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治疗肝片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柴忠威 才学鹏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0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片吸虫病的各种化学药物,通过对其化学结构、作用机理、治疗效果三方面的阐述,比较了各种药物的优缺点,并说明了不同药物作用的对象。
关键词 肝片吸虫病 化学药物 治疗 家畜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结合MRCP技术在肝吸虫性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莉 黎健樟 +2 位作者 向之明 关雪婷 张平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肝吸虫性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肝吸虫病与胆管癌的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肝吸虫性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与MRCP征象,包括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形...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结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肝吸虫性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及肝吸虫病与胆管癌的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肝吸虫性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与MRCP征象,包括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胆管扩张特点。结果:1肿块型胆管癌:9例,表现为肝内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T1WI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呈渐进式强化。2浸润型胆管癌:16例,表现为胆管内浸润性生长,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呈渐进式强化。3腔内型胆管癌:3例,表现为病变区胆管腔内充盈缺损,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Gd-DTPA动态增强呈全瘤较均匀强化。4MRCP:肿块型胆管癌表现为肿块周围肝内胆管轻~中度扩张合并肝内末梢胆管小囊状扩张;浸润型及腔内型胆管癌显示梗阻区远端胆管中~重度扩张。结论: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胆管癌的重要因素,肝脏末梢胆管小囊状或杵状扩张为吸虫病较特异征象,MRI动态增强结合MRCP技术对肝吸虫性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片形吸虫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下载PDF
肝片吸虫感染对反刍动物胆道粘膜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开功 许乐仁 +2 位作者 高登慧 彭明贤 姚红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片吸虫和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黄牛胆道MMC分别为431±103/mm2及191±66/mm2(P<0.05),而绵羊胆道MMC则分别为702±300/mm2和75±13/mm2(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肥大细胞 胆道 反刍动物 肝片吸虫
下载PDF
三氯苯达唑治疗人肝片形吸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顾伟 邹静 +2 位作者 李芹翠 杜茜茹 焦建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肝片形吸虫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其使用三氯苯达唑与其它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的对比。结果:7例患者均有相同的临床表现,阿苯达唑、吡喹酮等药物治疗无效,三氯达... 目的:探讨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7例肝片形吸虫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研究其使用三氯苯达唑与其它抗寄生虫药物治疗的对比。结果:7例患者均有相同的临床表现,阿苯达唑、吡喹酮等药物治疗无效,三氯达苯唑有效。结论:通过这次肝片形吸虫感染的治疗和临床分析,三氯苯达唑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肝片形吸虫药效的药物,对今后治疗肝片形虫病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治疗 三氯苯达唑 疗效
下载PDF
大理地区肝片形吸虫感染中间宿主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方文 李天美 +2 位作者 李科荣 陈凤 刘榆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 了解大理地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的中间宿主种类和虫体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大理地区收集牛源肝片形吸虫虫卵,置28℃水浴箱中孵化;并在大理农村无粪便污染的农田、沟渠内,捕捉尖膀胱螺(Physa... 目的 了解大理地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的中间宿主种类和虫体发育过程及特点。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大理地区收集牛源肝片形吸虫虫卵,置28℃水浴箱中孵化;并在大理农村无粪便污染的农田、沟渠内,捕捉尖膀胱螺(Physa acuta)、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和小土蜗(Galba pervia),实验前证实无任何吸虫感染。毛蚴分别感染尖膀胱螺、椭圆萝卜螺和小土蜗,将螺放入泥盆中饲养并观察,每日捡出死螺,解剖观察幼虫在螺体内发育情况,直至尾蚴逸出结囊为止。最后收集10个囊蚴进行PCR,扩增其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结果 前后8批次共感染1 146只椭圆萝卜螺、996只尖膀胱螺和3 307只小土蜗。2只椭圆萝卜螺感染后虽发现母雷蚴,但未见进一步发育到子雷蚴阶段,而尖膀胱螺则未能感染成功。仅小土蜗感染成功,感染率为27.2%(900/3 307)。在水温22℃时,毛蚴侵入小土蜗后,发育到胞蚴的时间为7~15 d、母雷蚴为11~20 d,子雷蚴为30~37 d,尾蚴成熟逸出,并结囊形成囊蚴的时间为42~55 d。囊蚴经PCR鉴定为肝片形吸虫,在约500 bp处出现明显的条带。结论 大理地区采集的3种螺中,仅小土蜗成功感染肝片形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中间宿主 小土蜗 椭圆萝卜螺 尖膀胱螺 大理
