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樱桃正反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刘针杉 涂红霞 +9 位作者 周荆婷 马艳 柴久凤 王旨意 杨鹏飞 杨小芹 Kumail Abbas 王浩 王燕 王小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目的】通过观测分析中国樱桃地方种质‘南早红’(早熟,橙红)和‘红妃’(紫红,综合性状优良)杂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探究果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优异性状基因挖掘奠定工作基础,也为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提供参... 【目的】通过观测分析中国樱桃地方种质‘南早红’(早熟,橙红)和‘红妃’(紫红,综合性状优良)杂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探究果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优异性状基因挖掘奠定工作基础,也为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测试分析‘南早红’(NZH)和‘红妃’(HF)正、反交F1代群体(n=226)果实大小(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颜色(果实花色苷含量)、形状(果形指数)、果实生育期、果柄长度等1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其遗传倾向并预测遗传模式。【结果】正交(‘南早红’ב红妃’)和反交(‘红妃’ב南早红’)F1群体单果质量分离广泛,分别为2.59-7.46和2.45-6.48 g,但平均单果质量(4.30 g、4.05 g)均小于中亲值(4.58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杂种优势明显,前者正、反交群体均值分别为14.55%和14.51%,高于亲本HF(12.97%)和NZH(11.36%),超高亲率分别达78.52%和76.09%;可滴定酸在正、反交群体中的均值(0.67 g/100 mL、0.59 g/100 mL)略低于中亲值(0.63 g/100 mL),低低亲率为47.92%和41.94%。F1果皮颜色也呈现连续变异,包括橙红、红色、紫红和黑紫等类型,以红色为主。果实花色苷含量变异较大,分布范围分别为3.12-112.51和1.80-79.94 mg·kg^(-1)。果实生育期在正反交F1群体中存在差异,正交的比反交的短2 d。果柄长度表现为超亲遗传,超高亲率分别为49.25%和43.33%。遗传模型预测表明,正、反交11个果实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主基因数目完全一致,果实纵径和果实生育期为1对主基因,其他性状均为2对主基因。【结论】中国樱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连续分布的数量性状,其中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可滴定酸、花色苷含量呈变小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樱桃 正、反交 f_(1)群体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下载PDF
基于TPA法枣酸枣杂交F_(1)果实质地与裂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植 董梦怡 +5 位作者 王振磊 闫芬芬 吴翠云 王玖瑞 刘孟军 林敏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8-615,共8页
【目的】评价枣和酸枣杂交F_(1)代果实质地多样性,分析不同质地果实与裂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枣雄性不育JMS2(Z.jujuba)×酸枣邢16(Z.acidojujuba)的F_(1)代及其亲本果实,基于TPA分析并... 【目的】评价枣和酸枣杂交F_(1)代果实质地多样性,分析不同质地果实与裂果的关系。【方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枣雄性不育JMS2(Z.jujuba)×酸枣邢16(Z.acidojujuba)的F_(1)代及其亲本果实,基于TPA分析并对比果实裂果率。运用应力曲线得出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破裂力、胶粘性和咀嚼性7个果实质地参数。【结果】各果实质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分离,变异系数分布17.79%~52.43%。弹性、破裂力、胶粘性和咀嚼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布在0.33~0.94,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强,内聚性与硬度、破裂力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粘附性呈显著性负相关,应用主成分分析,把7个质地参数,转化为累计贡献率为96.47%的4个主成分分别为硬度因子、内聚因子、粘附因子和弹性因子,杂交群体不同果实质地分成3个群体,分别为绵密软质群、高弹硬质母本群和中值父本群。中值父本群是3个类群中最大的,占总数的76.56%。【结论】硬度、胶粘性和弹性参数高或果肉内聚性高的类群裂果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_(1)群体 花性状 主成分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甘蔗F_(1)群体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志军 孔冉 +4 位作者 苏俊波 周峰 张垂明 吴小丽 刘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338,共6页
分离群体是进行作物遗传图谱构建、性状遗传研究、性状调控关键基因挖掘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崖城94-46’和‘新台糖22号’杂交获得了209个杂交单株,通过SSR标记鉴定真假杂种和剔除病死单株,获得了1个包含145个... 分离群体是进行作物遗传图谱构建、性状遗传研究、性状调控关键基因挖掘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崖城94-46’和‘新台糖22号’杂交获得了209个杂交单株,通过SSR标记鉴定真假杂种和剔除病死单株,获得了1个包含145个杂交后代的F1群体。F_(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表明,8个性状都存在双向超亲现象,变异系数范围为9.23%~56.78%,8个性状的频数分布均呈连续正态分布,均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甘蔗丛重与株高、茎径和丛有效茎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92;丛糖含量主要由株高、茎径、锤度和丛有效茎4个因素决定,决定系数为0.94。研究结果为利用甘蔗F_(1)群体开展遗传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甘蔗育种中重点选择性状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栽培种 f_(1)群体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下载PDF
