@C)纳米胶囊的结构和磁学性能。发现Fe@... 以淀粉为碳源,通过热解炭化铁/淀粉复合物,成功制备出碳包覆铁(Fe@C)纳米胶囊。在这一过程中淀粉有双重作用,既是碳源又是铁纳米颗粒的稳定剂。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Fe@C)纳米胶囊的结构和磁学性能。发现Fe@C纳米胶囊具有完美的铁核(bcc-Fe)/碳壳(石墨层片)包覆结构,其尺寸介于30nm^40nm之间;Fe@C纳米胶囊在室温下有低的剩磁比(Mr/Ms=0.11),表明它在室温下具有超顺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fe(no3)3 碳包覆 磁性能
下载PDF
无机添加剂的浓度及pH值对纺锤形α-Fe_2O_3晶貌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学忠 魏雨 刘金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06-508,共3页
本文以高浓度Fe3+盐溶液为原料,采用沸腾回流的强迫水解法研究了无机添加剂浓度及反应液初始pH值对产物纺锤形α-Fe2O3晶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浓度和反应液初始pH值对纺锤形α-Fe2O3的轴比具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以高浓度Fe3+盐溶液为原料,采用沸腾回流的强迫水解法研究了无机添加剂浓度及反应液初始pH值对产物纺锤形α-Fe2O3晶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浓度和反应液初始pH值对纺锤形α-Fe2O3的轴比具有明显的影响,并且当添加剂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纺锤形α-Fe2O3出现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记录材料 纺锤形 氧化铝 PH值
下载PDF
Fe(NO_3)_3催化乙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晓艳 张书廷 +2 位作者 吕学斌 支苏丽 祁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3-186,共4页
采用Fe(NO3)3催化乙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水解反应的效率,考察了乙酸初始质量分数和预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NO3)3可有效提高乙酸预处理秸秆的水解率。当使用0.05 mol/L Fe(NO3)3催化5%乙酸预处理秸... 采用Fe(NO3)3催化乙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水解反应的效率,考察了乙酸初始质量分数和预处理时间对玉米秸秆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NO3)3可有效提高乙酸预处理秸秆的水解率。当使用0.05 mol/L Fe(NO3)3催化5%乙酸预处理秸秆15min时,与单独乙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相比,水解液中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10%、250%和10%,同时秸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水解率分别提高了49%和14%;与单独0.05 mol/L Fe(NO3)3预处理玉米秸秆相比,水解液中相应的各单糖质量浓度分别提高了131%、68%和61%。随乙酸初始质量分数增加,水解反应中各产物的质量浓度均逐渐增加。乙酸初始质量分数从1%增加到5%,水解玉米秸秆15 min时,水解液中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从8.67 g/L、11.68 g/L和3.19 g/L升高到11.86 g/L、13.78 g/L和3.23 g/L。延长预处理时间有利于秸秆的水解反应,但太长会导致玉米秸杆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水解率增加变缓。当采用0.05 mol/L Fe(NO3)3催化5%乙酸时,预处理时间从15 min延长到60 min,半纤维素的水解率从74.7%逐渐升高到92.9%,而纤维素的水解率没有变化,稳定在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玉米秸秆 乙酸 fe(no3)3
下载PDF
波纹状银纳米线的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旭成 赵爱武 +2 位作者 高倩 甘自保 陶文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首先通过传统的多元醇方法合成了表面光滑的银纳米线,然后利用Fe(NO3)3作为刻蚀剂在室温条件下对合成的银纳米线进行刻蚀得到了具有波纹状表面的银纳米线.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银纳米线的表面粗糙程度随着刻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首先通过传统的多元醇方法合成了表面光滑的银纳米线,然后利用Fe(NO3)3作为刻蚀剂在室温条件下对合成的银纳米线进行刻蚀得到了具有波纹状表面的银纳米线.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银纳米线的表面粗糙程度随着刻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量的刻蚀剂又会导致纳米线的断裂甚至形成球状颗粒;当刻蚀剂的量为100μL时,获得了波纹状表面的银纳米线.对结晶紫(CV)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果表明,这种波纹状银纳米线的拉曼信号强度比表面光滑的银纳米线提高了约5倍,其检测限可低至10-10 mol/L.此外,这种优势还可以延伸到敏感性检测10-9mol/L的对巯基吡啶(4-Mpy)分子,可以作为一种普适、有效的SERS活性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fe(no3)3 波纹状银纳米线 CV 4-Mpy SERS
原文传递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_4/(C+Fe_2P)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synthesized by sol-gel method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权启 李小栓 王建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978-984,共7页
