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封闭演化史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2
1
作者 李亚辉 刘泽容 陈利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15-18,共4页
对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应力场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计算地史时期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演化史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崔庄地区崔6、崔7两条主要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不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也不... 对沉积埋藏史、构造演化史、应力场演化史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计算地史时期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演化史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崔庄地区崔6、崔7两条主要断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埋藏深度不同,断面正应力的大小也不同。吴堡运动时期,两条断层为开启状态;三垛运动时期,两条断层均承受压应力,但崔6断层的封闭性优于崔7断层,即成藏期封闭性好的断层控制的断块,其油气富集程度高;反之,油气富集程度就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面 构造演化 数学模型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断层涂抹层分布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吕延防 张发强 +1 位作者 吴春霞 王亚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根据库仑 摩尔黏性或非黏性摩擦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破坏理论 ,制作了剪切模拟实验装置 ,以黏土、砂、水泥等作为不同厚度、不同成岩程度的砂泥岩地层的替代物 ,进行了大量断层涂抹层形成的剪切断裂实验。根据对实验结果的观测分析 ,认为... 根据库仑 摩尔黏性或非黏性摩擦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破坏理论 ,制作了剪切模拟实验装置 ,以黏土、砂、水泥等作为不同厚度、不同成岩程度的砂泥岩地层的替代物 ,进行了大量断层涂抹层形成的剪切断裂实验。根据对实验结果的观测分析 ,认为处于泥岩成岩作用早期阶段的生长断层易形成断层涂抹层 ,非生长断层一般不形成涂抹层 ;断层的初期活动对形成涂抹层起积极作用 ,再次活动对涂抹层起破坏作用 ;断层涂抹层的分布长度与断移泥岩层的厚度、泥岩含水量、一定范围内的断距呈正比关系 ,涂抹层的厚度与断移泥岩层的厚度、泥岩含水量呈正比关系 ,与断距呈反比关系。这一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为揭示断层涂抹层的地下发育规律、定量研究断层对油气的封闭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断层封闭性 断层涂抹层 分布规律 物理模拟 实验
下载PDF
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5
3
作者 付广 李玉喜 +1 位作者 张云峰 聂会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2-25,共4页
断层面除受上覆地层重力的作用外,还要受到区域主压应力的作用。在考虑断层面所受上覆沉积物重力和区域主压应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垂向封闭性主要影响因素(断层面压力和断移地层性质)的深入分析,根据泥质岩塑性变形所需要的... 断层面除受上覆地层重力的作用外,还要受到区域主压应力的作用。在考虑断层面所受上覆沉积物重力和区域主压应力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垂向封闭性主要影响因素(断层面压力和断移地层性质)的深入分析,根据泥质岩塑性变形所需要的最小压力,利用断层面压力大小,探讨了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汪家屯气田W1、W2、W3、W4断层和长春岭背斜带三站气田S1、S2、S3、S4断层的垂向封闭天然气的研究中,其研究结果与二个气田的实际地地质条件相吻合,表明该方法用于断层垂向封闭油气性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面 封闭性 油气运移 垂向运移
下载PDF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43
4
作者 赵密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通过泥岩沾污潜力、泥岩沾污因子及断层泥比率表征公式及应用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泥岩涂抹的4种成因及其公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岩性配置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应用条件,阐述了岩性配置研究中断层面和断裂带对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岩性配置分析... 通过泥岩沾污潜力、泥岩沾污因子及断层泥比率表征公式及应用条件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泥岩涂抹的4种成因及其公式的局限性;总结了岩性配置的各种研究方法及应用条件,阐述了岩性配置研究中断层面和断裂带对封闭性的影响,认为岩性配置分析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就是确定断层的规模、断层岩的总厚度及小断层的分布等;提出断层封闭机理的3个方面及相关的8种类型;把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归纳为14种,并加以讨论;最后从断层封闭机理、断层封闭性研究思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对断层封闭性的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封闭性 断距 断层面 走向
下载PDF
流体封存箱研究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7
5
作者 郑玉凌 郝石生 +1 位作者 柳广弟 黄志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0-92,共3页
