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62
1
作者 冯其明 周清波 +2 位作者 张国范 卢毅屏 杨少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6-441,共6页
通过浮选试验、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试、动电位测试等研究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浮选行为与表面性质的影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很好地抑制方解石的上浮。机理测试则表明,六偏磷酸钠未大量吸附在方解石表面,而是在其作用下,方... 通过浮选试验、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试、动电位测试等研究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浮选行为与表面性质的影响。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很好地抑制方解石的上浮。机理测试则表明,六偏磷酸钠未大量吸附在方解石表面,而是在其作用下,方解石表面的金属离子Ca2+从固相转入液相,减少方解石表面捕收剂吸附的活性点,从而实现方解石的浮选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解石 六偏磷酸钠 浮选 抑制机理
下载PDF
羟肟酸类捕收剂的合成、性质及在稀土矿物浮选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7
2
作者 车丽萍 余永富 +2 位作者 庞金兴 袁继祖 王晓铁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4-79,83,共7页
介绍了羟肟酸的合成方法和性质、羟肟酸作为捕收剂浮选稀土矿物的性能及羟肟酸类捕收剂在浮选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羟肟酸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和捕收性能,是稀土矿物的有效捕收剂。
关键词 羟肟酸 稀土矿物 浮选 捕收剂 合成 性质 机理
下载PDF
细粒锡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2
3
作者 刘杰 韩跃新 +1 位作者 朱一民 陈文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81,共6页
锡石密度大,重选为锡石回收的传统选矿工艺,同时锡石性脆易碎,磨矿过程容易发生过粉碎,微细粒嵌布锡石采用重选方法回收时,锡回收率低,而浮选的有效回收下限粒度较重选低,成为微细粒锡石有效回收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目前锡石选矿技... 锡石密度大,重选为锡石回收的传统选矿工艺,同时锡石性脆易碎,磨矿过程容易发生过粉碎,微细粒嵌布锡石采用重选方法回收时,锡回收率低,而浮选的有效回收下限粒度较重选低,成为微细粒锡石有效回收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目前锡石选矿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锡石浮选药剂、浮选新技术、锡石浮选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锡石浮选捕收剂主要有水杨氧肟酸、苯乙烯膦酸、油酸等;常用抑制剂主要有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钙(GF)、草酸等脉石抑制剂;浮选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浮选药剂在锡石表面吸附机理的探索,药剂与矿物表面的吸附形式主要为化学吸附;锡石浮选新技术主要有电浮选、载体浮选、选择性絮凝浮选、剪切—絮凝浮选、溶气浮选等。针对细粒锡石展开系统的浮选技术研究,对提高锡石资源利用率,使我国锡石的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满足经济发展对锡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浮选药剂 浮选新技术 浮选机理
下载PDF
高灰细泥对煤泥浮选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夏灵勇 佟顺增 桂夏辉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8,共4页
针对细粒级含量高的高灰难选煤泥,为考察<0.074mm粒级微细粒的浮选选择性情况,对细粒煤泥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分步释放试验分析及浮选速度分析,并对不同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对精煤质量产... 针对细粒级含量高的高灰难选煤泥,为考察<0.074mm粒级微细粒的浮选选择性情况,对细粒煤泥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分步释放试验分析及浮选速度分析,并对不同细泥含量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泥在浮选过程中对精煤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细泥含量越大,其可燃体回收率越低,且精煤灰分越高,分析认为细粒煤质量小、尺寸小、捕收剂分散性差是造成细泥选择性差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泥 浮选 细泥含量 红外光谱分析 扫描电镜分析 影响机理
下载PDF
