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角抽提油和蚯蚓粉对肉鸡肠道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丁晓 杨在宾 +2 位作者 姜淑贞 任小杰 王小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八角抽提油(八角油)和蚯蚓粉对肉鸡肠道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一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八角油组、蚯蚓粉组和杆菌肽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 本试验旨在研究八角抽提油(八角油)和蚯蚓粉对肉鸡肠道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一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八角油组、蚯蚓粉组和杆菌肽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八角油、100 mg/kg蚯蚓粉和20 mg/kg杆菌肽锌;试验二选用2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12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处理1~4同试验一,处理5为内源组),每个处理12个重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均能显著改善肉鸡21 d小肠各段的相对长度和相对重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八角油和蚯蚓粉均显著提高肉鸡部分肠段的绒毛高度(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显著提高部分肠段绒腺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极显著提高肉鸡氮的表观和真利用率(P<0.001);与对照组和杆菌肽锌组相比,八角油组和蚯蚓粉组肉鸡蛋氨酸的表观和真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01)。由此可见,八角油和蚯蚓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均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肠道发育,提高养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油 蚯蚓粉 杆菌肽锌 肉鸡 肠道发育 养分利用率 氨基酸
下载PDF
液态及超临界CO_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曾健青 张镜澄 《广州化学》 CAS 1997年第2期30-33,共4页
本文用液态及超临界CO_2对八角茴香油进行了萃取研究,在萃取压力为20.0~25.0MPa的条件下,详细地考察了临界温度上下萃取温度和解析温度对出油率和油的表观相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越高和/或解析温度越低出油率越低;用液体... 本文用液态及超临界CO_2对八角茴香油进行了萃取研究,在萃取压力为20.0~25.0MPa的条件下,详细地考察了临界温度上下萃取温度和解析温度对出油率和油的表观相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越高和/或解析温度越低出油率越低;用液体CO_2萃取比用超临界CO_2萃取的出油率要高得多;萃取温度大约在318K以下或解析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时,萃取所得八角茴香油都有明显分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八角茴香油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下载PDF
3种提取方法的八角茴香油对冬枣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蔡铭 郭向阳 孙培龙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64-269,共6页
研究由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八角茴香油对冬枣的保鲜效果,通过将茴香油与1%壳聚糖复合涂膜,定期测量贮藏过程中冬枣的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及果皮强度和果肉硬度等指标的变化,揭示不同茴香油对冬枣保鲜作用。结果表明:3种方法获得... 研究由3种提取方法获得的八角茴香油对冬枣的保鲜效果,通过将茴香油与1%壳聚糖复合涂膜,定期测量贮藏过程中冬枣的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及果皮强度和果肉硬度等指标的变化,揭示不同茴香油对冬枣保鲜作用。结果表明:3种方法获得的八角茴香油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对冬枣的保鲜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微波和超临界的茴香油效果较佳,八角茴香油对冬枣保鲜的最佳浓度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八角茴香油 冬枣 保鲜
原文传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亚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勇 雷衍国 +2 位作者 缪剑华 陈乾平 覃柳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3-806,共4页
目的考察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得率,并分析茴香油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八角茴香油的得率可达到12.53%;... 目的考察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得率,并分析茴香油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八角茴香油的得率可达到12.53%;共从茴香油中检出221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82个化合物,茴香油中7种主要组成成分的含量均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结论采用亚临界CO2流体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得率高、品质好,在生产上推广利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八角茴香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下载PDF
HS-SPME-GC-MS鉴别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丽梅 邱红汉 周涛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2期96-100,共5页
鉴别比较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含量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八角茴香及莽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八角茴香及莽草果实中鉴定了34种和40种挥... 鉴别比较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含量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八角茴香及莽草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分析。分别从八角茴香及莽草果实中鉴定了34种和40种挥发性成分,占各自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4.60%和91.60%,其中八角茴香和莽草果实中挥发性成分中最高的分别为反式茴香脑(73.70%)和莽草毒素(46.78%)。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可以鉴别出八角茴香及莽草果实中的特有挥发性成分,为八角茴香及莽草果实的鉴别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八角茴香 莽草果实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鉴别
下载PDF