流体封存箱理论来源于勘探实践并服务于勘探实践,将油气的生、运、聚纳入统一的时空体系进行研究,是新兴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之一。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流体封存箱存在于具有异常压力的盆地中,它是否存在与盆地类型及沉积速度无关;... 流体封存箱理论来源于勘探实践并服务于勘探实践,将油气的生、运、聚纳入统一的时空体系进行研究,是新兴的石油地质学理论之一。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流体封存箱存在于具有异常压力的盆地中,它是否存在与盆地类型及沉积速度无关;流体封存箱顶板一般位于3km深度,是盆地沉积物压实—水力压裂—胶结的结果;断层通过热液胶结作用或差异压实胶结作用,起到封存箱边板的作用;流体封存箱理论并没有违背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封存箱内压力的动态演化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决定了压力随时间调整的方式。图4参13(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流体封存箱 盆地
下载PDF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震源区应力水平估计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学忠 李艳娥 郭祥云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根据地震力学和数字地震学理论,利用视应力和应力降,估算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震源区的应力水平,结果表明,震前震源区应力值约为1.5~2.0MPa,地震破裂过程中,由于断层发生错动过头,使地震发生后震源区应力低于动摩擦力... 根据地震力学和数字地震学理论,利用视应力和应力降,估算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前后震源区的应力水平,结果表明,震前震源区应力值约为1.5~2.0MPa,地震破裂过程中,由于断层发生错动过头,使地震发生后震源区应力低于动摩擦力,降至-1.2^-0.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汶川地震 震源区 应力水平
下载PDF
发震断层面上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计算与加卸载的确定 被引量:18
7
作者 蒋骏 张雁滨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2-83,共12页
发震断层面上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是应用响应比理论的一个关键性基础问题。本文根据潮汐形变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导出了直接、严密和实用的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公式,给出了判断加载、卸载区间的直接公式──潮... 发震断层面上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是应用响应比理论的一个关键性基础问题。本文根据潮汐形变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导出了直接、严密和实用的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数值计算公式,给出了判断加载、卸载区间的直接公式──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对时间一阶微分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还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层 断层面 潮汐 有效应力 载荷试验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断层封闭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传波 梅廉夫 +2 位作者 刘立林 曾佐勋 汤济广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断层封闭性能与应力作用密切相关,可以在考虑断面受到区域构造应力与断面上覆地层负荷联合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性。该文利用MSC软件公司开发的MARC有限单元分析软件,以渝东油气区的F3断层为例,通过... 断层封闭性能与应力作用密切相关,可以在考虑断面受到区域构造应力与断面上覆地层负荷联合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断面所承受的正应力来研究断层封闭性。该文利用MSC软件公司开发的MARC有限单元分析软件,以渝东油气区的F3断层为例,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计算,探索了断层封闭性的三维构造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封闭性受埋深及断面倾角的影响;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既可研究断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封闭性,也可以定量评价断层不同层段、不同部位的封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断面 正应力 数值模拟 封闭
下载PDF
断层折射与断层封闭性的关系 被引量:8
9
作者 鲁兵 刘忠 +1 位作者 孔宪政 张博闻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
不同力学性质岩层的内摩擦角不同,使它们的剪裂角不同,在同样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断层是由许多倾角有差别的小断面折线状连接构成的断裂带,这种现象被称为断层折射。因此,断裂带两侧不同部位的岩层接触紧密程度有差异(可分为5类:挤... 不同力学性质岩层的内摩擦角不同,使它们的剪裂角不同,在同样力学条件下形成的断层是由许多倾角有差别的小断面折线状连接构成的断裂带,这种现象被称为断层折射。因此,断裂带两侧不同部位的岩层接触紧密程度有差异(可分为5类:挤压的,承载的,滑动的,微张开的,张开的),导致不同部位断面封闭性的差异(根据断层运动方式和受力情况,定性分为5类:良好,好,较好,较差,差)。认为生长断层封闭性与其位移速率及被错移的岩层岩性有关,生长指数越大越有利于断层封闭;正断层发生反转后,断面封闭性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折射 断层封闭性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北京三维地质建模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院 刘殷 +3 位作者 许苗娟 孙颖 郑菲菲 宋国玺 《工程勘察》 2015年第6期60-65,共6页
