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蒜属植物中加兰他敏的分离提取及其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晓燕 黄敏仁 韩正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83,共5页
石蒜属 (Lycoris)植物是优良的观赏植物和重要的药用植物 ,含有多种生物碱 ,加兰他敏 (Galanthamine)是由石蒜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 ,已在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用于阿尔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Disease)的治疗。笔者对石... 石蒜属 (Lycoris)植物是优良的观赏植物和重要的药用植物 ,含有多种生物碱 ,加兰他敏 (Galanthamine)是由石蒜属植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生物碱 ,已在医学上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用于阿尔兹海默氏症(Alzheimer’sDisease)的治疗。笔者对石蒜属植物中加兰他敏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分离 生物碱 加兰他敏 应用
下载PDF
“四化同步”发展下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治理研究——基于中西部六省农村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筱红 施远涛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9,共9页
中国农村劳动力"家庭分散化"和"性别差异化"的流动使得农村出现了大规模留守妇女群体,其家庭也处于一种离散化的状态。实地调查发现家庭离散给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婚姻、代际关系以及发展空间带来严重影响,而&... 中国农村劳动力"家庭分散化"和"性别差异化"的流动使得农村出现了大规模留守妇女群体,其家庭也处于一种离散化的状态。实地调查发现家庭离散给农村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婚姻、代际关系以及发展空间带来严重影响,而"四化"发展不同步是造成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产生的根源。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是治理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的根本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妇女 家庭离散 “四化同步”
下载PDF
隔代陪读:农民家庭的教育策略与家庭秩序 被引量:18
3
作者 苏运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75,共10页
基于皖西农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家庭经济理性与教育流动的双重驱动下,隔代陪读成为农民家庭的一种教育策略。隔代陪读兼顾了农民家庭经济积累和教育再生产,比较顺利地推动了家庭现代转型。与此同时,由隔代陪读所形塑的代际居住空间的分... 基于皖西农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家庭经济理性与教育流动的双重驱动下,隔代陪读成为农民家庭的一种教育策略。隔代陪读兼顾了农民家庭经济积累和教育再生产,比较顺利地推动了家庭现代转型。与此同时,由隔代陪读所形塑的代际居住空间的分离与代际分工合力,不仅稀释家庭内部关系的政治性,同时还凸显陪读老人的社会价值。在这种教育策略安排下,隔代陪读强化了代际关系,调整了家庭权力结构与伦理秩序,减轻了农民家庭现代转型的阵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代陪读 代际关系 家庭转型 家庭养老 分居
下载PDF
分家和反馈模式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飞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22-29,共8页
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反馈模式”的社会基础进行考察,发现中国过去和当前都是以小家庭为主要的家庭形态,反馈模式是在这些小家庭之间而非小家庭内部进行的。反馈模式正是在分家之后维系这些小家庭的家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这些小家庭在... 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反馈模式”的社会基础进行考察,发现中国过去和当前都是以小家庭为主要的家庭形态,反馈模式是在这些小家庭之间而非小家庭内部进行的。反馈模式正是在分家之后维系这些小家庭的家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这些小家庭在直系五服的范围内组成“直系组家庭”,向外延伸构成了小家、大家、国家等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分家 反馈模式
下载PDF
宽叶苔草脂溶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波 计莹 +1 位作者 殷学治 赵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02-2203,共2页
目的研究宽叶苔草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宽叶苔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对其中4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正三十二烷(Ⅰ),正三十二烷酸(Ⅱ)... 目的研究宽叶苔草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宽叶苔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1个化合物,对其中4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正三十二烷(Ⅰ),正三十二烷酸(Ⅱ),β-谷甾醇(Ⅲ),β-胡萝卜苷(Ⅳ)。结论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莎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草科 宽叶苔草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家庭离散与老人自杀问题透视 被引量:8
6
作者 徐京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72,共7页
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离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过对豫东地区8个村庄自杀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老人自杀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家... 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离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过对豫东地区8个村庄自杀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老人自杀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根据离散家庭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制定不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家庭离散 农村老人自杀 空巢家庭 留守家庭 隔代家庭
下载PDF
农村留守家庭研究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聂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64,共12页
留守家庭是我国城镇化、现代化以及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村留守家庭对于理解中国社会转型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过程的特征具有独特价值。基于劳动力迁移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国外留守家庭产生的原因,分析留守家庭现状及其带来的消极影... 留守家庭是我国城镇化、现代化以及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村留守家庭对于理解中国社会转型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过程的特征具有独特价值。基于劳动力迁移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国外留守家庭产生的原因,分析留守家庭现状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检视发现,中国农村留守家庭有其特殊性,并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个体、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多重影响。农村留守家庭的产生不仅源于家庭,更有复杂的制度、政策以及经济原因,要将留守家庭问题纳入到城镇化发展战略中来,创造农民举家迁移的进城市民化和就地集聚城镇化的制度环境和自由选择条件,才能解决留守家庭衍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家庭 城镇化 劳动力转移 家庭离散
