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者”视域下的中国绘画史研究--刍评《气势撼人》见高居翰艺术史学的双重面向
1
作者 黄祥科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在中国绘画史领域,高居翰采用内外兼修的研究方法,通过以视觉为中心的形式挖掘隐藏在作品“不和谐”因素背后的时代变局与社会真相,突破了以往学界的研究藩篱,冲击了历史文本模式。同时也把非主流的研究对象纳入中国绘画史,进一步消解... 在中国绘画史领域,高居翰采用内外兼修的研究方法,通过以视觉为中心的形式挖掘隐藏在作品“不和谐”因素背后的时代变局与社会真相,突破了以往学界的研究藩篱,冲击了历史文本模式。同时也把非主流的研究对象纳入中国绘画史,进一步消解了大众对于业余精神的崇拜感,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居翰 《气势撼人》 形式分析法 艺术社会学 图像证史
下载PDF
制造“目击”:新闻权威争夺与消解的地方性认识
2
作者 江浩 彭剑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9,96,共12页
基于互联网节律并鼓励新闻机构跨越时空和专业管辖权的边界来介入新闻叙事的远程报道,已逐渐成为数字新闻生产的常规,这挑战了新闻业在信息供给领域权威地位的合法性前提,即“现场目击”。新闻业古老而浓厚的“在场/目击”文化与地方性... 基于互联网节律并鼓励新闻机构跨越时空和专业管辖权的边界来介入新闻叙事的远程报道,已逐渐成为数字新闻生产的常规,这挑战了新闻业在信息供给领域权威地位的合法性前提,即“现场目击”。新闻业古老而浓厚的“在场/目击”文化与地方性的消解之间存在理论和实践张力,新闻权威研究主流的“关系范式”亟须更新。在经验材料的支持下,以报道全国社会民生新闻的都市新闻业为关注对象,本文揭示了编辑部如何围绕地方性知识的挪用、地缘关系的刻绘和地方信任的修复来制造“目击”,进而维护饱受挑战的新闻权威。应予以批判性反思的是,远程报道藉由各种目击证据来宣称“在线/在场”,这些替代性话语与“在地”的目击实践正渐行渐远,反而为新闻业文化权威的重建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文化 新闻叙事 地方性 新闻权威 数字新闻
原文传递
艺术史书写的图像启示:彼得·伯克《图像证史》的批判与思考
3
作者 陆丹丹 《湖南包装》 2021年第4期8-10,共3页
“图像证史”打破了原本以官方文本为史料的线性历史模式,使图像具备了在作为史料使用中与文本档案同样的合法性,从而开启了一种图像的文化史。同时,“图像证史”也将艺术史从其原有的金字塔中放出来,大大拓展了艺术史的学科边界。通过... “图像证史”打破了原本以官方文本为史料的线性历史模式,使图像具备了在作为史料使用中与文本档案同样的合法性,从而开启了一种图像的文化史。同时,“图像证史”也将艺术史从其原有的金字塔中放出来,大大拓展了艺术史的学科边界。通过对彼得·伯克《图像证史》的解读,分析图像文化史与史学、艺术史与图像证史之间的微妙关系,提出由于“图像证史”所引发的艺术史的“非学科”状态将会促使艺术史内部展开一场关于构建新的艺术史阐释方法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图像证史 彼得·伯克
下载PDF
“目击”即真实?——一项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实践策略考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敏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9-135,共17页
从现代新闻业诞生之初,"真实性"就一直是新闻最本质的特征。从业者在日常新闻操作中发展出了一套以"目击"(eyewitness)为核心的实践策略,来建构和强化其真实性权威。然而,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也一直伴随着对"目击... 从现代新闻业诞生之初,"真实性"就一直是新闻最本质的特征。从业者在日常新闻操作中发展出了一套以"目击"(eyewitness)为核心的实践策略,来建构和强化其真实性权威。然而,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也一直伴随着对"目击"真实性的怀疑,并导向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方法是否有助于获取和呈现真相的质疑。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在全球媒体新闻生产范式转型的大背景下,大量出现的"公民目击"为新闻业重构真实性策略提供了重要契机。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新闻生产的视角,梳理作为一种真实性策略的"目击"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历程,从实践层面补充长期以来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论争辩与思考,进而重新诠释和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多元传播主体介入对新闻真实性观念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 公民目击 新闻真实性 实践策略 新闻生产
原文传递
心理学关于目击证人证言可靠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莫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730,共4页
目击证人的证词在刑事诉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证人对案件的记忆往往会受到其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对于目击证人证词可靠性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关注,西方心理学界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证人的年龄性别、心... 目击证人的证词在刑事诉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证人对案件的记忆往往会受到其自身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对于目击证人证词可靠性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界的关注,西方心理学界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从证人的年龄性别、心理状态、对证人的询问方式以及辨认的情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为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西方心理学界关于证人证词可靠性的实证研究,并作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证人 证言 可靠性
下载PDF
移动的边界:新闻生产中的“目击”及其变迁——一项新闻社会史考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敏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18,59,共9页
本文尝试在"边界工作"和"阐释社群"的框架下,进行一项新闻社会史梳理,回溯历史上新闻业如何通过对目击内容的媒介化,将"目击者"始终置于职业边界之外的"信源"角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规... 本文尝试在"边界工作"和"阐释社群"的框架下,进行一项新闻社会史梳理,回溯历史上新闻业如何通过对目击内容的媒介化,将"目击者"始终置于职业边界之外的"信源"角色。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公民目击"开始打破这一边界,借助社交网络,形成独立于传统机构媒体之外的信息传播与诠释,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作为"阐释社群"的专业新闻生产者对真相的垄断和权威。在新闻业整体走向"液态"的多维度快速变迁过程中,思考和重新设计媒体自身以及公民目击者的定位,重构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业的边界,以一种合作的思维,将目击者内容纳入参与式新闻生产逻辑,成为近年来全球媒体编辑室面临的一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 边界 阐释社群 文化权威 用户生产内容