热处理八角茴香对猪排骨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颖颖 李三影 +4 位作者 欧芳兰 闫路辉 李可 赵电波 白艳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3,共8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别对八角茴香、猪排骨以及不同热处...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SD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分别对八角茴香、猪排骨以及不同热处理八角茴香(热水加热30 s、热水加热90 s、热油加热30 s)后对猪排骨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GC-MS结果显示:热水加热30 s、热水加热90 s、热油加热30 s分别检出32,24,38种挥发性成分;3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总相对含量最高的分别是萜烯类(31.36%)、酯类(39.85%)、芳香烃类(42.7%)。ROAV结果显示:热水加热30 s、热水加热90 s和热油加热30 s分别有2,4,5种,其中共有的主体挥发性物质为茴香脑、壬醛。与热水加热30 s相比,热水加热90 s增加了反式-2,4-癸二烯醛(870.69)和2-十一烯醛(97.50),总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却减少;热油加热30 s增加了来自八角茴香引入的柠檬烯(1.58)、芳樟醇(1.52)、草蒿脑(1.32),总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也增加。各组的挥发性风味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不同热处理八角茴香对猪排骨挥发性风味成分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热处理 八角茴香 猪排骨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八角精油生产工艺响应面优化及其对火锅底料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马钤 郭川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141,共6页
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为自变量,以八角精油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对超临界CO_(2)萃取八角精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为29.27 MPa,提取温度为37.56℃,萃取时间为3.41 h,... 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_(2)流量为自变量,以八角精油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对超临界CO_(2)萃取八角精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为29.27 MPa,提取温度为37.56℃,萃取时间为3.41 h,CO_(2)流量为13.84 mL/min时,八角精油最大得率为14.46%,试验验证所得实际值为14.1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3%(<5%),同时研究表明八角与其精油复配使用对火锅底料的风味没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萃取 八角精油 响应面 火锅底料 风味
下载PDF
亚临界CO2萃取不同产地八角果实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勇 黄天述 +2 位作者 陈乾平 宋芸娟 缪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B05期17-22,54,共7页
采用亚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广西4个八角主产区八角的挥发油,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以期得到不同产区八角挥发性成分的更真实信息,筛选出最佳原料产地,促进八角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在防城港、玉林、那坡... 采用亚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广西4个八角主产区八角的挥发油,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以期得到不同产区八角挥发性成分的更真实信息,筛选出最佳原料产地,促进八角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结果表明:在防城港、玉林、那坡和金秀所产八角果实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82、70、70和69种化合物,其峰面积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8.96%、91.83%、99.56%和97.77%;4个产区果实挥发性成分均是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总量的94.31%、90.59%、95.32%、97.60%;4个产区八角果实挥发油中反式茴香脑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1.2178%、86.2760%、89.3585%和87.9586%,其中防城港所产八角的挥发油中反式茴香脑的含量最高,八角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CO2萃取 八角 茴香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吉林 申瑞玲 《食品工程》 2006年第4期32-34,共3页
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对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影响;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3因素5水平的实验,初步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CO2的流量为2... 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对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影响;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3因素5水平的实验,初步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55℃,CO2的流量为21kg/h,在此条件下萃取2h,萃取得油率在13.48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工艺条件
下载PDF
工业上超临界CO2生产八角茴香油的方案比较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洋 缪剑华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00-405,共6页
工业生产上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分离和提取八角茴香油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更有优势,通过比较大型超临界装置在超临界恒压、超临界变压、亚临界三种不同条件下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来比较八角油... 工业生产上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分离和提取八角茴香油比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更有优势,通过比较大型超临界装置在超临界恒压、超临界变压、亚临界三种不同条件下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得油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GC-MS)来比较八角油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研究工业上不同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八角茴香油的差异。结果表明:超临界恒压CO2萃取的平均得油率最高,达到14.92%;超临界变压CO2萃取平均得油率为12.7%;亚临界CO2萃取的平均得油率最低,仅有7.49%;三种萃取方法所得八角茴香油的成分和含量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工业生产 八角茴香油 GC-MS分析 方案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