下载PDF
家庭、教育与分离的技术——文化转型人类学的一种视角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旭东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4,共6页
家庭的核心曾经是在结合性这一维度上有所意识的塑造。随着现代社会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独立性的加强和唯一性的强调,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分离性趋势也在不断增强。它不但反映在社会的新物品对于家庭生活及家庭主妇角色的改造上,也反映在个... 家庭的核心曾经是在结合性这一维度上有所意识的塑造。随着现代社会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独立性的加强和唯一性的强调,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分离性趋势也在不断增强。它不但反映在社会的新物品对于家庭生活及家庭主妇角色的改造上,也反映在个性化的自我意识的培育及随之不断增强的家庭生活的解体上,这种局面是多种因素所造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文化转型 分离的技术
原文传递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研究——基于“新四化”的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筱红 施远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77-82,共6页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已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农业收益低、城市生活成本高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直接原因,而旧的工业化发展思路、较低的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是造成留... 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已成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农业收益低、城市生活成本高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直接原因,而旧的工业化发展思路、较低的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是造成留守妇女家庭离散的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既要着眼当下,采取临时性措施缓解农村留守妇女当下面临的困难,改善她们的生存条件;又要立足长远,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城镇化为引擎、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纽带,加快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家庭离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离散 留守妇女 “新四化”
下载PDF
城镇化与流动人口家庭空间结构关系研究--基于全国大样本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8,共10页
建立“家庭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解决流动人口家庭空间分离问题,实现城市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是中国新时代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全国性大规模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对全国流动人口的家庭空间“团聚-分离”及其影响因素... 建立“家庭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解决流动人口家庭空间分离问题,实现城市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是中国新时代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采用全国性大规模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对全国流动人口的家庭空间“团聚-分离”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流动人口夫妇同城务工的比例较高,但携子女与父母共同外出的比例较低。流动人口家庭的“团聚-分离”状态受所在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流入地的城镇化率与流动人口与其子女和父母团聚的可能性均呈倒U型的曲线关系,而与流动人口配偶团聚的可能性呈正向线性关系。“家庭团聚”已成为流动人口重要的家庭发展诉求,本研究提出,在既定的城镇化模式下,城镇化发展进程存在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离散”的平衡点,在平衡点以下城镇化外部环境以促进流动人口家庭团聚的正效应为主(“家庭团聚效应”),在平衡点以上外部环境将转为负效应为主,家庭将被迫离散以降低外部负效应(“家庭离散效应”)。正负效应转变的平衡点随着城镇化模式与阶段的转变而变化,改进城镇化模式、提升城镇化的经济社会效益将使平衡点向更高水平城镇化区间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效应 家庭团聚 家庭离散 流动人口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a complex couplet care intervention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A mixed methods study protocol
11
作者 Michella Bjerregaard Anna Axelin +5 位作者 Emma Louise Malchau Carlsen Hans Okkels Birk Ingrid Poulsen Patrick Palisz Thomas Kallemose Anne Brødsgaard 《Pediatric Investig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Background:Families with an infant in need of intensive care most often experience a harmful separation after birth.This is due to a division of medical specialties into neonatal care and maternal care.Therefore,a cou... Background:Families with an infant in need of intensive care most often experience a harmful separation after birth.This is due to a division of medical specialties into neonatal care and maternal care.Therefore,a couplet care intervention is implemented for mother-infant dyad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This study protocol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vention.The aim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lex couplet care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zero separation between mother and infant.Methods:The couplet care intervention is a family-centered model of care,where treatment-requiring mother-infant dyads will be admitted together and receive