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锌溶液中氟氯净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唐道文 毛小浩 +1 位作者 黄碧芳 赵平原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5-17,22,共4页
对硫酸锌溶液中氟、氯净化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采用絮凝沉淀法可在常温和较高的pH值下,有效地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氟、氯,控制氟、氯在溶液中的积累。
关键词 絮凝沉淀 硫酸锌 氟氯 净化
下载PDF
Al^(3+)、F^-掺杂LiMn_2O_4的高温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智敏 仇卫华 +1 位作者 赵海雷 夏玉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73,共3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制得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及LiAl0 1Mn1 9O3 9F0 1固溶体,XRD显示了其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测试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用SEM观察了它们之间的形貌差别。结果表明:与LiMn2O4相... 采用固相法合成制得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及LiAl0 1Mn1 9O3 9F0 1固溶体,XRD显示了其具有良好的尖晶石结构。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测试对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用SEM观察了它们之间的形貌差别。结果表明:与LiMn2O4相比,LiAl0 1Mn1 9O3 9F0 1具有良好的高温(55℃)循环性能,Al3+、F-的掺杂大大地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实验电池循环实验15次后容量仍能保持在110mAh/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温电化学性能 LIMN2O4 ^f^- ^AL^3+ 掺杂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茶叶中阴离子含量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锦花 蔡郁蓓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2期404-406,共3页
研究了茶叶中阴离子 F-、Cl-、NO-2 、Br-、NO-3 、PO3 -4、SO2 -4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 :淋洗液浓度为 1 2 mmol/ L Na HCO3 - 0 .6 mmol/ L Na2 CO3 混合液 ,流速为 1 .0 m L/ min。结果表明 ,F-、Cl-、NO-2 、Br-、NO-3 浓度... 研究了茶叶中阴离子 F-、Cl-、NO-2 、Br-、NO-3 、PO3 -4、SO2 -4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 :淋洗液浓度为 1 2 mmol/ L Na HCO3 - 0 .6 mmol/ L Na2 CO3 混合液 ,流速为 1 .0 m L/ min。结果表明 ,F-、Cl-、NO-2 、Br-、NO-3 浓度在 0— 80 PPm、PO3 -4、SO2 -4浓度在 0— 1 2 0 ppm范围内 ,该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重现性好。方法简便实用 ,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离子含量 茶叶 ^PO4^3- ^SO4^2- ^NO3^-浓度 ^NO2^- NA2CO3 ^Br^- ^Cl^- 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 线性关系 样品分析 ^f^- 阴离子 淋洗液 混合液 min 重现性
下载PDF
用自旋捕集技术研究氟化物刺激人多形核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英彦 赵保路 +2 位作者 李小洁 侯京武 忻文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04-310,共7页
用ESR波谱研究证明,F^-刺激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O_2^-和·OH),同时消耗O_2.用DMPO自旋捕集技术表明,在高浓度F^-刺激下PMN产生DMPO-OOH加合物;在低浓度F^-刺激下则产生DMPO-OH;在适中浓度F^-刺激下PMN先产... 用ESR波谱研究证明,F^-刺激人多形核白细胞(PMN)呼吸爆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O_2^-和·OH),同时消耗O_2.用DMPO自旋捕集技术表明,在高浓度F^-刺激下PMN产生DMPO-OOH加合物;在低浓度F^-刺激下则产生DMPO-OH;在适中浓度F^-刺激下PMN先产生DMPO-OOH,随浓度降低变为DMPO-OH.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实验确定氧自由基主要来自O_2^-.