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化抑或创新?——对中国农民合作社特殊性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67
1
作者 徐旭初 吴彬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7,共16页
本文试图探讨三个涉及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根本问题:(1)中国的农民合作社是否特殊?(2)如果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特殊性是既定的,那么,它为什么特殊?(3)这些"中国特色"的合作社还是不是"合作社"?本文研究发现,基于Leav... 本文试图探讨三个涉及中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根本问题:(1)中国的农民合作社是否特殊?(2)如果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特殊性是既定的,那么,它为什么特殊?(3)这些"中国特色"的合作社还是不是"合作社"?本文研究发现,基于Leavitt的组织模型,作为舶来品的合作社在目标、参与者(成员)、技术(文化)和社会结构等基本组织要素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中国本土特色。从历史因素和制度因素考察,中国的农民合作社之所以会呈现出特色形态,是因为其背后隐含着两大关键机制——先赋的产业化机制与引致的合法化机制。通过回归合作社制度硬核,并适当放宽合作社的定义域,本文认为,可以将"惠顾"划分为"直接惠顾"和"间接惠顾"。进而,本文推断,当前中国大多数农民合作社是具有合作制属性、同时产业化和制度性色彩鲜明的股份合作制的改进型(且为过渡型)中间组织,这些合作社并非异化的或伪形的合作社,而是富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创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异化 产业化机制 合法化机制 定义域
原文传递
农民合作社是有效的益贫组织吗? 被引量:66
2
作者 刘同山 苑鹏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54,共16页
本文从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出发,分析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改善其经济状况、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机理,然后利用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查"的3216户贫困户数据,使用可处理内生性的扩展回归模型,估计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对... 本文从农民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出发,分析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改善其经济状况、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机理,然后利用2017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查"的3216户贫困户数据,使用可处理内生性的扩展回归模型,估计了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对其收入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加入合作社可以让贫困户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872元,且对实际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更大;加入合作社可以显著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满意度,且对实际贫困户的提升作用更强;社会交往是加入合作社影响贫困户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可以解释加入合作社对贫困户生活满意度影响的17.37%。因此,政策制定应更加重视农民合作社的多维益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益贫组织 贫困户 收入 生活满意度
原文传递
农户加入合作社意愿与行为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钟颖琦 黄祖辉 吴林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4,共9页
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分别分析了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但农户最终加入合作社的行为取决于农户的行为态度以及合作社在降低生产风险中的作用... 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分别分析了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但农户最终加入合作社的行为取决于农户的行为态度以及合作社在降低生产风险中的作用;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与其是否加入合作社呈负相关关系;计划行为理论适用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分析,但不适用农户加入合作社的行为分析。基于此,应赋予合作社更多的职能,发挥合作社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作用,鼓励小规模生产者加入合作社;定期对社员进行辅导、培训等对于缩小农户参与合作社意愿与行为的差异,对促进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参与意愿 参与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的幸福效应:基于ESR模型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同山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2,共11页
农民合作社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15个样本农户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合作社参与会显著影响农户幸福感。合作社成员幸福感均值为4.13,比非成员幸福感均值高出0.30。ES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与全... 农民合作社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15个样本农户数据比较分析发现,合作社参与会显著影响农户幸福感。合作社成员幸福感均值为4.13,比非成员幸福感均值高出0.30。ES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与全部不加入合作社相比,样本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预期的整体幸福感可以提高43.81%。中国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功能逐步显现,因此,应转变"经济主义"挂帅的发展思路,重视农民合作社的社会功能并对其进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社会功能 农民幸福感 内生转换回归
原文传递
“统分结合”的创新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于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周振 张琛 钟真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58,共10页
本文基于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农民合作社的实践,从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的角度,解释了该合作社何以在当前"地价上升、粮价低迷"时期仍能保持经营规模不缩减、经营绩效不下滑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该合作社成功的关键经验... 本文基于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农民合作社的实践,从合作社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的角度,解释了该合作社何以在当前"地价上升、粮价低迷"时期仍能保持经营规模不缩减、经营绩效不下滑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该合作社成功的关键经验是处理好了"统"与"分"的关系,探索出了一种与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不同的统分结合新形式:合作社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统一组织管理,收获了规模收益;并在统一服务的框架内设计出了数个"分"的机制,降低了规模化经营成本,较好地解决了国内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统’得较多、‘分’得不够"所导致的生产成本较高的弊端。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如何在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进一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分结合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服务规模化 农民合作社
