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参与细胞内DNA转录的起始与调控,直接或间接响应信号通路转导。其中,部分转录因子存在细胞核质定位的改变,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发挥不同的功能或活性。目前已发现,Smad,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参与细胞内DNA转录的起始与调控,直接或间接响应信号通路转导。其中,部分转录因子存在细胞核质定位的改变,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发挥不同的功能或活性。目前已发现,Smad,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等转录因子存在细胞核质定位的改变。各转录因子通过不同的核定位信号肽(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受经典或非经典入核转运机制调控,进而影响其功能与活性。转录因子入核转运调控作为信号通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诸多转录因子入核转运机制仍不清楚。同时,部分转录因子被报道受不同的入核转运机制调控,各入核转运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主要针对Smad,ERK,YAP,β-联蛋白,STAT五类转录因子NLS,入核转运机制研究及其对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转录因子入核转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后续其他转录因子入核转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探索Jurkat T细胞中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活性动力学以及基质刚度对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实时观测Jurkat细胞中ER...目的探索Jurkat T细胞中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活性动力学以及基质刚度对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实时观测Jurkat细胞中ERK活性的变化,或细胞处于I型胶原基质胶中检测其影响。结果部分Jurkat细胞中存在ERK活性脉冲现象,频率约为3次/h,FRET振幅变化约为20%。在抗体激活T细胞抗原受体(T-cell receptor,TCR)的条件下,ERK脉冲依然存在,频率和振幅无显著变化。当细胞处于I型胶原水凝胶中,随着胶基质刚度增加,脉冲频率有所下调。结论Jurkat T细胞中存在自发的ERK活性脉冲现象,初步实验显示其频率受基质刚度影响。而该信号波动的生理意义和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索。展开更多
体内细胞周围的基质刚度参与调控细胞的一系列反应,如基因表达、干细胞分化、胞内生化信号活动等。本研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实时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体内细胞周围的基质刚度参与调控细胞的一系列反应,如基因表达、干细胞分化、胞内生化信号活动等。本研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实时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活性变化,研究基质刚度的调控作用。当气道平滑肌(ASM)细胞培养在不同刚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上,ERK活性与刚度呈正相关性;在较软的基质上活性相对较低,其结果没有显著地受到胞内Src激酶和Myosin收缩力信号的影响。根据细胞通过黏着斑接触基质,实验检测发现黏着斑的形态受到刚度的明显影响,培养在玻璃上时呈典型的斑点状和短直线状,在软的凝胶上呈不规则的形状或弯曲的线条状,且有随凝胶刚度下降而不规则比率增加的趋势。结果显示,基质刚度可能通过黏着斑介导的细胞黏附力调节胞内生化信号。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小鼠发生主动脉血管钙化后,机体内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与kappa基因相结合的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gene bindi...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小鼠发生主动脉血管钙化后,机体内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与kappa基因相结合的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gene binding,NF-κB)等变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 对正常小鼠(对照组)与糖尿病小鼠均进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按照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分组治疗后,通过血液检测各组小鼠血糖及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DPP-4浓度变化,通过钙离子试剂盒测定主动脉中钙离子含量,通过Von Kossa钙化染色测定各组小鼠腹主动脉钙化情况,通过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实验测定血管组织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血糖含量、主动脉钙离子含量、DPP-4浓度及血管钙化程度均升高( P <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西格列汀及各抑制剂组小鼠血糖含量、主动脉钙离子含量、DPP-4浓度及血管钙化程度均降低( P <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p-ERK与NF-кB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 P <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西格列汀及各抑制剂组p-ERK与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 P <0.05)。结论 糖尿病小鼠体内DPP-4含量明显增多,从而激活ERK1/2与NF-κB信号通路,促进其主动脉血管发生钙化。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PKC介导的ERK1/2信号通路在臭氧(ozone,O_(3))预处理大鼠肝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O_(3)预处理组、O_(3)预处理+ERK抑制剂组(O_(3)+PD98059组)、O_(3)预处理+PKC抑制剂组(O_(3)+CH...目的探讨PKC介导的ERK1/2信号通路在臭氧(ozone,O_(3))预处理大鼠肝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O_(3)预处理组、O_(3)预处理+ERK抑制剂组(O_(3)+PD98059组)、O_(3)预处理+PKC抑制剂组(O_(3)+CHE组)、缺血再灌注+PKC激活剂组(IR+PMA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肝缺血再灌注手术。O_(3)相关组予O_(3)预处理,调节剂组予相应的调节剂。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水平,进行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加重(P<0.05),肝组织中PKC、ERK1/2的磷酸化和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O_(3)相关组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减轻(P<0.05),肝组织中PKC、ERK1/2的磷酸化和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_(3)预处理组相比,当使用PKC和ERK1/2抑制剂后,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加重(P<0.05),肝组织中PKC、ERK1/2的磷酸化和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O_(3)氧化预处理可通过激活PKC介导的ERK1/2信号通路,使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使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展开更多
化学方法合成是新药研发的一种重要途径。结合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蒽醌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类新的蒽醌类衍生物1-硝基-2-酰基蒽醌-缬氨酸(简称C3),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为了确定蒽醌类衍生物C3对结肠癌HCT116...化学方法合成是新药研发的一种重要途径。结合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蒽醌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类新的蒽醌类衍生物1-硝基-2-酰基蒽醌-缬氨酸(简称C3),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为了确定蒽醌类衍生物C3对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先通过MTT比色法检测C3对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3对这两种结肠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60μg/mL的C3处理HCT116和HT29细胞48 h,细胞活性分别是50.67%和59.77%,达到了半抑制浓度;同时,其细胞形态和细胞核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采用Western印迹和qRT-PCR技术,检测C3对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3降低了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且减弱了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稳定性。最后,用U0126(MEK1/2抑制剂)和C3联合作用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ERCC1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C3通过降低p-ERK1/2的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ERCC1的表达。上述结果证明,C3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1/2)信号通路,降低了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稳定性,使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发生下调,进而抑制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的活性。展开更多