下载PDF
肝片吸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吉丽 朱阵 +2 位作者 李冰 周绪正 张继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1,65,共5页
肝片吸虫病(fascioliasis hepatica)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家畜常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遍及世界各地,严重阻碍了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保障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肝片吸虫病(fascioliasis hepatica)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家畜常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遍及世界各地,严重阻碍了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保障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全面掌握肝片吸虫病的相关信息是有效防治肝片吸虫病的基础。文章从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方法、研究现状、防治措施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研究现状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片形吸虫病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国丽 苏慧勇 +4 位作者 周俊 潘云 杨磊 姚正林 尹世明 《传染病信息》 2012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 总结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资料,为片形吸虫病的防治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片形吸虫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资料、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结果 11例片形吸虫病患者均来自宾川县州城镇,有家庭聚集现象,以农民为主,青... 目的 总结片形吸虫病的临床资料,为片形吸虫病的防治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片形吸虫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实验室资料、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结果 11例片形吸虫病患者均来自宾川县州城镇,有家庭聚集现象,以农民为主,青年女性多见。患者均有发热、肝区疼痛、肝大,ALT和AST轻度升高,ALP和GGT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RP和免疫球蛋白升高。10例血象高,9例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骨髓培养和血培养阴性,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原学阴性,CT/磁共振成像均提示肝实质内散在多发低密度影,肝占位性病变,AFP及癌胚抗原正常。给予三氯苯达唑驱虫治疗,同时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要重视片形吸虫病在大理州宾川县的流行,诊断时要关注流行病学史。该病预防的关键是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居民食品卫生意识,加强牲畜的治疗和放牧管理,防止粪便污染,改善椎实螺孳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形吸虫 片形吸虫病 病人 苯咪唑类
下载PDF
肝吸虫性肝胆疾病22例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会 朱磊 +2 位作者 王璐 陈倩 潘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38-540,共3页
目的通过对肝吸虫致肝胆疾病的临床分析,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至2012年以肝胆疾病入院后确诊为肝吸虫病患者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45.41岁,其中入院诊断为胆囊炎或胆结石8例、肝吸虫病7例,其... 目的通过对肝吸虫致肝胆疾病的临床分析,增加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2年至2012年以肝胆疾病入院后确诊为肝吸虫病患者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45.41岁,其中入院诊断为胆囊炎或胆结石8例、肝吸虫病7例,其他7例。结果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者14例(63.63%)、AST升高者16例(72.72%)、TBil升高者11例(50.00%)、GGT升高者17例(77.27%)、嗜酸性粒细胞(E)升高者14例(63.63%)、大便集卵检查确诊10例(45.45%),胆汁涂片确诊7例(31.82%)、肝吸虫抗体检测确诊2例、既往肝吸虫病史者3例;经驱虫及综合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肝吸虫病具有地方性,临床少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其他肝胆疾病混淆,误诊率高。对于病因不明腹痛、黄疸、肝损害患者应注意询问患者及家人有无特殊饮食史,应注意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误诊
下载PDF
肝脏寄生虫感染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黄仁刚 江南 +5 位作者 杨兴祥 林健梅 杨仁国 王蜀强 刘晓姝 陈建平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608-611,共4页
目的分析48例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2010年4~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免疫学、腹部CT影像资料以及治疗进行分析。... 目的分析48例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指导治疗。方法搜集2010年4~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肝脏寄生虫感染患者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原学、免疫学、腹部CT影像资料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有进食生泥鳅的病史、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上腹不适、腹痛、腹泻、肩颈腰背部和四肢酸痛,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腹部增强CT肝包膜下、肝实质内低密度片状影或结节影。泥鳅肌肉组织查见囊蚴;患者血清中囊虫、包虫、肺吸虫、肝吸虫或血吸虫抗体1项或多项阳性。3例粪便自然沉淀法查见类似姜片虫虫卵。口服吡喹酮治疗全部治愈,随访1月以上无复发。结论生食泥鳅可引起肝脏寄生虫感染,本次感染的病原学以肝片吸虫可能性大,结合流行病学、临床、实验室和CT表现可以诊断,吡喹酮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寄生虫性 泥鳅 肝片吸虫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牦牛肝片吸虫病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9
