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30
1
作者 邵瑶 汤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4-30,共7页
在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中,由于交直流输电线路并列运行且多个直流换流站间电气距离较近,交直流系统间、直流子系统间相互影响,对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策略提出了新要求。文章概述了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中换... 在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中,由于交直流输电线路并列运行且多个直流换流站间电气距离较近,交直流系统间、直流子系统间相互影响,对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策略提出了新要求。文章概述了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中换相失败、直流系统故障后的恢复、电力系统功角/电压的稳定性、谐波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控制和保护策略的特点及不足,可为今后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 换相失败 故障后恢复 功角稳定 电压稳定 谐波的相互作用
下载PDF
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及其正断层机制的区域构造解释 被引量:88
2
作者 万永革 沈正康 +1 位作者 盛书中 徐晓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计算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导致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在贡嘎错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康西瓦断裂东段和西段、普鲁断裂西段、龙木错—邦达错西段、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增加分别达6.9... 计算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导致周围断层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库仑应力在贡嘎错断裂的西南段和东北段、康西瓦断裂东段和西段、普鲁断裂西段、龙木错—邦达错西段、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山前逆冲断裂增加分别达6.9×10~4Pa、4.4×10~3Pa、8.0×10~5Pa、2.8×10~3Pa、2.3×10~4 Pa、5.7×10~3 Pa、1.6×10~3Pa和1.1×10~3Pa,而使得贡嘎错断裂中段、康西瓦断裂中段、龙木错-邦达错东段、普鲁断裂中段和喀喇昆仑北段断层上的库伦破裂应力减小分别达3.9×10~5Pa、5.8×10~5Pa、1.5×10~4Pa、1.5×10~4Pa和1.1×10~3 Pa.根据康西瓦的断层滑动速率估计该地震使得中段特征地震延迟1~127年,使得东段特征地震提前2~138年.计算还得到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M_w7.6地震在于田地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为10~20 Pa,虽然有利于于田地震的发生,但数值太小,难以看到明显的触发作用.分析了该地震及其周围已发生地震出现正断层机制的原因.认为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北北东向推挤作用下,相对塔里木块体,青藏高原北缘的柴达木块体沿阿尔金断裂东向运动,而兴都库什块体沿喀喇昆仑断裂整体北西向运动.地震发生区位于此两块体之间,在双边动力相互作用下导致了东西向拉张的形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断层相互作用 震源机制 动力学解释
下载PDF
用卫星热红外信息研究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 被引量:74
3
作者 马瑾 陈顺云 +2 位作者 刘培洵 汪一鹏 刘力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6-823,共8页
断层活动不是孤立的,一条断层的活动可能影响其他断层,并引起这些断层的活动,这些相互作用的断层称为关联断层.本文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分析了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所使用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 断层活动不是孤立的,一条断层的活动可能影响其他断层,并引起这些断层的活动,这些相互作用的断层称为关联断层.本文利用卫星热红外信息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分析了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所使用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结果表明,在一定时段内研究区一些断层间除地震活动表现出相互呼应关系外,其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曲线相似,相关系数高,说明热红外信息与地震信息共同反映一个地区断层的关联活动.此外,也存在单独由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TLOW相关表现断层关联活动的情形,即断层间无地震活动的呼应关系,但也存在TLOW曲线的相关性,同样显示关联断层的相互作用.对TLOW的时空过程分析表明,关联活动组合可随时间发生变化.例如,1988~1994年间红河断裂与澜沧-耿马断裂、金沙江断裂等构成关联活动组合,1994~1998年又与小金河断裂、安宁河-小江断裂构成关联活动组合,这样的时空变化过程可能是地壳应力场重新分配的反映.本文的研究结果证明,卫星热红外信息有望成为研究断层相互作用的一个新的独立物理量,并将对地震动力学和构造物理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 关联断层 关联活动时段 卫星热红外 地表亮温残差低频分量
下载PDF
Tectonic dynamics and correlation of major earthquake sequences of the Xiaojiang and Qujiang-Shiping fault systems, Yunnan, China 被引量:26
4
作者 WEN XueZe DU Fang +2 位作者 LONG Feng FAN Jun ZHU H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0期1563-1575,共13页
