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 被引量:107
1
作者 彭金山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5-150,共6页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 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今天仍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今天,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当代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农耕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农耕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甘肃定西提出“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指导思想,发动了一场以产业结构改革为中心的农业革命,甩掉了“苦甲天下”的帽子,为农耕文化内涵的当代利用树立了一个典范。顺应天时,找准特色,因地制宜,和谐发展,是建构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内涵 当代价值 现代农业
原文传递
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罗建军 雷锦霞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74-76,82,共4页
从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内涵入手,阐述了山西农耕文化传承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从发展的角度概括归纳了山西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景区依托、民俗休闲和园区观光3种模式,分析了目前存在的3个不足,并从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农耕文化 观光休闲 发展
下载PDF
农耕体育文化传承的变迁与当代危机 被引量:5
3
作者 熊文颖 余万予 +1 位作者 马磊 王晓东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40,共6页
对农耕体育的起源、变迁及文化传承方式进行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农耕体育文化的发展面临诸多危机,如产业结构的调整、民工潮现象的出现、主流文化的压力、竞技体育的同化等。构建我国新型农耕体育文化传承模式:政府与民间组织通力合作;... 对农耕体育的起源、变迁及文化传承方式进行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农耕体育文化的发展面临诸多危机,如产业结构的调整、民工潮现象的出现、主流文化的压力、竞技体育的同化等。构建我国新型农耕体育文化传承模式:政府与民间组织通力合作;单一传承向多样性传承转变;无意识传承向有意识传承转变;实现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农耕体育文化 传承 变迁 危机 超越
下载PDF
蒙元政权屠戮政策转变考
4
作者 王珍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6-100,共5页
深入剖析13世纪蒙元政权在对外征伐过程中屠戮政策的转变原因,结果表明:蒙人的屠戮政策之所以发生变化,主要涉及蒙元政权征服政策之转变、蒙人对中原文化之向往、蒙元统治者巩固政权之需要、蒙宋文化碰撞与交融四个方面的要素。文化是... 深入剖析13世纪蒙元政权在对外征伐过程中屠戮政策的转变原因,结果表明:蒙人的屠戮政策之所以发生变化,主要涉及蒙元政权征服政策之转变、蒙人对中原文化之向往、蒙元统治者巩固政权之需要、蒙宋文化碰撞与交融四个方面的要素。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蒙元屠戮政策之转变是蒙宋文化碰撞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元 屠戮 游牧文化 农耕文明
下载PDF
农耕文化生态思想挖掘及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5
作者 杨峰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2-56,共5页
农耕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新时期,劳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实践观,对于劳动教育具有实践价值和教育... 农耕文化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新时期,劳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挖掘农耕文化中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实践观,对于劳动教育具有实践价值和教育意义。具体实践上,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新时期劳动教育目标和理念,开发资源,建立独具劳动教育特色的农耕文化生态课程;借力乡贤,打造富有农耕文化生态底蕴的工作队伍;基于实践,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劳动教育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生态思想 劳动教育 乡贤
下载PDF
宜春市农耕文化及其保护利用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易清传 易淑瑶 《宜春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56-58,共3页
通过田园调查和图书资料查阅,掌握宜春市辖区内农耕文化发展传承状况,保护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参考农耕文化保护开发成果案例,提出宜春农耕文化保护开发建议。