couplet care by neonatal nurses.The study adheres to the framework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and will use a mixed methods embedded design comprising a quasi-experimental trial and a qualitative process evaluation.Finally,a health economic evaluation will b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is complex couplet care intervention.Discussion:Separation of mother-infant dyads after birth has an adverse impact on family health and well-being.This study protocol evaluates a complex couplet care intervention.With this study,a first step is taken to help bridge the gap between current practices and a new care model to prevent the separation of mothers and their inf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interventions Couplet care family-centered care NEONATOLOGY Zero separation
原文传递
上海人口郊区化与产业郊区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方兵 吴瑞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5-90,96,共7页
上海市人口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之间缺少有效地协调机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对滞后,造成郊区新城人户分离、产城分离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社会、经济、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分析... 上海市人口郊区化和产业郊区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之间缺少有效地协调机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对滞后,造成郊区新城人户分离、产城分离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对社会、经济、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分析,鉴于郊区经济发展对人口的导入功能将进一步增强,郊区人口还将持续增加,从人口郊区化与产业郊区化协同发展的角度对产业发展、人才引进、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郊区化 产业郊区化 人户分离 产城分离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离合和城镇化
13
作者 郭卓 朱宇 +2 位作者 林李月 柯文前 钱宏胜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77-2387,共11页
居住地选择是农民工回流后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开展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研究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22年河南省唐河县604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农民工回流过程中其家庭成... 居住地选择是农民工回流后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开展回流农民工家庭成员居住区位的研究对县域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22年河南省唐河县604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农民工回流过程中其家庭成员在居住区位上的分离、聚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将近6成的回流农民工其家庭成员仍然处于分离状态,这些家庭部分延续了在流动过程中的跨地区生计,部分则在县域范围内产生了新的跨地区生计类型,呈现出“分而不离”的特征;②在实现聚合的回流农民工家庭中,半数家庭居住在户籍地县域城镇,实现了家庭成员的城镇化,而居住在农村的处于“半工半耕”的家庭则蕴含着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潜力;③回流农民工的年龄越小、家庭人数越少、月均收入水平越高、距县城中心越近,越有可能实现家庭聚合;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数越少、劳动力人数越多、已购房或建房、月收入水平越高、在外流动时间越久、回流时间越长,居住区位距县城中心越远者,其家庭越有可能在城镇聚合。研究结果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引导农民工回流与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农民工 家庭聚合 家庭分离 居住区位 县域城镇化
原文传递
双相干点光源干涉的一般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建强 袁景和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9-62,共4页
讨论了双相干点光源的三维空间干涉场的一般数学描述,分析了3个不同截面处的干涉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并给出了相干相长点的计算机模拟图样.该结果也适用于其他类型波的相干叠加场分布.
关键词 点源干涉 双曲线族 回转双叶双曲面族 干涉图样 条纹间距
下载PDF
家庭离散、仪式制度及身体侵犯——来自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实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超 刘涛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中国农民工家庭的离散化流动造成大量儿童留守农村,也使他们遭遇身体侵犯问题,"仪式制度"则是深入透析问题的关键。倡导性的法理依据难以应用在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传统的实质伦理法则阻滞了法律规则法定权威的"落地"... 中国农民工家庭的离散化流动造成大量儿童留守农村,也使他们遭遇身体侵犯问题,"仪式制度"则是深入透析问题的关键。倡导性的法理依据难以应用在案件的司法实践中,传统的实质伦理法则阻滞了法律规则法定权威的"落地",加剧了法律制度的"仪式化"和乡村"非诉讼化",使得施害者"搭便车"而逍遥法外,从而不利于对案件的预防与救济。可以说,国家现代化建设尚未走出现代性困局,作为价值照拂的法律制度又未发挥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权威作用,一定程度上仅具有仪式形态的象征作用,乡村法治乃至国家法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离散 身体侵犯 群体规范 集体行动 惩罚失灵 仪式制度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性别和两种生产的二元分割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一虹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2期63-68,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男女不同的“外出一回乡”模式和男性转移优势。流动模式的性别化是城乡二元结构、市场因素和家庭性别角色分工、性别规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之上的持续性别差异化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男女不同的“外出一回乡”模式和男性转移优势。流动模式的性别化是城乡二元结构、市场因素和家庭性别角色分工、性别规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之上的持续性别差异化流动,在带来农业女性化和家庭离散化的同时,也形成了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城乡分割的隐性二元结构。这一隐性二元结构扩大了妇女“主内”的范围和职责,也使妇女无偿提供的照顾性劳动价值被进一步低估,从而强化了传统性别角色分工,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性别化模式 家庭离散化 两种生产 二元结构
原文传递