10
作者 任云芳 韩兴林 +1 位作者 杨丛敏 谢荣清 《草业与畜牧》 2016年第3期44-47,共4页
牦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肝片吸虫的生活史、感染肝片吸虫的症状、牦牛感染肝片吸虫病的调查、肝片吸虫病的诊断方法、病牛的治疗以及... 牦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肝片吸虫的生活史、感染肝片吸虫的症状、牦牛感染肝片吸虫病的调查、肝片吸虫病的诊断方法、病牛的治疗以及综合防治等,以引起牧区牧民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对该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牦牛 调查 囊蚴
下载PDF
内蒙古乌审旗地区牛、羊片形吸虫感染情况及分子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娜 藏达热 +3 位作者 乌日力格 阿拉腾布日古德 海鹰 哈斯苏荣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牛、羊片形吸虫感染情况。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在乌审旗嘎鲁图、苏力德苏木、乌兰陶勒盖、乌审召和图克镇采集牛、羊血样和粪样,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肝片形吸虫抗体,随机抽取部分血清抗体检测样品对应的... 目的了解内蒙古乌审旗地区牛、羊片形吸虫感染情况。方法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在乌审旗嘎鲁图、苏力德苏木、乌兰陶勒盖、乌审召和图克镇采集牛、羊血样和粪样,间接ELISA检测血清抗肝片形吸虫抗体,随机抽取部分血清抗体检测样品对应的牛、羊粪样,采用虫卵沉淀法定性检查虫卵,对血清抗体检测和粪样虫卵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2023年4月,在嘎鲁图、苏力德苏木和图克镇因感染片形吸虫死亡牛、羊尸首的肝脏和胆汁中采集片形吸虫成虫和虫卵,提取虫体和虫卵DNA,PCR扩增片形吸虫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2(ITS2)并测序,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地区的阳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采集825份牛、羊血样,其中295份血清肝片形吸虫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35.8%(295/825),羊、牛阳性率分别为34.7%(227/655)、40.0%(68/170)。羊血清阳性率以苏力德苏木最高[81.8%(45/55)],乌审召镇最低[22.0%(27/123)],不同地区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3,P<0.05)。牛血清抗体阳性率以嘎鲁图镇最高[65.1%(28/43)],图克镇最低[19.2%(5/26)],不同地区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0,P<0.05)。共抽取88份牛、羊粪样(羊粪样59份,牛粪样29份)检查,其中1份羊粪样、5份牛粪样检出肝片形吸虫虫卵,4份牛粪样检出同盘吸虫虫卵。88份牛、羊血样、粪样样品中,血清肝片形吸虫抗体的阳性率为29.5%(26/88),粪样肝片形吸虫卵的阳性率为6.8%(6/88),kappa值为0.086,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为微弱。从2头牛体内收集到成虫和虫卵,从2头羊体内收集到成虫。共取5条成虫和2份虫卵提取DNA,PCR扩增共获得7条约550 bp的条带。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4条序列与来自中国的巨片形吸虫ITS2(GenBank:HQ700438)的序列一致性分别96.62%、95.91%、95.74%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 巨片形吸虫 血清抗体 ELISA 分子鉴定 牛羊 内蒙古
原文传递
Dot-ELISA联检牛羊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雪娟 黄熙照 +3 位作者 杨继宗 孙仁寅 张火法 刘恩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97-99,共3页
应用Dot-ELISA联检14200头牛羊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其中55头羊与剖检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虫体的比较,其阳性符合率均达100%,并可测出自然感染1~2条以上的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373... 应用Dot-ELISA联检14200头牛羊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其中55头羊与剖检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虫体的比较,其阳性符合率均达100%,并可测出自然感染1~2条以上的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373头(牛310头,羊63头)血检阳性的牛羊与粪检的比较,其捻转血矛线虫和肝片吸虫病的阳性符合率分别达9279%和9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柔线虫 肝片吸虫病
下载PDF
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血液免疫功能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龙 王丙云 +2 位作者 朱祖康 J.Gonzalez-Gallego 毛鑫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7-82,共6页
