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法的人免疫球蛋白Fc段活性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方玉 周久越 +9 位作者 陈晨 周安 宋佃卫 高建锋 陈曦 李晓 吴嘉伟 杜加诚 周波 菅长永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建立1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用于检测人免疫球蛋白Fc段活性的方法。方法利用FcγRI可以与IgG的Fc段发生结合的特性,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样品亲和力常数,其Fc段活性为样品KD与标准品KD比值。方法进行特异性/专属性、精... 目的建立1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用于检测人免疫球蛋白Fc段活性的方法。方法利用FcγRI可以与IgG的Fc段发生结合的特性,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检测样品亲和力常数,其Fc段活性为样品KD与标准品KD比值。方法进行特异性/专属性、精密度、耐用性验证。采用该方法与药典方法共同检测30份人免疫球蛋白Fc段活性,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本方法的特异性/专属性强(t值分别为0.15、0.22,均为P>0.05),精密度好(CV值为5.37%~10.69%),耐用性好(CV值为10.06%),本方法与药典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r=0.96,P<0.05)和一致性高(偏差值为-2.060,95%置信区间为-5.628~1.508)。结论成功建立了1种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用于检测人免疫球蛋白Fc段活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表面等离子共振法 fc 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仪
下载PDF
基于FF-FC有向树结构的GKS图段管理
2
作者 陈德人 金廷赞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从图论的角度出发对GKS的图段状态与操作进行描述,提出了适用于图段管理的FF-FC有向树结构,阐述了这种有向树的一些性质及其图段操作应用,并建立了相应的图段存储方法和数据类型。最后指出,FF-FC有向树结构适用于任何一级别的GKS实现。
关键词 有向树 GKS 图段管理 FF-fc
下载PDF
rhEPO-Fc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质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建军 张昕泂 +5 位作者 周洁 龚振 陶群 叶丹 汪世龙 鞠佃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共4页
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泌表达rhEPO-Fc融合蛋白的工程细胞株MY06(CHO细胞),收集发酵培养上清,通过离心、过滤、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等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lowry法、SDS-PAGE、Western-blot、HPLC、ELISA及IEF等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分泌表达rhEPO-Fc融合蛋白的工程细胞株MY06(CHO细胞),收集发酵培养上清,通过离心、过滤、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等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通过lowry法、SDS-PAGE、Western-blot、HPLC、ELISA及IEF等方法研究目的蛋白质量,以建立rhEPO-Fc融合蛋白的发酵、纯化工艺,并探寻该融合蛋白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该工艺,rhEPO-Fc蛋白表达量高达2g/L,蛋白纯化得率达45%以上,纯度可达98%以上,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kDa,t1/2长达38h,免疫印迹证明具有天然EPO的免疫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生产工艺可获得rhEPO-Fc的高效表达,纯化得率高,质量检验方法稳定可靠,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免疫球蛋白fc 融合蛋白 发酵纯化工艺 质量研究
下载PDF
SPA的实验室制备及标记技术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培娥 刘冠章 +1 位作者 霍乃蕊 高宇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70-71,共2页
SPA具有与IgGFC段非特异性结合的生物学特性,这一特性使其在免疫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应用目的不同,SPA制剂分为三类:菌体试剂、IgG-SPA、可溶性纯化SPA。本文将介绍这三种试剂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SPA... SPA具有与IgGFC段非特异性结合的生物学特性,这一特性使其在免疫学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应用目的不同,SPA制剂分为三类:菌体试剂、IgG-SPA、可溶性纯化SPA。本文将介绍这三种试剂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SPA的FITC、HRP、125I的标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 非特异性结合 制备方法 标记技术 免疫学
下载PDF
人IgE Fc基因的克隆、纯化、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测定
5
作者 李雪飞 陆海涛 +5 位作者 刘利君 杨宁 马丽娜 吴景良 牛艳东 段昕所 《现代医学》 2019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E Fc,为建立一种以IgE分子Fc段为佐剂的高效安全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分离急性荨麻疹病人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所提RNA没有明显降解后,在AM...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E Fc,为建立一种以IgE分子Fc段为佐剂的高效安全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分离急性荨麻疹病人的外周静脉血淋巴细胞,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证实所提RNA没有明显降解后,在AMV逆转录酶作用下进行逆转录反应,Pfu 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目的片断。提取质粒pEGFP-N1,将pEGFP-N1及IgE Fc基因的cDNA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双酶切,电泳分离,纯化回收试剂盒回收IgE Fc基因cDNA片断和质粒pEGFPN1,T4DNA连接酶连接两片断,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Top10,小量提取质粒,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初步酶切鉴定,重组质粒送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测序。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pEGFP-N1/IgE Fc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EGFP-N1/IgE Fc,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及探索新的抗肿瘤方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E分子fc 真核表达载体 质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