用CTPO和CrOX的自旋探针测氧法证明,PMN受F^-刺激产生氧自由基时消耗的O_2是细胞外介质中的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捕集技术 活性氧自由基 ^f^-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F^-、Cl^-、NO3^-及SO4^2-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南容 刘军 谢怀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对生活饮用水中F^-、Cl^-、NO3^-和SO4^2-的含量测定。方法:从取样量、检测时间、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和最低检出限等5个方面比较离子色谱法与传统化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F^-、Cl^-、NO3^-和SO4^2-4种阴离子的效果... 目的:研究离子色谱法对生活饮用水中F^-、Cl^-、NO3^-和SO4^2-的含量测定。方法:从取样量、检测时间、加标回收率、精密度和最低检出限等5个方面比较离子色谱法与传统化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F^-、Cl^-、NO3^-和SO4^2-4种阴离子的效果。结果:离子色谱法测定4种阴离子的检测时间比较短,取样量也较少,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准确度均显著优于传统化学法(P〈0.05),最低检出限显著小于传统化学法(P〈0.05)。结论:离子色谱法不但能够同时检测出多种阴离子,且其加标回收率、准确度、精密度、最低检出限等均明显优于传统化学法,是实验室同时检测多种阴离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饮用水 传统化学法 ^f^- ^Cl^- ^NO3^- ^SO4^2-
下载PDF
水相滤膜在离子色谱分析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宣栋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为了解水相滤膜对离子色谱分析是否有影响。〔方法〕本文以F-,Cl-,NO-3 和SO2 -4,作为检验项目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市场上一些水相滤膜的四种阴离子含量。〔结果〕列出的几种滤膜均含有一定量的F-,Cl-,NO-3 和SO2 -4。〔结论... 〔目的〕为了解水相滤膜对离子色谱分析是否有影响。〔方法〕本文以F-,Cl-,NO-3 和SO2 -4,作为检验项目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市场上一些水相滤膜的四种阴离子含量。〔结果〕列出的几种滤膜均含有一定量的F-,Cl-,NO-3 和SO2 -4。〔结论〕在用水相滤膜前要多次清洗 ,才能使它对离子色谱分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滤膜 离子色谱分析 硫酸盐 检验 阴离子 ^f^- ^Cl^- ^NO3^- ^SO4^2-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啤酒中的F^-、CI^-、SO_4^(2-)、NO_3^-和PO_4^(3-)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玉芬 夏海涛 徐玲玲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3年第6期31-32,47,共3页
建立了以ASII-HC型阴离子交换柱分离、NaOH溶液为淋洗液、甲醇为有机改进剂、化学抑制电导检测测定啤酒中的F^-、cl^-、SO_4^(2-)、NO_3^-和PO_4^(3-)的离子色谱方法。各被测离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778~0.9991,测定结果的相... 建立了以ASII-HC型阴离子交换柱分离、NaOH溶液为淋洗液、甲醇为有机改进剂、化学抑制电导检测测定啤酒中的F^-、cl^-、SO_4^(2-)、NO_3^-和PO_4^(3-)的离子色谱方法。各被测离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778~0.999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2%~3.60%,样品回收率为97.88%~10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测定 啤酒 ^f^- ^C1^- ^SO4^2- ^NO3^- ^PO4^3- 硫酸根 硝酸根 磷酸根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降尘中四种阴离子 被引量:7
8
作者 客绍英 刘冬莲 +1 位作者 马作东 柴凤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50-652,共3页
以流速 1.5ml·min- 1,0 .2 4mol·L- 1Na2 CO3和 0 .30mol·L- 1NaHCO3混合液为淋洗液 ,在YSA 4型阴离子分离柱上分离 ,采用带电导检测器的离子色谱仪对大气降尘中四种阴离子进行分离测定 ,F- 、Cl- 、NO- 3、SO2 - 4的检... 以流速 1.5ml·min- 1,0 .2 4mol·L- 1Na2 CO3和 0 .30mol·L- 1NaHCO3混合液为淋洗液 ,在YSA 4型阴离子分离柱上分离 ,采用带电导检测器的离子色谱仪对大气降尘中四种阴离子进行分离测定 ,F- 、Cl- 、NO- 3、SO2 - 4的检出限 (3S/N)分别为 0 .0 0 1,0 .0 0 1,0 .0 0 6 ,0 .0 0 4mg·L- 1,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1,0 .9986 ,0 .9997,0 .9984 ,RSD分别为 0 .80 % ,0 .76 % ,1.80 % ,1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大气降尘 阴离子 氟离子 氯离子 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F^-、Cl^-、NO_2^-—N、NO_3^-—N、SO_4^(2-) 被引量:8
9
作者 田伟 杨元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2年第2期13-14,共2页