关键词 宜春农耕文化 传承 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四川布依族稻作文化习俗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健吾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11,17,共7页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四川布依族的基本情况,着重论述四川布依族稻作文化习俗,包括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信仰崇拜、婚丧习俗、节日、禁忌等等。文章认为,布依族稻作文化是适应我国西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结合民族传统习惯而形成的,因而...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四川布依族的基本情况,着重论述四川布依族稻作文化习俗,包括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信仰崇拜、婚丧习俗、节日、禁忌等等。文章认为,布依族稻作文化是适应我国西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结合民族传统习惯而形成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南方农耕民族生产、生活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和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布依族 稻作文化 耕作制度 信仰 禁忌 婚丧习俗 节日习俗
下载PDF
试论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的技术赋能与拟象解构 被引量:119
8
作者 喻国明 耿晓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30,共8页
虚拟偶像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文娱产业的新热点。技术驱动下,虚拟偶像从最初的虚拟歌手拓展至虚拟主播以及人工智能虚拟偶像,样态日益多元。后现代消费主义粉丝文化狂潮下,偶像粉丝生态呈现拟象化趋势,为虚拟偶像的兴起提供了文化土壤... 虚拟偶像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文娱产业的新热点。技术驱动下,虚拟偶像从最初的虚拟歌手拓展至虚拟主播以及人工智能虚拟偶像,样态日益多元。后现代消费主义粉丝文化狂潮下,偶像粉丝生态呈现拟象化趋势,为虚拟偶像的兴起提供了文化土壤。相比真人偶像,在技术想象力下,虚拟偶像更真诚、全能、专属、亲密。然而虚拟偶像的价值实现需要技术支撑,未来的虚拟偶像应当借助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成为能够实现沉浸式交互的智能化人格化偶像。在讨论虚拟偶像的技术发展范式时需反思技术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偶像 粉丝文化 拟象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下载PDF
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的理论来源及国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9
作者 刘芳儒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2-84,共13页
随着文化产品、知识和信息在社会中的加速流动,非物质劳动在今天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其中,情感劳动作为非物质劳动的主要方面引发了学理上和实践中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情感劳动的理论资源作系统的梳理,对其应... 随着文化产品、知识和信息在社会中的加速流动,非物质劳动在今天占据着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其中,情感劳动作为非物质劳动的主要方面引发了学理上和实践中的关注和讨论。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尚未对情感劳动的理论资源作系统的梳理,对其应用实践也缺乏学术前沿的关照。本文在回溯情感劳动理论来源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学者对情感劳动的研究现状。目前,情感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情感劳动的理论来源进行阐释及对该术语的局限性进行批判;其二是对情感劳动应用实践及其社会价值的探讨;其三则是对主体在情感劳动实践中受到的剥削及其抵抗的探索。前两个方面是学者们对情感劳动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国外情感劳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仔细梳理和反思,并对今后情感劳动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期能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劳动 情感劳动 粉丝文化 女性主义 游戏产业 剥削
原文传递
饭圈女孩的流量战争:数据劳动、情感消费与新自由主义 被引量:57
10
作者 童祁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72-79,共8页
饭圈女孩在微博追星,进行数据劳动和情感消费,粉丝情感被数据量化,成为供给流量和资本的源泉,背后是社交媒体、大数据权力与数字经济的共同作用。流量不仅是主宰饭圈文化和粉丝经济的法则,改变了粉丝行为和社群机制,同时折射出大数据时... 饭圈女孩在微博追星,进行数据劳动和情感消费,粉丝情感被数据量化,成为供给流量和资本的源泉,背后是社交媒体、大数据权力与数字经济的共同作用。流量不仅是主宰饭圈文化和粉丝经济的法则,改变了粉丝行为和社群机制,同时折射出大数据时代生产与消费的变革,甚至影响文化和政治生态。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各种利益相关者想方设法吸引用户制造数据。而新自由主义也进一步呈现出数据化的资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流量 数据化 新自由主义 粉丝文化
下载PDF
虚拟化的亲密关系——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与偶像粉丝文化 被引量:48
11
作者 高寒凝 《文化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08-122,共15页
为了参与大数据时代偶像工业的生产机制之中,粉丝必然要借助社交网络和网络社区的账号,在成为粉丝的同时成为一个虚拟化身。而“偶像”这个职业的发明,本就基于对粉丝“准社会关系”想象的去病理化,即借助“粉丝福利”回应粉丝有关亲密... 为了参与大数据时代偶像工业的生产机制之中,粉丝必然要借助社交网络和网络社区的账号,在成为粉丝的同时成为一个虚拟化身。而“偶像”这个职业的发明,本就基于对粉丝“准社会关系”想象的去病理化,即借助“粉丝福利”回应粉丝有关亲密关系的想象。与此同时,偶像艺人的形象本身作为一个提供亲密关系想象的素材库,其实质是一种虚拟实在,而非自然状态下的人类个体。因此,网络时代的偶像工业,事实上就是一个虚拟化身(粉丝)与虚拟实在(偶像)之间不断实践着某种想象性的“虚拟化亲密关系”的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工业 粉丝文化 亲密关系
下载PDF
粉丝研究流变:主体性、理论问题与研究路径 被引量:24
12
作者 尹一伊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0年第1期53-67,共15页
