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轧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及高强热轧双相钢的开发 被引量:16
1
作者 袁国 利成宁 +2 位作者 孙丹丹 康健 王国栋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5,共7页
介绍了热轧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低成本热轧双相钢、高延伸凸缘型铁素体+贝氏体热轧双相钢(F-B热轧双相钢)及高强度热轧双相钢的开发及应用,将促进我国热轧双相钢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的“以热代冷”进程。同时,探讨... 介绍了热轧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低成本热轧双相钢、高延伸凸缘型铁素体+贝氏体热轧双相钢(F-B热轧双相钢)及高强度热轧双相钢的开发及应用,将促进我国热轧双相钢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的“以热代冷”进程。同时,探讨了纳米析出强化型热轧双相钢的强化机理及工艺控制原理,并在实验室进行了中试,开发出铁素体基体析出强化型的热轧双相钢,其抗拉强度达770~830 MPa,屈强比<0.75,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且铁素体基体中存在大量细小的纳米级尺寸的TiC过饱和析出和相间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双相 低成本 f-b双相 析出强化 高强
下载PDF
我国抗大变形管线管的研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旭 罗超 +3 位作者 陈小伟 李国鹏 张雷 卢胜勇 《焊管》 2013年第6期5-11,共7页
介绍了基于应变设计抗大变形管道的要求、材料设计原理以及我国抗大变形焊管研制的进展情况。采用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思路研制开发并批量生产了中缅管线X70抗大变形焊管,对板材的组织性能要求及制管前后、时效前后的板-管主要性能变... 介绍了基于应变设计抗大变形管道的要求、材料设计原理以及我国抗大变形焊管研制的进展情况。采用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思路研制开发并批量生产了中缅管线X70抗大变形焊管,对板材的组织性能要求及制管前后、时效前后的板-管主要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制的焊管具有优良的性能。在此基础上针对西气东输三线管道进行了X80抗大变形焊管的开发,分析了X80抗大变形材料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难点,即强度升高对双相组织中硬相比例增加的要求与硬相增加对均匀延伸率不利影响的矛盾,工艺窗口更窄。通过试验确定了双相组织比例要求,并采取了有效措施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材料,千吨级试制钢管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西气东输三线X80抗大变形焊管的要求,实现了我国X80厚壁大变形焊管研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管 基于应变设计 抗大变形 f+b双相 控轧控冷 直缝管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开冷温度对热轧F/B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沈鑫珺 唐帅 +1 位作者 裴新华 王国栋 《轧钢》 2015年第6期5-7,11,共4页
采用轧后空冷+超快速冷却的方式,研究了开冷温度对热轧铁素体/贝氏体(F/B)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冷温度显著影响F/B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开冷温度由747℃降至700℃时,铁素体体积分数由17.3%增至85.7%,铁... 采用轧后空冷+超快速冷却的方式,研究了开冷温度对热轧铁素体/贝氏体(F/B)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冷温度显著影响F/B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开冷温度由747℃降至700℃时,铁素体体积分数由17.3%增至85.7%,铁素体晶粒尺寸由3.3μm粗化至3.6μm,贝氏体中析出的碳化物含量增加。同时,F/B双相钢的屈服强度从594MPa降至475MPa,抗拉强度从648MPa降至532MPa,伸长率从17.7%升至34.3%,扩孔率从36.4%提高至82.8%。因此,为实现热轧F/B双相钢力学性能和扩孔性能的平衡,开冷温度应控制在730~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f/b双相 NG-TMCP 开冷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扩孔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