应用DX-102型离子色谱仪测定水中的F^-、Cl^-、NO_2^-—N、NO_3^-—N及SO_4^(2-),淋洗液为1.42mmol/LNaHCO_3-1.50mmol/L Na_2CO_3溶液,淋洗液流速为1.8 mL/min,进样量为25μL。5种离子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分离良好,定量测定的线性相关系... 应用DX-102型离子色谱仪测定水中的F^-、Cl^-、NO_2^-—N、NO_3^-—N及SO_4^(2-),淋洗液为1.42mmol/LNaHCO_3-1.50mmol/L Na_2CO_3溶液,淋洗液流速为1.8 mL/min,进样量为25μL。5种离子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分离良好,定量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测定 氟离子 氯离子 硝酸根 亚硝酸根 硫酸根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铬酸酐中的微量F^-、SO_4^(2-)、Cl^-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少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2年第1期18-20,共3页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铬酸酐中微量F^-、SO_4^(2-)和Cl^-的方法。以水合联氨作还原剂,将铬酸酐溶液中的CrO_4^(2-)还原为Cr^(3+),以沉淀的方式除去,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溶液中的微量F^-、SO_4^(2-)和Cl^-,其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6%、6%和...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铬酸酐中微量F^-、SO_4^(2-)和Cl^-的方法。以水合联氨作还原剂,将铬酸酐溶液中的CrO_4^(2-)还原为Cr^(3+),以沉淀的方式除去,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溶液中的微量F^-、SO_4^(2-)和Cl^-,其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6%、6%和5%。方法简便,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铬酸酐 测量不确定度 氟离子 硫酸根 氯离子 电镀液 测定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污水中F^-、Cl^-、NO_2^-、NO_3^-和SO_4^(2-)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国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1-742,744,共3页
目前,国家标准对污水中F^-、CI^-、NO2^-、NO3^-和SO4^2-等5种阴离子的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等。
关键词 ^SO4^2- ^NO2^- ^NO3^- ^f^- 离子色谱法 污水 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下载PDF
F^-和Fe^(3+)掺杂对Ti基PbO_2阳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海燕 曹江林 +1 位作者 曹发和 张鉴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采用热分解-电镀法制备了Ti基PbO2阳极(Ti/PbO2),F-掺杂PbO2阳极(Ti/F-PbO2),Fe3+掺杂PbO2阳极(Ti/Fe-PbO2)和F-,Fe3+共掺杂PbO2阳极(Ti/F-Fe-PbO2)。采用XRD和EDX测试对电极进行了表征,应用加速电解寿命测试和电催化降解4-氯苯酚(4-CP... 采用热分解-电镀法制备了Ti基PbO2阳极(Ti/PbO2),F-掺杂PbO2阳极(Ti/F-PbO2),Fe3+掺杂PbO2阳极(Ti/Fe-PbO2)和F-,Fe3+共掺杂PbO2阳极(Ti/F-Fe-PbO2)。采用XRD和EDX测试对电极进行了表征,应用加速电解寿命测试和电催化降解4-氯苯酚(4-CP)污水,考察了F-掺杂,Fe3+掺杂和F-,Fe3+共掺杂对PbO2阳极稳定性及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F-PbO2和Ti/Fe-PbO2阳极有相近的电催化降解活性,但与Fe3+掺杂相比,F-掺杂大大提高了PbO2阳极的加速电解寿命。对Ti/F-Fe-PbO2阳极,Fe3+掺杂改善了其导电性能,同时F-掺杂提高了阳极的稳定性能,使其有较长的电解寿命。与Ti/PbO2,Ti/F-PbO2和Ti/Fe-PbO2阳极相比,Ti/F-Fe-PbO2阳极的电催化降解活性显著提高,这不仅与其导电性能的改善有关,更与F-掺杂和Fe3+掺杂对4-CP降解的表面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铅 f- fe3+掺杂二氧化铅 电催化降解 4-氯苯酚
下载PDF
苯甲酰氨基脲的合成及其阴离子识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聂丽 李爱芳 江云宝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4-568,共5页