随着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粉丝、亚文化与流行文化正在成为业界与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粉丝研究进行综述,归纳作为学术领域的粉丝研究的特征,并指出粉丝主体性在粉丝研究中的必要性。本文认为,中国... 随着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粉丝、亚文化与流行文化正在成为业界与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粉丝研究进行综述,归纳作为学术领域的粉丝研究的特征,并指出粉丝主体性在粉丝研究中的必要性。本文认为,中国的本土粉丝研究现状面临着"粉丝缺席"、研究对象本质化的倾向与问题。通过对粉丝研究领域的梳理,本文希望为本土粉丝研究与公众讨论提供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研究 粉丝文化 粉丝实践 数字媒体 社群规则
下载PDF
迷失的狂欢:“饭圈文化”失范表征、成因及治理 被引量:24
13
作者 张钧莉 方明东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88-93,共6页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近年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粉丝在“饭圈”中进行控评、应援,以展示对偶像的喜爱从而实现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依附于偶像产业的“饭圈文化”经常与主流文化产生碰撞,疯狂氪金、虚假流...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近年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粉丝在“饭圈”中进行控评、应援,以展示对偶像的喜爱从而实现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依附于偶像产业的“饭圈文化”经常与主流文化产生碰撞,疯狂氪金、虚假流量、无底线追星等失范现象频发。其原因在于粉丝的盲目服从、资本不良营销策略和粉丝群体价值观的迷失。“饭圈文化”的治理需要从偶像、政府、平台等方面入手,在粉丝抒发情感的同时,引导“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融合,促使粉丝在理性追星中实现自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 粉丝文化 自我认同 偶像崇拜
下载PDF
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中英足球球迷文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金瑞静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4,共7页
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的中英足球球迷文化进行比较,认为:集体认同是球迷产生自我区隔、群体效应以及球迷文化形成的基础;在集体认同视域下英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对骑士精神的继承、民族和国家的不... 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集体身份认同视域下的中英足球球迷文化进行比较,认为:集体认同是球迷产生自我区隔、群体效应以及球迷文化形成的基础;在集体认同视域下英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对骑士精神的继承、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认同以及忠诚的球迷等方面;中国足球文化的表征主要集中在足球场上民族主义和战争隐喻的体现、功利性以及球迷认同的多元性等方面;球迷的情感个体与群体认同程度差异,足球文化的内涵与继承主体差异,球迷文化的倾向性差异,球迷构成的主体和认知差异是中英球迷文化的主要差异。研究进一步认为促进球迷文化的组织化、规范化、提高球迷的集体价值认同和整体素质,发展和繁荣足球文化,促使中国足球文化由过去的模仿、盲从走向自我回归和蜕变,繁荣足球文化产业提高足球文化赋值是未来中国足球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认同 足球文化 球迷文化 英国球迷 中国球迷 文化比较 自我认同 比较
下载PDF
粉丝文化研究简史:历史脉络、理论梳理与趋势探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思宇 刘鸣筝 《传媒观察》 2019年第6期23-31,共9页
粉丝文化是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十几年来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趣缘为纽带的粉丝通过对原始文本的积极重构,将符号性原材料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创造出自己的独特文化。并通过情感交互、意义阐... 粉丝文化是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十几年来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以趣缘为纽带的粉丝通过对原始文本的积极重构,将符号性原材料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创造出自己的独特文化。并通过情感交互、意义阐释、社群规范等塑造和维系社群。随着媒介技术和娱乐产业的迅猛发展,这种圈层文化日益复杂和丰富,并显现出跨学科式的发展方向。本文作者对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2005--2018年收录的、主题词为“粉丝(迷)文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研读粉丝研究相关著作,试图梳理中西方粉丝文化的研究脉络和理论取向,并针对新特征新现象进行研究趋势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迷)文化 身份认同 文化生产 媒介融合 粉丝经济
原文传递
三十年“主旋律”的历史临界及其未来 被引量:16
16
作者 孙佳山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9,共6页
"主旋律"电影经过30年的发展正在发生结构性嬗变,并演进到新一轮"新变"周期。伴随着新一代电影观众登上历史舞台,明星、观众甚至电影的本体概念,都在被具有清晰时代区隔特征的粉丝文化所改写。"主旋律"电... "主旋律"电影经过30年的发展正在发生结构性嬗变,并演进到新一轮"新变"周期。伴随着新一代电影观众登上历史舞台,明星、观众甚至电影的本体概念,都在被具有清晰时代区隔特征的粉丝文化所改写。"主旋律"电影"意外"地成为将新一代年轻电影观众转化为中国电影票房增量的最大文化公约数,重新梳理"主旋律"概念的历史生成、周期特征,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时代挑战,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将有着面向未来的重大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 现实题材 革命历史题材 献礼片 粉丝文化 类型片
