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血管损伤漏诊及再手术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云峰 孙占胜 陈振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漏诊及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寻找漏诊及再手术的原因。结果漏诊8例,漏诊率5.4%,其中彩超诊断错误1例,因肢端皮温好漏诊4例,因可触及动脉搏动漏诊2例,因锐器割伤...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漏诊及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例四肢血管损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寻找漏诊及再手术的原因。结果漏诊8例,漏诊率5.4%,其中彩超诊断错误1例,因肢端皮温好漏诊4例,因可触及动脉搏动漏诊2例,因锐器割伤裂口自行封闭漏诊1例。再手术(再次血管探查)23例,再手术率15.4%,其中,19例因血管栓塞再次手术,4例因所移植的大隐静脉破裂再次手术。结论彩超并非绝对可靠,肢端皮温好不能排除动脉主干断裂,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者主张早期探查血管。早期修复血管、正确熟练的镜下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大段血管缺损者建议用人造血管移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漏诊 再手术 四肢血管
下载PDF
双功能超声在诊断肢体动脉风湿性血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先东 马仲华 +1 位作者 李春敏 张源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双功能超声在肢体动脉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图像表现特征。方法:对417例肢体动脉血管炎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并与临床化验结果相结合,通过病变血管与对侧同名血管或相同水平直径相同的动脉血管进行对比检查,观察血管壁改变,... 目的:探讨双功能超声在肢体动脉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图像表现特征。方法:对417例肢体动脉血管炎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并与临床化验结果相结合,通过病变血管与对侧同名血管或相同水平直径相同的动脉血管进行对比检查,观察血管壁改变,测量血管直径及血管腔内血流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17例病例中共检出病变血管538条,血管炎表现各异,共同特征是血管病变呈节段性改变,血管壁正常结构破坏,以血管内膜改变为主,血管可以出现狭窄或者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等超声图像改变。结论:双功能超声在肢体动脉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可做为肢体动脉血管炎临床检查的首选方法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动脉 血管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双功能超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 被引量:12
3
作者 欧阳征仁 孟莉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2-974,共3页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认识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下肢动脉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病人共70例,分成单纯糖尿病组(35例)和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35例);另选取35例健康者...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下肢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认识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下肢动脉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病人共70例,分成单纯糖尿病组(35例)和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35例);另选取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对受试者行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双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记录每个受试者双下肢股动脉和腘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大小、回声、分布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下肢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单纯糖尿病组及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的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搏动指数增加(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能探测到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二维图象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不规则增厚、斑块形成,尤以远端小动脉为主;彩色多普勒显示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血流峰值流速降低,搏动指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下肢动脉病变
下载PDF
下肢动脉多排螺旋CT成像扫描方法初探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宁 张兆琪 +1 位作者 郭久芳 赵轶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增强成像(CTA)的方法和技巧。方法:使用Toshiba Aquillion64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厚0.5~1mm,螺距12.7,间隔0mm,应用Smooth功能对106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造影扫描。结果:病例中94.34%获...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增强成像(CTA)的方法和技巧。方法:使用Toshiba Aquillion64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层厚0.5~1mm,螺距12.7,间隔0mm,应用Smooth功能对106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造影扫描。结果:病例中94.34%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经工作站重建后,能够清楚显示下肢动脉正常解剖分支和病变部位、范围及重要的侧支循环路径。39例病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结论:高质量的下肢动脉CTA成像依赖于注药后扫描时机的准确性、扫描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操作者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其中注入对比剂的流速与总量的合理配比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 血管疾病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外科血管搭桥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斌 赵纪春 +5 位作者 马玉奎 冉兴无 袁丁 杨轶 吴洲鹏 卢武胜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751,共5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外科血管搭桥(BPG)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糖尿病足临界性肢体缺血(CLI)的290例患者中69例选择外科BPG方式重建肢体血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总结外科治疗经...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外科血管搭桥(BPG)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糖尿病足临界性肢体缺血(CLI)的290例患者中69例选择外科BPG方式重建肢体血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总结外科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年和3年并发症发生率(不包括死亡)分别为12.3%±4.1%和15.7%±5.1%,5例死亡,1年和3年生存率为94.2%±2.8%和92.0%±3.5%,搭桥血管1年和3年通畅率90.6%±3.6%和87.2%±4.9%,1年和3年截肢率均为6.5%±3.1%。4例(5.8%)患者术后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其中2例(2.9%)通过取栓后血流恢复,另2例(2.9%)取栓术后再次血栓形成,最后导致截肢;2例(2.9%)术后人工血管感染、血栓形成,手术取出人工血管后下肢缺血坏疽导致截肢;1例(1.4%)术后流出道腘动脉闭塞行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术后2年肢体良好;1例(1.4%)术后发生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经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修补破口后术后4年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肢体良好。其他患者在血管搭桥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搭桥后下肢血流明显改善,足部溃疡愈合速度加快。结论加强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病变 血管旁路手术 并发症 疗效
