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修改与刑事检察工作的新发展 被引量:107
1
作者 陈国庆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39,共24页
2018年10月26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是对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次重大完善。本次修改主要涉及的调整人民检察院侦查职权、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等内容,均与检... 2018年10月26日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是对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次重大完善。本次修改主要涉及的调整人民检察院侦查职权、完善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等内容,均与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密切相关。检察机关应当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在刑事检察工作中落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诉法修改 监察 缺席审判 认罪认罚 速裁程序
原文传递
认罪认罚从宽视域下刑事简化审理程序的本土化省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步洋洋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我国当下以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为内容的二元"递简"式简化审理体系有其特定的形成、发展脉络及各自类型特征,突出表现在程序类型单一且层次化不足,程序与程序之间衔接不够顺畅,程序设计缺乏一体化机制安排等多个方面。为进一... 我国当下以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为内容的二元"递简"式简化审理体系有其特定的形成、发展脉络及各自类型特征,突出表现在程序类型单一且层次化不足,程序与程序之间衔接不够顺畅,程序设计缺乏一体化机制安排等多个方面。为进一步理顺简化审理程序体系内部的程序梯度关系,推动刑事审判程序的层级化改造,刑事简化审理程序一方面当以认罪认罚从宽的全程性特征为依托,吸收刑拘直诉以及部分地区试点实行的48小时快速结案模式的有益经验,统筹审前程序与庭审程序的平衡塑造,最大限度地实现简化审理程序的"全程"提速;另一方面则当以被告人是否认罪为基准在审判环节设计两种不同的庭审模式,就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作出差异化明显的内容安排,并通过重新界定简化审理程序的各自适用范围、增设处罚令程序等方式,实现体系内部程序与程序之间于规范层面与实践层面的顺畅衔接,重构出认罪认罚从宽视域下中国式刑事简化审理程序的完整轮廓及繁简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简易程序 速裁程序 48小时快速结案模式
原文传递
内外定位冲突下刑事简易程序的实践困境及其再改革——基于判决书的大数据挖掘 被引量:8
3
作者 龚善要 王禄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32,共11页
对超过300万份刑事一审判决书的大数据挖掘显示,肇始于2012年的刑事简易程序改革并未完全实现预期目标.从内部视角看,刑事简易程序适用率和诉讼效率持续下降,作为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简易程序合议审始终保持低位运行,潜力未被充分释放.... 对超过300万份刑事一审判决书的大数据挖掘显示,肇始于2012年的刑事简易程序改革并未完全实现预期目标.从内部视角看,刑事简易程序适用率和诉讼效率持续下降,作为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简易程序合议审始终保持低位运行,潜力未被充分释放.从外部视角看,简易程序独任审与速裁程序相比在效率、量刑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简易程序合议审与普通程序相比只在效率上具有优势,在对被告人程序选择有重要影响的量刑维度上,两者之间并无实质差别.刑事简易程序遭遇的上述实践困境是由改革过程中内部定位冲突与外部定位冲突的合力所致.下一步改革的目标是,明确刑事简易程序的制度定位,将简易程序独任审与速裁程序融合.同时,推动简易程序合议审与认罪认罚的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程序 速裁程序 普通程序 定位冲突 实证研究
下载PDF
速裁程序量刑建议实证研究——基于C市J区460个速裁案件及其相关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艳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控辩双方达成量刑协议是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量刑建议的程序、方式、内容由司法文件正式上升为法律规范。提出相对精准的量刑... 控辩双方达成量刑协议是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量刑建议的程序、方式、内容由司法文件正式上升为法律规范。提出相对精准的量刑建议是简化速裁程序和达成协商合意的内在要求,是量刑建议发展的应然方向。目前速裁程序量刑建议运行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量刑幅度过于宽泛、量刑失衡、缓刑和具体罚金数额适用较低、辩方协商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是检察系统量刑建议权缺乏规范制约及被追诉人辩护权保障不足。未来改革应当制定统一的量刑指引规范、提高量刑建议的相对精准度、增强量刑协商因子、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发挥量刑建议在实现被追诉人刑罚心理预期与法院判决一致性、保障罪责平衡性、提高程序效率性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裁程序 量刑建议 量刑规范化 量刑相对精准度
下载PDF
试论速裁程序中的被追诉人反悔权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艳飞 《行政与法》 2018年第11期122-128,F0003,共8页