消化道癌症患者癌症家族史发生情况及分离比估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娜 王临池 +3 位作者 黄春妍 陆艳 黄桥梁 胡一河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 研究消化道癌症患者家族史和遗传方式。 方法 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市消化道癌症患者的一二三级亲属构成及其癌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家族癌症史发生情况,Li-Mantel-Cart法估算分离比。 结果 ... 目的 研究消化道癌症患者家族史和遗传方式。 方法 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市消化道癌症患者的一二三级亲属构成及其癌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家族癌症史发生情况,Li-Mantel-Cart法估算分离比。 结果 共调查消化道癌症患者720人,病例家族癌症及消化道癌症家族史发生率分别为36.67%、28.61%,一级亲属癌症和消化道癌症患病率均高于二三级亲属( P 值均<0.05);消化道癌症在同胞中分离比(95% CI )为0.01( 0.18~0.21)。 结论 一级亲属癌症和消化道癌症患病率显著高于二三级亲属;消化道癌症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需对一级亲属有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史的高危家庭进行重点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癌症 癌症家族史 家系调查 分离比 遗传流行病学
下载PDF
农村家庭分家的原因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春全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2-46,共5页
农村家庭是一个生产消费集体,其产权关系模糊不清使得农村家庭经济运行发生很大的困难。分家是明晰产权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村家庭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形成一种新的稳定的产权关系。所以,分家被选择。
关键词 农村家庭 交易费用 产权关系 分家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原生家庭的维系与裂变——以2010年7省(区)调查数据为基础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磊 《老龄科学研究》 2015年第11期30-40,共11页
长期低生育水平和老龄化加速的人口环境下,原生家庭的维系和裂变发生了明显改变。以2010年全国7省、自治区调查数据为分析基础,考察了原生家庭的维系和裂变。结果发现:(1)原生家庭的维系力量在弱化;(2)原生家庭的裂变方式中亲子分爨情... 长期低生育水平和老龄化加速的人口环境下,原生家庭的维系和裂变发生了明显改变。以2010年全国7省、自治区调查数据为分析基础,考察了原生家庭的维系和裂变。结果发现:(1)原生家庭的维系力量在弱化;(2)原生家庭的裂变方式中亲子分爨情况增多而兄弟分家情况减少,多子家庭和独子家庭的裂变方式差别明显,人口结构变动对原生家庭裂变方式变化有重要影响;(3)农村因子女外出工作而分爨的比例最大,而城市分爨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女结婚。原生家庭维系与裂变的变化对代际关系、家庭福利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家庭 维系 裂变 分家
原文传递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n implementation and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for parent-infant closeness in neonatal units
20
作者 Nicole R.van Veenendaal Nanon H.M.Labrie +4 位作者 Silke Mader Anne A.M.W.van Kempen Sophie R.D.van der Schoor Johannes B.van Goudoever CROWN Study Group 《Pediatric Investigation》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Importance:Parent-infant closeness and active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neonatal care are important for parent and infant health.Objective:To give an overview of current neonatal settings and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 Importance:Parent-infant closeness and active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neonatal care are important for parent and infant health.Objective:To give an overview of current neonatal settings and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to parent-infant closeness,zero-separation,in 19 countries.Methods: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professionals,representing 45 NICUs from a range of geographic regions in Europe and Canada,were purposefully selected and interviewed June–December 2018.Themat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analyze and report patterns(themes)for parent-infant closeness across the entire series of interviews.Results:Parent-infant separation during infant and/or maternity care is very common(42/45 units,93%),despi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are)practices,including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medical rounds(17/45,38%),structured education sessions for parents(16/45,36%)and structured training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22/45,49%).NICU professionals encountered four main themes with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for parent-infant closeness on and between the hospital,unit,staff,and family level:Culture(jointly held characteristics,values,thinking and behaviors about parental presenc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Collaboration(the act of working together between and within different levels),Capacities(resources and policies),andCoaching(education to acquire and transfer knowledge and skills).Interpretation:Implementing parent-infant closeness in the NICU is still challenging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Further optimization in neonatal care towards zero-separation and parent-infant closeness can be achieved by enforcing the’’four Cs for Closeness’:Culture,Collaboration,Capacities,andCo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ent-infant closeness family centered care family integrated care Couplet-care Neonatalogy Parent-collaboration Zero-separ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