原文传递
民主增进与社会信任提升:对农民合作社“意外性”作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昶 董翀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5-58,共14页
尽管农民合作社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让其发挥经济功能,但其中蕴含的非经济作用也会在组织运行中"意外性"地显现出来。本文借鉴SCP分析范式,构建了"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成员民主、社会交往行为-合作社的民主与社会信任效应&qu... 尽管农民合作社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让其发挥经济功能,但其中蕴含的非经济作用也会在组织运行中"意外性"地显现出来。本文借鉴SCP分析范式,构建了"合作社的组织结构-成员民主、社会交往行为-合作社的民主与社会信任效应"的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黄淮海农区102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合作社能否增进民主、提升社会信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合作社能够增加成员的民主认知,进而促进成员民主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加入合作社会提升成员的特殊信任,并通过递移和跃迁强化普遍信任。具体而言,加入合作社可以使预期的农户民主参与概率提升2.90%,普遍信任评分提升4.34%。农民合作社具有增进民主、提升社会信任的作用。因此,要支持引导农民合作社发展从专业化、经济型向综合化、社会型转变,促其在乡村治理、农村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民主 社会信任 处理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机制研究——基于生产传统与现代市场的共生视角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长征 冉曦 冉光和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71,共12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成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对策。以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乡土生产传统和现代市场特征间的共生为切入点,探讨农民合作社基础上的农村产业融合如何发生的问题。通过陕西省袁家村案例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成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必要对策。以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乡土生产传统和现代市场特征间的共生为切入点,探讨农民合作社基础上的农村产业融合如何发生的问题。通过陕西省袁家村案例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在乡土生产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内部化处理方式,以兼容形式进入市场领域,构建了农村产业市场的“在地秩序”。进一步揭示出集体经济形成了农村空间资源议价的基础,内生合作式自主经营应对了复杂市场任务,参与式多级分配实现了利益共享,以此形成“专业合作社联合—新型市场主体关系—产业聚合体”的农村产业融合路径。农民合作社基础上的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村由“弱基础”向“强农村”转变的集体形象,并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对本土化市场和现代化市场的规则实现兼容和重塑,推动对共同富裕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村产业融合 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原文传递
农业知识源头协同创新的理论构建及对策研究——以农业院校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欧金荣 张俊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5-59,共5页
我国"三农"的现实性和国家农业科技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决定了农业知识源头的大学、涉农企业、农村基层组织、农户之间必须构建知识联盟关系,开展协同创新。以农业知识创造与传播主体之一的农业院校为例,从协同创新的定义、... 我国"三农"的现实性和国家农业科技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决定了农业知识源头的大学、涉农企业、农村基层组织、农户之间必须构建知识联盟关系,开展协同创新。以农业知识创造与传播主体之一的农业院校为例,从协同创新的定义、特征、内容、运行模式等理论建构入手,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政府、校际以及校内等不同管理层次所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即宏观层面:政府营造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中观层面:构建政产学合作、交流的运行机制;微观层面:改革农业院校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 农业知识源头 协同创新 农业院校 农业科技 知识联盟
下载PDF
不同模式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差异分析——基于广东、安徽148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根据所依托的部门,将农民合作社划分为农村能人主导型、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型、农民自组织型以及企业组织主导型等4种不同的模式,并基于广东、安徽148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衡量出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进而以农民合作社的绩效作... 根据所依托的部门,将农民合作社划分为农村能人主导型、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型、农民自组织型以及企业组织主导型等4种不同的模式,并基于广东、安徽148家农民合作社的调查数据,衡量出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进而以农民合作社的绩效作为观测变量,以农民合作社的不同模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存在一些差异,其中,农村能人主导型、政府管理部门引导型以及农民自组织型的农民合作社的绩效显著地高于企业组织主导型,其余各模式之间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显著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绩效 合作模式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6,共5页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在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提升金融服...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在促进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迫切需要提升金融服务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加大税费减免和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合作联社的法律地位,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由数量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组织化 规模化 合作联社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的生成逻辑——基于风险规避与技术扩散视角 被引量:17
11
作者 罗明忠 陈江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3-49,共7页