将8头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雄性去势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蚴,连续20d。结果表明: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CR1花环率从... 将8头经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雄性去势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蚴,连续20d。结果表明:水牛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CR1花环率从感染后第2周即显著降低,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显著升高;白细胞数的总体水平在19周前高于对照组,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加,而淋巴细胞则有所下降;在淋巴细胞中可见T细胞比例显著下降,B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并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降低和抗肝片吸虫的IgG含量的显著升高。激素变化主要表现为皮质醇水平在感染初期升高,胰岛素在高于对照组的水平上波动,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未见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提示水牛在慢性感染肝片吸虫后,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机体主要依靠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和产生特异性的IgG抗感染,某些内分泌激素可能参与抗感染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肝片吸虫 感染 免疫功能 激素
下载PDF
肝片吸虫和巨片吸虫染色体和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怀志 叶冰莹 汪溥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1期85-90,共6页
本文研究了来自国内数省份的片形吸虫的染色体和同工酶,发现肝片吸虫的染色体为三倍体型,巨片吸虫的染色体为二倍体型。根据二者核型相近、酯酶同工酶一致以及生活史各期虫体形态相似,作者认为肝片吸虫是巨片吸虫的同源三倍体的种类。
关键词 肝片吸虫 巨片吸虫 染色体 同功酶
下载PDF
人肝片形吸虫病1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玉兰 李丽 +2 位作者 韩大康 董桂芳 闾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6-167,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因肝区胀痛2个月余入院。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肝区胀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8℃),当地医院予抗感染后疼痛病状缓解,体温下降,但此后症状时有反复发作。
关键词 片形吸虫 胆管细胞癌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国产三氯苯咪唑驱除山羊肝片形吸虫效果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建平 许金俊 +1 位作者 刘建明 盛红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82-83,92,共3页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 ,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 ,三氯苯咪唑 5mg/ 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 %和 92 .9% ,驱净率为 75% ;三氯苯咪唑1 0 mg/ kg体重的剂量...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 ,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 ,三氯苯咪唑 5mg/ 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 %和 92 .9% ,驱净率为 75% ;三氯苯咪唑1 0 mg/ 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均为 1 0 0 % ,驱净率为 1 0 0 % ;硝氯酚 5mg/ kg体重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驱虫率为 1 0 0 % ,但对童虫的仅为 74.3 % ,而驱净率仅为 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虫效果 国产三氯苯咪唑 山羊 肝片形吸虫
下载PDF
云南宾川一起肝片吸虫病暴发的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芫苑 何继波 +6 位作者 姜黎黎 林灿松 周舟 李鸿钧 刘玉华 王文林 徐闻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37-41,共5页
目的 调查和分析肝片形吸虫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肝片形吸虫病的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现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年龄和性别匹配,在病例居住最近的范围内选择2~3个对照,用统一问卷收集资料,利用EpiDat... 目的 调查和分析肝片形吸虫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肝片形吸虫病的暴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现症患者为病例组,以年龄和性别匹配,在病例居住最近的范围内选择2~3个对照,用统一问卷收集资料,利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每周吃凉拌菜3次以上、食凉拌莴笋和购买凉拌菜是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居民食品卫生意识,加强放牧管理和畜病防治,防止粪便污染,改善椎实螺孳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暴发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下载PDF
肝片吸虫病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超 宋正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279-285,共7页
肝片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源性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胆道中。肝片吸虫病多为散发,人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误食了含有囊蚴的生菜或生水,感染后可引起肝脏损害、出血及肝实质变性,胆管增生或阻塞,虫体还可分泌具有溶血作用的毒素... 肝片吸虫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食源性寄生虫,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胆道中。肝片吸虫病多为散发,人感染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误食了含有囊蚴的生菜或生水,感染后可引起肝脏损害、出血及肝实质变性,胆管增生或阻塞,虫体还可分泌具有溶血作用的毒素,对人体危害很大。目前,人畜感染该病后仍依赖于药物治疗,其治疗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但可用药物少且疗效有限,且药物也大多来源于兽药的转化。由于目前人体用药种类有限,耐药问题不断突出,近年来国内外也一直在研究兽药的人体转化、新型药物和新型给药方式。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综述了近10余年国内外对肝片吸虫病的药物治疗,并对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及优缺点进行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病 药物治疗 中药提取物 药理学特点