The N-S trending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the NW-SE trending Qujiang-Shiping fault zone are adjacent active fault systems and seismogenic zone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and major earthquakes in Yunnan, China. To underst... The N-S trending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the NW-SE trending Qujiang-Shiping fault zone are adjacent active fault systems and seismogenic zone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and major earthquakes in Yunnan, China.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wo fault systems, and its probable influence on earthquake occurrences, this paper conducts a synthetic study based on data of active tectonics, historical earthquakes, relocated small earthquakes, GPS station velocities and focal mechanism resolutions. The study makes several conclusions. (1) The active southward motion of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i.e. the side of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has a persistent and intensive effect on the Qujiang-Shiping fault zone. The later fault zone has absorbed and transformed the southward motion of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former fault zone through dextral strike-slip/sheafing as well as transverse shortening/thrusting. (2) Along 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the present sinistral strike-slip/sheafing rate decreases from 10 and 8 mm/a on the northern, central and central-southern segments to 4 mm/a on the southern segment. The decreased rate has been adjusted in the area along and surrounding the Qujiang-Shiping fault zone through reverse-dextral faulting and distributed sheafing and shortening. (3) The tectonic-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the Qujiang-Shiping fault zone is also manifested by a close correlation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s on the two fault zones. From 1500 to 1850 a sequence of strong and major earthquakes occurred along the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northern neighbor, the Zemuhe fault zone, w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gradually accelerating strain release, gradually shortening intervals between M≥7 events, and major releases occurring in the mid to later stages of the sequence. As a response to this sequence, after an 88-year delay, another sequence of 383 years (from 1588 to 1970) of strong and major earthquakes occurred on the Qujiang-Shiping fault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fault systems fault interaction fault motion transformation tectonic dynamics correlation of earthquake sequences
原文传递
鲜水河断裂带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与缓震效应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秋文 张培震 +2 位作者 王乘 汪一鹏 MichaelA.Ellis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53,228,共11页
探讨了断层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对地震的触发与延缓效应,并以鲜水河断裂带不同断裂段时间上连续发生的4次M_s6.0以上地震为例,计算和分析了每次地震发生后,在周围其它断裂上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其对后续地震的触发... 探讨了断层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对地震的触发与延缓效应,并以鲜水河断裂带不同断裂段时间上连续发生的4次M_s6.0以上地震为例,计算和分析了每次地震发生后,在周围其它断裂上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其对后续地震的触发,以及1973年炉霍M_s7.6地震和1981年道孚M_s6.9地震发生后,在其周围最易破坏失稳的微破裂上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对余震活动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这4次地震的累积触震与缓震效应加以定量考虑,对鲜水河断裂带各断裂段的地震潜势进行了重新计算,并与已有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和评估了鲜水河断裂带断层间相互作用触震与缓震效应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每次地震都发生于受其先前发生的地震影响而产生同震库仑应力增加的断裂段上,不同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和缓震效应导致地震复发概率的改变可高达30.5%以上,主震后的余震大多发生于同震库仑应力增加较高的微破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相互作用 触震 缓震效应 地震潜势 鲜水河断裂带
下载PDF
汶川M_S 8.0地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及断层危险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国宏 单新建 李卫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5-944,共10页