随着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已成为研究地质体的重要手段,模型能够直观地表达地质体,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及属性结构,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本文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和流程,建立了北京三维地质模型,为岩溶水开发利用提... 随着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三维地质建模已成为研究地质体的重要手段,模型能够直观地表达地质体,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及属性结构,更好地为决策服务。本文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和流程,建立了北京三维地质模型,为岩溶水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并满足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交叉剖面 断层面 地层面
下载PDF
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盛书中 万永革 +2 位作者 程佳 李迎秋 武晔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5-337,共13页
选用Hayes和Guangfu Shao等给出的震源破裂模型(2011年3月网上公布)、哈佛CMT目录和日本F-net目录给出的余震目录,使用Coulomb3.2软件,对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M_W9.0地震序列间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关系进行了初... 选用Hayes和Guangfu Shao等给出的震源破裂模型(2011年3月网上公布)、哈佛CMT目录和日本F-net目录给出的余震目录,使用Coulomb3.2软件,对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M_W9.0地震序列间的静态库仑应力触发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3月9日发生的M_W7.2前震破裂分布产生的库仑应力对随后发生的M_W9.0主震存在触发作用;2)M_W9.0主震对余震的触发统计结果表明,选用不同的主震模型、余震目录、等效摩擦系数和震源机制解中不同的节面作为接收断层面时,会得到不同的触发统计结果,该研究得到的主震对余震的触发率最小为56.8%,最大为75.3%;3)利用震源机制解计算库仑应力时,理论上震源机制解的2个节面上的剪切应力是相同的,但在实际计算中可能由于2个节面的非正交或震源机制解结果的取整,导致2个节面上计算出的剪切应力不同,但一般差异很小。由于节面的选取对接收断层面上的剪切应力有一定影响,而对接收断层面上正应力的影响较大,因而会影响到库仑应力的计算结果,因此讨论某个具体余震是否被触发或统计余震触发率时,对接收断层面的选取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触发 日本 9. 0 级地震 断层面 前震 余震
下载PDF
数字地质填图数据构建断层面的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志春 郑翔 +2 位作者 张洋洋 罗建群 侯曼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64-1270,共7页
为准确构建浅地表复杂断层面,采用"地表填图数据为主,地下断层数据为约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面与地表断层数据和地下断层数据能够完全吻合,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断层面的构建.... 为准确构建浅地表复杂断层面,采用"地表填图数据为主,地下断层数据为约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面与地表断层数据和地下断层数据能够完全吻合,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断层面的构建.断层面的精度取决于地表填图数据的数量和精度,在断层产状变化大的部分需要适当增加产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断层面 数字地质填图 离散光滑插值 GOCAD软件
下载PDF
利用精确定位余震资料确定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断层面参数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丽芳 徐甫坤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9-494,669,共6页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565次小震的精确定位结果。根据小震丛集性原则,求解发震断层参数的数学模型,运用模拟退火全局搜索和高斯牛顿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进行反演,得... 运用双差定位法对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序列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565次小震的精确定位结果。根据小震丛集性原则,求解发震断层参数的数学模型,运用模拟退火全局搜索和高斯牛顿局部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进行反演,得到鲁甸6.5级地震断层面的走向、倾角分别为160.8°和89.1°,并对其构造环境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层面 小震丛集 云南鲁甸6.5级地震
下载PDF
高应力断层构造区巷道冲击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飞 李明利 +1 位作者 武轶凡 蔡东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3,共9页
断层构造区静动载应力耦合作用加剧了井下断层区围岩冲击危险性,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冲击动载响应特征存在显著特殊性。目前对于断层构造区的冲击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面采场附近,但对于断层构造区巷道冲击破坏鲜有研究。以... 断层构造区静动载应力耦合作用加剧了井下断层区围岩冲击危险性,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冲击动载响应特征存在显著特殊性。目前对于断层构造区的冲击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作面采场附近,但对于断层构造区巷道冲击破坏鲜有研究。以陕西某矿深埋高应力断层构造区巷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力学特征:①断层面存在明显应力阻隔效应,正断层附近存在上盘应力集中区和下盘应力降低区2个特殊应力区。巷道由于断层面影响,巷帮静载集中应力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远离断层面侧应力集中程度大于靠近断层面侧,该侧巷道围岩冲击破坏危险程度增大。②断层面对于应力波传递产生明显阻隔作用,正断层上盘动载响应大于下盘动载响应,由于巷道两帮应力非对称分布特征,右帮动载响应明显大于左帮。基于上述特征,提出了断层构造区巷道围岩“卸(大直径钻孔卸压)−支(梯次加固成层式吸能防冲支护)”协同防冲控制技术,工程试验结果表明:①巷道围岩采取“卸−支”协同防冲处理措施后,巷道两帮应力集中区往围岩深部转移3~5 m,应力峰值降低18.5%~20.3%,巷道帮部围岩应力集中程度显著降低。②采用“卸−支”协同防冲处理措施前,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分别为856,334,325,567 mm,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采用“卸−支”协同防冲处理措施后,巷道围岩变形量降低35.69%~62.03%,巷道围岩稳定性增强。③钻孔煤粉量显著低于临界粉煤量,巷道围岩动力显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断层构造区 冲击地压 断层面 巷道围岩 巷道防冲 大直径钻孔卸压 梯次加固成层式吸能防冲支护
