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胞外区在哺乳动物细胞HEK293T中的分泌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畅 唐珮 +4 位作者 何阳阳 杜鹏 孙志伟 王双 庞晓斌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2年第5期635-639,共5页
目的:融合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胞外功能区,为制备针对该分子的特异性抗体提供可用的靶标抗原。方法:通过PCR扩增EGFR胞外区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ABhFc中,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EGFR的瞬时分泌表达,纯化获得... 目的:融合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胞外功能区,为制备针对该分子的特异性抗体提供可用的靶标抗原。方法:通过PCR扩增EGFR胞外区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ABhFc中,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EGFR的瞬时分泌表达,纯化获得电泳纯级的分泌蛋白,并通过ELISA、Western印迹、Biacore3000系统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经测序证实扩增得到了正确的EGFR胞外区基因序列,SDS-PAGE初步确认获得了单、双体的EGFR胞外区,ELISA检测证实双体融合蛋白hFc-EGFR可与商业化的EGF特异性结合,Western印迹检测证实单体融合蛋白His-EGFR可与商业化抗体特异性结合;经Biacore3000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系统测定,双体融合蛋白hFc-EGFR与商业化抗体爱必妥的亲和力达0.5 nmol/L。结论:利用哺乳动物细胞HEK293T分泌表达系统获得了结构正确的单、双体2种类型的EGFR胞外区融合蛋白纯品,将用于抗EGFR特异性抗体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胞外区 真核表达 分泌表达 结合活性
下载PDF
人可溶性DC-SIGN的原核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婧 张丽芸 +1 位作者 卢晓 陈政良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01-703,707,共4页
目的构建可溶性DC-SIGN(sDC-SIGN)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不含标签蛋白的sDC-SIGN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含人DC-SIGNcDNA的重组质粒pGM-DC-SIGN扩增DC-SIGN胞外区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7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17b-sDC-SIGN,经酶... 目的构建可溶性DC-SIGN(sDC-SIGN)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不含标签蛋白的sDC-SIGN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含人DC-SIGNcDNA的重组质粒pGM-DC-SIGN扩增DC-SIGN胞外区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7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17b-sDC-SIGN,经酶切图谱和测序鉴定,转入E.coliBL21(DE3)诱导表达蛋白,用抗人DC-SIGN抗体-Sepharose4B亲和层系纯化表达产物,以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结果从重组质粒pGM-DC-SIGN扩增获得1300bp目的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17b-sDC-SIGN,其酶切图谱和序列与预期相符。纯化表达产物sDC-SIGN,鉴定其分子质量为38000,Westernbolt证明其可与抗人DC-SIGN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了能高效表达重组人sDC-SIGN的大肠杆菌菌株和不带任何标签蛋白的sDC-SIGN蛋白,为深入研究sDC-SIGN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IGN 可溶性形式 胞外区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人sCD40L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琳玲 聂红 +5 位作者 王利 尤强 路丽明 沈佰华 张冬青 李宁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克隆人sCD40L基因片段,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技术,从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CD40L胞外区cDNA,并克隆至载体pGEM-T。测序验证后,转至载体PQE31中,并在大肠杆... 目的  克隆人sCD40L基因片段,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用RT-PCR技术,从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CD40L胞外区cDNA,并克隆至载体pGEM-T。测序验证后,转至载体PQE31中,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进行表达,最后通过亲和层析柱得到纯化蛋白。结果纯化所得的产物经Western blot证实,确为人sCD40L蛋白。结论 应用基因重组法构建了人sCD40L基因片段,并在原核细胞内成功地进行了表达,为今后进一步研究CD40L与凋亡、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0L 胞外区 RT-PCR WESTERNBLOT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不同区域嵌合丙型肝炎病毒中和抗原表位病毒样颗粒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舒放 王海峰 +1 位作者 薛飞肖 吕海港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60-663,共4页