利用四川省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反演了由汶川地震造成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从余震效应与断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滑动分布模型反演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与余... 利用四川省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滑动分布模型,反演了由汶川地震造成的同震库仑破裂应力变化;从余震效应与断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于滑动分布模型反演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能较好地反映与余震分布的对应关系,以最大余震断层面参数(走向/倾角/滑动角:204°/56°/98°)为接收断层,反演结果最佳,83%M>4的余震均发生于库仑应力增加约0.01MPa的区域;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主要特征为断层北盘大部分区域为库仑破裂应力下降区,断层南盘主要为增加区,断层两端均显示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增加,且分别沿NE和SW两个方向发展。最后,基于活断层分布模型,计算由此次地震造成的已存断层面上的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显示多条左旋走滑断裂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分布 汶川MS8.0地震 库仑破裂应力变化 断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渤海海域断裂相互作用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余一欣 周心怀 +3 位作者 徐长贵 吴奎 周鑫 柳屿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9,共9页
渤海海域发育大量不同方位与规模的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并在平面和剖面上发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对油气聚集成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主要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编图,从区域和局部两个层次综合分析了渤海地区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在平... 渤海海域发育大量不同方位与规模的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并在平面和剖面上发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对油气聚集成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主要通过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编图,从区域和局部两个层次综合分析了渤海地区伸展断裂和走滑断裂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相互作用方式,并简要探讨了断裂相互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区域范围内的断裂平面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共轭型、直交型和斜交型,局部地区的相互作用方式包括帚状传递型、分支传递型、雁列断层传递型和变换构造传递型等,其中变换构造传递型进一步可分为斜坡型、地垒型和断块型。剖面上的断裂相互作用方式则主要包括X型、混合型和叠加型。渤海地区的断裂相互作用不仅对盆地结构有一定影响,对圈闭、储层和油气运移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分析渤海地区的断裂相互作用特征,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裂 走滑断裂 断裂相互作用 油气成藏 渤海海域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earthquake evolution around the eastern boundary faults of the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被引量:18
8
作者 CHENG Jia LIU Jie +2 位作者 GAN WeiJun YU HuaiZhong LI G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1期1716-1729,共14页
Based on the existing materials of fault segmentation,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and their empirical relationships,we calcul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fault segments,such as length,width,magnitudes of characteristic e... Based on the existing materials of fault segmentation,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and their empirical relationships,we calculated the parameters of the fault segments,such as length,width,magnitudes of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etc.Constrained by GPS velocity field,the slip rates of these fault segments in depth were inversed using the 3-D half-space elastic dislocation model.As not all of the recurrence periods and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 are known,we selected the fault segments with these two parameters known and calculated the accumulation rate of average co-seismic displacement,which shows the faults' slip rate in seismogenic layer.Then,the slip rate in depth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seismogenic lay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obtained,and this relationship was used to get the recurrence periods and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of all fault segments.After the studies above,we calculated the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 of all the earthquakes larger than M s 6.8 from AD 1700 one by one and inversed the potential displacement in the co-seismic deformation field.Then,we divided the potential displacement by the slip rate from GPS inversion to get