文摘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s)参与细胞内DNA转录的起始与调控,直接或间接响应信号通路转导。其中,部分转录因子存在细胞核质定位的改变,在细胞质与细胞核中发挥不同的功能或活性。目前已发现,Smad,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蛋白(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等转录因子存在细胞核质定位的改变。各转录因子通过不同的核定位信号肽(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受经典或非经典入核转运机制调控,进而影响其功能与活性。转录因子入核转运调控作为信号通路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诸多转录因子入核转运机制仍不清楚。同时,部分转录因子被报道受不同的入核转运机制调控,各入核转运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文主要针对Smad,ERK,YAP,β-联蛋白,STAT五类转录因子NLS,入核转运机制研究及其对信号通路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转录因子入核转运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后续其他转录因子入核转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探索Jurkat T细胞中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活性动力学以及基质刚度对ERK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实时观测Jurkat细胞中ERK活性的变化,或细胞处于I型胶原基质胶中检测其影响。结果部分Jurkat细胞中存在ERK活性脉冲现象,频率约为3次/h,FRET振幅变化约为20%。在抗体激活T细胞抗原受体(T-cell receptor,TCR)的条件下,ERK脉冲依然存在,频率和振幅无显著变化。当细胞处于I型胶原水凝胶中,随着胶基质刚度增加,脉冲频率有所下调。结论Jurkat T细胞中存在自发的ERK活性脉冲现象,初步实验显示其频率受基质刚度影响。而该信号波动的生理意义和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索。
文摘体内细胞周围的基质刚度参与调控细胞的一系列反应,如基因表达、干细胞分化、胞内生化信号活动等。本研究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技术实时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活性变化,研究基质刚度的调控作用。当气道平滑肌(ASM)细胞培养在不同刚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上,ERK活性与刚度呈正相关性;在较软的基质上活性相对较低,其结果没有显著地受到胞内Src激酶和Myosin收缩力信号的影响。根据细胞通过黏着斑接触基质,实验检测发现黏着斑的形态受到刚度的明显影响,培养在玻璃上时呈典型的斑点状和短直线状,在软的凝胶上呈不规则的形状或弯曲的线条状,且有随凝胶刚度下降而不规则比率增加的趋势。结果显示,基质刚度可能通过黏着斑介导的细胞黏附力调节胞内生化信号。
文摘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小鼠发生主动脉血管钙化后,机体内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与kappa基因相结合的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gene binding,NF-κB)等变化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 对正常小鼠(对照组)与糖尿病小鼠均进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按照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分组治疗后,通过血液检测各组小鼠血糖及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DPP-4浓度变化,通过钙离子试剂盒测定主动脉中钙离子含量,通过Von Kossa钙化染色测定各组小鼠腹主动脉钙化情况,通过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实验测定血管组织各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小鼠血糖含量、主动脉钙离子含量、DPP-4浓度及血管钙化程度均升高( P <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西格列汀及各抑制剂组小鼠血糖含量、主动脉钙离子含量、DPP-4浓度及血管钙化程度均降低( P <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p-ERK与NF-кB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 P <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西格列汀及各抑制剂组p-ERK与NF-κB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 P <0.05)。结论 糖尿病小鼠体内DPP-4含量明显增多,从而激活ERK1/2与NF-κB信号通路,促进其主动脉血管发生钙化。
文摘目的探讨PKC介导的ERK1/2信号通路在臭氧(ozone,O_(3))预处理大鼠肝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O_(3)预处理组、O_(3)预处理+ERK抑制剂组(O_(3)+PD98059组)、O_(3)预处理+PKC抑制剂组(O_(3)+CHE组)、缺血再灌注+PKC激活剂组(IR+PMA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肝缺血再灌注手术。O_(3)相关组予O_(3)预处理,调节剂组予相应的调节剂。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水平,进行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的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加重(P<0.05),肝组织中PKC、ERK1/2的磷酸化和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O_(3)相关组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减轻(P<0.05),肝组织中PKC、ERK1/2的磷酸化和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O_(3)预处理组相比,当使用PKC和ERK1/2抑制剂后,肝组织细胞损伤明显加重(P<0.05),肝组织中PKC、ERK1/2的磷酸化和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O_(3)氧化预处理可通过激活PKC介导的ERK1/2信号通路,使HSP70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使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减轻。
文摘化学方法合成是新药研发的一种重要途径。结合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蒽醌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一类新的蒽醌类衍生物1-硝基-2-酰基蒽醌-缬氨酸(简称C3),发现其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为了确定蒽醌类衍生物C3对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首先通过MTT比色法检测C3对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3对这两种结肠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60μg/mL的C3处理HCT116和HT29细胞48 h,细胞活性分别是50.67%和59.77%,达到了半抑制浓度;同时,其细胞形态和细胞核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采用Western印迹和qRT-PCR技术,检测C3对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3降低了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且减弱了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稳定性。最后,用U0126(MEK1/2抑制剂)和C3联合作用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ERCC1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C3通过降低p-ERK1/2的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从而抑制ERCC1的表达。上述结果证明,C3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ERK1/2)信号通路,降低了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稳定性,使ERCC1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表达发生下调,进而抑制结肠癌HCT116和HT29细胞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