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相同来源F_(2:3)和BC_2S_1群体定位玉米生育期QTL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玉玲 李学慧 +5 位作者 董永彬 牛素贞 刘艳阳 王延召 魏蒙关 崔党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3,共6页
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亲本构建259个F2.3和220个Bc2S1家系群体,利用SSR标记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4个生育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和效应分析。利用F2:3群体共检测到4个抽雄期QTL、6个吐丝期... 以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和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亲本构建259个F2.3和220个Bc2S1家系群体,利用SSR标记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4个生育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和效应分析。利用F2:3群体共检测到4个抽雄期QTL、6个吐丝期QTL和3个散粉期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6.7%~18.4%,可解释的表型总变异为28.9%~50.3%,11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生育期较长的亲本丹232,其余2个QTL的增效基因来自生育期较短的亲本N04;BC2S。群体检测到8个与4个生育期性状相关的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5%-11.6%,可解释的表型总变异为13.2%~18.5%,增效基因来自两个亲本的QTL为3个和5个。两类群体检测出QTL的数目、位置、效应和贡献率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BC2S1群体抽样选择所引起的群体结构差异,F2:3群体显示出较高的QTL检测能力,但回交育种过程中应慎重依据F2:3群体QTL定位结果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玉米 爆裂玉米 f2:3群体 BC2S1群体 生育期 QTL定位
下载PDF
一个玉米F_(2:3)群体主要性状的变异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学杰 石海春 +4 位作者 柯永培 高家旭 袁继超 李奇 李莹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用自交系201与698-3杂交,创建了一个玉米F2:3群体,共233个家系。分析了该群体的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深、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生产力等9个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度均很大,在不同家系间存在... 用自交系201与698-3杂交,创建了一个玉米F2:3群体,共233个家系。分析了该群体的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粒深、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生产力等9个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性状的变异度均很大,在不同家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除秃尖长外,频率分布均呈正态分布。各性状与单株生产力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粒深和出籽率对单株生产力的贡献最大。利用该群体中的变异性状,结合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选择,可选育出新的高产玉米自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f2:3群体 变异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基于玉米F2:3群体株型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清超 马浪浪 +5 位作者 文琼 杨珊 梁振娟 刘建新 吴瑞 王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6-10,共5页
以玉米F2:3群体株型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玉米叶向值的主要株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上二叶挺直长、穗上一叶挺直长和穗上三叶挺直长与叶向值的关联度排在前3位,所有性状对叶向值的关联度顺序是:Lf2(0.9147)&... 以玉米F2:3群体株型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玉米叶向值的主要株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上二叶挺直长、穗上一叶挺直长和穗上三叶挺直长与叶向值的关联度排在前3位,所有性状对叶向值的关联度顺序是:Lf2(0.9147)>Lf1(0.9082)>Lf3(0.906)>EH(0.8996)>L1(0.8856)>LW3(0.8855)>LW2(0.8854)>L3(0.8812)>LW1(0.881)>L2(0.8772)>PH(0.8691)>LA2(0.8468)>LA1(0.8444)>LA3(0.841)。研究结果明确了玉米株型主要农艺性状对叶向值的影响,为株型育种、QTL定位及叶向值遗传机制等基础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f2:3群体 叶向值 株型性状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基于玉米F_(2:3)群体株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清超 瞿小珊 +3 位作者 刘建新 杨珊 梁振娟 王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为探明玉米株型性状的相关机制及筛选玉米优异家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玉米F_(2:3)群体株型相关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因子、紧凑型因子、通风透光因子和高度因子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0.826%,可概括玉米... 为探明玉米株型性状的相关机制及筛选玉米优异家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玉米F_(2:3)群体株型相关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因子、紧凑型因子、通风透光因子和高度因子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0.826%,可概括玉米株型性状的全部信息。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在光合作用、紧凑型、通风透光和高度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的4个家系分别是21、74、122和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性状 f23群体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玉米品种F2∶3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师亚琴 徐淑兔 +2 位作者 孟庆立 杨少伟 张宇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1期26-29,共4页