the influences of these fault segments,added the influences into the elapsed time of the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and obtained the earthquake hazard degree of all the segments we studied in the form of the ratio of elapsed time to recurrence period;so,we name the ratio as the Impending Earthquake Risk (IER).Historical earthquake cases show that the fault segment is in safety when the IER is less than 1 but in danger after the IER becomes larger than 1.In 2009,the IER is larger than 1 on the following segments,1.35 on the Tagong segment of Xianshuihe fault,1 on the Menggu-Dongchuan segment,1.04 on the Dongchuan-Xundian segment,and 1.09 on the Yiliang-Chengjiang segment of Xiaojiang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boundary faults of 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 fault segment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 recurrence period earthquake interaction Impending Earthquake Risk
原文传递
2014年于田M_S7.3地震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及对周边断层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宋金 周龙泉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计算了2008年以来于田地区4次MS5.5以上地震产生的同震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场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应力触发效应、4次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与余震分布的关系及其对周边主要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MS5.5、2014年MS7.3地震均处于之前地震... 计算了2008年以来于田地区4次MS5.5以上地震产生的同震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场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应力触发效应、4次地震产生的应力变化与余震分布的关系及其对周边主要断层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MS5.5、2014年MS7.3地震均处于之前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增加区,增加值分别为0.004、0.021MPa,说明这两次地震明显受到之前强震触发作用的影响;而2012年MS6.2地震位于之前地震产生的应力影区内,对其发生有延缓作用。此次MS7.3地震产生的库仑破裂应力场图像与目前余震空间分布特征较为吻合;但主震破裂面上部分应力增强区几乎没有余震发生,这些地区未来存在发生强余震的可能。距此次震中最近的贡嘎错断裂中段上不同断层段库仑应力扰动值变化很大,计算结果可能会受有限断层震源模型的一定影响,依然存在较强的地震危险性。此外,贡嘎错断裂东北段、普鲁断裂中西段及龙木错-邦达错断裂带西段受2008年以来地震的累积库仑应力增加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其应力扰动最大值均超过0.002MPa,同样存在一定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田地震 库仑应力变化 余震分布 断层相互作用
下载PDF
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电网送端交流故障对受端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天甲 刘海洋 《浙江电力》 2022年第7期18-24,共7页
为满足新能源消纳跨区大规模输电的需要,我国建设投产多个常规直流、特高压直流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大区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形成了复杂的大型交直流混联系统。基于近期发生的实际故障案例,分析交直流混联电网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对... 为满足新能源消纳跨区大规模输电的需要,我国建设投产多个常规直流、特高压直流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大区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形成了复杂的大型交直流混联系统。基于近期发生的实际故障案例,分析交直流混联电网送端交流系统故障对直流系统输送功率和受端交流电压产生的影响,以及受端直流滤波器跳开、相邻直流受端换相失败的原因,指出电网存在直流送端落点过于密集、交流滤波器分组容量偏大、换相失败预测能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后续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网 故障特性 相互影响机理 连锁故障
下载PDF
平行走滑断层相互作用的粘弹模型和减震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傅征祥 刘桂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研究了二维粘弹性介质中平行走滑断层的相互力学作用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当一条断层发生滑动,将导致平行断层面上剪切应力减小,因此,可能推迟平行断层发生滑动(减震作用),推迟时间在几年至几百年的范围内,这取决于发生滑动... 研究了二维粘弹性介质中平行走滑断层的相互力学作用及其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当一条断层发生滑动,将导致平行断层面上剪切应力减小,因此,可能推迟平行断层发生滑动(减震作用),推迟时间在几年至几百年的范围内,这取决于发生滑动的断层与平行断层之间的距离,以及平行断层自身应力积累孕育地震过程经历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介质 断层 相互作用 发震推迟时间 减震作用
下载PDF
配电网故障研判搜索定位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剑梅 苟霖 +2 位作者 马青 赵喜兰 王国强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9-63,共5页