变性淀粉在铝硅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海普 胡岳华 +1 位作者 蒋玉仁 王淀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97-701,共5页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 ,详细考察了变性淀粉在铝硅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浮选实验显示 :非离子淀粉和阴离子淀粉在 pH <6时 ,抑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 ,但当pH >6时 ,却对一水硬铝石浮选有活化作用 ;阳离...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 ,详细考察了变性淀粉在铝硅矿物浮选分离中的作用效果和机理。浮选实验显示 :非离子淀粉和阴离子淀粉在 pH <6时 ,抑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 ,但当pH >6时 ,却对一水硬铝石浮选有活化作用 ;阳离子淀粉在较宽 pH值范围内对一水硬铝石均有抑制作用 ;3种淀粉化合物在 pH <6时均活化高岭石的浮选 ,当pH >6时活化作用较微。结果表明 :变性淀粉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反浮选中实现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分离的有效调整剂 ,阴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 ζ 电位更负 ,阳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 ζ 电位更正 ,非离子淀粉使矿物表面电位绝对值减小。由实验结果结合药剂与矿物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得出结论 :非离子淀粉主要通过氢键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淀粉 铝硅矿物 浮选 作用机理 分离 抑制剂
下载PDF
萤石浮选药剂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32
6
作者 罗溪梅 童雄 王云帆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6-153,共8页
综述了萤石矿石浮选药剂的研究状况,详细介绍了捕收剂和调整剂类型、混合用药、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以期对国内外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 萤石 浮选药剂 协同效应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浮选有机抑制剂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剑锋 胡岳华 邱冠周 《有色矿冶》 2000年第2期14-17,共4页
本文综述了有机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及其在浮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选择性较好 ,大分子有机抑制剂的抑制能力较强 ,开发具有特效作用的小分子和大分子有机抑制剂 ,并重视有机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对复杂多金... 本文综述了有机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及其在浮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小分子有机抑制剂的选择性较好 ,大分子有机抑制剂的抑制能力较强 ,开发具有特效作用的小分子和大分子有机抑制剂 ,并重视有机抑制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对复杂多金属矿浮选分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有机抑制剂 抑制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含镁脉石矿物对镍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治华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6-44,共9页
本文研究了含镁脉石矿物(蛇纹石、橄榄石和辉石)对镍黄铁矿浮选的影响。通过显微电泳试验、电镜扫描检查、吸附试验、微型浮选试验和产物物质组成研究等,查明了产生影响的原因、程度和作用机理;并找到了防止或消除其影响的方法。
关键词 镍黄铁矿 脉石矿物 浮游选矿
下载PDF
锂辉石选矿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5
9
作者 董栋 程宏伟 +1 位作者 郭保万 何兰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锂是新世纪的能源金属,而锂辉石是锂的重要来源之一。介绍了锂辉石矿的选矿技术进展,详细阐述了锂辉石的选矿工艺、浮选捕收剂和浮选调整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展望了锂辉石选矿技术以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锂辉石 选矿工艺 浮选药剂 作用机理 捕收剂 调整剂
下载PDF
云母矿物浮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方霖 郭珍旭 +1 位作者 刘长淼 张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云母是一种性能独特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用途十分广泛。本文详细分析了云母矿物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及浮选药剂与云母的作用机理,综述了云母浮选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云母浮选传统工艺、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究进展及实际应... 云母是一种性能独特的层状铝硅酸盐矿物,用途十分广泛。本文详细分析了云母矿物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及浮选药剂与云母的作用机理,综述了云母浮选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云母浮选传统工艺、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最后提出了云母浮选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 浮选工艺 浮选药剂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长石-石英浮选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万鹏 王中海 《矿业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32-35,共4页
介绍了山东某矿钾、钠长石的浮选分离试验,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HF法加上粗精矿再磨再选,可以得到合格的长石、石英精矿,满足用户的质量要求。
关键词 钾长石 钠长石 浮选 机理
下载PDF