原文传递
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鹏 管宇珩 +3 位作者 包晗 毛景松 张曦彤 徐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评估国产药涂球囊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的22例股动脉-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术后1、3和6个月时进行随... 目的:评估国产药涂球囊法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治疗的22例股动脉-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在术后1、3和6个月时进行随访,分析一期血管通畅率、Rutherford分级、患者再次入院治疗以及症状缓解情况等。结果:入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一个月时的踝肱指数(ABI)分别为0.39±0.18和0.69±0.21;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的病变血管Rutherford分级分别为3.72±1.24和2.05±1.07。所有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在术后逐渐改善,术后6个月时的一期通畅率为100%,随访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截肢以及死亡病例数均为0。结论:国产紫杉醇药涂球囊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可靠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 药涂球囊 介入放射学 疗效
下载PDF
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治疗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吴丹明 沈世凯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8-1271,共4页
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采用支架置入已成为主流手段。由于下肢动脉独特的病变特点和生物学应力,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往往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干预。目前对于再狭窄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球囊扩张、减容技术、再次... 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采用支架置入已成为主流手段。由于下肢动脉独特的病变特点和生物学应力,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往往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干预。目前对于再狭窄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球囊扩张、减容技术、再次支架置入及载药器材应用等。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球囊扩张、减容技术及再次支架置入有一定的局限性,载药器材作为新兴的腔内治疗手段,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 支架内再狭窄 腔内治疗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扫描时间个性化应用于下肢动脉造影 被引量:4
8
作者 蒋敏波 王德杭 +1 位作者 唐立钧 朱晓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75-776,I0001,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显示下肢动脉病变中,采用个性化扫描时间的方法。方法42例疑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接受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造影(CTA)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改良的个性化动脉扫描时间可以更好地完成CTA检查,更准确地采集...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显示下肢动脉病变中,采用个性化扫描时间的方法。方法42例疑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接受16层螺旋CT下肢动脉造影(CTA)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改良的个性化动脉扫描时间可以更好地完成CTA检查,更准确地采集动脉期的图像,并排除了静脉的干扰。结论采用个性化扫描时间的方法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非对比增强MR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凤 舒政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7期3487-3491,共5页
外周动脉疾病常见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等,发病率逐年增高。磁共振血管造影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电离辐射的诊断周围动脉疾病的影像检查工具,但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含钆的磁共振对比剂,会导致严重的肾源性... 外周动脉疾病常见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下肢动脉狭窄等,发病率逐年增高。磁共振血管造影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无电离辐射的诊断周围动脉疾病的影像检查工具,但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含钆的磁共振对比剂,会导致严重的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故将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应用于临床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磁共振设备的发展和新序列的开发,非对比增强磁共振动脉成像技术得以迅速发展,成像质量明显提高,多种不同成像机制的非增强扫描序列应用于磁共振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非对比增强 血管成像 下肢动脉
下载PDF
急诊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杨进全 吴宁 +1 位作者 赵军 邢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经导管急诊溶栓治疗的时机、方法、溶栓药物及用量、观测指标等,以期保全肢体、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材料和方法: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8例,就诊距发病时间4~24小时,均为单侧肢体多条动脉栓塞,急诊经导... 目的:探讨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经导管急诊溶栓治疗的时机、方法、溶栓药物及用量、观测指标等,以期保全肢体、缓解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材料和方法: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8例,就诊距发病时间4~24小时,均为单侧肢体多条动脉栓塞,急诊经导管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尿激酶用量为5000~10000U/kg 冲击治疗,并持续滴注。3例留置导管,溶栓前后行 DSA 以判断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溶栓治疗后症状缓解,1~26小时症状全部消失,全部治愈。结论:急诊经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疗效确实,关键是要早期并在严密监护下行大剂量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动脉栓塞 溶栓治疗 急诊 介入疗法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郭瑜林 储继志 +4 位作者 邹旭彤 徐东丽 姚庆姑 蔡红 胡海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92-694,共3页