A LiFePO4/(C+Fe2P)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 using Fe(NO3)3.9H20, LiAc·H2O), NHaH2PO4 and citric acid as raw materials,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 A LiFePO4/(C+Fe2P)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was prepared by a sol-gel method using Fe(NO3)3.9H20, LiAc·H2O), NHaH2PO4 and citric acid as raw materials, and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electrochemical tests. The Fe2P content, morphology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FePOa/(C+Fe2P) composite depend on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The optimized LiFePO4/(C+FeeP) composite is prepared at 650 ~C and the optimized composite exhibits sphere-like morphology with porous structure and Fe2P content of about 3.2% (mass fraction).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optimized LiFePO4/(C+FeRP) at 0.1C is 156 and 161 mA.h/g at 25 and 55 ℃,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pacity retentions are 96% after 30 cycles; while the capacity at 1C is 142 and 149 mA.h/g at 25 and 55 ℃, respectively, and the capacity still remains 135 and 142 mA-h/g after 30 cycles at 25 and 5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C+fe2P) composite sol-gel sphere-like morphology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对柴油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芳 郑艳萍 +3 位作者 朱彦荣 李天敏 权文 马继昱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5年第5期22-24,15,共4页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载体,Fe(NO3)3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油品脱色剂。通过实验确定了脱色剂的最佳制备条件:浸渍4.5h,焙烧温度400℃,焙烧5h,Fe(NO3)3加入量为4%,在此条件下,0#柴油脱色率为98.6%。改性凹凸棒脱色剂不仅对柴油脱色效... 以凹凸棒石黏土为载体,Fe(NO3)3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油品脱色剂。通过实验确定了脱色剂的最佳制备条件:浸渍4.5h,焙烧温度400℃,焙烧5h,Fe(NO3)3加入量为4%,在此条件下,0#柴油脱色率为98.6%。改性凹凸棒脱色剂不仅对柴油脱色效率高,同时引入凹凸棒吸附柴油中微量的水分、胶质、硫化物等,从而提高了柴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o3)3 凹凸棒 0#柴油 脱色
下载PDF
Synthesis of Y-junction carbon nanofibres by ethanol catalytic combustion technique
8
作者 李飞 邹小平 +2 位作者 程进 张红丹 任鹏飞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1期431-434,共4页
Y-shaped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y ethanol catalytic combustion(ECC) technique on the copper plate substrate, without directly seeding catalyst into the flame. The as-grown Y-junction carbon nanofibres were investi... Y-shaped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y ethanol catalytic combustion(ECC) technique on the copper plate substrate, without directly seeding catalyst into the flame. The as-grown Y-junction carbon nanofibr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very common laboratory ethanol burner was used for synthesizing carbon nanofibres. Two kinds of the catalyst precursor, which are iron nitrate (Fe(NO3)3) and nickel nitrate (Ni(NO3)2), were respectively employed to assist the formation of Y-junction carbon nanofibres. TEM analysis confirm the formation of Y-junction in the coiled and noncoiled carbon nanofibres. The type of the catalyst is found to be crucial to grow different Y-junction carbon nanofibres. Different Y-shaped structure may possess different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These three-terminal nanofibres provide the nanoelectronics community with a novel mater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scale 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结碳纳米纤维 乙醇催化燃烧技术 合成 fe(no3)3 Ni(no3)2