原文传递
从“文本盗猎”到“媒介雪球”——青年文化承诺下的IP进化论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136,共7页
近年来,"IP"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热词,持续受到资本和舆论的热捧,经由IP改编的影视作品成了产业主潮。但是,以"粉丝经济"为基础的影视IP改编远没有发掘出应有的潜力。事实上,文化产业与资本对IP与粉丝经... 近年来,"IP"成为中国文化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热词,持续受到资本和舆论的热捧,经由IP改编的影视作品成了产业主潮。但是,以"粉丝经济"为基础的影视IP改编远没有发掘出应有的潜力。事实上,文化产业与资本对IP与粉丝经济的盲目推崇,是基于传统文化生产结构的一种误读,忽视了媒介融合语境下全球范围内青年文化的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全新文化格局。因此,通过对当下媒介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权力关系、青年文化的全新流动性特征、文化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身份的融合等议题展开分析,可以认为IP改编理应与当下媒介环境与文化结构的革新相适应,应依靠与当下的青年文化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来保证文艺生态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由此推动艺术创作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青年文化 粉丝文化 同人改编 前喻社会
下载PDF
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基于混合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晏青 付森会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28,共23页
近年来,中国粉丝与明星之间形成的拟亲属关系,为考察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案例和视域。论文在质性研究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双因素假说",并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发现... 近年来,中国粉丝与明星之间形成的拟亲属关系,为考察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案例和视域。论文在质性研究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双因素假说",并对这一假说进行验证。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发现影响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四个维度:明星吸引感、心理满足感、关系卷入度和社会影响度,前两者属于情感因素,后两者属于情境因素。论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证实,情感与情境诸因素都对粉丝-明星关系感知具有显著影响,进而提出粉丝-明星关系感知的"情感—情境"双因素模型。研究揭示了拟亲属关系感知的影响因素和机制,为理解粉丝文化的意义逻辑和价值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丝文化 偶像崇拜 关系感知 拟亲属关系 混合方法
原文传递
社会表演理论视角下的粉丝文化研究——以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王菊粉丝为案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盈龙 冯应谦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0-70,共11页
粉丝文化研究长期以来被放置于收编/抵抗(IRP)或者奇观/表演(SPP)研究范式中。收编/抵抗的二元模式,忽略了粉丝身份问题;奇观/表演的研究范式虽然强调了身份问题,却把权力、阶级问题置于边缘位置。如何在粉丝研究中既考虑到社会权力的问... 粉丝文化研究长期以来被放置于收编/抵抗(IRP)或者奇观/表演(SPP)研究范式中。收编/抵抗的二元模式,忽略了粉丝身份问题;奇观/表演的研究范式虽然强调了身份问题,却把权力、阶级问题置于边缘位置。如何在粉丝研究中既考虑到社会权力的问题,同时又不忽视表演者的身份问题呢?笔者从社会表演学理论入手,采用文化语用学模型,尝试探索粉丝文化研究的新路径。通过对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王菊粉丝的研究表明,社会表演理论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模式,从角色表演关系的宏观视角分析了"大众是如何变成粉丝的"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粉丝的角色扮演、成功的社会表演、情感性劳动等问题。此外,研究发现成功的社会表演隐藏了资本权利的争夺,粉丝群体行动并未改变社会现状,表演者从中获利越大,社会表演成功的可能性越大,这也是社会表演理论带给粉丝文化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表演理论 文化语用学 粉丝文化
原文传递
球迷文化与社会整合——“体育和社会”对话之一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小聪 刘宏森 《体育科研》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通过透视足球场内年轻球迷居多的社会现象,探讨了当前青年群体中日益增长的“乐群性”需求及其心理机制,由此引申出现代社会中“球迷文化”与群体共同意识的形成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的逻辑关系。最后从年轻人追求时尚,崇拜“明星”的角度,... 通过透视足球场内年轻球迷居多的社会现象,探讨了当前青年群体中日益增长的“乐群性”需求及其心理机制,由此引申出现代社会中“球迷文化”与群体共同意识的形成及其社会整合功能的逻辑关系。最后从年轻人追求时尚,崇拜“明星”的角度,指出了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所存在的“经营盲点”及其应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迷文化 群体凝聚 社会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