通过对农民合作社形成逻辑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伴随农业生产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社形成具有必然性,但合作收益共赢只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前提条件,并不必然促使农民合作社的产生。现实中,小农基于风险规避与技术扩散的考虑,具有... 通过对农民合作社形成逻辑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伴随农业生产现代化与规模化发展,农民合作社形成具有必然性,但合作收益共赢只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前提条件,并不必然促使农民合作社的产生。现实中,小农基于风险规避与技术扩散的考虑,具有加入合作组织的需求与倾向,但其在资源禀赋的约束下,难以自发地内生出农民合作社,而大农或农村精英才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逻辑起点,是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关键。不同类型的农业面临的风险及其技术特性不同,决定其风险规避和技术扩散的方式不一,合作社的股权结构、组织治理及其运作模式必然不同,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风险规避 技术扩散 农村精英
下载PDF
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6
12
作者 曲秉春 金喜在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组织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近年来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发展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匮乏、组织结构不稳定、管理体制不顺畅、...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国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组织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近年来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发展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匮乏、组织结构不稳定、管理体制不顺畅、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应从政策制定、资金扶持、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收入 合作社模式
原文传递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提高社员有效参与的行为意向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天合 马彦丽 孙永珍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0-144,共15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推动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源于理事长的分享行为意向。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动机阶段机制,基于对334个合作社理事长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理事长的行为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提...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推动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源于理事长的分享行为意向。本文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动机阶段机制,基于对334个合作社理事长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理事长的行为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提高社员有效参与合作社事务的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合作社理事长的行为目标、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其分享合作社事务参与权有正向影响,知觉行为控制还可通过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正效应;由于现实中政策、法规等指令性规范的实施力度对理事长的约束力较弱,理事长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没有显著效应。此外,以上影响机制因理事长政治身份、与社员联系紧密度以及所在合作社民主运行程度而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行为意向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行为的触发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连刚 张宗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9,共12页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很多发展较好的农民合作社在参与乡村治理方面并不积极主动。基于21家典型合作社的深度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法系统地揭示影响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深层逻辑。研究发现:合作社的经济和政治动机、...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很多发展较好的农民合作社在参与乡村治理方面并不积极主动。基于21家典型合作社的深度访谈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法系统地揭示影响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深层逻辑。研究发现:合作社的经济和政治动机、参与能力、合作社负责人的家乡情怀等内部因素,是触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行为的前置要素和重要动力源;政府支持、乡贤支持、村民支持、治理平台等外部因素是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行为的催化剂和重要外部力量;外部因素多维度地影响“内部因素—参与行为”的转换进程。为破解不主动参与难题,需要着重激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经济动机与政治动机、培养合作社负责人家乡情怀、构建有利于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科学评价体系、推进政府承担协调和督促等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乡村治理 参与动机 触发机制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公平偏好、强互惠倾向和农民合作社生产规范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浦徐进 范旺达 路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51-62,共12页
面对农民合作社的现实发展困境,在充分考量我国农户社会心理的基础上,将公平偏好和强互惠倾向纳入合作社农户的效用函数中;构建了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合作社生产规范的演化逻辑;然后通过数值实验演示了... 面对农民合作社的现实发展困境,在充分考量我国农户社会心理的基础上,将公平偏好和强互惠倾向纳入合作社农户的效用函数中;构建了合作社农户的生产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情形下合作社生产规范的演化逻辑;然后通过数值实验演示了公平偏好、强互惠倾向、守规农户初始比例等参数的变化对合作社生产规范演化趋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守规农户越强的不公平厌恶程度以及搭便车农户越低的内疚程度,越容易导致合作社陷入全体农户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困境;守规农户的强互惠倾向有利于维持合作社的稳定性;初始阶段较大的守规农户比例、生产高质量产品较低的额外成本以及较高的质量价格加成系数都有助于合作社向良性的生产规范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生产规范 演化 公平偏好 强互惠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助力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付彤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2期26-29,共4页
