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髓会穴组”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欢欢 侯书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12-14,共3页
目的:观察"髓会穴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6个月60例门诊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分别针刺面瘫常规穴和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留针30 min,6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 目的:观察"髓会穴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6个月60例门诊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分别针刺面瘫常规穴和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留针30 min,6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进行House-Brackmann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2.3%和总有效率100%优于对照组痊愈率34.8%和总有效率91.6%,且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应用面瘫常规穴加"髓会穴组"较单独应用面瘫常规穴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后遗症 髓会穴组 针刺
下载PDF
黎凯教授缪刺法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2
作者 李鸿飞 黎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5期22-23,共2页
黎凯教授认为,面瘫后遗症发生或由于病情较重,或由于治疗不当,日久导致气虚血瘀,瘀阻脉络,弛缓不收而致。病机的关键在于血瘀,治宜补气活血,用缪刺法(留针20~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化瘀通络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 黎凯教授认为,面瘫后遗症发生或由于病情较重,或由于治疗不当,日久导致气虚血瘀,瘀阻脉络,弛缓不收而致。病机的关键在于血瘀,治宜补气活血,用缪刺法(留针20~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化瘀通络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重视以补法为主,切忌泻法,免损伤正气。治疗期间嘱患者不再做热敷、运动患侧,防过度引起面瘫并发症;注意防寒,少去人较多的场所,以防感冒;治疗期间,少看电视、电脑等,减少对患侧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贝耳麻痹 黎凯 缪刺 穴位注射 弥可保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面神经松解术治疗Bell麻痹后痉挛性面瘫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蔡小敏 赵华 +6 位作者 唐寅达 王好鹏 沈艺漫 王柏淼 应婷婷 朱晋 李世亭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松解术治疗Bell麻痹后痉挛性面瘫后遗症的效果及可能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32例接受面神经松解术治疗Bell麻痹后痉挛性面瘫后遗症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面神经松解术治疗Bell麻痹后痉挛性面瘫后遗症的效果及可能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32例接受面神经松解术治疗Bell麻痹后痉挛性面瘫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House-Brackmann分级(简称H-B分级)Ⅱ级26例,Ⅲ级6例,病程>1年者8例,≤1年者24例。术后1年采用HB分级评估患者术后面瘫程度是否恶化,以评价手术的安全性;采用痉挛性面瘫后遗症总体缓解度自我评分方法评估总体缓解程度,并将评分<5分视为无缓解(无缓解组),≥5分视为有效缓解(有效缓解组),分析可能影响总体缓解程度的因素;采用痉挛性面瘫后遗症症状缓解度自我评分方法评估面部紧束感、面部僵硬感、联带运动、面肌抽动、睁眼困难及眼裂变小六大症状的缓解程度并计算有效缓解率。结果32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出院时HB分级Ⅱ级23例(71.9%),Ⅲ级9例(28.1%)。6例(18.8%)患者术后出现耳后区域及耳廓皮肤麻木,5例(15.6%)患者出现耳后皮肤隐痛。术后1年32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H-B分级Ⅱ级28例(87.5%),Ⅲ级4例(12.5%);术后存在耳部皮肤麻木或隐痛患者的症状均消失;26例(81.3%)患者的痉挛性面瘫后遗症总体得到有效缓解,6例(18.7%)无缓解,有效缓解组与无缓解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侧别、术前面瘫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病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痉挛性面瘫后遗症六大症状的有效缓解率按上述顺序依次为93.8%(30/32)、90.6%(29/32)、81.3%(26/32)、75.0%(24/32)、50.0%(16/32)、46.9%(15/32)。结论面神经松解术可有效缓解痉挛性面瘫后遗症症状,而早期手术可能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麻痹 治疗结果 神经松解术 痉挛性面瘫后遗症
原文传递
全国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经验浅谈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燕 吴高鑫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33期64-65,共2页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显著疗效是被世界公认的,但是对于周围性面瘫后遗症采用单纯的针灸疗法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路绍祖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贵州省针灸名家,在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治疗中采用普通针刺配合头针,重视背腧穴的运用...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显著疗效是被世界公认的,但是对于周围性面瘫后遗症采用单纯的针灸疗法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路绍祖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贵州省针灸名家,在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治疗中采用普通针刺配合头针,重视背腧穴的运用以调节脏腑功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及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这种针灸的综合疗法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思路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头针 背腧穴 心理辅导 康复训练
下载PDF
絮刺火罐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1例
5
作者 闵志云 程立红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年第2期35-36,共2页
本文报道絮刺火罐疗法联合隔姜灸综合治疗1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浅析絮刺火罐疗法及隔姜灸对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后遗症 絮刺火罐疗法 隔姜灸
原文传递
絮刺火罐疗法配合隔姜灸治疗面瘫后遗症3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润芬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8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絮刺火罐疗法配合隔姜灸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穴位,给予七星针扣刺后拔火罐吸出血液汁沫,并施予隔姜灸。结果:32例面瘫后遗症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3.75%。结论:本疗法治疗面瘫... 目的:观察絮刺火罐疗法配合隔姜灸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穴位,给予七星针扣刺后拔火罐吸出血液汁沫,并施予隔姜灸。结果:32例面瘫后遗症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3.75%。结论:本疗法治疗面瘫后遗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后遗症 絮刺火罐疗法 隔姜灸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