被追诉人反悔权是速裁程序正当性的有效保障,本质上属于辩护权,对保障认罪认罚自愿性、程序选择自主性、量刑协商公平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存在被追诉人反悔权缺乏必要的制度规则设计、反悔后被追诉人面临着从重处罚的风险以及被追... 被追诉人反悔权是速裁程序正当性的有效保障,本质上属于辩护权,对保障认罪认罚自愿性、程序选择自主性、量刑协商公平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实践中存在被追诉人反悔权缺乏必要的制度规则设计、反悔后被追诉人面临着从重处罚的风险以及被追诉人曾作的有罪供述仍可作为证据使用等问题。为此,应当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坚持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合理平衡,在程序法中构建反悔权的行使主体、认定标准、时间节点、程序要求、法律后果等规则,在证据法中确立"禁止反悔之前证据可采性"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裁程序 被追诉人 认罪认罚 反悔权
下载PDF
刑事速裁程序上诉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丹丹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40-47,共8页
刑事速裁程序特殊的立法定位与上诉权的价值追求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由此引发了学界关于"速裁程序是否应当保留被追诉人上诉权"的理论争议。速裁程序立法上保留上诉权的规定不仅是坚持程序正义的体现,也是不能以任何理由限制、... 刑事速裁程序特殊的立法定位与上诉权的价值追求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由此引发了学界关于"速裁程序是否应当保留被追诉人上诉权"的理论争议。速裁程序立法上保留上诉权的规定不仅是坚持程序正义的体现,也是不能以任何理由限制、变相限制甚至剥夺速裁程序被追诉人上诉权的要求。当前速裁程序上诉表现出存在相当数量的上诉案件、技术性上诉占主导、二审多维持原判和撤诉等特点。为实现速裁程序"公正为本、效率优先"的价值目标,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刑事速裁案件的程序性保障、弱化刑事速裁定罪判决的法律后果,使被追诉人服判息诉,进而真正实现公正基础上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裁程序 上诉权 上诉理由 审级制度
下载PDF
刑事速裁程序之完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云鹏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7-34,共8页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改革是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试点经验,实现刑事速裁程序的科学构建,对于完善刑事诉讼程序、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未来刑事速裁程序的完善路径,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速裁案件的适用范围...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改革是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试点经验,实现刑事速裁程序的科学构建,对于完善刑事诉讼程序、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具有积极的意义。未来刑事速裁程序的完善路径,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速裁案件的适用范围、推行多元化的审理方式、优先适用非监禁性刑罚、简化制作裁判文书和建构一审终审的审级制度,使刑事速裁程序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速裁程序 完善
下载PDF
刑事速裁程序构建研究
8
作者 陈浩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3-69,共7页
2015年11月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情况的中期报告,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被认为取得了预期的大部分目标。然而,刑事速裁程序的具体构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2015年11月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情况的中期报告,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被认为取得了预期的大部分目标。然而,刑事速裁程序的具体构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域外刑事处罚令程序在功能与性质上与我国正在试点的刑事速裁程序具有很大相似性,刑事速裁程序的构建可以在参照两高两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办法》的基础上吸收刑事处罚令的程序要素,从而构建为刑事速裁程序的启动、刑事处罚请求书的制作、刑事处罚请求书的审查、刑事处罚决定书的签发与救济这四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速裁程序 刑事处罚令 构建
下载PDF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效果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方权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22,共26页
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已经结束,从试点情况看,个案的处理效率有所提升,但通过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总量及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刑事诉讼效率的整体提升仍然有限。对速裁程序案件犯罪嫌疑... 为期两年的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已经结束,从试点情况看,个案的处理效率有所提升,但通过速裁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总量及比例仍然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刑事诉讼效率的整体提升仍然有限。对速裁程序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与非监禁刑的比例虽然较高,但由于速裁程序案件主要为危险驾驶类案件,因此,速裁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水平的有限提升也很难归功于程序本身。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设定局限,以及控辩双方选择适用速裁程序的动力不足,限制了进入速裁程序案件的总量,制约了速裁程序对诉讼效率的提升;社会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局限,限制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以及非监禁刑的适用,制约了速裁程序在加强人权保障水平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 效果 诉讼效率 人权保障