下载PDF
Modification Mechanism of Coconut Husk Activated Carbon Using FeSO4 and Fe(NO3)3 被引量:1
9
作者 HUANG Bangfu LIU Lanpeng +1 位作者 WANG Defu LI Lu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0年第4期316-326,共11页
Modification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surface topography and the active material phase composition of a catalyst.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odification on a carbon-based sorbent,coconut husk activated carbon(AC)which ... Modification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surface topography and the active material phase composition of a catalyst.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modification on a carbon-based sorbent,coconut husk activated carbon(AC)which was activated using HNO3 and modified by FeSO4 and Fe(NO3)3 was examined.The pore textures and surfac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materials were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Brunner-Emmet-Teller(BET),X-ray diffraction(XRD)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spectroscopy.The surface topography,the pore structure,active materials,and functional groups of AC,AC modificated by HNO3(HNO3/AC for short),and AC modificated by FeSO4 and Fe(NO3)3(Fe/AC for short)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Subsequently,the mechanism of modifying the conditions for the carbon materials was determin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micro topography of HNO3/AC became unsystematic and disordered.After modification with FeSO4,the ferriferous oxide was mainly present as a near-spherical crystal.Ferriferous oxides from Fe(NO3)3 modification mainly exhibited a plate shape.HNO3 modification could enlarge the pores but decreas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AC.FeSO4 modification resulted in a new net post structure in the pore canal of AC.Fe(NO3)3 modification caused the pore space structure to develop in the interior,and a higher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as useful for ablation.The ash content of the AC was substantially reduced upon HNO3 modification.Upon FeSO4 modification,α-FeOOH,α-Fe2O3 andγ-Fe2O3 coexist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lower concentration of FeSO4 and a lower calcination temperature,and a higher FeSO4 concentration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generated moreα-Fe2O3.The same Fe(NO3)3 modification and a higher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were beneficial to the minor chipping formation ofγ-Fe2O3.A higher Fe(NO3)3 loading produced a lower graphitization degree.HNO3 modification formed various new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and few nitrogen-containing groups.Based on the cover,FeSO4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o3 feSO4 fe(no3)3 coconut husk activated carbon CHARACTERIZATION modifica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Selective Shortening Aspect Ratio of Gold Nanorods with Alternative Approaches
10
作者 Haowen Huang Caiting Qu Shaowen Huang Zhongjian Xu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版)》 2010年第8期9-15,共7页
关键词 纳米棒 黄金 fe(no3)3 长宽比 NAOH 添加剂 粒度分布 变化率
下载PDF
无有机溶剂的芳香化合物的氧气氧化碘化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一帆 徐伟 朱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0-293,共4页
