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PLC测定芙蓉散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庄志宏
吴剑坤
+1 位作者
姜迪
张林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芦荟大黄素与大黄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B)和0.1%磷酸水(A)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芦荟大黄素进样量在0.332~3.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芦荟大黄素与大黄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B)和0.1%磷酸水(A)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芦荟大黄素进样量在0.332~3.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性线性关系(R^2=0.9999> 0. 9 9 9),平均回收率为9 2. 3 6%,RSD为1.95%(n=5)。大黄酸进样量在0.206~1.6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性线性关系(R^2=1.0000>0.9990),平均回收率为95.46%,RSD为1.86%(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以本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可作为芙蓉散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散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薄层色谱法鉴定芙蓉散中的主要成分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伟峰
车晓平
+2 位作者
钱珊
周明学
曾祖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792-795,共4页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以对照药材和对照品为阳性对照,并且制备各药材的阴性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关黄柏、黄芩、大黄、熊果酸。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本品...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以对照药材和对照品为阳性对照,并且制备各药材的阴性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关黄柏、黄芩、大黄、熊果酸。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散
薄层色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宇飞
卜范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0)。对...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头孢西丁钠,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行经腹痛加重、疲软无力、白带异常、腰骶酸痛、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西丁钠
芙蓉散
慢性盆腔炎
血液流变学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HPLC法的芙蓉散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庄志宏
吴剑坤
张林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测定芙蓉散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B)和0.1%磷酸水(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7nm。结...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测定芙蓉散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B)和0.1%磷酸水(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7nm。结果黄芩苷在0.155~1.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性线性关系(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95.43%,RSD为1.38%(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以本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可作为芙蓉散的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散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芙蓉粉外敷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民武
许芷君
陈金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2期3555-3558,3569,共5页
目的观察芙蓉粉外敷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针对上消化道出血,2组患者均给予制酸、...
目的观察芙蓉粉外敷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针对上消化道出血,2组患者均给予制酸、护胃、止血等处理;针对痛风急性发作,观察组给予芙蓉粉外敷患处,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外涂患处。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统计2组痛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CRP、UA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CRP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2组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痛风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芙蓉粉外敷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炎症指标,减轻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芙蓉粉外敷
上消化道出血
痛风急性发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测定芙蓉散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
被引量:
1
1
作者
庄志宏
吴剑坤
姜迪
张林华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卫生局临床药学研究所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0期174-175,共2页
基金
<北京中医医院及医联体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初探>课题
项目批准编号:YJ-201725经费支出来自北京中医医院院级课题暨两院合作课题
文摘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芦荟大黄素与大黄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B)和0.1%磷酸水(A)为流动相,柱温30℃,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芦荟大黄素进样量在0.332~3.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性线性关系(R^2=0.9999> 0. 9 9 9),平均回收率为9 2. 3 6%,RSD为1.95%(n=5)。大黄酸进样量在0.206~1.64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性线性关系(R^2=1.0000>0.9990),平均回收率为95.46%,RSD为1.86%(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以本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的含量可作为芙蓉散的质量控制标准。
关键词
芙蓉散
芦荟大黄素
大黄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furong
powders
Aloeemodin
Rhei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O657.7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薄层色谱法鉴定芙蓉散中的主要成分
被引量:
8
2
作者
赵伟峰
车晓平
钱珊
周明学
曾祖平
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792-795,共4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医院制剂注册标准研究"(编号:首发2011-2008-01)
文摘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药材的鉴别方法。方法:以对照药材和对照品为阳性对照,并且制备各药材的阴性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关黄柏、黄芩、大黄、熊果酸。结果: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本品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芙蓉散
薄层色谱法
Keywords
furong
powder
TLC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9.6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侯宇飞
卜范玉
机构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妇产科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肿瘤中心
出处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1期46-5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头孢西丁钠,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行经腹痛加重、疲软无力、白带异常、腰骶酸痛、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液流变学,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头孢西丁钠
芙蓉散
慢性盆腔炎
血液流变学
炎症因子
Keywords
Cefoxitin
sodium
furong
powder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Hemorheology
Inflammatory
factors
分类号
R711.3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98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HPLC法的芙蓉散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庄志宏
吴剑坤
张林华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北京市卫生局临床药学研究所
出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基金
《北京中医医院及医联体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初探》课题,项目批准编号:YJ-201725经费支出来自北京中医医院院级课题暨两院合作课题
文摘
目的建立芙蓉散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测定芙蓉散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以乙腈(B)和0.1%磷酸水(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7nm。结果黄芩苷在0.155~1.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性线性关系(R2=1.0000),平均回收率为95.43%,RSD为1.38%(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以本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可作为芙蓉散的质量控制标准。
关键词
芙蓉散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Keywords
furong
powder
baicalin
HPLC
content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O657.7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芙蓉粉外敷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民武
许芷君
陈金福
机构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2期3555-3558,3569,共5页
基金
2020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01049)。
文摘
目的观察芙蓉粉外敷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针对上消化道出血,2组患者均给予制酸、护胃、止血等处理;针对痛风急性发作,观察组给予芙蓉粉外敷患处,对照组予扶他林软膏外涂患处。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统计2组痛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CRP、UA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CRP水平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2组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痛风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芙蓉粉外敷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患者的炎症指标,减轻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简易。
关键词
芙蓉粉外敷
上消化道出血
痛风急性发作
Keywords
furong
powder
external
applicatio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cute
attack
of
gout
分类号
R573.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589.7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PLC测定芙蓉散中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的含量
庄志宏
吴剑坤
姜迪
张林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1
原文传递
2
薄层色谱法鉴定芙蓉散中的主要成分
赵伟峰
车晓平
钱珊
周明学
曾祖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头孢西丁钠联合芙蓉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侯宇飞
卜范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
1
原文传递
4
基于HPLC法的芙蓉散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庄志宏
吴剑坤
张林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
原文传递
5
芙蓉粉外敷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痛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姚民武
许芷君
陈金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