采用机收玉米品种陕单650的亲本KA105和KB024组配衍生的236个F2:3群体作为性状评价群体,分析了株高、穗位高、花期茎秆强度、成熟期茎秆强度、穗粗、行长、穗行数、行粒数等与产量和倒伏密切相关的8个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 采用机收玉米品种陕单650的亲本KA105和KB024组配衍生的236个F2:3群体作为性状评价群体,分析了株高、穗位高、花期茎秆强度、成熟期茎秆强度、穗粗、行长、穗行数、行粒数等与产量和倒伏密切相关的8个性状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花期茎秆强度、株高和成熟期茎秆强度的变异最大;12对性状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2对达到显著水平。8个性状的频数分布均呈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作图群体。F2∶3群体可用于进一步QTL定位及相关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f23群体 主要性状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玉米F2∶3群体株高与穗位高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清超 马浪浪 +4 位作者 刘建新 梁黔云 文琼 王嵩 田井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9期128-129,共2页
以沈137为母本、掖107为父本,构建F2∶3群体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株高与穗位高的考察,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玉米群体后续研究、F2∶3群体表型变异以及株高、穗位高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F2∶3群... 以沈137为母本、掖107为父本,构建F2∶3群体为供试材料,通过对株高与穗位高的考察,分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玉米群体后续研究、F2∶3群体表型变异以及株高、穗位高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F2∶3群体株高与穗位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表型变异系数在群体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符合F2∶3群体的特点。频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F2∶3群体可用于进一步QTL定位及相关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f23群体 性状 株高 穗位高
下载PDF
玉米F2∶3群体雄穗长与分支数的相关分析
7
作者 杨珊 李清超 +4 位作者 刘建新 田井平 吴瑞 马俊 先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5期39-40,共2页
该文以玉米F2∶3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对雄穗长与雄穗分支数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F2∶3群体雄穗长与雄穗分支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表型变异系数在群体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符合F2∶3分离群体的特点。频率分布... 该文以玉米F2∶3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对雄穗长与雄穗分支数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F2∶3群体雄穗长与雄穗分支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表型变异系数在群体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符合F2∶3分离群体的特点。频率分布符合近似正态分布,雄穗长与分支数可用于进一步QTL定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f23群体 雄穗长 雄穗分支数
下载PDF
水稻穗部性状QTL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进 黎毛毛 +3 位作者 姚晓云 王棋 李慧 王嘉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5-443,共9页
为分析不同遗传世代QTL定位结果的差异,鉴定新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为水稻高产和穗型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信息。以沈农0530-9和北陆129杂交衍生的F2群体和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对穗部性状和籽粒大小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 为分析不同遗传世代QTL定位结果的差异,鉴定新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为水稻高产和穗型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信息。以沈农0530-9和北陆129杂交衍生的F2群体和F2∶3家系为试验材料,对穗部性状和籽粒大小性状进行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分析。共检测到47个穗粒性状相关的QTL,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F2和F2:3群体分别均检测到30个QTL,2个群体检测到的QTL的LOD值、贡献率和效应值存在明显差异,仅有13个QTL能在2个群体中稳定表达;QTL存在明显的遗传重叠现象,成簇分布在第1、2、3、6和9号染色体上,5个区段包含23个相关QTL,占QTL总数的55.32%,其它QTL在染色体上相互独立。不同遗传世代QTL定位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位于第2和9号染色体上位点是调控穗粒性状的稳定表达的多效性热点区域,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上QTLq PL2、q PW2和q ST2是3个新的稳定表达的QTL,值得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f2和f2:3群体 穗部性状 籽粒大小 QTL分析
下载PDF
利用F_(2∶3)家系群体分析寒地水稻穗部性状间的关系
9
作者 潘明泉 姜树坤 +5 位作者 王立志 赵宏亮 杨贤莉 李忠杰 迟力勇 邹德堂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6,共6页
为深入剖析寒地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寒地水稻穗部性状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高产品种东农415(二次枝梗集中于穗中上部)和优质品种龙稻18(二次枝梗集中于穗下部)及其杂交衍生的包含464个株系的F_(2∶3)家系分离群体为材料,对穗重... 为深入剖析寒地水稻穗部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寒地水稻穗部性状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以高产品种东农415(二次枝梗集中于穗中上部)和优质品种龙稻18(二次枝梗集中于穗下部)及其杂交衍生的包含464个株系的F_(2∶3)家系分离群体为材料,对穗重、穗数、穗长、每穗颖花数、着粒密度、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等20个穗部相关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F_(2∶3)家系分离群体中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分布频率接近正态分布。相关分析表明,除穗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与其他各穗部性状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外,其余穗部性状之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其中,穗重与大多穗部性状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且每穗粒数、每穗颖花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粒数及二次枝梗实粒数与穗重的相关系数较大。通径分析表明,每穗粒数、每穗颖花数和千粒重对穗重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23家系群体 穗部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