以硝酸铁作为催化剂,分子氧O2作为氧化剂,在回流温度下,熔融态的富电子芳香化合物与溶于其中的I2发生氧化碘化反应,反应不使用有机溶剂。本碘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高,主产物为单碘代化合物,碘原子位阻定位效应良好。
关键词 氧化碘化反应 绿色 硝酸铁 O2 无有机溶剂
下载PDF
硝酸铁为催化剂大量制备离散Mn_2O_3纳米管/纤维
12
作者 张艾飞 刘吉平 吕广庶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134,共3页
采用简单的液相催化法实现了完全离散的Mn2O3纳米管/纤维的大规模制备.TEM电镜观察表明,Mn2O3纳米管外径约30~50nm,长度约0.2~1.0μm,Mn2O3纳米纤维直径约10-30nm,长度约0.4~2.0μm.通过控制KMnO4和Fe(NO3)3的用量和比... 采用简单的液相催化法实现了完全离散的Mn2O3纳米管/纤维的大规模制备.TEM电镜观察表明,Mn2O3纳米管外径约30~50nm,长度约0.2~1.0μm,Mn2O3纳米纤维直径约10-30nm,长度约0.4~2.0μm.通过控制KMnO4和Fe(NO3)3的用量和比例可以分别得到管状、纤维状和颗粒状等不同微观形态的纳米Mn2O3.Fe(NO3)3是制备Mn2O3纳米管/纤维的理想催化剂,以Co(NO3)2和Ni(NO3)2作催化剂只能制得无定形颗粒.XRD分析表明,Mn2O3纳米管具有不同于已知的。o-Mn2O3,t-Mn2O3,h-Mn2O3和γ-Mn2O3的晶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O3 纳米管 纳米纤维 fe(no3)3 制备
下载PDF
Fe(NO_(3))_(3)活化制备棉经纬纶废料介孔炭及其吸附Cr(VI)研究
13
作者 邓海轩 张道方 +3 位作者 田丹琦 周雨薇 顾思依 许智华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1年第1期17-22,共6页
以棉经纬纶废料为原料,利用Fe(NO_(3))_(3)为活化剂制备介孔炭。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Fe(NO3)3和棉经纬纶废料质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介孔炭碘值和得率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质量比为0.5∶1、活化温度为700°C、活... 以棉经纬纶废料为原料,利用Fe(NO_(3))_(3)为活化剂制备介孔炭。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Fe(NO3)3和棉经纬纶废料质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介孔炭碘值和得率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质量比为0.5∶1、活化温度为700°C、活化时间为0.5 h,制得的介孔炭碘值和得率分别为409.78 mg·g^(-1)和13.72%,比表面积为382.95 m^(2)·g^(-1),介孔比表面积和介孔容积分别为335.16 m^(2)·g^(-1)和0.79 cm^(3)·g^(-1)。介孔炭对Cr(VI)的吸附量随pH增加而减小,最大吸附量为46.03 mg·g^(-1),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经纬纶废料 fe(no3)3 介孔炭 吸附
下载PDF
硝酸铁对高温高浓度硝酸铵水溶液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颜事龙 胡洋勇 +2 位作者 刘锋 郭子如 康磊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9-463,共5页
为研究水和硝酸铁(Fe(NO3)3)对硝酸铵(NH4NO3)的危险性,利用C80微量热仪模拟密闭环境,对浓度为100%、95%、90%的NH4NO3溶液,以及含有1%、2%、3%、4%四种不同Fe(NO3)3杂质含量的95%NH4NO3溶液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H4NO3浓度的增加,... 为研究水和硝酸铁(Fe(NO3)3)对硝酸铵(NH4NO3)的危险性,利用C80微量热仪模拟密闭环境,对浓度为100%、95%、90%的NH4NO3溶液,以及含有1%、2%、3%、4%四种不同Fe(NO3)3杂质含量的95%NH4NO3溶液进行热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H4NO3浓度的增加,NH4NO3溶液的活化能下降,热分解的难度降低。水抑制了NH4NO3的热分解,提高了其自反应起始温度(Tonset)。95%NH4NO3Tonset为238.89℃,加入Fe(NO3)3之后Tonset下降,Fe(NO3)3含量2%时Tonset为201.13℃,下降了37.76℃,Fe(NO3)3对95%NH4NO3溶液中NH4NO3热分解有"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铵(NH4no3)溶液 C80微量热仪 硝酸铁(fe(no3)3) 含水量 热稳定性
下载PDF
Fe(NO 3)3处理的活性炭毡对苯酚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秉正 吴慧媛 +2 位作者 杨颖超 徐传航 付万蕾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401-406,共6页
通过Fe(NO 3)3处理改变活性炭毡的结构和性质得到若干改性活性炭毡,采用氮气吸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Boehm滴定法、热重分析法表征吸附剂内在结构特征及表面官能团。以苯酚为吸附质,调变吸附时间、浓度研究吸附剂的苯酚吸附行为,并... 通过Fe(NO 3)3处理改变活性炭毡的结构和性质得到若干改性活性炭毡,采用氮气吸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Boehm滴定法、热重分析法表征吸附剂内在结构特征及表面官能团。以苯酚为吸附质,调变吸附时间、浓度研究吸附剂的苯酚吸附行为,并分别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模型拟合和比较。研究表明,Fe(NO 3)3处理降低活性炭毡的热稳定性。Fe(NO 3)3处理降低活性炭毡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但Fe(NO 3)3处理前后活性炭毡的微孔孔容和比表面积仍显著大于活性炭。同时增加了大量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主要为羧基)。处理前后的活性炭毡和活性炭的吸附过程均包括快速吸附、慢速吸附和吸附平衡阶段;活性炭毡系列样品吸附速率、吸附量均分别高于活性炭。活性炭毡平衡吸附量随Fe(NO 3)3负载量增大而减少,是由于活性炭毡结构和/或表面含氧官能团单独或共同影响所致。活性炭毡表面含氧官能团抑制了吸附。苯酚吸附过程满足Langmuir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毡 fe(no 3)3处理 苯酚 吸附 模型拟合
