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克隆抗体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健宏 王标 +3 位作者 庄向生 王长兵 周伦江 刘玉涛 《福建畜牧兽医》 2001年第z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抗体 赖氨酸 NH 二氨基己酸 fitc 免疫荧光测定 游离氨基 稀释度 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抗原 染色标本
下载PDF
人γδT细胞TCR分子与结核杆菌多肽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证据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勇 李柏青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对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识别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集人外周血 (PB) ,分别经抗TCRγδ PE和FITC标记的Mtb Ag及其纯化的不同组分 ,结核杆菌高分子量蛋白组分 (Mtb HW Ag)、低分子量多肽组分 (Mtb LW Ag)或Mtb Ag峰 ... 目的 探讨γδT细胞对结核杆菌抗原 (Mtb Ag)识别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集人外周血 (PB) ,分别经抗TCRγδ PE和FITC标记的Mtb Ag及其纯化的不同组分 ,结核杆菌高分子量蛋白组分 (Mtb HW Ag)、低分子量多肽组分 (Mtb LW Ag)或Mtb Ag峰 3单一主肽抗原 (Mtb Ag Pk3)进行双标记染色 ,或使用过量Mtb Ag先与细胞预处理 ,然后再做上述染色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γδT细胞上结合的抗TCRγδ PE荧光强度变化。将人外周血PBMC经Mtb Ag刺激 2 4h后 ,使用抗TCRγδ PE和Mtb Ag FITC染色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γδT细胞表面TCRγδ分子的聚集。结果 经流式细胞仪分析 ,Mtb Ag及其纯化的Mtb LW Ag、Mtb Ag Pk3均可与γδT细胞发生特异性直接结合 ,而且Mtb Ag可有效阻断抗TCRγδ单抗与γδT细胞的结合。而Mtb HW Ag与γδT细胞并无特异性结合效应。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Mtb Ag可显著激活γδT细胞而诱导TCRγδ分子发生功能性聚集化。结论 γδ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CRγδ分子可直接结合Mtb Ag ,而Mtb Ag Pk3多肽可能是Mtb Ag发挥其结合效应的有效成分。Mtb Ag可激活γδT细胞并诱导TCRγδ分子聚集 ,而可能参与功能性脂筏 (raft)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TCR 结核杆菌 多肽抗原 人外周血 fitc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特异性结合 脂筏 分子
原文传递
桂枝汤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抑制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鹏 魏盼 +3 位作者 李恋曲 王晓钰 贾志荣 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1-1466,共6页
目的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探讨桂枝汤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BALB/c小鼠腹部刮毛后,在d1、2用质量分数为1.5%FITC溶液涂抹腹部致敏,d6用质量分数为0.6%FITC溶... 目的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诱导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以及小鼠脾淋巴细胞,探讨桂枝汤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BALB/c小鼠腹部刮毛后,在d1、2用质量分数为1.5%FITC溶液涂抹腹部致敏,d6用质量分数为0.6%FITC溶液涂抹小鼠右耳进行激发,d1~7灌胃给予桂枝汤。激发24h后测定小鼠左右耳厚,打耳圆片;检查耳组织的病理。测定耳匀浆中IL-4、IL-5、IL-9、IFNγ,以及血清中IgE的水平。利用ConA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检测IL-4、IL-10、GATA3以及IFNγ、T-bet的表达水平。结果桂枝汤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度,缓解耳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降低耳匀浆中IL-4、IL-9、IFNγ以及血清中IgE的水平;抑制ConA刺激下脾淋巴细胞中IL-4、IL-10、GATA3及IFNγ的表达。结论桂枝汤能明显抑制FITC诱导的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淋巴细胞向Th2细胞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汤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fitc 淋巴细胞 1型辅助T细胞 2型辅助T细胞
下载PDF
姜黄素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艰 戚好文 吴昌归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23-927,共5页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肺腺癌细胞 (A5 4 9)抗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技术结合PI及AnnexinV FITC双标记染色、Westernblot法。结果 :( 1)姜黄素作用于癌细胞后 ,光镜...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肺腺癌细胞 (A5 4 9)抗癌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技术结合PI及AnnexinV FITC双标记染色、Westernblot法。结果 :( 1)姜黄素作用于癌细胞后 ,光镜下可见有细胞脱壁 ,悬浮培养液中 ;荧光镜下可见细胞核破碎 ,裂解成大小不等的凋亡小体。 ( 2 )MTT法测得不同浓度姜黄素作用A5 4 9细胞 72h后 ,可产生显著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将量效关系进行直线回归 ,得IC50 值 18μmol/L。 ( 3)姜黄素诱导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随着药物浓度从 5 μmo/L增加至 30μmol/L ,Annexix FITC单阳性细胞 (早期凋亡细胞 )由 3 4 %增加到 5 9 1% ;当姜黄素浓度增至 4 0 μmol/L时 ,PI及AnnexinV FITC双阳性细胞 (凋亡继发性坏死细胞 )成为主要的细胞组成。同时发现G2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 ,出现了G2期阻滞。 ( 4 )Westernblot法观察到 ,随着姜黄素浓度增至 10 μmol/L ,116kD裂解成为 89kD片段的多聚ADP 核糖聚合酶的表达同步增加。结论 :姜黄素能干扰细胞周期进程 ,对A5 4 9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 ,其抑制作用不仅是由于非特异性的细胞毒性造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fitc 人肺腺癌细胞 增殖抑制作用 剂量依赖性 A549细胞 光镜 浓度 阳性细胞 悬浮培养
下载PDF
用酶解法制备壳寡糖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沛 韩宝芹 +4 位作者 陈列欢 彭燕飞 刘万顺 郑汉东 杨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研究本课题组酶解制备的主要含3-7聚合度壳寡糖(CO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本课题组分离的高活性壳聚糖酶通过酶水解法制备壳寡糖,HPLC法对壳寡糖的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将壳寡糖进行荧光标记得到F... 目的:研究本课题组酶解制备的主要含3-7聚合度壳寡糖(CO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本课题组分离的高活性壳聚糖酶通过酶水解法制备壳寡糖,HPLC法对壳寡糖的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将壳寡糖进行荧光标记得到FITC-COS,研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壳寡糖的吞噬作用及其与Toll样受体4(TLR4)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壳寡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吞噬中性红能力及分泌TNF-α能力的影响,并对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壳寡糖,研究了壳寡糖对小鼠血清IgG和IgM含量及小鼠胸腺、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HPLC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酶水解法制备的COS主要为3-7单糖聚合度的寡糖。将FITC-COS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不同时间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巨噬细胞能够吞噬COS,随着时间的延长吞噬COS的量增加,TLR4单克隆抗体预处理巨噬细胞1小时后再加入FITC-COS,巨噬细胞对COS的吞噬作用几乎完全被抑制。COS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体内研究结果表明小鼠灌胃COS能够显著增加小鼠的脾脏指数,增加血清中IgG的含量,对胸腺指数和血清中IgM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壳寡糖(3-7聚合度)能够被巨噬细胞吞噬,进而激活巨噬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体内免疫调节功能,壳寡糖对巨噬细胞的激活是通过细胞表面TLR4受体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fitc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积雪草苷纳米乳和纳米乳凝胶的透皮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倩 谢文利 +5 位作者 陈静怡 江涛 张国权 徐忠伟 张津宁 张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57-1863,共7页
制备积雪草苷纳米乳(asiaticoside nanoemulsions,ASI-NEs)及纳米乳凝胶(asiaticoside nanoemulsions-based gels,ASINBGs),与市售软膏进行体外透皮特性比较,并研究ASI-NEs和ASI-NBGs的透皮机制。采用Franz扩散池研究ASI-NEs和ASI-N... 制备积雪草苷纳米乳(asiaticoside nanoemulsions,ASI-NEs)及纳米乳凝胶(asiaticoside nanoemulsions-based gels,ASINBGs),与市售软膏进行体外透皮特性比较,并研究ASI-NEs和ASI-NBGs的透皮机制。采用Franz扩散池研究ASI-NEs和ASI-NBGs的体外透皮特性,HE染色法考察家兔局部给药对皮肤微观结构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可视化研究药物的分布及渗透行为。体外透皮结果表明,经皮给药12 h,ASI-NEs和ASI-NBGs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是(3 504.30±180.93),(1 187.40±128.88)μg·cm-2,是市售软膏对照组的6.57,2.23倍,皮肤滞留量分别是(159.48±7.47),(120.53±5.71)μg·cm-2,是市售软膏对照组的5.93,4.48倍;HE染色发现,使用ASI-NEs和ASI-NBGs后,表皮结构基本完整,角质疏松变薄,角蛋白碎片增多,棘层细胞间隙增大,基底层细胞排列松散。CLSM研究显示,FITC荧光探针标记的ASINEs皮肤渗透快,用药6 h即在真皮均匀分布,荧光面积和积分光密度(IOD)分别是FITC水溶液对照组的28.81,32.51倍。各荧光制剂在皮肤表皮荧光较强,深处较弱,随治疗时间延长,深层荧光增加,且在皮肤附属器部位荧光较强。制备的ASINEs和ASI-NBGs具有良好透皮特性,其透皮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皮肤角质层微观结构和借助皮肤附属器途径,使药物透过皮肤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纳米乳 纳米乳凝胶 透皮机制 HE染色 CLSM fitc
原文传递
