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翻译家方重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领顺 张思语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9,共7页
本文梳理并分析翻译家方重的翻译思想,并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个案,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次,进行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事实证明,他作为一名译者,既进行翻译外的努力,也进行翻译内的努力,内外的思想和行为一... 本文梳理并分析翻译家方重的翻译思想,并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个案,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层次,进行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事实证明,他作为一名译者,既进行翻译外的努力,也进行翻译内的努力,内外的思想和行为一脉相承,并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既"求真"于原文和作者,又尽可能"务实"于读者和社会,符合译者的一般性行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重 《陶渊明诗文选译》 译者行为
下载PDF
生态批评视域下陶渊明诗歌英译的适应与选择--以方重《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
2
作者 贾曼鑫 谢紫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179-182,共4页
陶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作,其传递出的中国古人的智慧与人生哲学影响深远。在陶诗的众多译者中,方重先生独树一帜,精妙准确。因此,本研究以方先生所著《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以生态翻译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方译陶诗中采用的翻译... 陶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作,其传递出的中国古人的智慧与人生哲学影响深远。在陶诗的众多译者中,方重先生独树一帜,精妙准确。因此,本研究以方先生所著《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以生态翻译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方译陶诗中采用的翻译技巧,研究译者在译陶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期望以此研究丰富陶诗英译研究,并以此研究作为研究陶诗英译的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诗英译 方重 《陶渊明诗文选译》 生态翻译学 适应与选择
下载PDF
西汉《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叶文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17-522,共6页
《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由于产生时代和祭歌性质的不同,在主旨、祀神态度、歌诗源流及其音乐特征呈现出较大差异的个性特征,由此可以窥见西汉祭祀诗歌的不同面貌。
关键词 《安世房中歌》 《郊祀歌》 主旨 祀神态度 歌诗源流
下载PDF
房中与《房中祠乐》的性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哲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101,共12页
《房中祠乐》向来被认为是后妃房中乐,同时又是宗庙祭祀乐。验诸史籍发现,《房中祠乐》既无后妃房中的因素,亦无宗庙祭祀乐的内容。后妃房中乐的看法主要是受到了郑玄房中即后妃房中说的影响,这种看法大可怀疑:调查从先秦到《房中祠乐... 《房中祠乐》向来被认为是后妃房中乐,同时又是宗庙祭祀乐。验诸史籍发现,《房中祠乐》既无后妃房中的因素,亦无宗庙祭祀乐的内容。后妃房中乐的看法主要是受到了郑玄房中即后妃房中说的影响,这种看法大可怀疑:调查从先秦到《房中祠乐》产生之前的相关史料,就会发现"房中"一词并无女性闺房的用例,大多的房中是指宗庙或朝堂的东西厢房,这足以证明《房中祠乐》定性为后妃房中祭祀乐是错误的。由此产生的另一个疑问是《房中祠乐》为宗庙祭祀乐的说法。回到最初记载《房中祠乐》的《汉书》,又会发现《房中祠乐》不是作为宗庙祭祀乐记载的。再结合《淮南子》等文献,可以明白《房中祠乐》有着宗庙食举乐应有的内容,在时间、顺序、地点上与宗庙食举乐的特征完全吻合,因而应该是宗庙食举乐,而不是宗庙祭祀乐。了解《房中祠乐》的性质与雅乐一乐多用的使用方法,对于了解乐府题意不合的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中 宗庙 东厢房 食举乐 燕乐
下载PDF
梁方仲与明清档案的整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段雪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5,共6页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转向浪潮中,老一辈学人陶孟和,春风化雨,兼容并蓄,为同仁们苦心擘画良好的学术环境。梁方仲、汤象龙、吴晗等史学新辈,参与明清档案的整理,自1930年至1937年倾力抄录明清财政经济史料,冀于二百年之中国经济发展作...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转向浪潮中,老一辈学人陶孟和,春风化雨,兼容并蓄,为同仁们苦心擘画良好的学术环境。梁方仲、汤象龙、吴晗等史学新辈,参与明清档案的整理,自1930年至1937年倾力抄录明清财政经济史料,冀于二百年之中国经济发展作有系统的研究。他们创办史学研究会,阐释"新史学",开创出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实践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方仲 陶孟和 汤象龙 吴晗 明清档案 民国史学
下载PDF
“摩顶放踵”释辨 被引量:1
6
作者 沈传河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81,128,共11页
“摩顶放踵”汉代以来的传统训释,显然是存在可疑之处的,主要在于训“放”为“至”。在古代经学的背景下,学界对汉代赵岐的相关训释信而不疑,前后袭用,少有更变,长期拘囿于此,甚至直到现在情况亦大致如此。后世学者有责任对这一问题加... “摩顶放踵”汉代以来的传统训释,显然是存在可疑之处的,主要在于训“放”为“至”。在古代经学的背景下,学界对汉代赵岐的相关训释信而不疑,前后袭用,少有更变,长期拘囿于此,甚至直到现在情况亦大致如此。后世学者有责任对这一问题加以探究辨析,以明确孟子使用“摩顶放踵”时的原本含义。当代学界对此已有所研究与突破。笔者认为,“摩顶放踵”的传统训释应当是一种偏解或曰误解,其正解应当是:“摩秃头顶,放开脚步。形容不辞劳苦,奋力而为。”其中的“放”,应当释为“放开,放任”,而不是“至”。如此训释理解“摩顶放踵”,显然具有诸多长处或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顶放踵” 赵岐 释辨 正解
原文传递
浅议方中通“九九图说”中的数学思想
7
作者 徐君 牛耀明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1-23,36,共4页
方中通是清初数学家,“九九图说”是他重要的数学成果之一。“九九图说”主要对中国古代组合图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各类纵横图的一般性定义,从中反映出方氏对数学对称性、统一性的追求,以及对辩证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 方中通 九九图说 九九全图 纵横图
原文传递
“摩顶放踵”训诂正解
8
作者 凌宏惠 《安顺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关于《孟子》中“摩顶放踵”一语,东汉以降的传统训释多采用赵岐的注解。也有当代学者开启新思路,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训释。对该词进行准确训诂,应当追根溯源,从墨子以及墨家出发进行考证。考察分析墨子为人及墨家主张后可知,“摩顶”... 关于《孟子》中“摩顶放踵”一语,东汉以降的传统训释多采用赵岐的注解。也有当代学者开启新思路,从不同角度对其加以训释。对该词进行准确训诂,应当追根溯源,从墨子以及墨家出发进行考证。考察分析墨子为人及墨家主张后可知,“摩顶”应是“摩突其顶”,指秃头或短发突鬓,“放踵”应是“放任其踵”,指跣足或穿服屩屦。“摩顶放踵”合言之,形容秃头跣足、不饰衣貌的清苦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顶放踵” 墨子 正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