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产业兴旺等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助力,这既是三农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分析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农村... 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产业兴旺等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助力,这既是三农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分析了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农民合作社为切入点,阐述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农民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给出投资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助力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社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化:程度、效应及根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钟真 李琦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111,共14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存在着“名不副实”的异化现象,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政策效率的损失。本文基于河北等五省调研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政府支持、市场环境、自身发展关键要素变化等可能对新型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存在着“名不副实”的异化现象,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政策效率的损失。本文基于河北等五省调研数据,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政府支持、市场环境、自身发展关键要素变化等可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化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纠正了政府支持的内生性和控制主体类型、个人和家庭特征以及省份等变量后,政府支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异化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资本、要素价格比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发展关键要素变化、劳动资本要素价格比、土地和资本的投入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这些结果对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等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 农业企业 异化 政府支持
下载PDF
农民合作社组织规模与绩效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梁巧 白荣荣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9-128,共10页
合作社规模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合作社的发展规律、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和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2014—2018年近似全量农民合作社数据,刻画合作社的规模分布与演化,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合作社规模对绩效的... 合作社规模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合作社的发展规律、进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和绩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2014—2018年近似全量农民合作社数据,刻画合作社的规模分布与演化,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合作社规模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合作社规模对其盈余总额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人均盈余总额的影响则呈现明显的倒"U"型,合作社的最优农民社员规模相对较小,为15人,呈现一种"小而美"的现象。分地区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合作社的最优农民社员规模(25人)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13人)。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和改变估计方法进行检验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农民合作社 组织规模 绩效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信贷可得性对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影响:基于农户加入合作社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丽燕 梁辉堡 鲁益雨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4,共9页
基于福建省9个地级市468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信贷可得性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农户加入合作社在该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贷可得性能显著提高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概率,农户的绿色认... 基于福建省9个地级市468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信贷可得性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农户加入合作社在该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贷可得性能显著提高农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概率,农户的绿色认知、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特征等也是影响其技术采纳的重要因素;农户加入合作社显著促进其采纳绿色生产技术行为,并且其在信贷可得性与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即加入合作社可以提升农户的信贷可得性从而有利于其采纳绿色生产技术的概率;异质性分析中,信贷可得性对中低收入组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高收入组农户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建议加大对农户的绿色信贷支持,提高农户对技术采纳的风险承受能力,鼓励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合作社以及新型农户的绿色生产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合作社 绿色生产技术 信贷可得性
下载PDF
光复初期台湾农会与合作社分合问题 被引量:9
20
作者 程朝云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6年第2期57-65,共9页
日据时期的台湾与1945年前的中国大陆各自拥有不同的农民组织经验,这两种经验在光复初期的台湾交集。国民政府在接收台湾后不久,即依据大陆“农会政治,合作社经济”的原则,将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农业会划分为农会与合作社两种组织,... 日据时期的台湾与1945年前的中国大陆各自拥有不同的农民组织经验,这两种经验在光复初期的台湾交集。国民政府在接收台湾后不久,即依据大陆“农会政治,合作社经济”的原则,将台湾最大的农民组织——农业会划分为农会与合作社两种组织,使得光复初期的台湾农民组织陷入分分合合的纠葛之中,直至1949年台湾省政当局重新将其合并。在农会与合作社分合问题的背后,可以看出在国民党的政治版图中,台湾的地位日渐重要,台湾农民组织的地位也日渐重要。在糅合两种农民组织经验的基础上,当政者促成了具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功能的新农会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经验 农会 合作社 国民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