壳聚糖-碳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阳德 张彦琼 +6 位作者 陈记稷 张浩伟 张雅青 孔璐 潘一峰 刘键 王吉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制备壳聚糖-碳纳米颗粒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活性。方法首先,用溶胶法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碳纳米粉末,再通过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制备出壳聚糖-碳纳米颗粒;其次,用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质粒DNA作报告基因,以静电吸附的方式将PEGFP-C... 目的制备壳聚糖-碳纳米颗粒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活性。方法首先,用溶胶法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碳纳米粉末,再通过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制备出壳聚糖-碳纳米颗粒;其次,用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质粒DNA作报告基因,以静电吸附的方式将PEGFP-C1质粒DNA与壳聚糖-碳纳米颗粒结合形成载基因纳米粒;再次,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及表面电位(Zeta电位),MTT试验检测壳聚糖-碳纳米载体对HepG2细胞和COS7细胞的毒性作用,凝胶阻滞实验确定该基因载体的DNA携带率,DNaseⅠ保护实验研究其对所携带基因的保护作用,体外纳米粒导入实验定性评价纳米粒进入在体外进入细胞的活性,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导入效果。结果壳聚糖-碳纳米粒表面携带正电荷,聚合指数<0.3;与DNA结合后效率较高,且可保护DNA免受DNaseⅠ的降解;经FITC标记后能够成功地进入到COS7细胞和HepG2细胞。结论壳聚糖-碳纳米颗粒能进入到细胞内部,且导入效率较高,可以用作基因递送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碳纳米粉 PEGFP-C1 异硫氰酸荧光黄
下载PDF
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脂多糖的新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龚建平 韩本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脂多糖 (LPS)的新方法。方法 用三乙胺将 4mgLPS双链离解为单链结构后 ,再用FITC标记LPS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标记率 ,并与旧式FITC标记LPS的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标记后FITC LPS的生物活... 目的 介绍一种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脂多糖 (LPS)的新方法。方法 用三乙胺将 4mgLPS双链离解为单链结构后 ,再用FITC标记LPS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标记率 ,并与旧式FITC标记LPS的方法进行比较。同时测定标记后FITC LPS的生物活性、刺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能力及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结果 新方法FITC标记LPS的标记率为1molLPS中FITC占 0 .980mol,原方法FITC的标记率为 1molLPS中FITC占 0 .0 2 5mo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而FITC LPS与标准LPS的生物学活性、刺激单核细胞分泌TNF α的能力及与单核细胞膜的结合能力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新式FITC标记LPS的方法其标记率高 ,方法简单 ,且保存LPS的生物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异硫氰酸荧光素 标记方法 LPS fitc
原文传递
异硫氰酸荧光素掺入法测定mPEG修饰的红细胞半寿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素波 贾延军 +1 位作者 刘泽澎 章扬培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 :为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包裹改造红细胞制备通用型血实验提供一种简便、可靠、安全无污染的红细胞半寿期测定方法。方法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mPEG包裹小鼠红细胞 ,然后回输到小鼠体内 ,用流式细胞仪测荧光标记的细胞... 目的 :为甲氧基聚乙二醇 (mPEG)包裹改造红细胞制备通用型血实验提供一种简便、可靠、安全无污染的红细胞半寿期测定方法。方法 :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mPEG包裹小鼠红细胞 ,然后回输到小鼠体内 ,用流式细胞仪测荧光标记的细胞百分含量 ,计算红细胞半寿期。结果 :mPEG包裹对红细胞膜上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强度的检测没有影响 ,异硫氰酸荧光素的衰减也不会影响红细胞半寿期的测定。低剂量的mPEG包裹不影响红细胞的寿命 ,而高剂量的mPEG包裹会对红细胞产生损伤 ,使其寿命明显缩短。结论 :此方法简便 ,易操作 ,安全无污染 ,是一种可行的测定红细胞半寿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荧光素 掺入法 测定 MPEG 修饰 红细胞半寿期
原文传递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高灵敏检测汞离子和半胱氨酸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文长春 胡坤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2-814,共3页