目的:串联丙型肝炎病毒(HCV)中和抗原表位嵌合在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不同区域并对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进行比较。方法:选取3种HCV中和抗原表位进行串联,分别嵌合在HBV S基因亲水区和氨基端胞外区,构建两种表达载体pCI-NE m S和pCI-... 目的:串联丙型肝炎病毒(HCV)中和抗原表位嵌合在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不同区域并对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进行比较。方法:选取3种HCV中和抗原表位进行串联,分别嵌合在HBV S基因亲水区和氨基端胞外区,构建两种表达载体pCI-NE m S和pCI-S1E_(m) S2。通过10次重复实验转染人胚胎肾细胞293T(HEK293T细胞)后收集培养上清,经过浓缩、纯化制备VLP-NE_(m) S和VLP-S1E_(m) S2。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种VLP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检测,分析两种VLP含量均值的差异。结果:VLP-S1E_(m) S2的HBsAg均值低于VLP-HBS(P<0.05),而VLP-NE_(m) S与VLP-HB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结论:胞外区嵌合VLP-NE_(m) S与亲水区VLP-S1E_(m) S2浓度结果有区别,胞外区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样颗粒 中和抗原 表达载体 胞外区
下载PDF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SL3261-pcDNA3.1+/flk-1_(n1-4)抗小鼠大肠癌的生长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坚 陈明清 +5 位作者 杨军 王熙才 伍治平 陈艳 王志强 李淼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目的:研究VEGFR2胞外1-4片段(flk-1_(n1-4))抑制肿瘤生长效应.方法:构建DNA疫苗SL3261-pcDNA3.1+/flk- 1_(n1-4),经ig饲服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疫苗组,载体对照组和NaHCO_3对照组.对小鼠进行基因免疫.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VEGF水平及... 目的:研究VEGFR2胞外1-4片段(flk-1_(n1-4))抑制肿瘤生长效应.方法:构建DNA疫苗SL3261-pcDNA3.1+/flk- 1_(n1-4),经ig饲服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疫苗组,载体对照组和NaHCO_3对照组.对小鼠进行基因免疫.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VEGF水平及特异性抗flk-1_(n1-4)-IgG抗体.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小鼠淋巴细胞亚群.DNA疫苗免疫结肠癌荷瘤BALB/c小鼠,测量免疫后荷瘤小鼠肿瘤大小,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免疫小鼠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并产生高水平的抗flk-1_(n1-4)-IgG抗体.免疫后荷瘤小鼠CD4^+T、CD8^+T值维持较高水平,小鼠结肠腺癌皮下肿瘤生长与载体和NaHCO_3对照组相比明显受抑制,疫苗组小鼠肿瘤质量、体积、平均微血管密度与载体和NaHCO_3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3.64±1.34g vs 8.40±0.66g,8.26±0.44g;2.62±0.54mm^3 vs 6.01±0.14mm^3,5.92±0.25 mm^3;2.06±1.02 vs 6.93±2.34.7.34±4.12;P<0.05).疫苗组小鼠中位生存期较两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flk-1_(n1-4)能够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达到抗大肠癌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胞外片段 抗血管生成 结肠癌
下载PDF
HER2蛋白质的胞外区影响乳腺癌细胞的功能
6
作者 方媛媛 汪亚男 +2 位作者 胡龙霞 聂蓉 刘文斌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12-20,共9页
HER2蛋白高表达是部分乳腺癌病人的肿瘤转移的高风险因素之一,针对该蛋白的靶向治疗卓有成效,但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HER2蛋白的致病机理,以便开发更多的靶向药物。使用PCR技术将HER2基因N端的151个核苷酸进... HER2蛋白高表达是部分乳腺癌病人的肿瘤转移的高风险因素之一,针对该蛋白的靶向治疗卓有成效,但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HER2蛋白的致病机理,以便开发更多的靶向药物。使用PCR技术将HER2基因N端的151个核苷酸进行扩增并将可能的糖基化位点进行突变,使用HA标签标记小肽。将重组了HER2基因突变体的核苷酸序列转染乳腺癌细胞SKBR3后,进行生长曲线、细胞黏附及抗药性研究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HER2蛋白的N端突变体抑制乳腺癌细胞的黏附和生长,其中的糖基化位点突变后进一步降低了细胞的黏附和生长能力。通过激活抗凋亡蛋白BAK和抑制促凋亡蛋白BAD、BID和BIM的功能,HER2蛋白的N端小肽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的抗药性。对开发新型的针对HER2蛋白高表达乳腺癌的靶向药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乳腺癌 胞外区 细胞增殖 细胞粘附 耐药性
下载PDF
会阴部皮肤和盆腔内脏的伤害感受性信息在猫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的汇聚(英文)
7
作者 金善学 李继硕 秦秉志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70-574,共5页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躯体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对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接受盆神经内Aδ纤维传入的神经元皆为特异性伤害感受或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它们可被包括会阴...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躯体和内脏的伤害性刺激对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接受盆神经内Aδ纤维传入的神经元皆为特异性伤害感受或广动力范围神经元──它们可被包括会阴部皮肤的躯体感受野的机械性及强电刺激诱发。上述结果提示,Aδ纤维可能在盆腔内脏的伤害感受性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连合核 细胞外记录 Aδ纤维 盆神经 会阴区
下载PDF