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劲 孙水裕 +1 位作者 张萍 蔡河山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5-48,共4页
研究了用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中残余的黄药,分别考查了氧化时间、反应初始pH值、Fe2+浓度及H2O2用量对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4个因素的最好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和H2O2用量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氧化时间为60 m... 研究了用Fenton试剂处理选矿废水中残余的黄药,分别考查了氧化时间、反应初始pH值、Fe2+浓度及H2O2用量对黄药降解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4个因素的最好条件。结果表明:初始pH值和H2O2用量是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氧化时间为60 m in,反应初始pH=4,[Fe2+]=20 mg/L,[H2O2]=20 mg/L,黄药的浓度为125 mg/L时,黄药的去除率达到99.5%;初步探讨了Fenton试剂净化废水中黄药的机理是.OH自由基先将黄药氧化为过氧化黄原酸盐,再将其氧化为CO2,黄药得到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废水 黄药 FENTON 机理
下载PDF
钛铁矿浮选药剂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0
13
作者 罗溪梅 童雄 《矿冶》 CAS 2009年第2期13-18,63,共7页
系统地综述了我国钛铁矿的浮选研究概况,对捕收剂和调整剂类型及其混合用药、作用机理等作了详细介绍,以期对国内外同行有所裨益。
关键词 钛铁矿 浮选药剂 捕收剂 抑制剂 协同效应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白钨矿浮选药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胡红喜 周晓彤 +1 位作者 邱显扬 何晓娟 《中国钨业》 CAS 2010年第4期19-22,共4页
概述了白钨矿的性质特征与资源特点,介绍了白钨矿浮选药剂及其应用,并简述了白钨矿浮选药剂机理。
关键词 白钨矿 浮选药剂 机理 应用
下载PDF
氟化钠在铝硅酸盐矿物浮选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湘清 胡岳华 王毓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2-35,共4页
在季铵盐捕收剂体系中 ,氟化钠活化了层状硅酸盐矿物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浮选 ,而对一水硬铝石的浮选没有影响 ,可以作为铝土矿反浮选的有效调整剂。氟化钠在矿物表面上发生特性吸附作用 ,显著降低硅酸盐矿物的Zeta电位 ,而对一水... 在季铵盐捕收剂体系中 ,氟化钠活化了层状硅酸盐矿物高岭石、伊利石和叶蜡石的浮选 ,而对一水硬铝石的浮选没有影响 ,可以作为铝土矿反浮选的有效调整剂。氟化钠在矿物表面上发生特性吸附作用 ,显著降低硅酸盐矿物的Zeta电位 ,而对一水硬铝石的电位影响不大。AES研究表明 ,氟离子扩散至硅酸盐矿物颗粒内部 ,使得其在硅酸盐矿物颗粒上的吸附量很高 ,而只在一水硬铝石表面发生较低量的吸附。氟离子在硅酸盐矿物颗粒的表面和内部的高吸附量显著降低矿物的动电位 ,增强捕收剂与矿物的静电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浮选 捕收剂 调整剂 矿物表面 动电位 一水硬铝石 铝土矿 铝硅酸盐矿物 颗粒内部 叶蜡石
下载PDF
脂肪酸钠浮选盐类矿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胡岳华 王淀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23,53,共5页
本文通过ζ-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定,浮选实验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脂肪酸钠浮选盐类矿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钠在盐类矿物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或表面反应,使盐类矿物表面负ζ-电位显著增加,油酸钠在盐类矿物表面的吸... 本文通过ζ-电位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吸附量测定,浮选实验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脂肪酸钠浮选盐类矿物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油酸钠在盐类矿物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或表面反应,使盐类矿物表面负ζ-电位显著增加,油酸钠在盐类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与金属油酸盐生成的溶液化学条件有一致关系,磷灰石、萤石、重晶石、白钨矿、方解石浮选回收率显著上升所需捕收剂浓度,对应于表面脂肪酸钙(钡)沉淀生成所需脂肪酸钠的浓度。这表明,脂肪酸类捕收剂与盐类矿物的作用机理是表面化学反应生成金属脂肪酸盐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 浮选 脂肪酸 机理 盐类矿物
下载PDF
辛基羟肟酸浮选锡石的机理 被引量:18
17
作者 任浏祎 邱航 +1 位作者 覃文庆 张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64-1371,共8页
