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时机选择 被引量:137
1
作者 方美善 冯桂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5-406,共2页
目的 :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 :将 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 2组 ,发病 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 ,发病 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 ,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 :治... 目的 :观察选择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时机进行针刺的疗效。方法 :将 14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病程分为 2组 ,发病 7天以内的急性期患者为治疗组 ,发病 7天以上的静止期及恢复期患者为对照组 ,采用相同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85 2 % ,有效率 10 0 0 % ;对照组治愈率 66 7% ,有效率 97 2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急性期给予面神经良性刺激 ,会大大提高治愈机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治疗
下载PDF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舒 王敏 +3 位作者 张杰 吴玉兰 武连仲 孙兰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观察“经筋刺法”治疗 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经筋组愈显率为 92 % ,对照组则为 6 0 % ,“经筋刺法”疗效明显 (P <0 0 1) ;两组病程、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比较提示“经筋刺... 观察“经筋刺法”治疗 5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经筋组愈显率为 92 % ,对照组则为 6 0 % ,“经筋刺法”疗效明显 (P <0 0 1) ;两组病程、面神经病损程度与疗效的关系比较提示“经筋刺法”对于病程在 30天以内或轻、中度面神经病损患者 ,愈显率达 95%以上 ,而对照组仅对病程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经筋刺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3
作者 王子臣 王声强 武连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3-454,共2页
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运用“分期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31例 ,并与对照组 3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为 90 3% ,对照组为 70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关键词 分期针刺法 周围性面瘫 疗效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良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9-200,共2页
观察组采用腕踝针治疗 ,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结果表明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及治疗天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两组在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5)。运用腕踝针治疗次数少 。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腕踝针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原因的分析与方法 被引量:32
5
作者 管遵惠 郭翠萍 丁丽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分析了针灸治疗面瘫无效病例的原因;提出了 可能导致面瘫后遗症的因素。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双侧取穴,注重手法,刺激适度,慎 用激素等方面,对防治面瘫后遗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面瘫 针灸疗法 无效病例 原因分析 后遗症 防治
下载PDF
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4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6
作者 吴晓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0,共2页
运用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面瘫 4 5例 ,并与单纯电针治疗 30例对照 ,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且病程越短 。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穴位贴敷法 顽固性面瘫 电针疗法
下载PDF
针灸电诊断分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胜 王广思 董捷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55-456,共2页
目的 :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0 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 结果 :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1... 目的 :确定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 ,较为标准和确切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 10 6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根据不同的面神经变性程度采用不同的针灸治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 结果 :两种方法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0 %和 91 7%。治愈率治疗组 87 1% ,对照组5 5 6 % ,有明显的差别 (P <0 0 1)。结论 :面神经变性程度在周围性面瘫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电诊断 分型治疗
下载PDF
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时效关系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8
作者 许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1-38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Bell’s麻痹)开始的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8例面神经炎所致Bell’s麻痹的病人,按开始针刺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发病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175例,2+~4周开始针刺治疗97例,1+~6个月开始针刺治疗45例。每组...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Bell’s麻痹)开始的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8例面神经炎所致Bell’s麻痹的病人,按开始针刺治疗的时间分为3组:发病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175例,2+~4周开始针刺治疗97例,1+~6个月开始针刺治疗45例。每组病人均根据病程分期治疗。结果:病程2周内开始针刺治疗痊愈率最高(77.2%),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1),而且早期针刺治疗还可以减少激素的使用。结论:早期恰当的治疗是本病快速完全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周围性面瘫 时效关系 临床观察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与西医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白秀英 蒋戈利 +2 位作者 陈匡 芦绍强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西医治疗中风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总有效率在90.00%以上,尤其对肢体瘫痪的总有效率达97.73%,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并在恢复脑组织功能及治疗语言障碍和中枢面瘫... 本文通过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西医治疗中风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针刺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总有效率在90.00%以上,尤其对肢体瘫痪的总有效率达97.73%,明显优于西医治疗:并在恢复脑组织功能及治疗语言障碍和中枢面瘫等方面,具有特殊效果。作者还对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特点加以阐述,用现代医学观点对针刺法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针灸疗法 失音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海风 程俊杰 +1 位作者 宋洪 王新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 目的:探讨面神经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定位而分为5组,运动神经核段面瘫、膝状神经节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疗程后疗效观察和比较。结果:茎乳孔段面瘫疗效最佳,鼓索神经段、镫骨神经段疗效较好,膝状神经节段次之,运动神经核段最差(P<0.01)。结论:针刺疗效与神经损伤平面具有相关性,面神经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诊断 周围性面瘫 定位诊断 疗效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神经定位3种类型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魏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按面神经损伤平面定位分为单纯性面神经炎、Bell氏面瘫、Hunt氏面瘫 ,并进行了 3种类型的疗效比较。结果表明面神经的损伤平面越低疗效越佳 ,否则反之。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面神经痛 周围性面瘫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用循证医学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瑛 梁繁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5-267,共3页
