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网络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姜倩倩 宋洁 +2 位作者 肖萍 吴淑琳 陈亚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0-873,共4页
对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网络干预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多数网络干预是综合干预,难以验证单一干预措施的效果,网络干预的内容、时间也有所差异,干预效果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提示研究者应结合国内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现状,开发适... 对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网络干预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多数网络干预是综合干预,难以验证单一干预措施的效果,网络干预的内容、时间也有所差异,干预效果也缺乏有力的证据,提示研究者应结合国内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现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家庭照顾者及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家庭照顾者 照顾负担 网络干预 护理干预 延续护理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卫勤明 朱华琴 +2 位作者 胡爱萍 俞素芬 乐园罗 《护理与康复》 2006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了解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46例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45人进行调查。对照组资料来自赵敏等的研究报告。三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患者与照料者比较用t检验。结果三... 目的了解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46例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45人进行调查。对照组资料来自赵敏等的研究报告。三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患者与照料者比较用t检验。结果三组之间生活质量比较,“住房”、“社区服务”、“生活环境”等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与家属比较,患者的“进食与性生活”、“娱乐与学习”、“躯体运动与感官功能”、“认知功能”受影响更明显。结论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较差,应引起医务人员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患者 家庭照料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北京市城区家庭保健员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照娟 路孝琴 +4 位作者 张向东 王东瑞 宋霞 魏云 赵亚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88-2792,共5页
背景慢性病已成为消耗我国有限卫生资源的主要因素,现推行的家庭保健员管理模式在慢性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北京市家庭保健员培训需求,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0—11月,在前期实施问卷调查的北京市15区3... 背景慢性病已成为消耗我国有限卫生资源的主要因素,现推行的家庭保健员管理模式在慢性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了解北京市家庭保健员培训需求,为下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10—11月,在前期实施问卷调查的北京市15区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抽取5家,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0名家庭保健员及10名培训者实施个人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材料。结果家庭保健员访谈主题包括丰富培训内容、多样化培训方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者访谈主题包括培训授课技能、培训中青年家保员、强化经费支持、增加人力分工合作。结论丰富家庭保健员培训内容、多样化培训方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中青年家保员,同时加强培训者授课技能、年轻化师资队伍、加大经费开支、强化与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是进一步提高家庭保健员培训质量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保健员 培训 需求 定性研究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家庭照顾者消极情绪自我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雪洋 白琳琳 +2 位作者 王晓萍 张盼盼 王朝娟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从照顾者角度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家庭照顾者自身消极情绪的应对方法与策略。[方法]以批判理论为哲学基础,以个案研究为理论指导,对14位积极有效应对自身消极情绪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半结构深度访谈及非... [目的]从照顾者角度探索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家庭照顾者自身消极情绪的应对方法与策略。[方法]以批判理论为哲学基础,以个案研究为理论指导,对14位积极有效应对自身消极情绪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半结构深度访谈及非正式交谈,资料分析采用主题分析法。[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家庭照顾者应对消极情绪的方法与策略,包括内在应对和外在应对,内在应对促进及改善外在应对,外在应对提升内在应对,其下含有不等主题与副主题。[结论]干预者应充分发挥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家庭照顾者自身发展的消极情绪应对策略的作用与优势,提供应有的外界支持,使其及时有效地利用内、外在应对方法与策略,从整体上改善照顾感受,最终提高照顾者及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家庭照顾者 应对策略 消极情绪 个案研究
下载PDF
认知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的影响
5
作者 黄娟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9期2934-2938,共5页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及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122名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名。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及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122名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名。对照组采用认知疗法,观察组采用认知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2个月、4个月,使用Zung自评量表评估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使用Herth希望量表评估两组的希望水平;使用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简版评估两组的心理韧性水平;使用照顾者压力量表评估两组的压力程度。对比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干预结果。结果 两组照顾者在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2个月、4个月时的SAS、SDS、照顾者压力量表评分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后各时点的各指标均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两组照顾者4个时点的希望水平、心理韧性评分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干预后各时点的希望水平、心理韧性评分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结论 认知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可以减轻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希望水平及心理韧性水平,降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心理干预 痴呆患者 家庭照护者 焦虑抑郁程度 希望水平 心理韧性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家庭照顾者管理负担来源及其管理策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圆圆 沈勤 +2 位作者 杨莉莉 陈楚媛 孙君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92-2197,共6页
背景我国65岁以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为5.14%,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给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带来巨大的管理负担,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家庭照顾者管理负担来源及其家庭管理策略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制定阿尔茨... 背景我国65岁以上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为5.14%,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给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带来巨大的管理负担,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家庭照顾者管理负担来源及其家庭管理策略的主要方法,为进一步制定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管理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18年9-12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中医院门诊复查的12例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家庭照顾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经过比对分析,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家庭照顾者管理负担来源共析出5个亚主题:患者病情复杂,缺乏照顾知识;社交性负担;情感性负担;身体性负担;照顾努力不被肯定与欣赏。家庭管理策略共析出照顾者自我管理策略、患者家庭管理策略2个主题,以及理性接受、主动迁就等6个亚主题。结论社会及医务人员需为主要家庭照顾者提供有效的情感性支持,普及照护知识,以形成有效的家庭管理策略,同时,完善多元长期照护体系,减轻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寄养家庭照护 主要家庭照顾者 患病代价 疾病管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西方发达国家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政策支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4
7
作者 朱浩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随着西方福利国家的调整以及对非正式照顾网络的重新认识,通过公共政策支持家庭照顾者正成为老年照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西方国家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者支持的政策内容进行了阐述,展示了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公共服务和家庭个人服务以及... 随着西方福利国家的调整以及对非正式照顾网络的重新认识,通过公共政策支持家庭照顾者正成为老年照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西方国家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者支持的政策内容进行了阐述,展示了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公共服务和家庭个人服务以及劳动力市场和家庭照顾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发现对中国有如下启示:老年服务政策不仅应该针对老年人个体也应该包括老年人的家庭,同时社会化养老服务不应该割裂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或成立相应的部门来协同管理家庭福利,还需要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家庭照顾者提供津贴或制定比较灵活的工作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家庭照顾者 支持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