设计合成了N-(取代苯甲酰氨基)脲衍生物(取代基=p-OC2H5,H,p-Cl)1~3,应用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受体分子与阴离子如CH 3 CO-2,F-,H 2 PO-4等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取代基对受体分子与阴离子亲合力和结合选择性的调控或改善能力.结果表明,该类受... 设计合成了N-(取代苯甲酰氨基)脲衍生物(取代基=p-OC2H5,H,p-Cl)1~3,应用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受体分子与阴离子如CH 3 CO-2,F-,H 2 PO-4等的相互作用,考察了取代基对受体分子与阴离子亲合力和结合选择性的调控或改善能力.结果表明,该类受体分子与阴离子通过氢键形成阴离子配合物,乙腈中受体分子1对F-表现出极高的响应选择性.Job作图法表明1与F-的结合计量比为1∶1,1H NMR滴定结果为受体分子与阴离子间的氢键作用本质提供了直接证据,初步探讨了F-响应选择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酰氨基脲 阴离子识别 氢键 ^f^-
原文传递
氨基化纳米Fe_3O_4的表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琪静 王逸峰 +1 位作者 杨静 任月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0-223,共4页
以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并采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氨基化,制备出氨基化纳米Fe_3O_4。对氨基化纳米Fe_3O_4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已成功在纳米Fe_3... 以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并采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氨基化,制备出氨基化纳米Fe_3O_4。对氨基化纳米Fe_3O_4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已成功在纳米Fe_3O_4颗粒表面修饰,制得的氨基化纳米Fe_3O_4不含羟基铁等其他铁氧化物,改性后材料的磁性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同时,研究了氨基化纳米Fe_3O_4吸附水中氟离子(F-)的动力学吸附机理,对F-的平衡吸附容量为4.7393mg/g,吸附符合动力学二级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氨基化 表征 氟离子 吸附机理
下载PDF
离子色谱分离—电导/紫外检测测定土壤中常见可溶性无机阴离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俊秀 张青 +1 位作者 吴志新 孙莉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38-42,共5页
称取 10g新鲜土样,加 C(NaHCO_3)/C(Na_2CO_3)=2.4mmolL^(-1)/1.9mmolL^(-1)的混合淋洗液50ml作为提取剂于研体中,间歇研磨半小时,用布氏漏斗双层滤纸过滤,弃去前10ml,接取后续滤波,再经0.22μm微孔滤膜抽滤。滤液进行离子色谱分离——... 称取 10g新鲜土样,加 C(NaHCO_3)/C(Na_2CO_3)=2.4mmolL^(-1)/1.9mmolL^(-1)的混合淋洗液50ml作为提取剂于研体中,间歇研磨半小时,用布氏漏斗双层滤纸过滤,弃去前10ml,接取后续滤波,再经0.22μm微孔滤膜抽滤。滤液进行离子色谱分离——电导/紫外检测测定F^-、Cl^-、NO_2 ^-、HPO_4 (2-)、NO_3 ^-、SO_4 ^(2-),相对标准偏差为0.8-5.2%,加标回收率为92.0-101.2%。与经典测定方法相比,除 F^-之外,各离子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在 5%以内,对氟含量的测定应考虑有机酸根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测定 土壤 ^f^- ^Cl^- NO2- HPO42- NO3- SO42-
下载PDF
用多孔硅胶从高含氟放射性废水中吸附铀
16
作者 欧阳毅 《铀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试验研究多孔硅胶对高含氟溶液中UO_(2)^(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探索硅胶吸附除铀技术在高含氟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验证各吸附条件的影响。当溶液中ρ(F^(-))达到100 g/L时,多孔硅胶对UO_(2)^(2+)的静态吸附容量(以干硅... 试验研究多孔硅胶对高含氟溶液中UO_(2)^(2+)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行为,探索硅胶吸附除铀技术在高含氟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验证各吸附条件的影响。当溶液中ρ(F^(-))达到100 g/L时,多孔硅胶对UO_(2)^(2+)的静态吸附容量(以干硅胶计)为31~33 mg/g,高含氟环境对多孔硅胶吸附UO_(2)^(2+)的影响较小,且多孔硅胶对UO_(2)^(2+)与F^(-)有较高的选择性。通过静态吸附试验可知,多孔硅胶在pH为8~9的环境中,对UO_(2)^(2+)的吸附效果最佳。动态吸附试验表明,当进料pH为9时,硅胶吸附柱的工作容量约为20倍柱体积。使用1 mol/L HNO_(3)解吸液可将吸附UO_(2)^(2+)硅胶柱中的部分UO_(2)^(2+)洗脱,解吸液容量约为10倍柱体积。硅胶柱用1 mol/L HNO_(3)解吸后复用5~6次,UO_(2)^(2+)的穿透曲线位置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胶 高含氟溶液 放射性废水 ^UO_(2)^(2+) ^f^(-) 吸附
下载PDF
接力识别Al^(3+)及F^(-)的偶氮类荧光探针合成与应用
17
作者 刘其业 喻艳超 +2 位作者 荆军凯 由君 武文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64-2170,共7页