目的 评价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 彩超检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径、中 内膜层 (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 ,与同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①患者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 <0 .0 1) ... 目的 评价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 彩超检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内径、中 内膜层 (IMT)、粥样斑块及血流频谱 ,与同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①患者组IMT、粥样斑块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 <0 .0 1) ;②患者组下肢动脉明显狭窄段、闭塞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4 .89%和 3 .10 %、1.0 6%和 0 .2 7% ,P <0 .0 1) ,89.2 9%闭塞段位于膝关节以下动脉 ;③有下肢症状组动脉狭窄和闭塞检出率较无症状组高 ;④病程与明显狭窄和闭塞检出率无明确关系。结论 彩超可清楚地显示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IMT和斑块 ,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 彩超诊断 老年人 血管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93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金毕 赖传善 +1 位作者 田敏 张寿熙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 分析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原因、部位、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 93例 98条急性肢体动脉栓塞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2例手术后死亡 ,11例术后仍需截趾或截肢。结论 为防止误诊 ,对疑有肢体动脉栓塞者应施... 目的 分析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原因、部位、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对 93例 98条急性肢体动脉栓塞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2例手术后死亡 ,11例术后仍需截趾或截肢。结论 为防止误诊 ,对疑有肢体动脉栓塞者应施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早期手术取栓可明显减少血栓的蔓延 ,减少肢体坏死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动脉 急性栓塞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超声检查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棣 钱林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110例老年人分为正常组、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双侧下肢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中膜厚度(IMT),IMT>1.2 mm或闭塞者... 目的观察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110例老年人分为正常组、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双侧下肢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中膜厚度(IMT),IMT>1.2 mm或闭塞者为有病变。结果正常组、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下肢动脉病变率分别是28.6%、42.4%和81.4%,差异有显著性。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总的病变率分别是48.2%、47.7%、50.0%、60.0%和48.2%。其中糖尿病组胫前动脉的病变率达到94.4%。糖尿病组有42支胫前动脉闭塞(58.3%)。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对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评价老年人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下肢动脉 超声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四肢动脉病变的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蕾 耿丽娜 +1 位作者 季芳 张雪晶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四肢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四肢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7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60名正常人的四肢动脉进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四肢动脉血管形态,有无斑块...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四肢动脉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四肢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7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和60名正常人的四肢动脉进行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四肢动脉血管形态,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测量舒张期内-中膜厚度(IMT)及其踝/肱动脉的收缩压比值指数(ABI)、趾/肱动脉的收缩压比值指数(TSPI)的改变。结果(1)高尿酸血症患者四肢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平均IMT增厚明显高于对照组,ABI、TSPI比值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四肢动脉的IMT增厚,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增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四肢血管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彩色多普勒 四肢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Histo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in arterial remodeling following New Zealand rabbit auto-extremity artery transplantation
15
作者 Yangyang Zhang Wen Ge +2 位作者 Biao Yuan Xiaohu Zhang Kejiang Cao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7年第6期367-37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morphological change in auto-extremity artery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50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postoperative 1 d, 3 d, 7 d, 14 d, 56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morphological change in auto-extremity artery following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50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postoperative 1 d, 3 d, 7 d, 14 d, 56 d, n = 10). Femoral artery was harvested and end-to-side anastomosed with carotid in order to build the auto-extremity arterial graft animal model. On the postoperative 1^st, 35^nd, 7^th, 14th and 56^th days, grafts for morphometric analysis under the Image analysis system were obtained; and electron microscope was scanned to observe endothelial cells. In addition, Immunostaining of sect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the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of the a -smooth muscle isoform of actin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antibody. Results: Overall patency rate for all conduits was 86%.The intimal hyperplasia was first observed in the 7^th day group, and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 the 56^th day group(183.21 ± 111.74) μ m, P 〈 0.01. Additionally, the luminal narrowed(32.43 ± 18.28)% in the 56^th day group. Smooth muscle cells were the mainly hyperplastic components. The most active proliferation of cells was detected in the 14^th day group, where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gradually deposited in the intima. Conclusion: Moderate intimal hyperplasia occurred in arterial conduits and vascular structure experienced constrictive remodeling after auto-trans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emity artery auto-transplantation artery remodeling rabbit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8