蝴蝶兰杂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孔霞 任羽 +1 位作者 孙玲燕 张志群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168-7178,共11页
为了研究蝴蝶兰观赏性状遗传现象,以2个蝴蝶兰品种P7和P19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亲本及其F_(1)代的9个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冠幅、花梗长、花序长、花朵纵径、唇瓣颜色5个数量性状与其双亲比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 为了研究蝴蝶兰观赏性状遗传现象,以2个蝴蝶兰品种P7和P19为亲本,进行正反交,对亲本及其F_(1)代的9个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冠幅、花梗长、花序长、花朵纵径、唇瓣颜色5个数量性状与其双亲比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其平均值均较中亲值有所下降,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98.00%,82.73%,96.97%,99.69%和92.45%,但都有超亲个体存在;而在分枝数、单枝花朵数、总花朵数、花朵横径、花瓣颜色5个性状的遗传上表现出较强的超亲优势,尤其是在总花朵数和花色上,正反杂交组合的总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127.87%和113.00%;在花色上,花瓣和唇瓣的颜色正反交后代的颜色呈梯度分布,正反交均出现双亲没有的花色类型;杂交后代的9个数量性状变化幅度较大,有利于针对不同育种目标选择不同的后代个体;在花色遗传上,紫红色花亲本的花色遗传能力更强,这些性状的分离特征和遗传表现将为蝴蝶兰育种亲本的选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Phalaenopsis) f_(1)群体 观赏性状 遗传表现
原文传递
黑麦种间杂交F_(1)代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
5
作者 杨赟杰 魏莱 +2 位作者 温晓蕾 杨燕萍 车永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4-99,共6页
通过分析黑麦属(Secale L.)植物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筛选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种质资源,为麦类作物育种改良提供参考,以新疆杂草黑麦(S.cereale subsp.segetale)和栽培黑麦(S.secale L.)杂交F_(1)代为材料,对群体356个单株的14个主要农... 通过分析黑麦属(Secale L.)植物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筛选具有优异农艺性状的种质资源,为麦类作物育种改良提供参考,以新疆杂草黑麦(S.cereale subsp.segetale)和栽培黑麦(S.secale L.)杂交F_(1)代为材料,对群体356个单株的14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356个单株在14个农艺性状上均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变异(7.16%~50.73%),单株产量、生物学产量和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50.73%、48.68%和44.77%。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对黑麦千粒质量性状影响最大的是单穗粒质量(r=0.534,P<0.01),直接通径系数为1.348,穗粒数对千粒质量有着制约的关系(r=-0.121,P<0.05),直接通径系数为-1.130。聚类分析在平方欧氏距离为14处将群体材料分成3大类群,其中第1类有着最多的每穗小穗数;第3类有最多有效穗数,并具备穗最长,穗质量最大,粒大、粒多和粒质量高等优异性状;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用作饲草和麦类遗传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杂草黑麦 农艺性状 f_(1)群体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菊花开花持续期的QTL定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3 位作者 房伟民 陈素梅 张鲜艳 尹冬梅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57-1564,共8页
以菊花‘雨花落英’ב奥运含笑’F1群体为材料,调查了2008—2009两个年度开花持续期的分离表现,并基于菊花SRAP遗传图对其进行QTL定位分析。基于单年数据,运用Win QTL Cartographerv2.5软件及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008年共检测到3个... 以菊花‘雨花落英’ב奥运含笑’F1群体为材料,调查了2008—2009两个年度开花持续期的分离表现,并基于菊花SRAP遗传图对其进行QTL定位分析。基于单年数据,运用Win QTL Cartographerv2.5软件及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008年共检测到3个控制开花持续期的加性QTL,主要分布在秋菊‘雨花落英’遗传图的Y20和Y42连锁群以及夏菊‘奥运含笑’遗传图的A14连锁群上,LOD值介于2.65~3.44之间,单个QTL对开花持续期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6.54%~11.58%,而在2009年未检测到QTL的存在。运用QTL Networkv2.2软件对2008和2009两年的表型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共检测到两对上位性QTL,在贡献率和效应值上与加性QTL相当,同时上位性QTL与环境之间具有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f_1群体 开花持续期 QTL定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