下载PDF
经Fe(NO_3)_3处理的γ-Fe_2O_3/Ni_2O_3复合纳米微粒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立华 周群 卜胜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经Fe(NO3)3处理后γ-Fe2O3/Ni2O3复合纳米微粒稳定分散在磁性液体中的机理。方法使用共沉淀法制备Fe OOH/Ni(OH)2前躯体,经Fe Cl2溶液处理后得到以γ-Fe2O3为核心,Ni2O3在外层,Fe Cl3·6H2O在最外层的核-壳结构γ-Fe2O3/Ni... 目的研究经Fe(NO3)3处理后γ-Fe2O3/Ni2O3复合纳米微粒稳定分散在磁性液体中的机理。方法使用共沉淀法制备Fe OOH/Ni(OH)2前躯体,经Fe Cl2溶液处理后得到以γ-Fe2O3为核心,Ni2O3在外层,Fe Cl3·6H2O在最外层的核-壳结构γ-Fe2O3/Ni2O3复合纳米微粒。用硝酸铁溶液对其进一步处理,使微粒表面性质稳定以适合配制离子型磁性液体。使用振动样品磁强计、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硝酸铁处理后复合纳米微粒的磁性、形态、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经硝酸铁处理后,微粒的磁性减弱,粒径略微变大,约为11 nm,但位于微粒核心的主要成分γ-Fe2O3保持不变,且在微粒表面包裹了一层Fe(NO3)3·9H2O抗腐蚀层。结论经Fe(NO3)3处理后微粒表面包裹的抗腐蚀层及配制磁性液体时微粒表面吸附同种H+或OH-形成的静电斥力,使微粒在磁性液体中稳定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微粒 核-壳结构 fe(no3)3处理 磁化强度 抗腐蚀层
下载PDF
硝酸铁浓度对石墨片上生长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燕萍 高阳 +4 位作者 张哲娟 潘丽坤 王莉莉 孙卓 黄士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石墨衬底先分别浸泡于0.1~1 mol/L不同浓度的硝酸铁溶液后,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于700℃在石墨衬底上生长碳纳米管薄膜.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及拉曼光谱分析碳纳米管的形貌和构成.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的研究采用标准电流-电压测试... 石墨衬底先分别浸泡于0.1~1 mol/L不同浓度的硝酸铁溶液后,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于700℃在石墨衬底上生长碳纳米管薄膜.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及拉曼光谱分析碳纳米管的形貌和构成.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的研究采用标准电流-电压测试.浸泡于0.6 mol/L硝酸铁溶液的石墨片上所生长的碳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 碳纳米管 硝酸铁浓度
下载PDF
H_2/CO中Fe_3(CO)_(12)/Y催化剂小金属离子特性研究
18
作者 郭国清 黄友梅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5-18,37,共5页
以Fe3(CO) 12 为母体制备的Fe3(CO) 12 /Y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 2 80℃表现出高活性和低碳烯烃选择性 ,而以Fe(NO3) 3 为母体制备的Fe(NO3) 3/Y催化剂无催化活性。Fe3(CO) 12 /Y和Fe(NO3) 3/Y催化剂在程序升温反应中CO和H2 浓度变化曲... 以Fe3(CO) 12 为母体制备的Fe3(CO) 12 /Y催化剂在较低反应温度 2 80℃表现出高活性和低碳烯烃选择性 ,而以Fe(NO3) 3 为母体制备的Fe(NO3) 3/Y催化剂无催化活性。Fe3(CO) 12 /Y和Fe(NO3) 3/Y催化剂在程序升温反应中CO和H2 浓度变化曲线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变化趋势 ,前者为小金属粒子异变趋势 ,后者为普通金属粒子顺变趋势。Fe3(CO) 12 /Y催化剂高活性及低碳烯烃选择性与其高分散小金属粒子特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CO)12 fe3(CO)12/Y 低碳烯烃 小金属粒子
全文增补中
催化剂前驱体Fe(NO_3)_3对LiFePO_4/C倍率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从长杰 张向军 卢世刚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35-238,共4页
以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Fe(NO3)3为催化剂前驱体,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分析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蔗糖热解形成的碳包覆层石墨化程度高,可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Fe(NO3)3可优化包覆层的碳结构。在4... 以蔗糖和葡萄糖为碳源,Fe(NO3)3为催化剂前驱体,用碳热还原法合成LiFePO4/C复合材料,分析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蔗糖热解形成的碳包覆层石墨化程度高,可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Fe(NO3)3可优化包覆层的碳结构。在4.2~2.5V循环,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的5.0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2.3mAh/g,为1.0C时的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 硝酸铁[fe(no3)3] 磷酸铁锂(LifePO4) 碳包覆
下载PDF
Fe^(3+)对杂多酸脱硫体系再生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杨润梅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fe^3+ 杂多酸 脱硫反应 fe(no3)3 硫化氢 碳酸钠 磷钼酸钠 尾气处理系统 环境保护 脱硫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