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代两淮盐运使对文化的贡献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敏 《图书情报研究》 2015年第4期80-84,共5页
总结有清一代对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两淮盐运使,如卢见曾、曾燠、朱孝纯等,并从提倡风雅、参与学术文化的创造,倡导办学、资助文教事业,经营管理文汇、文宗两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特殊贡献,指出他们利用自身的地位、财力和影响,大办文人... 总结有清一代对文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两淮盐运使,如卢见曾、曾燠、朱孝纯等,并从提倡风雅、参与学术文化的创造,倡导办学、资助文教事业,经营管理文汇、文宗两阁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特殊贡献,指出他们利用自身的地位、财力和影响,大办文人集会,招揽学者做幕宾,直接参与编纂、刊刻书籍,倡导办学、建立书院、关注教育事业,负责文汇、文宗两阁的日常运作、经费开支以及管理人员的选派等具体事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淮盐运使 卢见曾 曾燠 朱孝纯 但明伦 方濬颐 乔松年 安定书院 梅花书院 乐仪书院 文汇阁 文宗阁
下载PDF
方濬颐与咸丰兵燹后扬州重建
2
作者 方亮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太平天国运动对扬州造成巨大的破坏。咸丰兵燹后,两淮盐运使方濬颐主持了大规模的扬州战后重建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整顿盐务、劝课蚕桑,重建名胜古迹、赓续风雅传统,创设淮南书局、续修扬州府志,整顿育婴堂、重建盐义仓。在战后重建的过... 太平天国运动对扬州造成巨大的破坏。咸丰兵燹后,两淮盐运使方濬颐主持了大规模的扬州战后重建工作,具体措施包括:整顿盐务、劝课蚕桑,重建名胜古迹、赓续风雅传统,创设淮南书局、续修扬州府志,整顿育婴堂、重建盐义仓。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除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外,方濬颐十分重视文化重建,其举措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重建 方濬颐 扬州 两淮盐务 平山堂 淮南书局 育婴堂
下载PDF
清代安徽炉桥方氏家族的代表作家及诗文创作
3
作者 杨化坤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20-26,共7页
炉桥方氏是定居于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的文学世家,发源于皖南休宁,经过由商入学的转变,成为清代定远重要的官宦大族,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很大影响力。族人中的著名文学家有方士淦、方士鼐及其子侄辈方濬颐、方濬师等人,他们著述丰富,作品众... 炉桥方氏是定居于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的文学世家,发源于皖南休宁,经过由商入学的转变,成为清代定远重要的官宦大族,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很大影响力。族人中的著名文学家有方士淦、方士鼐及其子侄辈方濬颐、方濬师等人,他们著述丰富,作品众多,在诗歌和文章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方濬颐、方濬师兄弟,二人仕宦显达,社交广泛,在诗文创作方面,不仅成就出众,而且有着独特的见解,成为"定文章"的重要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桥方氏 方濬颐 方濬师 诗歌 文章
下载PDF
方濬颐、方濬师兄弟的诗歌唱和
4
作者 尚鹏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方濬颐、方濬师兄弟的唱和是晚清定远方氏家族唱和的一个缩影。方氏家族教育促进了方氏家族文学的兴盛,以至于展现出一门吟咏、风雅不绝的繁盛景象。方濬颐、方濬师兄弟受到家族文学的熏陶,唱和往来,一方面借"夜雨联床"的意... 方濬颐、方濬师兄弟的唱和是晚清定远方氏家族唱和的一个缩影。方氏家族教育促进了方氏家族文学的兴盛,以至于展现出一门吟咏、风雅不绝的繁盛景象。方濬颐、方濬师兄弟受到家族文学的熏陶,唱和往来,一方面借"夜雨联床"的意象表现出欲与苏轼、苏辙兄弟比肩的手足之情;另一方面又以"诗战"意识逞才竞技,延续传统唱和中的竞争性特征。他们的唱和活动既发挥着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作用,又对家族后辈诗歌创作产生了鲜明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濬颐 方濬师 唱和
