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黄宇 杨向军 +3 位作者 林刚 邱建平 张建军 林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80-2283,共4页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C2B、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B、D2B时间显著缩短(100.3 min vs.145.6 min;77.1 min vs.115.4 min,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5.0%vs.15.7%,P<0.05),随访期间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通道组(均P<0.05)。结论:优化的绿色通道模式可显著缩短FMC2B、D2B时间,并改善近、远期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救绿色通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 就诊-球囊时间 预后
下载PDF
不同临床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参数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东霞 刘寒 +2 位作者 许红娟 李文超 万玉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临床急救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流程时间参数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发病12h内进入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35例,其中传统通道组入院者84例、绿色... 目的探讨3种不同的临床急救途径对行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流程时间参数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选取发病12h内进入邢台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335例,其中传统通道组入院者84例、绿色通道组115例、优化绿色通道组136例。观察指标为第1次医疗接触至抗血小板治疗(FMC2A)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第1次医疗接触至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FMC2S)时间、脑血管意外、住院期间第2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心源性与全因病死、发生心力衰竭,以及在调查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分析影响STEMI患者在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临床预后的各种相关因素。结果传统通道组、绿色通道组及优化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都依次缩短;3组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再次出现非致命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与绿色通道组比较,优化绿色通道组在住院期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原因病死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3组患者的再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复发率、严重心律失常、靶血管再次的血管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和优化绿色通道组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心力衰竭、心源性与全因病死率均较低(P<0.05)。结论优化绿色通道模型可显著减少FMC2A时间、FMC2B时间、FMC2S时间、D2B时间,并使PCI手术后住院与半年随访期间的临床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通道 绿色通道 优化绿色通道 第1次医疗接触至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第1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 第1次医疗接触至签署介入治疗同意书时间
下载PDF
基层医院首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方式和转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媛 李伟 +7 位作者 谢登海 何凌宇 熊国宝 段宗刚 熊信林 张磊 王清腾 周海燕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12-818,共7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首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方式和转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基层网络医院确诊STEMI后转诊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430例,据再灌注治疗方式分为直接转运PCI组(n=346)和溶栓后转运PCI组(n=8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首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方式和转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基层网络医院确诊STEMI后转诊医院行急诊PCI的患者430例,据再灌注治疗方式分为直接转运PCI组(n=346)和溶栓后转运PCI组(n=84),直接转运PCI组患者又根据转诊医院入门到出门时间(DIDO)分为DIDO≤30 min组(n=112)和DIDO>30 min组(n=234);收集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就诊相关时间节点[首诊医院DIDO、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首次医疗接触-球囊扩张时间(FMC2B)]、入院时情况[心率、收缩压、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实验室指标[血肌酐、肌钙蛋白T(cTnT)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脑利钠肽前体(BNP)峰值]及介入治疗资料[病变血管支数、罪犯血管部位、支架数、支架总长度、PCI术前及术后冠脉(TIMI)血流分级],同时随访各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直接转运PCI组患者cTnT峰值较溶栓后转运组降低(P<0.05),DIDO≤30 min组患者cTnT和BNP峰值较DIDO>30 min组低(P<0.05);直接转运PCI组患者术前TIMI血流0级的比例较溶栓后转运PCI组高(P<0.05);DIDO≤30 min组患者FMC2B时长较DIDO>30 min组短(P<0.05);DIDO≤30 min组患者6个月内全因死亡率较DIDO>30 min组低(P<0.05)。结论溶栓后转运PCI不增加MACE事件发生风险,适用于首诊于非PCI基层医院的STEMI患者;减少DIDO时间可缩短FMC2B时长,减短心肌总缺血时间,降低短期全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 直接转运PCI DIDO时间 fmc2b时间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