下载PDF
利用余震震源分布确定主震断层面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福昌 万永革 《内陆地震》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利用余震震源位置的空间分布,采用Newton-Raphson算法和遗传算法确定主震断层面参数的方法,对仿真数据求出了地震主断层面走向角和倾角,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与其他数据结合共同约束主震断层面的参数。
关键词 震源分布 断层面 最小二乘解 Newton—Raphson算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利用智利地震震源分布确定智利地区主震断层面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迎秋 刘鑫 万永革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1-56,共6页
从历史地震来看,智利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强震主要集中在Nazca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之间的俯冲带上,该区也是7级以上大震频发的地区,所以对于该地区的断层结构和震源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大地震发生后,大量余震在断层面上发生。因此... 从历史地震来看,智利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强震主要集中在Nazca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之间的俯冲带上,该区也是7级以上大震频发的地区,所以对于该地区的断层结构和震源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大地震发生后,大量余震在断层面上发生。因此余震震源位置的空间分布可以较为精确地勾画出断层面的位置。假定地震的发震断层可以用一个平面来模拟,且设大多数余震发生在这个平面断层的附近,则可以通过余震震源位置参数来求解发震断层的参数。本文主要是利用大震后震中附近会出现频繁的余震这个特点,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出智利地区的主要断裂面并加以验证,并说明该地区的主要地质构造及地震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分布 断层面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用双节点有限单元模拟渗流模型中的断裂与裂隙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海容 宋惠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将岩石结构力学中的三维节理单元的概念引入含裂隙系的渗流模型中,提出双节点渗流单元,用于模拟断层在地下岩体渗流场中的影响与作用,分析其物理意义,给出具体的单元渗流矩阵表达式。
关键词 断层面 渗流 裂隙 有限元 双节点 地下水
下载PDF
攀西裂谷带及其邻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傅维洲 吴玉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6年第3期95-102,共8页
本文主要根据近30多年来,发生在攀西裂谷地区地震的断层面解,辅以其它手段的资料,讨论该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攀西裂谷带的受力状态已由过去的拉张变为现今的压扭,是一条消亡的古裂谷带。
关键词 大陆裂谷 断层面 现代地壳构造运动 P波初至
下载PDF
燕南断裂带封堵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21,共3页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葵花岛断裂背斜构造带由燕南断裂带控制发育,是渤海海域的重要油气勘探区。燕南断裂带是郯庐断裂的组成部分,其断裂绝大多数是正断层。钻于该断裂带西侧的7口井证实,已见油气的4口井油气层均靠断面封闭。利用测井...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葵花岛断裂背斜构造带由燕南断裂带控制发育,是渤海海域的重要油气勘探区。燕南断裂带是郯庐断裂的组成部分,其断裂绝大多数是正断层。钻于该断裂带西侧的7口井证实,已见油气的4口井油气层均靠断面封闭。利用测井资料分析断裂结构面力学性质,认为断面很致密,发育断层泥(KH4井2402m深度断面能够封闭的最大油柱高度为67.48m);根据横切断裂的地震剖面(道积分剖面),认为广泛发育断层泥;根据流体性质、压力系统和断面图分析,各断块互不连通,断裂两盘砂岩有相接处,靠断层泥封闭。燕南断裂带主要活动时期为早第三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沉积期,该阶段断裂间歇性活动,断面开启与封闭交替;馆陶组沉积期以来,断裂活动微弱,根据葵花岛构造带异常地层压力形成时期和油气显示层位,认为断裂带在东营组沉积期末形成封闭。图5参10(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油气藏勘探 封堵性
下载PDF
基于面片处理的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昌宏 于海生 +1 位作者 崔京彬 倪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30,共6页
面对三维建模的不同需求,出现了多种三维建模软件。为了满足目前对三维构造建模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面片处理的构造建模技术,即采取三维CAD的设计思路,利用各种三维交互工具对三角网格面片进行编辑来构建层面、断面,最终建立一个符合... 面对三维建模的不同需求,出现了多种三维建模软件。为了满足目前对三维构造建模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面片处理的构造建模技术,即采取三维CAD的设计思路,利用各种三维交互工具对三角网格面片进行编辑来构建层面、断面,最终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构造模型。这是一种增量式的灵活动态建模方式,用户在建模各个阶段可以对模型实时修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种算法和三维可视化交互手段的优势。方法的关键在于强化面片处理,突出三维交互工具与算法相结合的优点,使得用一般算法难以描述的复杂构造变得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建模 面片 断面 层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