原文传递
抗肝片吸虫药—硝碘酚腈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海双 周乐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1年第4期95-96,共2页
硝碘酚腈 ( 4-羟基 - 3-碘 - 5硝基苯甲腈 )是一种常用的牛羊抗肝片吸虫药物。它对肝片吸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本文对抗肝片吸虫药—碘硝酚腈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驱虫效果、毒理试验及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 硝碘酚腈 ( 4-羟基 - 3-碘 - 5硝基苯甲腈 )是一种常用的牛羊抗肝片吸虫药物。它对肝片吸虫的成虫及幼虫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本文对抗肝片吸虫药—碘硝酚腈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驱虫效果、毒理试验及化学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碘酚腈 肝片吸虫 驱虫效果
下载PDF
Biochemical Liver Functions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Fasciola hepatica from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Rat Model
20
作者 Omnia M. Kandil Emad B. Ata +6 位作者 Margarita P. Gabrashanska Hatem A. Shalaby Tamer H. Abd El-Aziz Noha M. F. Hassan Soad M. Nasr Mohamed A. Helal Ebtesam M. Al-Olayan 《Ope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24年第2期88-100,共13页
The curr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liver function status as well a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vered worms in rat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F. hepatica. Sixteen male Wister rats aged 30 day... The current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liver function status as well a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covered worms in rat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F. hepatica. Sixteen male Wister rats aged 30 day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n = 8). The first group was infected orally with 15 viable encysted metacercaria of F. hepatica per animal. The other group was kept non-infected (control group). At zero time (before infection), the 2<sup>nd</sup>, 4<sup>th</sup>, 6<sup>th</sup>, 8<sup>th</sup>, 10<sup>th</sup>, 12<sup>th</sup> and 14<sup>th</sup> weeks post-infection (WPI), blood and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via puncture of retro-orbital plexus of veins from each rat. Serum enzyme level (AST and ALT) and total protein were measured, and the serum protein profile was carried out using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experiment, serum ALT and AST activities and serum total globuli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serum total proteins and albumin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infected group. On the 14<sup>th</sup> WPI, the data of the electropherogram showed that globulin fractions (α1-, β- and γ-globul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α2-globulin was markedly decreased in the infected group. The molecular analysis confirmed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ITS1, ITS2 and NDI genes of F. hepatica recovered from the infected liver of rats with amplicon sizes of 630, 510 and 560 bp, respectively. Sequencing of the amplified ITS gene result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3 strains (PP108836, PP108837, and PP108838). Also, analysis of the ITS2 gene resulted in obtaining 3 isolates under the accession numbers (PP109065, PP109066, and PP109067). In conclusion, fasciolosis in the rat model is suitable for routine experimental infections and caused a pronounced liver dysfunction with discharging of the Fasciola eggs in the fae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dult stages in the bile ducts. Furthermore, molecular techniques are a sensitive too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ciola hepatica Liver Functions Serum Enzyme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