为解决配电网生产类计划停送电信息报送不准确,故障抢修类工单处理混乱,故障研判信息不完善、故障点定位缓慢问题,通过分析配网应急抢修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实际运行的配电网设备信息和地理信息等数据,提出了配电网故障研判搜索定位系... 为解决配电网生产类计划停送电信息报送不准确,故障抢修类工单处理混乱,故障研判信息不完善、故障点定位缓慢问题,通过分析配网应急抢修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实际运行的配电网设备信息和地理信息等数据,提出了配电网故障研判搜索定位系统整体设计架构和实施技术路线,利用JSP语言和My SQL数据库编制了应用程序。该系统实现了对故障变压器、线路、开关、用户配变的快速检索和定位;能够实现设备数据的分类统计;配网线路的图形在线显示;故障情况下对故障范围和原因的快速研判。系统各项功能均通过了测试,在某市配网应急抢修指挥班组的试运行5个月,运行情况良好,极大提高了工作配电网的故障抢修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研判 搜索定位 数据库 系统交互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饶强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2年第12期258-262,共5页
为避免故障节点影响无线通信网络内信息的顺利交互,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方法。创建无线通信网络多层节点交互状态模型,实时采集无线通信网络中节点的交互状态信息,并利用链路函数获得故障节点所处链路层位... 为避免故障节点影响无线通信网络内信息的顺利交互,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方法。创建无线通信网络多层节点交互状态模型,实时采集无线通信网络中节点的交互状态信息,并利用链路函数获得故障节点所处链路层位置,提取此区域内故障节点特征,将提取结果作为依据,使用贝叶斯网络锁定此区域内全部故障节点,实现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自动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全面地定位无线通信网络不同层级和不同服务器的故障节点,并清晰地呈现故障节点定位结果;在无线通信网络内产生大量数据的情况下,网络各层级最高信道冲撞率仅为0.29%,能有效保证大规模数据交互的畅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无线通信网络 故障节点 自动定位 交互状态 链路函数
原文传递
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秋文 王乘 +2 位作者 张培震 Michael A.Ellis 樊光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38-1341,共4页
从断层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入手,提出了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与缓震效应,探讨了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对断层活动性、断层未来地震潜势及余震活动分布图像的影响。从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大陆强震准周期丛集复发行为的可... 从断层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入手,提出了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与缓震效应,探讨了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对断层活动性、断层未来地震潜势及余震活动分布图像的影响。从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大陆强震准周期丛集复发行为的可能的物理机制。认为断层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大的地震地质意义,在进行断层活动习性和断层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及余震分布图像预测时,应该充分考虑断层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间的相互作用 同震库仑应力改变 地震地质意义
下载PDF
洪洞临汾大震震源断层的相互作用和地震趋势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刁桂苓 胡新亮 +4 位作者 张骁 李光 马利军 王成亮 路正 《华北地震科学》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山西临汾地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 3/4)两次相距最近特大地震。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震活动。我们根据1670次中、小地震精确震源定位结果和149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震源三维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的分... 山西临汾地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 3/4)两次相距最近特大地震。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震活动。我们根据1670次中、小地震精确震源定位结果和149个小地震的震源机制。通过震源三维空间分布和震源机制解的分析,认为洪洞地震和临汾地震的强相互作用是解锁,因此导致临汾地震提前发生;此外,2者之间还存在弱相互作用,并且和随机发生的地震达到一种平衡。2次大地震对区域所积累的应变基本释放完毕,难以再形成与应力场一致的大破裂,使得临汾地区连续的地震活动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体现,连续300多年都没有5级以上地震发生。估计今后临汾地区的这种低水平活动将继续下去,发展趋势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断层 洪洞地震 临汾地震 相互作用 趋势估计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玉超 戴俊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61,共9页
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研究对深入了解该区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结合生长断层的位移-长度关系和不同时期的断层落差,揭示了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的边界断层和次级断层的生长特征,... 高邮凹陷深凹带生长断层研究对深入了解该区的构造演化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结合生长断层的位移-长度关系和不同时期的断层落差,揭示了高邮凹陷深凹带东部的边界断层和次级断层的生长特征,并结合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探讨了断层生长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深凹带真2边界断层在始新世戴南期由六个生长中心发育而成,始新世三垛期互相连接形成四个亚段。真2边界断层的生长过程表现为始新世戴南期各断层亚段长度快速增加和始新世三垛期断层位移的持续增大及各断层亚段的连接。真2边界断层生长过程中,断层走向和断面形态受到伸展边界断层真1断层的控制,断层各亚段连接处的结构受断层相互作用影响。深凹带内次级断层呈NEE走向段和近EW走向段交替出现的锯齿形,始新世戴南期生长时具有多个位于NEE走向段生长中心。次级断层的生长受控于古新世和始新世两期的应力场变化,体现为古新世NNW-SSE向伸展下形成NEE走向的薄弱面,在始新世近南北向伸展下NEE走向的薄弱面首先形成断层并被后期近东西向断层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断层生长 伸展边界 断层相互作用 斜向伸展
