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阳乌鸡肤色变异与FM突变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哲鹏 陈晓 +1 位作者 刘福柱 刘瑞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7-11,共5页
20号染色体上2个基因组片段(Dup1和Dup2)的异常复制是引起乌鸡超黑素化性状的关键突变。本研究分析了Dup1、Dup2拷贝数与略阳乌鸡肤色性状的关联性,旨在阐明依据拷贝数对肤色性状提纯的可行性。30只略阳乌鸡和30只尼克鸡Dup1、Dup2拷贝... 20号染色体上2个基因组片段(Dup1和Dup2)的异常复制是引起乌鸡超黑素化性状的关键突变。本研究分析了Dup1、Dup2拷贝数与略阳乌鸡肤色性状的关联性,旨在阐明依据拷贝数对肤色性状提纯的可行性。30只略阳乌鸡和30只尼克鸡Dup1、Dup2拷贝数与胸、背和腿部肤色被测定。肤色性状用Hunter Lab色差仪测定,L值用于评价肤色乌黑程度;拷贝数用Real-time PCR检测。略阳乌鸡3个部位L值均显著低于尼克鸡(P<0.05),变异程度高于尼克鸡;同一品种不同部位间L值差异不显著(P>0.05);L值与Dup1(r=-0.135,P=0.478)、Dup2(r=0.098,P=0.607)拷贝数均不存在相关。研究表明略阳乌鸡L值测定结果与肤色视觉观察结果相一致,可以用作定量评价肤色乌黑程度的指标;FM突变在略阳乌鸡群体中存在,但无法用于肤色性状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略阳乌鸡 超黑素化 肤色 fm突变 L值
下载PDF
乌骨鸡专门化品系皮肤色度规律及FM拷贝数变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在续 张琨 +7 位作者 卞良勇 许盛海 张进 张康宁 于敏莉 陆应林 杜文兴 李东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14,共5页
肤色遗传研究表明,乌骨鸡的乌度性状主要由纤维黑色素基因(FM)和真皮黑色素抑制基因(ID)共同作用决定。FM基因内的两个基因片段(Dup1和Dup2)的异常复制可能是引起乌骨鸡黑色素过度沉淀的关键因素。试验利用白羽肉鸡与丝羽乌鸡杂交经三... 肤色遗传研究表明,乌骨鸡的乌度性状主要由纤维黑色素基因(FM)和真皮黑色素抑制基因(ID)共同作用决定。FM基因内的两个基因片段(Dup1和Dup2)的异常复制可能是引起乌骨鸡黑色素过度沉淀的关键因素。试验利用白羽肉鸡与丝羽乌鸡杂交经三代闭锁选育后的群体,7周龄时选取体重相近肤色差异较明显的黑色皮肤公鸡(BS)200只和灰色皮肤公鸡(GS)200只,于7、10、15周龄测定皮肤不同位点的L、a和b值,结合系谱信息估计色度指标的育种值,并挑选肤色差异最极端的个体各50只,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Dup1和Dup2基因片段的拷贝数,分析拷贝数与肤色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L、a和b值育种值分别介于0.31~0.35,0.32~0.38和0.16~0.21之间;肤色差异随周龄增加逐渐减小,该性状的选择宜早不宜晚;肩部和肛门周围裸露皮肤的L值在两组间差异显著,可作为选育的主选指标并综合考虑a和b值;两组个体之间的Dup1和Dup2基因拷贝数没有明显差异,无法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fm突变 肤色 拷贝数变异
下载PDF
FMS基因突变在化疗后妇女及后代检测的意义
3
作者 王骅 张彦娜 +2 位作者 黄必军 李艳芳 梁启万 《现代康复》 CSCD 1999年第12期1414-1415,1417,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用于了解妇科肿瘤患者及其后代受化疗影响的检测方法。方法:以部分未经化疗的妇癌患者为对照, 对部分经化疗后痊愈的患者和后代用半巢式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emi_nesled PCR_SS... 目的:探索一种可用于了解妇科肿瘤患者及其后代受化疗影响的检测方法。方法:以部分未经化疗的妇癌患者为对照, 对部分经化疗后痊愈的患者和后代用半巢式多聚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emi_nesled PCR_SSCP法) 检测FMS基因的突变。结果:实验组4 个标本中,1 个取自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的FMS969 密码子出现突变,其余3 个实验组的标本和对照组全部标本均为野生型FMS。结论:由于在1 例经过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检出FMS969 密码子突变,而其子宫肌瘤组织则为野生型,无突变。对照组无1 例突变。说明该患者FMS969 密码子的突变并非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的改变,因为在其体细胞上仍呈正常的基因型。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推测,这种畸变很可能是化疗药物引起的。FMS基因突变的检测对化疗后保留生育力的患者及所生的子女的随访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疔 fm3癌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