16
作者 凌华威 丁蓓 +3 位作者 管永靖 潘自来 张华 陈克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下肢动脉疾病病人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下肢动脉疾病的形态学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下肢动脉疾病病人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MSCTA)显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下肢动脉疾病的形态学改变,并结合部分病例的血管造影或手术结果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准确性。结果:与DSA相比,MSCTA显示下肢动脉主干狭窄和闭塞的符合率达100%,对2级以上股动脉分支血管病变显示的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50%,灵敏度90%。结论:MSCTA方法具安全、方便、准确、无创等特点,是下肢动脉疾病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诊断 下肢动脉病变 MSCTA
下载PDF
应用256-CT血管造影与多普勒超声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柳治 周静 +1 位作者 刘水澎 张厚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256-CT下肢动脉造影(256-multiple slice CT angiography,256-MSCTA、彩色多普勒超声(doppuler ultra sound,DUS)、)两种方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ies arterial disease,LEAD)的中应用价值。方法 50例DSA确诊2... 目的探讨256-CT下肢动脉造影(256-multiple slice CT angiography,256-MSCTA、彩色多普勒超声(doppuler ultra sound,DUS)、)两种方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ies arterial disease,LEAD)的中应用价值。方法 50例DSA确诊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2周内行256-CTA及DUS检查,分析DLEAD病变特点,各段血管以DSA为金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结果 1.256-CTA与DUS对下肢动脉狭窄总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膝下血管组阳性检出率256-CTA优于D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56-CTA在LEAD的评估中,与DSA对比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均较高。结论256-CTA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和评估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对膝下动脉狭窄诊断优于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病变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发生部位及侧支血管形成的超声表现 被引量:28
18
作者 张步林 朱家安 +2 位作者 胡兵 冯亮 罗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49例糖尿病(DM)下肢动脉闭塞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闭塞的DM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DU常规检测。记录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和侧支动脉分布等声像图表现。结果49例DM患者下肢动脉中有9... 目的回顾分析49例糖尿病(DM)下肢动脉闭塞的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表现,总结其声像图特征。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闭塞的DM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DU常规检测。记录动脉闭塞的部位、范围和侧支动脉分布等声像图表现。结果49例DM患者下肢动脉中有99条动脉闭塞。主要分布于胫前和胫后动脉,其中73%分布在胫前动脉(72/99),18%在胫后动脉(18/99)。99条闭塞动脉中仅8%发生在股-腘动脉(8/99),而92%发生在小腿动脉(91/99)。闭塞动脉的上游或下游均探及侧支动脉。结论DM患者下肢动脉闭塞主要累及小腿动脉,且有广泛的侧支血管形成。CDU能准确地检测出闭塞动脉和侧支血管的部位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下肢动脉 闭塞 糖尿病 侧支血管
下载PDF
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被引量:26
19
作者 唐杰 董宝玮 +3 位作者 徐建宏 梁发启 张国华 张金山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22-24,共3页
回顾性总结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22例,其中18例获得直接诊断依据,即病变段动脉缺乏多普勒血流信号,占81.82%,其结果与DSA检查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肢体动脉闭塞的重要间接征象是病变段... 回顾性总结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22例,其中18例获得直接诊断依据,即病变段动脉缺乏多普勒血流信号,占81.82%,其结果与DSA检查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肢体动脉闭塞的重要间接征象是病变段远侧动脉彩色血流信号减低(颜色变暗),且颜色单一;脉冲多普勒显示为单相低速搏动或连续性血流频谱,即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降低,舒张早期反向血流消失,其检。出率为100%。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性、无并发症等特点,是检查闭塞性动脉疾病的敏感方法,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动脉 动脉闭塞性疾病 超声波诊断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贾梦潇 李强 +6 位作者 何洪波 赵志钢 张和轩 李英莎 孙芳 祝之明 闫振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不同部位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收治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38例(154条患肢),根据下肢动脉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明确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不同部位介入治疗远期再狭窄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收治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38例(154条患肢),根据下肢动脉数字血管造影检查(DSA)明确介入治疗方式,采用下肢动脉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症状改善、踝肱指数(ABI)、趾肱指数(TBI)、再狭窄率等,分别于术后3 d,1、3、6个月、1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功、肾功、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部分患者行CTA或彩超检测下肢血管。结果 138例患者共154条患肢行介入治疗。术后HDL-C、LDL-C、hs-CRP、HbA1c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 3、 6个月、1年ABI及TBI显著高于术前(P<0.05 or P<0.01)。术后1、 3、 6个月、1年总再狭窄率分别为17.6%、17.8%、20%、20.9%。其中,膝上组术后1、 3、 6个月、1年再狭窄率分别为8.3%、7.7%、5.6%、23.1%;膝下组术后1、 3、 6个月、1年再狭窄率分别为37.5%、30%、37.5%、30.8%;混合组术后1、 3、 6个月、1年再狭窄率分别为7.9%、15.0%、14.0%、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TC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危险因素(R=0.356,P=0.026),术前HbA1c是影响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危险因素(R=1.348,P=0.040)。在膝下组中,未狭窄组较再狭窄组术后TC、LDL-C下降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介入治疗使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手术部位不同,再狭窄存在差异,膝下组术后再狭窄率显著高于膝上组和混合组。控制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介入治疗 再狭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