原文传递
目击证人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俞晓歆 耿文秀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6-379,共4页
目击证人的证词对维持司法系统公正的重要性使得对目击证人的研究成为当今法律心理学和司法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击证人的错误证词是导致错判案件的最常见原因。警方在询问、队列辨认与照片识别中的特定程序和行为。目击证人的记忆、年龄... 目击证人的证词对维持司法系统公正的重要性使得对目击证人的研究成为当今法律心理学和司法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击证人的错误证词是导致错判案件的最常见原因。警方在询问、队列辨认与照片识别中的特定程序和行为。目击证人的记忆、年龄、性别、种族、自信程度等,都将影响证词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证人 队列辨认 照片识别 记忆 自信 法律心理学 提问方式 目击证词 年龄 性别 种族
下载PDF
国外心理学关于证人证言的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9
8
作者 杨伟伟 罗大华 《证据科学》 2007年第5期61-68,共8页
证人证言在诉讼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证人证言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很特殊的证据类型。因此,证人证言的研究成为法律心理学的热点之一。西方心理学界对证人证言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证人证言的早期研究,然后... 证人证言在诉讼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证人证言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一种很特殊的证据类型。因此,证人证言的研究成为法律心理学的热点之一。西方心理学界对证人证言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证人证言的早期研究,然后从证人证言可靠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及证人证言可靠性的评价标准两方面综述了证人证言的近期研究,并分析了其研究的意义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人证言 可信性 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司法鉴定见证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鑫 方玉叶 《证据科学》 CSSCI 2016年第4期399-410,共12页
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增无减,往往是诉讼成败的关键证据,亟需第三方的监督,所以鉴定程序引入见证制度及见证人是必然的。文中针对司法鉴定见证制度加以分析研究,着重分析刑事诉讼中和司法鉴定通则新旧版关于见证制度的详... 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增无减,往往是诉讼成败的关键证据,亟需第三方的监督,所以鉴定程序引入见证制度及见证人是必然的。文中针对司法鉴定见证制度加以分析研究,着重分析刑事诉讼中和司法鉴定通则新旧版关于见证制度的详细规定及历史演进,发现见证规定仅限于比较狭窄的鉴定项目、而且见证人身份性质不明确、权利义务不明晰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不利于鉴定意见在诉讼中审查、质证。本文提出一些改进,如明确司法鉴定见证人身份和资格,明确司法鉴定见证性质,细化见证程序及内容等,致力于完善司法鉴定见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见证规定 见证人 司法鉴定通则 刑事诉讼
原文传递
目击证人辨认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姜丽娜 罗大华 应柳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3-1115,共3页
目击证人辨认对司法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使其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关键词 目击证人 辨认 估计者变量 系统变量
下载PDF
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丽娜 应柳华 《证据科学》 2007年第5期69-77,共9页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关键词 目击证人 辨认 估计者变量 系统变量
原文传递
目击事件对目击证人记忆的错误信息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耀武 解秀新 黄保林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8,共6页
通过操作误导事件后的信息这一变量,考察有无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目击证人原始事件记忆效果的影响,以及目击证人对自己回答的自信心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误导事件后的信息使被试对原始事件产生错误记忆;(2)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主... 通过操作误导事件后的信息这一变量,考察有无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目击证人原始事件记忆效果的影响,以及目击证人对自己回答的自信心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误导事件后的信息使被试对原始事件产生错误记忆;(2)误导事件后的信息对主体问题没有影响,但对情境问题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是否接受误导事件后的信息与目击证人的自信之间没有相关,但是不同的问题类型以及是否回答正确,与目击证人的自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证人 错误信息效应 误导事件后的信息 MOT测验
下载PDF
论证人资格立法的影响因素
13
作者 张红战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0-23,共4页
影响民事诉讼证人资格的宽严程度有四种主要因素 ,即诉讼体制、证据法的目标、证人作证的基本条件、法官的素质和独立性。改革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资格立法 。
关键词 证人资格 证人 诉讼体制
下载PDF
Intoxicated Eyewitnesses: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Eyewitness Recall across Repeated Interviews
14
作者 David La Rooy Annabelle Nicol Philip Terry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3年第3期107-114,共8页