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荧光探针,该探针在DNA的3’端标记荧光素并利用[T-Hg(II)-T]复合结构对荧光进行猝灭,荧光素与[T-Hg(II)-T]复合结构之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在对探针链长度以及pH和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后,该荧光探针对... 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的荧光探针,该探针在DNA的3’端标记荧光素并利用[T-Hg(II)-T]复合结构对荧光进行猝灭,荧光素与[T-Hg(II)-T]复合结构之间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在对探针链长度以及pH和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后,该荧光探针对汞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用于汞离子分析时检出限可以达到纳摩尔级。当加入半胱氨酸,由于形成了半胱氨酸-汞离子复合结构,[T-Hg(II)-T]复合结构被破坏,荧光强度大量的恢复。利用此原理可以对半胱氨酸进行分析,检出限也可以达纳摩尔级。该荧光探针利用一条廉价的T碱基适配体链所构筑,相比传统的荧光探针有着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荧光探针 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鱼病口服疫苗的研制和示踪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荔 刘志刚 +3 位作者 喻海琼 邓利 王勤 马慧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鱼病口服疫苗,并进行鱼体内的示踪研究。方法通过物理方法(油/水/油)制备包裹模式蛋白的PLGA微粒;将FITC标记蛋白与PLGA结合,观察该新型疫苗在鱼体内的消化过程;将特异性尘螨Derf1蛋白结合PLGA口服给予鱼,不包裹PLGA...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鱼病口服疫苗,并进行鱼体内的示踪研究。方法通过物理方法(油/水/油)制备包裹模式蛋白的PLGA微粒;将FITC标记蛋白与PLGA结合,观察该新型疫苗在鱼体内的消化过程;将特异性尘螨Derf1蛋白结合PLGA口服给予鱼,不包裹PLGA的Derf1蛋白作为对照,运用ELISA方法测定该疫苗给予后不同时间在血液中的含量。结果PLGA包裹的荧光标记蛋白在消化道1h内即可被鱼小肠上皮细胞吸收,24h小肠消化道内残余很少。包裹特异性尘螨Derf1蛋白的PLGA微粒给予鱼1h后血液中特异性蛋白浓度最高,2、4和24h后仍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而不给药对照或Derf1直接给予则在鱼血液中不能测到该特异性蛋白。结论以PLGA为佐剂的蛋白鱼病疫苗可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是一种新型的鱼病口服疫苗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病 口服疫苗 PLGA fitc 示踪
下载PDF
黄芪多糖口服吸收促进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小云 谭晓斌 +3 位作者 孙娥 刘丹 贾晓斌 张振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3-1247,共5页
该实验利用黄芪多糖中引入的仲氨基与FITC中氰基发生亲核反应,得到FITC荧光标记的黄芪多糖,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了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鱼精蛋白对黄芪多糖的吸收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该荧光标记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低相对分子... 该实验利用黄芪多糖中引入的仲氨基与FITC中氰基发生亲核反应,得到FITC荧光标记的黄芪多糖,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了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鱼精蛋白对黄芪多糖的吸收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该荧光标记方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和鱼精蛋白对细胞毒性作用均较小;2种吸收促进剂对黄芪多糖的吸收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吸收促进剂的比例越大时,作用越明显,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的作用略强于鱼精蛋白。实验前后细胞跨膜电阻(TEER)的变化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吸收促进剂能暂时打开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增加了膜的流动性,从而提高药物的透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fitc CACO-2细胞模型 吸收促进剂
原文传递
Evaluation of three tracers for labeling 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eurons 被引量:7
13
作者 Fang Zhou Jiayou Wang +5 位作者 Hongxing Zhang He Liu Guangping Zhao Cuihua Zu Xiaoxing Lu Licai Zhang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76-580,共5页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eurons(dCSF-CNs)can b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using cholera toxin subunit B-conjugated horseradish peroxidase(CBHRP).In the present st...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eurons(dCSF-CNs)can b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using cholera toxin subunit B-conjugated horseradish peroxidase(CBHRP).In the present study,another two methods with CB alone or CB-conjugated FITC(CB-FITC)were used,and the results from th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Adult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CB-HRP,CB or CB-FITC.Tracers were diluted to 30%in 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injected separately(in a volume of 3μL)into the lateral ventricle.Animals from the CB-HRP and CB groups were perfused 48 h after surgery while animals from the CB-FITC group were