原文传递
刑事速裁程序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C区法院为样本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广三 李晓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135,共8页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过程中,通过适用速裁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诉讼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仍存在着适用率不高、效率提升不明显、被告人权利保障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应明确速裁程序以效率为价值追求,全程简化诉讼流程,建立强...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过程中,通过适用速裁程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诉讼效率,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仍存在着适用率不高、效率提升不明显、被告人权利保障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应明确速裁程序以效率为价值追求,全程简化诉讼流程,建立强制律师帮助制度,改革审理方式,明确量刑优惠幅度,原则上实行一审终审,进而完善速裁程序,使其成为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之外的第三种诉讼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速裁案件 速裁程序 诉讼效率 第三种诉讼程序
原文传递
论刑事速裁程序不适用严格证明——以哈贝马斯的交往共识论为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0
11
作者 欧卫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0-161,共12页
严格证明要求对犯罪事实从法定证据方法、法定调查程序方面予以限制,并且要求对于犯罪事实的心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确信"程度。考虑到刑事速裁程序中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程序的"不再进行",法院未经证据能力审查程序,且未经开庭程... 严格证明要求对犯罪事实从法定证据方法、法定调查程序方面予以限制,并且要求对于犯罪事实的心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确信"程度。考虑到刑事速裁程序中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程序的"不再进行",法院未经证据能力审查程序,且未经开庭程序就形成心证,因此解除了严格证明对于犯罪事实的心证形成过程的严格限制。哈贝马斯认为,通过理性论证达成的共识即是"正当"的结果和"客观"的真理。因此,刑事速裁程序的事实证明并不要求过高的证明标准,严格证明所要求的"内心确信"已经悄然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格证明 刑事速裁程序 法定调查程序 共识 心证
原文传递
刑事速裁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金禹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在案件持续高发与司法资源有限这对矛盾的驱动下,我国司法界一直进行刑事程序简易化的探索。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刑事速裁程序便是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为主要目标。针对实践中刑事速裁程序在适用范围、审理模式、量刑标准... 在案件持续高发与司法资源有限这对矛盾的驱动下,我国司法界一直进行刑事程序简易化的探索。以效率为价值取向的刑事速裁程序便是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高司法效率为主要目标。针对实践中刑事速裁程序在适用范围、审理模式、量刑标准上遇到的问题,提出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原则 刑事速裁 刑事诉讼
下载PDF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局限性及其完善
13
作者 曹咏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8-43,共6页
在公正基础上制度化地解决有限的司法供给与膨胀的刑事法律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刑事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我国在《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的基础上对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进行试点,但是试点中的一些问题阻碍了试点的预期效果的实现... 在公正基础上制度化地解决有限的司法供给与膨胀的刑事法律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刑事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我国在《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的基础上对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进行试点,但是试点中的一些问题阻碍了试点的预期效果的实现。本文分别从侦查机关、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审判机关角度分析阻碍速裁程序适用的原因,提出设立非法律因素上诉甄别程序,从而节约二审司法资源、确立司法权威;同时提出构建多层次的刑事司法程序,以改变现行刑事诉讼程序体系扁平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速裁程序 繁简分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