The study evaluated the usefulness of repeat-interviewing of witnesses to crimes who were intoxicated by alcohol at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and their first interview, and then re-interviewed when not intoxicated the ... The study evaluated the usefulness of repeat-interviewing of witnesses to crimes who were intoxicated by alcohol at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and their first interview, and then re-interviewed when not intoxicated the following day. Sixty young, social drinker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ne group was given a “placebo” (alcohol-like) beverage, a second was given a “low dose” of alcohol (0.2 g/kg men;0.17 g/kg women), and a third was given a “high dose” of alcohol (0.6 g/kg men;0.52 g/kg women) over a 15 minute period. Twenty minutes later they viewed a 4-minute video of a crime, and afterwards they were given two opportunities to recall everything that they could remember from the incident;the first opportunity was immediately after the event, and the second was 24 hours later. Analyses of the quantity and accuracy of the details recalled revealed no overall increase in the total amount of information recall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recall opportunities. However, on average, 18% of the details recalled by participants in the second test were new and accurate. The incidence of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recall opportunities was less than 1%. Surprisingly, none of the effects were influenced by alcohol, even at the highest dose. The results imply that 1) memory for at least some incidents observ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 is resilient even up to relatively high blood-alcohol levels;and 2) the repeated interviewing of witnesses who were intoxicated at the time of the crime can reveal additional, reliable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present at the initial interview, just as is the case for non-intoxicated witn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OHOL eyewitNESS MEMORY Repeated Interviews REMINISCENCE
下载PDF
论辨认中的见证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梦星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51-54,共4页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有关规定,辨认经过和结果需要见证人见证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事实并非如此。依托刑事证据学的基本理论,考察国外有关辨认的法律规定,从确保侦查实践中搜集证据的真实、合法的具体使用方法等方面来看,我...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有关规定,辨认经过和结果需要见证人见证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事实并非如此。依托刑事证据学的基本理论,考察国外有关辨认的法律规定,从确保侦查实践中搜集证据的真实、合法的具体使用方法等方面来看,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辨认结果不需要见证人亦可作为证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程序 辨认 见证人
下载PDF
我国刑事见证制度的价值及完善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清 杨世超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6期62-65,74,共5页
刑事见证制度是保证国家公诉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之关键,具有独立的程序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在见证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对司法机关依法规范侦查行为、统一证据标准造成混乱,也对我国的人权保障形成制度障碍。对此,我国刑事... 刑事见证制度是保证国家公诉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之关键,具有独立的程序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在见证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这对司法机关依法规范侦查行为、统一证据标准造成混乱,也对我国的人权保障形成制度障碍。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从见证人的选取、见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见证制度的违反后果等方面统一见证制度的程序和实体标准,为证据的可信度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见证人 程序正义
下载PDF
面孔呈现角度对面孔再认的信心判断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宇驰 谢瑞波 +1 位作者 李伟健 李平 《心理研究》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采用经典面孔再认范式,以三种朝向角度的面孔(0°、50°、90°)作为实验材料,以信心判断(retrospective confidence judgment,RCJ)作为反映元认知监测的指标,考察再认阶段的面孔角度对再认信心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1)再... 采用经典面孔再认范式,以三种朝向角度的面孔(0°、50°、90°)作为实验材料,以信心判断(retrospective confidence judgment,RCJ)作为反映元认知监测的指标,考察再认阶段的面孔角度对再认信心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1)再认阶段面孔角度变化越大,被试的再认成绩越低;(2)再认阶段面孔角度变化越大,被试信心判断越低;(3)被试对三种角度面孔再认的信心判断均表现出"过度自信"。结果表明,个体能够意识到面孔角度变化对面孔再认准确性的影响,面孔角度会影响面孔再认的信心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角度 面孔再认 元认知 元认知监测 目击证人