perfused 1,3,6,12,24 or 48 h after surgery.The brain was sectioned(40μm)for immunofluorescence and five sections with positive neurons were selected from each rat for neuron counting.Three clusters of positive neurons in a'Y-like'distribution were detected ventral to the cerebral aqueduct of rats from the three group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among the quantitative data.In the CB-FITC group,stable staining was detected even at 6 h after injection.Taken together,lateral ventricle injection of CB/CB-FITC is a useful method for labeling dCSFCNs in rats.The CB-FITC method makes dCSF-CNs labeling much simpler and more conven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contacting neurons cholera toxin subunit B-conjugated horseradish peroxidase cholera toxin subunit B cholera toxin subunit B-conjugated fitc label
原文传递
FITC标记胰岛素的合成、纯化及表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铮 褚丽芸 郑爱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6期8-10,共3页
目的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胰岛素(INS)制备荧光探针FITC-INS,并对FITC-INS进行纯化、结构鉴定及活性分析。方法 FITC通过共价结合标记INS分子,投料比为3∶1,采用Sephadex G-25凝胶滤过色谱柱分离和纯化FITC-INS,质谱法进行结构鉴... 目的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胰岛素(INS)制备荧光探针FITC-INS,并对FITC-INS进行纯化、结构鉴定及活性分析。方法 FITC通过共价结合标记INS分子,投料比为3∶1,采用Sephadex G-25凝胶滤过色谱柱分离和纯化FITC-INS,质谱法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血糖值评价FITC-INS的生物活性。结果荧光标志物FITC-INS纯度较高,与游离INS相比,FITC-INS降血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保留了INS的生物活性。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荧光探针FITC-INS纯度高且生物活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异硫氰酸荧光素 荧光标记
下载PDF
水稻根际高效解磷菌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7
15
作者 祝凌云 马忠友 +3 位作者 唐欣昀 常慧萍 韦兵 姚丽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5期43-44,共2页
以选择性培养基从水稻根际分离出81株解磷细菌,再利用FITC标记的稻胚凝集素从中筛选出21株能够和稻胚凝集素发生特异性作用的解磷菌株。将这些菌株在培养液中振荡培养7d,分别取10ml培养液进行消煮,测定其含磷量;选择解磷能力强的7个菌... 以选择性培养基从水稻根际分离出81株解磷细菌,再利用FITC标记的稻胚凝集素从中筛选出21株能够和稻胚凝集素发生特异性作用的解磷菌株。将这些菌株在培养液中振荡培养7d,分别取10ml培养液进行消煮,测定其含磷量;选择解磷能力强的7个菌株在平板上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有2株解磷菌株对水稻生长有明显的促生效果,鲜重增产幅度超过45%,可作为研制微生物肥料的出发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胚凝集素 荧光标记 解磷细菌 促生效果
下载PDF
异硫氰酸酯衍生氨基酸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离及其关键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党福全 陈义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0-96,共7页
利用自组装的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CD LIF)装置对 2 0种常见氨基酸的FITC衍生物进行了分离研究 ,发现缓冲液组成、pH及某些胺类添加剂对分离有重要影响 ,而其他条件影响较小 .在优化条件下 ,2 0种FITC 氨基酸衍生物可分为 1 7个峰 ... 利用自组装的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CD LIF)装置对 2 0种常见氨基酸的FITC衍生物进行了分离研究 ,发现缓冲液组成、pH及某些胺类添加剂对分离有重要影响 ,而其他条件影响较小 .在优化条件下 ,2 0种FITC 氨基酸衍生物可分为 1 7个峰 ,而现有方法仅能分出 1 4个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氨基酸 fitc 分离
原文传递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管庆霞 温美欣 +4 位作者 刘振强 冯宇飞 王利萍 赵义军 王艳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4-718,共5页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小鼠静脉注射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各组织(心、肝、脾、肺、肾、骨)中马钱子碱含有量,分析纳米粒体内组织分布,... 目的研究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制备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小鼠静脉注射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各组织(心、肝、脾、肺、肾、骨)中马钱子碱含有量,分析纳米粒体内组织分布,再采用荧光内窥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作进一步检测。结果马钱子碱在小鼠肝脏中的相对摄取率(Re)最高(1.64)。纳米粒在各组织中的靶向效率(Te)均大于1,对肝脏的选择性明显强于马钱子碱溶液。