本文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 量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所有文献进行方法学质 量评价,重点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寻求针灸治疗面瘫到目前为止确有 疗效的可靠证... 本文采用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评价文献质 量的原则和方法全面检索建国以来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对所有文献进行方法学质 量评价,重点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寻求针灸治疗面瘫到目前为止确有 疗效的可靠证据。为针灸临床疗效的评价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与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评价 针灸治疗 面瘫 临床疗效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浅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梁栋富 姚志方 张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采用浅针手法治疗7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95.8%。其中痊愈者占69.8%。与国内体针治疗面瘫效果比较基本一致。本组病例中年龄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越轻,疗效越好;(x^2=27.3 P<0.01)。同时患者发病天... 采用浅针手法治疗73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95.8%。其中痊愈者占69.8%。与国内体针治疗面瘫效果比较基本一致。本组病例中年龄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年龄越轻,疗效越好;(x^2=27.3 P<0.01)。同时患者发病天数短者,疗效较好。(x~=53.58 P<0.001)。浅针疗法,取穴少,刺激量微,但能起到疏导经络,激发经气,协调经络气血的平衡,以达到治疗面瘫的目的。操作手法简单,效果显著,无痛、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电针结合高压氧治疗面瘫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4
作者 胡克 徐辉 +1 位作者 张如云 姚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对比电针结合高压氧与单纯电针治疗的疗效。方法:运用电针结合高压氧治疗病程在3个月以上面瘫38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36例对照。结果:前者有效率97.4%,后者有效率55.6%,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 目的:对比电针结合高压氧与单纯电针治疗的疗效。方法:运用电针结合高压氧治疗病程在3个月以上面瘫38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36例对照。结果:前者有效率97.4%,后者有效率55.6%,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高压氧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临床观察 针刺疗法 电针疗法 高压氧 治疗
下载PDF
穴位电刺激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面瘫2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汪桂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20,共2页
本文报道采用穴位电刺激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面瘫240例临床疗效比较,其中电刺激组200例,取特定两组穴位使用电脉冲刺激疗法;针刺组40例,按常规取穴治疗。结果表明,电刺激组疗效高于针刺组。治愈率:电刺激组为93.0%,针刺组为67.5%(P<0.... 本文报道采用穴位电刺激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面瘫240例临床疗效比较,其中电刺激组200例,取特定两组穴位使用电脉冲刺激疗法;针刺组40例,按常规取穴治疗。结果表明,电刺激组疗效高于针刺组。治愈率:电刺激组为93.0%,针刺组为67.5%(P<0.005),有极显著差异。疗程比较,电刺激组疗程短,见效快,具有无痛无创伤,刺激量可控,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激素类药物对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超云 陈礼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1-282,共2页
目的 :观察激素类药物对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设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 6 2例 ,经激素治疗后再针刺治疗对照组 2 6例 ,并将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为 96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76 9% ,两组的疗效比... 目的 :观察激素类药物对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设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 6 2例 ,经激素治疗后再针刺治疗对照组 2 6例 ,并将两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为 96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76 9% ,两组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疗效与疗程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激素类 药物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治疗频度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应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27-528,共2页
将 90例面瘫病人按初诊次序随机分组 ,统一采用相同的针灸治疗手段 ,观察不同治疗频度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 :疗效无差异 (P >0 .50 )。提示 :面瘫的针灸治疗可改变每日1次的常规方法 ,适当减少针灸治疗频率。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治疗频度 疗效
下载PDF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草案) 被引量:79
18
作者 王声强 白亚平 王子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9-832,共4页
目的:建立并完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标准。方法:参照相关的评价标准,结合中医学的自身特点和面神经的功能特性,通过临床反复观察与对比评价,提出周围性面神经的评分量化表、面神经分级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判定... 目的:建立并完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标准。方法:参照相关的评价标准,结合中医学的自身特点和面神经的功能特性,通过临床反复观察与对比评价,提出周围性面神经的评分量化表、面神经分级标准、辨证分型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结果:经临床初步测定,评估内容具有参照合理、简便易行、客观精细的特征。结论:该方案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和疗效判定的标准,但仍需临床效度、信度的测定及多中心研究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面神经麻痹/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电针治疗不同病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8
19
作者 瞿群威 熊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在急性期开始电针和超短波治疗,B组在急性期行超短波治疗,静止期再加用电针治疗。结果:A组痊愈显效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8.3%,B组分别...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在急性期开始电针和超短波治疗,B组在急性期行超短波治疗,静止期再加用电针治疗。结果:A组痊愈显效率为85.0%,总有效率为98.3%,B组分别为68.3%和91.7%(x2=7.96,P<0.05);肌电图检测显示,治疗前和发病第8天时异常肌电图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元显著性意义(P>0.05);第30天时BR波转为正常或轻度异常的例数A组明显多于B组(P<0.05),M波潜伏期缩短和波幅回升A组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急性期电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痊愈显效率,是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电针 短波疗法 肌电描记术
下载PDF
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选择相关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李常度 黄信勇 +2 位作者 杨娟娟 符晓英 李漾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研究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按神经损伤定位分层对照的方法 ,将 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 (A组 )、西药治疗组 (B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C组 )。... 目的 :研究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按神经损伤定位分层对照的方法 ,将 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 (A组 )、西药治疗组 (B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C组 )。结合临床和肌电图作出准确神经损伤定位 ,用House 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 ,并作 6个月随访。 结果 :面神经管内损伤 ,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P <0 0 5 ) ,后遗症少 ;面神经管外损伤 ,3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定位在面神经管内的面瘫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最佳选择 ;定位在面神经管外的面瘫 ,有明显的自然痊愈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随机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