下载PDF
三维虚拟列车的建模及在故障训练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倪晨杰 郎诚廉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7期4-7,共4页
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培训领域,着重从列车设备建模、列车设备状态监控、列车故障现象模拟等方面对三维虚拟列车故障训练平台进行研究。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设计了三维虚拟列车模型,以Unity3D为应用平台,VC#2010为编译器... 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培训领域,着重从列车设备建模、列车设备状态监控、列车故障现象模拟等方面对三维虚拟列车故障训练平台进行研究。利用3ds MAX建模软件设计了三维虚拟列车模型,以Unity3D为应用平台,VC#2010为编译器实现对三维模型的驱动控制和人机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建模 UNITY3D 轨道交通 故障模拟 交互设计
下载PDF
中上地壳应变分配模型及其地震学研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旭辉 田勤俭 +1 位作者 韦开波 陈正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58-64,共7页
应变分配 (Strain Partitioning)作为一种基本应变形式 ,即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内的斜向应变在中上地壳内解藕为相互独立的一个正应变分量和一个剪应变分量的现象。在平面上表现为平行排列、同时活动的走滑断裂系统和相应的正应变构造型... 应变分配 (Strain Partitioning)作为一种基本应变形式 ,即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内的斜向应变在中上地壳内解藕为相互独立的一个正应变分量和一个剪应变分量的现象。在平面上表现为平行排列、同时活动的走滑断裂系统和相应的正应变构造型式。应变分配是一种极为普遍的构造现象。应变分配的发生主要受主断面倾角、与主应力轴交角、区域应力场状态以及构造带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影响。作为断层相互作用的一种主要模型 ,应变分配模型的最直接证据来源于地震学方面 ,包括震源机制、震源深度及其分区特征等的研究结果。反过来 ,应变分配模型的建立 ,将在确定震源体的独立性、判断震源发震能力、判断地震序列特征、确定地震发展趋势方面为地震科学研究尤其是地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 应变分配 解藕 地震 活动构造带
下载PDF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方法
19
作者 皇甫莹丽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8期87-91,96,共6页
无线通信网络故障检测过程中,大多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使得定位结果准确率(Acc)较低。因此,该文提出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方法。针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每个节点,分别... 无线通信网络故障检测过程中,大多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求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使得定位结果准确率(Acc)较低。因此,该文提出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自动定位方法。针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每个节点,分别计算其发生不同类型故障的概率向量,再结合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通信网络多域划分。从每个通信网络子区域入手,了解区域内节点交互状态,以此来判断故障节点所处的大体范围,并提取网络故障节点特征。依托萤火虫算法建立故障节点定位函数,在记忆池和免疫算法的辅助下进行迭代寻优分析,自动定位网络故障节点。实验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4dB时,所提方法定位结果的准确率达到0.96,很好地满足了无线通信网络故障节点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火虫算法 无线通信网络 故障节点 多域划分 交互状态 自动定位
下载PDF
断层相互作用与地震触发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科 周仕勇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3年第5期477-497,共21页
断层相互作用与地震触发关系研究是震源物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能够帮助认识强震的孕育过程与物理机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与预测研究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前人的综述文章从应力触发的基本原理、方法、适用性及多个震例研究的角度,提供了... 断层相互作用与地震触发关系研究是震源物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能够帮助认识强震的孕育过程与物理机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与预测研究中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前人的综述文章从应力触发的基本原理、方法、适用性及多个震例研究的角度,提供了详细的阐述,然而从地震活动性分析这一角度对地震触发的介绍并不详尽,也未对这两个角度的结合和互补提供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从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两个角度,综述了过去几十年针对断层相互作用和地震触发机制研究的成果与进展;通过介绍速率-状态摩擦律,展现这一科学问题的内在统一性,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和展望.从物理模型角度,着重分析了断层相互作用来源的几个重要机制:静态应力触发、动态应力触发和黏弹性应力触发,以及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统计模型方面,介绍了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分析了ETAS模型和b值在断层相互作用和地震触发机制中的应用.从两个模型结合的角度,指出两者互相验证的统一内涵以及速率-状态摩擦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指出通过库仑应力计算和ETAS模型这两种不同的角度,可以综合研究多断层或地震之间的应力相互作用,并提供交叉验证,增加结果的可靠性;应用速率-状态摩擦律可以回溯性地研究地震序列的发生过程,为认识地震触发关系和断层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 地震触发关系 库仑应力变化 ETAS模型 速率-状态摩擦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