以6-氨基间甲酚和1-萘酚为原料,合成了2-(2-羟基-4-甲基苯偶氮)-1-萘酚(探针NA-M),通过^(1)HNMR、^(13)CNMR、FTIR、HRMS表征了其结构。测试了探针NA-M对Al^(3+)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及其与Al^(3+)形成的络合物(NA-M+Al^(3+))对F^(-)的选择... 以6-氨基间甲酚和1-萘酚为原料,合成了2-(2-羟基-4-甲基苯偶氮)-1-萘酚(探针NA-M),通过^(1)HNMR、^(13)CNMR、FTIR、HRMS表征了其结构。测试了探针NA-M对Al^(3+)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及其与Al^(3+)形成的络合物(NA-M+Al^(3+))对F^(-)的选择性识别性能,推测了探针NA-M与Al^(3+)和F^(-)间的作用机制。考察了探针NA-M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pH=7.4、V(甲醇)∶V(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9∶1的溶剂中,探针NA-M与Al^(3+)在590 nm处发生显著的荧光增强作用,并对Al^(3+)的识别表现出高选择性、抗金属离子干扰性和良好的灵敏度(检测限为8.4×10^(-7)mol/L),Al^(3+)与探针NA-M形成了配位比为1∶2的NA-M+Al^(3+);NA-M+Al^(3+)在F^(-)加入后发生显著的荧光猝灭现象,F^(-)可以捕获NA-M+Al^(3+)中的Al^(3+),从而引起荧光变化。NA-M+Al^(3+)对F^(-)的识别也显示出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抗其他阴离子干扰能力和灵敏度(检测限为9.5×10^(-7)mol/L);在体系pH为5~10时,探针NA-M识别Al^(3+)及F^(-)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交替加入Al^(3+)和F^(-)可引起其荧光强度的可逆变化,探针NA-M可以通过荧光信号的“关-开-关”转变,用于接力识别Al^(3+)和F^(-)。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Al^(3+)的回收率在98.8%~10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4.3%;F^(-)的回收率为97.8%~101.4%,RSD为1.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 荧光探针 ^Al^(3+) ^f^(-) 接力识别 功能材料
下载PDF
MgO晶体中F型色心的电子结构和光学吸收谱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军 LIN Libin +3 位作者 林理彬 何捷 卢勇 何维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3,共5页
运用嵌入原子簇的电荷自洽离散变分方法(SCC-DVM-Xα方法)对MgO晶体中F型色心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利用能量最小原理优化了色心格点周围的Mg,O离子结构,得到了MgO晶体中 F,F+和 F2+心的能带,态密度... 运用嵌入原子簇的电荷自洽离散变分方法(SCC-DVM-Xα方法)对MgO晶体中F型色心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并利用能量最小原理优化了色心格点周围的Mg,O离子结构,得到了MgO晶体中 F,F+和 F2+心的能带,态密度,并讨论了色心的光学跃迁模式。计算结果表明,F,F+和 F2+心在 MgO晶体的禁带中引入了色心能级,F和 F+心的光学跃迁能分别是 4. 67eV和 4. 66eV,电子从色心激发态跃迁到导带底需要吸收大的光电子跃迁能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能级 跃迁能量 电子结构 光学吸收谱 氧化镁晶体 f型色心
下载PDF
改性除氟剂对含氟废水深度处理方案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晨晨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0期264-266,268,共4页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PAC-改性硫酸铝联合絮凝法代替原有的石灰-PAC联合法处理山西某煤厂反渗透浓水的F^(-),将原废水F^(-)从120 mg/L降至1 mg/L以下,满足国家F^(-)出水要求的同时降低产泥量和降低成本。
关键词 改性硫酸铝 PAC ^f^(-) 污泥回流
下载PDF
某粉煤灰堆放场对周围岩溶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霄梅 赵营刚 +1 位作者 尹国勋 张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2期48-51,55,共5页
结合粉煤灰堆放场的水文地质状况,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浸溶和淋溶试验,探讨了灰场对周围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堆场灰水已经达到下游部分水井,堆场在大气降水和冲灰水的浸泡、淋溶作用下,其中的Cr6+、F-和钙镁盐类大量析出并随... 结合粉煤灰堆放场的水文地质状况,通过稳定同位素示踪、浸溶和淋溶试验,探讨了灰场对周围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堆场灰水已经达到下游部分水井,堆场在大气降水和冲灰水的浸泡、淋溶作用下,其中的Cr6+、F-和钙镁盐类大量析出并随灰水一起下渗,石灰岩碎石虽对氟化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能力有限。根据试验数据分析认为,该粉煤灰堆放场是焦作市北中部岩溶地下水Cr6+、F-和总硬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Cr6+ f- 总硬度 岩溶地下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