为探明辛基羟肟酸对锡石的捕收性能及其吸附机理,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考察了辛基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和苯甲羟肟酸体系中锡石的浮选行为,通过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测试、动电位、光电子能谱分析、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辛基羟肟酸对锡... 为探明辛基羟肟酸对锡石的捕收性能及其吸附机理,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考察了辛基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和苯甲羟肟酸体系中锡石的浮选行为,通过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测试、动电位、光电子能谱分析、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辛基羟肟酸对锡石的作用机理.浮选实验结果表明:辛基羟肟酸对锡石的捕收能力明显强于水杨羟肟酸和苯甲羟肟酸,当辛基羟肟酸质量浓度为50mg/L,pH为10左右时,锡石的回收率最高达到91.79%.吸附量测试结果显示:在pH为10时,辛基羟肟酸在锡石表面的吸附量最大为0.23mg/g,与浮选结果一致.XPS分析,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辛基羟肟酸在锡石表面主要发生化学吸附,同时也可能存在物理吸附.辛基羟肟酸的溶液化学计算得出:对锡石浮选起主导作用的是离子-分子缔合物.辛基羟肟酸在锡石表面形成强疏水性的缔合物,可作为锡石的强效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基羟肟酸 锡石 浮选机理 吸附 XPS
原文传递
羟肟酸浮选白钨矿的机理 被引量:18
18
作者 高玉德 邱显扬 韩兆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39-1344,共6页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定、Zeta电位测试、羟肟酸与Ca2+作用模型的建立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羟肟酸对白钨矿的浮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8-10时,白钨矿具有很好的可浮性,且在pH=9时达到最大回收率,其中环已甲基羟肟酸(CHA...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定、Zeta电位测试、羟肟酸与Ca2+作用模型的建立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羟肟酸对白钨矿的浮选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8-10时,白钨矿具有很好的可浮性,且在pH=9时达到最大回收率,其中环已甲基羟肟酸(CHA)对白钨矿的捕收能力优于BHA的;在整个实验pH范围内(8-10),CHA在白钨矿表面的吸附量均大于苯甲羟肟酸(BHA)的,CHA的加入使白钨矿表面动电位向负移动的程度要大于BHA的,且CHA与Ca2+的结合能更负,这均说明CHA更容易在白钨矿表面发生吸附,对白钨矿的捕收能力更强;BHA在白钨矿表面发生牢固的化学吸附,与钙离子作用生成了BHA钙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羟肟酸 浮选机理
下载PDF
十二烷基吗啉选择性浮选氯化钠颗粒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婉萍 宋兴福 +1 位作者 李晓松 于建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71-1176,共6页
通过研究十二烷基吗啉(DMP)在饱和卤水中对氯化钠颗粒的浮选行为,揭示了氯化钠颗粒通过增强体系泡沫的稳定性而提高了十二烷基吗啉的浮选性能;运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证明,DMP分子以物理作用力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同时,研究了十二烷基吗... 通过研究十二烷基吗啉(DMP)在饱和卤水中对氯化钠颗粒的浮选行为,揭示了氯化钠颗粒通过增强体系泡沫的稳定性而提高了十二烷基吗啉的浮选性能;运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证明,DMP分子以物理作用力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同时,研究了十二烷基吗啉分子在氯化钠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及精光卤石颗粒与各种条件下氯化钠颗粒表面的接触角.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吗啉选择性浮选分离氯化钠颗粒的作用原理是:十二烷基吗啉分子在饱和卤水介质中由于受到很强的疏水力,选择性吸附于氯化钠颗粒表面;且因精光卤石(KCl·MgCl2·6H2O)颗粒表面有很强的水合斥力,十二烷基吗啉分子不能吸附于精光卤石颗粒表面;因此,在浮选过程中,吸附在气泡界面的DMP分子因受到疏水作用力,使气泡吸附在氯化钠颗粒表面,氯化钠颗粒被浮选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卤石矿 十二烷基吗啉 浮选机理 吸附 接触角
下载PDF
巯基苯并类浮选剂的浮选作用机理及其分子设计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杨刚 杨高文 +1 位作者 徐桦 侯文华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应用带有分子碎片相互作用、分子轨道分析等功能的量子化学程序MOAN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Studio计算了矿物表面的电子结构及其与巯基类浮选剂的相互作用 .确定了矿物相的最可几计算模型 ,提出了合理的吸附作用模型及浮选剂在... 应用带有分子碎片相互作用、分子轨道分析等功能的量子化学程序MOAN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Studio计算了矿物表面的电子结构及其与巯基类浮选剂的相互作用 .确定了矿物相的最可几计算模型 ,提出了合理的吸附作用模型及浮选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排列方式 ,对其吸附作用机理及吸附剂与矿物表面之间的多种电子转移形式作了合理解释 ,发现巯基苯并类浮选剂的p π共轭结构对浮选作用有重要的影响 ,从理论上确定的矿物表面单位面积内单层饱和吸附分子数与实验值接近 .讨论了三种不同共轭效应、诱导效应的官能团取代浮选剂的苯环氢原子 ,对浮选剂的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 .本研究将对理解浮选的高捕收性和选择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直接指导定向合成新型高效浮选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苯并类浮选剂 作用机理 分子设计 矿物表面 电子结构 量子化学 选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