重组PAC1-EC1(N)对表达不同PAC1变体的细胞系细胞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李娟 余榕捷 +2 位作者 王静静 黄霖 刘晓飞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2-28,共7页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特异受体PAC1(normal型)N端胞外域[简称PAC1-EC1(N)]具有调控PAC1活性的作用。为研究PAC1-EC1(N)对表达不同PAC1变体的细胞系活性的影响,利用基因...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特异受体PAC1(normal型)N端胞外域[简称PAC1-EC1(N)]具有调控PAC1活性的作用。为研究PAC1-EC1(N)对表达不同PAC1变体的细胞系活性的影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C端带有6个his纯化标签的重组PAC1-EC1(N)。质谱检测、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成功表达和纯化目的蛋白PAC1-EC1(N)。Western blot检测确定兔眼角膜基质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人前列腺癌细胞22RV1中分别表达一个或多个分子量不同的PAC1变体。重组PAC1-EC1(N)作用3株细胞,MTT方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显示:PAC1-EC1(N)有效促进只表达一个小分子PAC1变体的兔眼角膜基质细胞的增殖;但显著抑制只表达一个大分子PAC1变体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活性。对于表达3种大小不一的PAC1变体的人前列腺癌细胞22RV1,PAC1-EC1(N)对细胞的活性具有复杂的调控。显示PAC1-EC1(N)对表达PAC1变体数量不同,类型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的作用,提示了PAC1变体可能具有较复杂的自我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PAC1-EC1(N) 胞外端细胞系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SEMA6C胞外域在293T细胞中的大量表达及其结构特性的研究
9
作者 王一凡 梁艳俊 +2 位作者 赵青 徐筠 李树杰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共7页
Sema6C是semaphorin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发生和发展的生理功能.Sema6C由胞外域、跨膜片段和胞内结构域组成.利用293T细胞表达了Sema6C的胞外域并研究了其结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Sema6C可在293T细胞中大量表达,纯化出... Sema6C是semaphorin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发生和发展的生理功能.Sema6C由胞外域、跨膜片段和胞内结构域组成.利用293T细胞表达了Sema6C的胞外域并研究了其结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Sema6C可在293T细胞中大量表达,纯化出的该蛋白N-糖基化修饰,并具有导致背根神经节(DRG)生长冠萎缩的活性,其EC_(50)约为600 pmol/L.用分子筛层析色谱和不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该蛋白的结构特性,发现该蛋白在糖基化和去糖基化的状态下均具有稳定的结构和单一的分布形态,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90.2和168.8 kDa.此外,分析沉降平衡试验结果表明了该蛋白质形成二聚体.基于以上结果,对Sema6C胞外域的二聚体结构对其致萎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6C 胞外域 N-糖基化 生长冠致萎缩活性 二聚体
下载PDF
猪PD-1胞外区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10
作者 杨媛 朱艳平 +4 位作者 岳锋 孙国鹏 张艳芳 银梅 王选年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59,共5页
为研究PD-1/PD-L1通路在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中的作用,根据猪的PD-1的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其胞外区的引物,从猪PBMC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获得猪PD-1胞外区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PD1,转... 为研究PD-1/PD-L1通路在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中的作用,根据猪的PD-1的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其胞外区的引物,从猪PBMC基因组中通过PCR扩增获得猪PD-1胞外区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PD1,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挑选可疑菌落鉴定正确后转至Rosetta(DE3)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37℃、0.5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获得33ku的PD-1胞外区融合蛋白,能够被其多抗血清、His标签抗体和人PD-1抗体所识别。本研究为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和研究PD-1/PD-L1在猪免疫抑制性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PD-1 胞外区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三黄鸡CD4胞外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1
作者 王成玉 唐秀山 +2 位作者 王磊 廖定为 张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共3页
本研究根据鸡CD4分子胞外区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三黄鸡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了其CD4胞外区基因片段,大小为1 206 bp,将该片段插入pMAL-p2X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TB1感受态细胞后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分子量约为87.5 kD... 本研究根据鸡CD4分子胞外区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技术从三黄鸡的cDNA文库中克隆出了其CD4胞外区基因片段,大小为1 206 bp,将该片段插入pMAL-p2X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TB1感受态细胞后进行诱导表达,获得了分子量约为87.5 kD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经Amylose树脂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鸡CD4胞外区的融合蛋白。利用此蛋白免疫小鼠,制备了高效价的鼠源抗鸡CD4胞外区的抗体,结果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CD4 胞外区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NA蛋白胞外区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7
12