随着时间延长,FITC标记的纳米粒由细胞外逐渐分布到细胞内,数量亦逐渐增加,并呈正相关性。结论马钱子碱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后,可提高其在小鼠肝组织中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肝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固体脂质纳米粒 组织分布 小鼠 fitc HPLC 荧光内窥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磁性荧光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生物功能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亚茹 张雪莲 +1 位作者 潘园园 赵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5-1048,1055,共5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Stober法在其表面包裹SiO2并复合荧光标记物FITC,EDC偶联牛血清白蛋白(BS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分析仪,电子能谱(XPS)等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Stober法在其表面包裹SiO2并复合荧光标记物FITC,EDC偶联牛血清白蛋白(BS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分析仪,电子能谱(XPS)等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保留了FITC的荧光特性、Fe3O4的磁响应性并成功接枝蛋白分子。生物功能化磁性荧光复合纳米粒子有望广泛应用于细胞标记、荧光追踪、磁性分离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荧光 纳米粒子 fitc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荧光标记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海胆黄多糖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迪 滕再进 +5 位作者 柯梦云 郁洁 王慧 沈卫阳 奚涛 周长林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3-347,共5页
通过FITC荧光标记海胆黄多糖SEP,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SEP的血浆代谢。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海胆黄多糖SEP-Tyr-FITC纯度可达99%。与空白对照组及SEP组相比,SEP-Tyr-FITC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其在大鼠体内的血浆清除半衰期为0.... 通过FITC荧光标记海胆黄多糖SEP,研究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SEP的血浆代谢。结果表明,荧光标记的海胆黄多糖SEP-Tyr-FITC纯度可达99%。与空白对照组及SEP组相比,SEP-Tyr-FITC组小鼠脾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其在大鼠体内的血浆清除半衰期为0.24 h,消除速率常数(Ke)为2.867,给药后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860μg/mL,消除半衰期(t1/2)为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t)为366.4 h·μg/mL。所用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2 mg/m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2~1.0 mg/mL。最低定量限(LLOQ)、低、中、高4个浓度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相对回收率均在85%~115%之间。同时,各浓度SEP血浆样品处理前或处理后室温放置6 h、-20℃冷冻融解1次稳定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黄多糖 荧光标记 异硫氰酸荧光素 大鼠 血浆代谢
原文传递
直标鼠抗人CD14单克隆抗体2F9-FITC的研制及鉴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宁铂涛 汤永民 +7 位作者 沈红强 张玲燕 杨世隆 陈英虎 宋华 石淑文 钱柏芹 徐卫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7-171,190,共6页
目的研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直标单克隆抗体2F9-FITC,用于白血病的免疫分型诊断。方法2F9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2F9腹水的制备、纯化、纯度鉴定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参考改良Marsshall氏法,制备FITC标记的... 目的研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直标单克隆抗体2F9-FITC,用于白血病的免疫分型诊断。方法2F9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2F9腹水的制备、纯化、纯度鉴定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参考改良Marsshall氏法,制备FITC标记的2F9-FITC单抗;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单抗亚型,比较2F9-FITC和标准CD14-FITC在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制备了大量高纯度的IgG1κ亚型2F9单抗,成功研制了直标单抗2F9-FITC,A495/A280比值为0.44;2F9-FITC与CD14-FITC在单核细胞上反应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84.50%及90.08%,而在淋巴细胞仅为0.52%和1.01%;2F9-FITC与标准CD14-FITC在各类白血病细胞上的阳性细胞百分数的差异不显著(n=23,t=0.922,P=0.367)。结论研制的2F9-FITC能够替代进口的同类高质量单抗试剂,用于单核细胞相关性白血病的免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单克隆 抗原 CD14 异硫氰酸荧光素 白血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