下载PDF
论方濬颐《北行日记》中的三重文化视野
5
作者 肖映雪 张洪海 《皖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4-87,共4页
方濬颐是清朝中后期典型的官员型学者,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他的《北行日记》作为一部日记体游记,记录了他从广东赴扬州任职途中的所见所闻,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其自觉的文化意识。从文化视野来看,这一意识表现为三重境... 方濬颐是清朝中后期典型的官员型学者,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其中,他的《北行日记》作为一部日记体游记,记录了他从广东赴扬州任职途中的所见所闻,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其自觉的文化意识。从文化视野来看,这一意识表现为三重境界:描摹云霞山水之态,比较人物风俗之殊,体察悲欢离合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濬颐 《北行日记》 文化视野
下载PDF
方濬颐与扬州士人交游考略
6
作者 方亮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9,共5页
方濬颐在清代后期曾任官扬州,并长期寓扬,与扬州关系颇深。方濬颐交游十分广泛,其中扬州士人甚多。考察方濬颐与扬州士人的交游状况,可以深入了解方濬颐本人的生平、才情,进一步认识晏端书、厉云官等扬州士人的学识、品节,同时洞见同光... 方濬颐在清代后期曾任官扬州,并长期寓扬,与扬州关系颇深。方濬颐交游十分广泛,其中扬州士人甚多。考察方濬颐与扬州士人的交游状况,可以深入了解方濬颐本人的生平、才情,进一步认识晏端书、厉云官等扬州士人的学识、品节,同时洞见同光年间扬州士人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濬颐 扬州士人 交游
下载PDF
论方浚颐《二知轩诗续钞》中的感怀诗创作
7
作者 肖映雪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8-21,共4页
方浚颐的《二知轩诗续钞》是保留其诗歌作品最完整的一部著作,书中收录大量感怀诗,其内容主要有感慨时事、向往闲适、亲友交往三个方面,选材大多来自现实生活,情感真挚朴实。通过对方浚颐感怀诗的探究,可从中管窥清同治年间上层文人诗... 方浚颐的《二知轩诗续钞》是保留其诗歌作品最完整的一部著作,书中收录大量感怀诗,其内容主要有感慨时事、向往闲适、亲友交往三个方面,选材大多来自现实生活,情感真挚朴实。通过对方浚颐感怀诗的探究,可从中管窥清同治年间上层文人诗歌创作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浚颐 《二知轩诗续钞》 感怀诗
下载PDF
光绪初年丁宝桢督川与官场斗争
8
作者 阳金平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第3期25-30,共6页
光绪初年,丁宝桢入主四川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打击了诸多既得利益者,招致川省臬司方浚颐等部分官绅的不满。对丁宝桢不满的官绅在朝中引援,以川籍京官吴镇为代表的言官极力弹劾丁宝桢,另一方面他们交结朝中掌权的南派人物,特别是入川... 光绪初年,丁宝桢入主四川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打击了诸多既得利益者,招致川省臬司方浚颐等部分官绅的不满。对丁宝桢不满的官绅在朝中引援,以川籍京官吴镇为代表的言官极力弹劾丁宝桢,另一方面他们交结朝中掌权的南派人物,特别是入川的钦差大臣。川省官绅和朝中川籍言官以及入川的南派钦差,三方势力屡屡为难丁宝桢,为其改革带来了较大的阻力。然而,丁宝桢不畏参劾,适时反击。在好友阎敬铭的帮助下,阻挠丁宝桢改革的重要人物大多被参纠革职,这为丁宝桢督川改革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官场环境。对这些官场斗争的考察有助于加深对丁宝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宝桢 方浚颐 钦差大臣 川省改革
下载PDF
试论方濬颐的韶州经历与诗文
9
作者 方亮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1-4,共4页
晚清官员、诗人方濬颐与韶州颇有缘分。他不仅多次行经韶州,而且出任过南韶连兵备道,宦寓韶州长达四年。同时还留下有关韶州的诗文,这些诗文是研究韶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 方濬颐 韶州 见闻 善政 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