作者 仇书兴 殷星 +5 位作者 苏淑娟 殷俊磊 张家友 刘雪贺 贾坤义 杨晓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5-93,共9页
旨为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安徽株)NA蛋白胞外区片段并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蛋白胞外区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进行密码子优化... 旨为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安徽株)NA蛋白胞外区片段并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蛋白胞外区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合成该蛋白编码基因。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b-tN9(Truncated N9)转化至E.coli BL21(DE3)、E.coli Rosetta和E.coli Arctic Express(DE3),进行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鉴定。选取E.coli BL21(DE3)重组菌进行放大培养、IPTG诱导并对诱导产物进行镍柱纯化、SDS-PAGE分析和质谱鉴定。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特异性及效价。成功表达并纯化目标蛋白,Western blotting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重组蛋白和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上海株),间接ELISA方法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256000。利用原核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并纯化了tN9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旨为深入探索NA蛋白结构及功能、H7N9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和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N9禽流感病毒 生物信息学 NA蛋白胞外区 亲和纯化 多抗
下载PDF
亚热带三种林分土壤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子琛 郭强 +3 位作者 夏允 杨柳明 范跃新 杨玉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1-1508,共8页
本研究依托同质园观测样地,选择次生林(主要树种为米槠)、10年生的米槠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和计量比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次生林相比,米槠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总氮和可溶性有机碳... 本研究依托同质园观测样地,选择次生林(主要树种为米槠)、10年生的米槠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亚热带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和计量比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次生林相比,米槠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总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显著降低42.6%、47.4%和60.9%,杉木人工林显著降低了42.9%、36.7%和61.1%。相比于次生林,米槠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MBN)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磷分别显著降低40.6%、35.5%和45.9%,杉木人工林显著降低了53.7%、56.4%和61.7%。与次生林相比,米槠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变化不显著,但杉木人工林的碳获取酶(β-1,4-葡萄糖苷酶和纤维二糖水解酶)活性显著降低51.2%和59.8%,氮和磷获取酶活性分别显著降低41.0%和29.8%,碳获取酶/氮获取酶以及碳获取酶/磷获取酶分别显著降低11.3%和7.7%。冗余分析表明,MBN和硝态氮是驱动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林分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与次生林相比,营造杉木人工林会刺激植物与微生物的养分竞争,加剧微生物的氮、磷养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胞外酶 亚热带地区 养分限制 土壤微生物
原文传递
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苗宇 侯瑞星 +4 位作者 裴浩 王玉凤 杨克军 徐超 孙淑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07-215,共9页
冷凉区有机物料(秸秆和有机肥)还田黑土胞外酶计量特征是否受年平均温度的影响,目前缺少定量研究和深入分析。根据气候条件,该研究在黑龙江省西部依据纬度特征选取了12个有机物料还田年限大于5 a的定位试验点,基于有机物料还田种类对土... 冷凉区有机物料(秸秆和有机肥)还田黑土胞外酶计量特征是否受年平均温度的影响,目前缺少定量研究和深入分析。根据气候条件,该研究在黑龙江省西部依据纬度特征选取了12个有机物料还田年限大于5 a的定位试验点,基于有机物料还田种类对土壤胞外酶计量学特征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区域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胞外酶C:N:P在1:0.97:0.61~1:1.13:0.71之间,即有机肥还田(M)和秸秆还田(S)处理下土壤微生物整体面临微生物碳和养分(氮)限制。研究发现随年均温度升高,M和S处理的碳获取酶活性降低,而氮获取酶活性增加。此外,年均温度升高还使得M处理磷获取酶活性降低,而S处理磷获取酶活性增加。总体而言,东北冷凉区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微生物能量和养分限制主要受年平均温度直接影响,间接受pH值,土壤C:P等影响。该研究为冷凉区黑土建立合理的碳氮磷施肥模式提供数据支撑,为土壤养分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物料 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比 胞外酶活性 黑土 东北冷凉区
下载PDF
慢性痛与情感障碍共病研究新进展
15
作者 武胜昔 罗层 +1 位作者 李珍珍 刘可欣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341-1346,共6页