下载PDF
Autonomous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by Employing Linguistic Rules forDisaster Events 被引量:1
18
作者 Sajjad Haider Muhammad Tanvir Afzal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1期481-498,共18页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 provide a vital source for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across the globe,particularly in case of disaster.These platforms are great mean to find out the real account of the disaster.Twitter is...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s provide a vital source for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across the globe,particularly in case of disaster.These platforms are great mean to find out the real account of the disaster.Twitter is an example of such platform,which has been extensively utilized by scientific community due to its unidirectional model.It is considered a challenging task to identify eyewitness tweets about the incident from the millions of tweets shared by twitter users.Research community has proposed diverse sets of techniques to identify eyewitness account.A recent state-of-the-art approach has proposed a comprehensive set of features to identify eyewitness account.However,this approach suffers some limitation.Firstly,automatically extracting the feature-words remains a perplexing task against each feature identified by the approach.Secondly,all identified features were not incorporated in the implementation.This paper has utilized the language structure,linguistics,and word relation to achieve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feature-words by creating grammar rules.Additionally,all identified features were implemented which were left out by the state-of-the-art model.A generic approach is taken to cover different types of disaster such as earthquakes,floods,hurricanes,and wildfires.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then evaluated for all disaster-types,including earthquakes,floods,hurricanes,and fire.Based on the static dictionary,the Zahra et al.approach was able to produce an F-Score value of 0.92 for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in the earthquake category.The proposed approach secured F-Score values of 0.81 in the same category.This scor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ignificant score without using a static diction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mmar rules social media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 disaster response
下载PDF
讨论方式对目击证人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海娟 刘馨怡 +1 位作者 陈美伶 黄如禹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55,共6页
以5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模拟事件范式,创设共同目击者讨论、问题讨论和无讨论3种讨论方式,探讨讨论方式对目击证人自由回忆不同类型案件信息的效果、信心及其确信度的影响.研究显示:相比细节信息,被试对动作信息的回忆正确率、信心更高... 以54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模拟事件范式,创设共同目击者讨论、问题讨论和无讨论3种讨论方式,探讨讨论方式对目击证人自由回忆不同类型案件信息的效果、信心及其确信度的影响.研究显示:相比细节信息,被试对动作信息的回忆正确率、信心更高,校准和信心准确率得分更低;相比问题讨论组和无讨论组,共同目击者讨论组被试回忆的信息总数和正确数更高.表明目击证人对动作信息的记忆和确信度好于对细节信息的记忆,对细节信息的记忆过于自信;共同目击者讨论仅增加了自由回忆的信息量,并没有提高自由回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证人 共同目击者讨论 记忆 确信度 动作信息
下载PDF
法庭上的脑科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凡及 《自然杂志》 2015年第4期297-303,共7页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脑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记忆、情绪、意识以至自由意志有了比以前深入得多的认识,从而对目击者证词和嫌犯自供的可靠性、新的证据采集手段、是否有自由意志甚至人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从新的角度提出了问题,... 最近半个世纪以来,脑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记忆、情绪、意识以至自由意志有了比以前深入得多的认识,从而对目击者证词和嫌犯自供的可靠性、新的证据采集手段、是否有自由意志甚至人是否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从新的角度提出了问题,开始形成像"神经法学"和"法医神经科学"这样介于法学和脑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孕育着对司法制度根本原则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击者 虚假记忆 测谎 自由意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