慢性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伴发疾病多样,不仅使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无力等,甚至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现象。同时,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又会导致疼痛持续时间的延长和强度的加剧,二者相互调控,交互敏化,形成恶... 慢性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伴发疾病多样,不仅使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无力等,甚至会产生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现象。同时,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又会导致疼痛持续时间的延长和强度的加剧,二者相互调控,交互敏化,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如何缓解疼痛慢性化以及情感障碍共病的发生是神经科学与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聚焦于慢性痛与情感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脑区调控以及分子机制等方向,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通过不同角度对慢性痛伴发情感障碍共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潜在机制进行深入阐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转化作一展望,以期为慢性痛的深入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情感障碍 共病 细胞外基质 脑区调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MicroRNA-133b调节FGFR1-ERK1/2-SOX2信号通路对裸鼠肺癌NCI-H1975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褚翔鹏 万人安 +2 位作者 王鹏 韩浩 陈小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6,共9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33b(miR-133b)对裸鼠肺癌NCI-H1975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性别决定区Y-box蛋白2信号通路(FGFR1-ERK1/2-SOX2)的影响。方法q RT-PCR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肺... 目的探讨microRNA-133b(miR-133b)对裸鼠肺癌NCI-H1975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性别决定区Y-box蛋白2信号通路(FGFR1-ERK1/2-SOX2)的影响。方法q RT-PCR检测人肺成纤维细胞、肺癌细胞株miR-133b表达。miR-133b过表达NCIH1975细胞。将NCI-H1975细胞分为对照组、mimic NC组、miR-133b mimic组、miR-133b mimic+pcDNA3.1组、miR-133b mimic+pcDNA3.1 FGFR1组。CCK-8法检测NCI-H1975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实验观察NCI-H1975细胞侵袭、迁移情况。复制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分组,将裸鼠分为对照组、mimic NC组、miR-133b mimic组、miR-133b mimic+AZD4547组,观察各组裸鼠肿瘤体积与重量,HE染色观察各组裸鼠肿瘤组织变化,TUNEL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裸鼠肿瘤组织Ki-67、Cyclin D1、VEGF-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肿瘤组织FGFR1、p-ERK1/2/ERK1/2、SOX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人肺成纤维细胞HLF-α比较,肺癌细胞株NCI-H1975、A427、NGE-1、A549中miR-133b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其中以NCI-H1975细胞中miR-133b mRNA相对表达量最低。miR-133b mimic组miR-133b 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和mimic NC组升高(P<0.05)。miR-133b可通过负调控FGFR1抑制肺癌NCIH1975细胞增殖和迁移。miR-133b mimic组移植瘤重量较对照组降低、体积缩小,miR-133b mimic+AZD4547组移植瘤重量较miR-133b mimic组降低、体积缩小(P<0.05)。miR-133b mimic组空泡样变性程度较对照组、mimic NC组减轻(P<0.05),miR-133b mimic+AZD4547组空泡样变性程度较miR-133b mimic组减轻(P<0.05)。miR-133b mimic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miR-133b mimic+AZD4547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较miR-133b mimic组升高(P<0.05)。miR-133b mimic组VEGF-A、Cyclin D、Ki-67阳性细胞比例较对照组降低(P<0.05),miR-133b mimic+AZD4547组VEGF-A、Cyclin D、Ki-67阳性细胞比例较miR-133b mimic组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icroRNA-133b 皮下移植瘤 裸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性别决定区Y-box蛋白2
下载PDF
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活动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仝俊 陈素 +1 位作者 刘向明 郝冬梅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观察电磁辐射后海马神经元放电类型及整体电活动的改变,探讨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CA1区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玻璃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和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神经元放电。实验使用辐射频率900 MHz,功率10 W/m2的电磁波... 目的:观察电磁辐射后海马神经元放电类型及整体电活动的改变,探讨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CA1区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玻璃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和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大鼠神经元放电。实验使用辐射频率900 MHz,功率10 W/m2的电磁波。在玻璃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中,分别辐照大鼠10,20,30,40,50和60min 6个时点,每个时点重复10次,间隔1 h,比较辐射前后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实验最后切片观察自发放电类型的改变。在多导生理记录仪实验中,对辐射组大鼠行每周5 d,每天持续6 h,重复十周辐照,通过植入电极对对照与辐射组大鼠在进食时记忆产生的脑电变化进行多次监测,观察海马CA1区峰电位数、最大幅值变化,并取若干电磁辐射后采样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电磁辐射具有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频率的作用。电磁辐射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但幅度变化不明显。②电磁辐射可改变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类型,使爆发式放电明显增多。③辐射组在5 min内峰电位总个数明显减少,最大幅值降低。④对电磁辐射后采样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辐射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电磁辐射后神经元之间是一种趋于抑制性的连接。结论:电磁辐射可能引起传递突触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使海马CA1区神经元放电整体特征和放电类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记录 电磁辐射 玻璃电极 多导 海马CA1
下载PDF
重组表达人乙酰胆碱受体α1亚基胞外域蛋白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辰婧 徐江 李柱一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获得大量正确折叠的重组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α1亚基N末端胞外域(ECD)蛋白。方法用RT-PCR方法从TE671细胞中扩增出AChRα1亚基全序列,在此基础上再扩增出ECD基因序列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6b。以构建的新载体转化E.coliBL21... 目的获得大量正确折叠的重组人乙酰胆碱受体(AChR)α1亚基N末端胞外域(ECD)蛋白。方法用RT-PCR方法从TE671细胞中扩增出AChRα1亚基全序列,在此基础上再扩增出ECD基因序列并将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6b。以构建的新载体转化E.coliBL21(DE3)pLysS,培养物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通过SDS-PAGE比较诱导前后蛋白表达情况。重组蛋白以Ni2+亲和层析纯化。蛋白透析复性后,以ELISA法检测活性。结果PCR产物大小为650 bp,与预计相符;所构建质粒经测序证实ECD核苷酸序列正确,并正确插入载体pET16b。诱导所产生的大量包涵体蛋白经复性后正确折叠且具活性。结论可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大量正确折叠的可溶性重组人肌肉AChRα1亚基ECD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受体 N-末端胞外域 主要免疫原区 mAb35
下载PDF
重组VE-cad-Fc融合蛋白仿生构建细胞外基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风移 于美华 +4 位作者 赵伟 毛宏理 姜楠 徐建斌 杨军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3,共6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设计和构建了一种仿生的双功能仿生细胞外基质蛋白.其基本策略是将人血管内皮钙粘素胞外区(VE-cad)和免疫球蛋白(IgG1)Fc段进行基因融合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FreeStyle293真核蛋白表达系统制备融合蛋白VE-cad-Fc,利...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设计和构建了一种仿生的双功能仿生细胞外基质蛋白.其基本策略是将人血管内皮钙粘素胞外区(VE-cad)和免疫球蛋白(IgG1)Fc段进行基因融合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FreeStyle293真核蛋白表达系统制备融合蛋白VE-cad-Fc,利用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并观察了该VE-cad-Fc融合蛋白基质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粘附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VE-cad胞外段基因,并与Fc段重组形成VE-cad-Fc融合基因.在转染24h后,利用兔抗人VE钙粘素胞外区抗体验明该融合蛋白的免疫抗原性,其分子质量约为90.3KD,进一步的结果证明VE-cad-Fc融合蛋白是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优化该制备体系最佳表达时间为72h.细胞试验表明,VE-cad-Fc融合蛋白可显著促进HUVECs的粘附和生长.这种工程化的多功能融合蛋白基质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细胞外基质 融合蛋白 VE-钙粘素 免疫球蛋白Fc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KCNE1胞外N段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小青 郭瑞娜 +4 位作者 李晓丽 周爱玲 贺彬婵 郑雅 胡仲林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研究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IKs通道的调节亚基KCNE1胞外肽段(氨基端肽段,简称N段)的功能,探究胞外N段在KCNE1调控IKs通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KCNE1的N段缺失突变体;利用Western Blot方法了解突变体的蛋白表达情... 目的:研究电压依赖性钾离子通道-IKs通道的调节亚基KCNE1胞外肽段(氨基端肽段,简称N段)的功能,探究胞外N段在KCNE1调控IKs通道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制备KCNE1的N段缺失突变体;利用Western Blot方法了解突变体的蛋白表达情况;以细胞免疫染色方法观察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情况;以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检测突变体(与KCNQ1共表达)的通道电流特征。结果:成功构建KCNE1胞外N段缺失的突变体KCNE1-ΔN,突变体体外表达正常;与野生型相比:KCNE1-ΔN在细胞内的分布出现蛋白集聚现象;通道的电流密度减小,激活电压相比较出现了明显的左移,即通道的激活速率变快。结论:KCNE1的N段对其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对蛋白的转运起重要作用;N段参与了KCNE1对通道电流大小的调节,以及对通道激活特征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NE1 胞外氨基端肽段 IKs通道 缺失突变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