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和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秋英 黄巧敏 +1 位作者 刘晓凤 迟新丽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9-665,共7页
为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和性别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对1284名初一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家庭功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 为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早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韧性和性别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采用家庭功能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量表对1284名初一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家庭功能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2)心理韧性在家庭功能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家庭功能可以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3)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中介过程的前半条路径和直接路径受到性别调节,具体而言,相比于男生,在女生群体中,家庭功能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更大;相比于女生,在男生群体中,家庭功能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功能 外化问题行为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延迟折扣及其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萌萌 张良 +2 位作者 纪林芹 张文新 张粤萍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4-891,共8页
延迟折扣指由于发生时间上的延迟,未来结果的当前价值低于其实际价值或控制当前行为效力下降的心理现象。本文在介绍了延迟折扣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与指标的基础上,综述了延迟折扣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青少... 延迟折扣指由于发生时间上的延迟,未来结果的当前价值低于其实际价值或控制当前行为效力下降的心理现象。本文在介绍了延迟折扣的概念及测量方法与指标的基础上,综述了延迟折扣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青少年酗酒者、烟瘾者及网络成瘾者的延迟折扣率高于非成瘾者,而延迟折扣与青少年外化问题之间的关系尚无一致性结论,最后指出了延迟折扣及其与青少年物质滥用与成瘾、外化问题间关系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折扣 青少年 物质滥用与成瘾 外化问题
下载PDF
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对男性青少年儿童期虐待与外化性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4
3
作者 明庆森 姚树桥 +1 位作者 张芸 陈海燕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0-683,共4页
目的 探讨男性青少年的儿童期虐待与外化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单胺氧化酶A (MAOA)基因启动子区域可变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352名汉族男性中学生,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青少年自... 目的 探讨男性青少年的儿童期虐待与外化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单胺氧化酶A (MAOA)基因启动子区域可变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352名汉族男性中学生,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青少年自我报告表(CBCL-YSR)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对其进行测评,并鉴定其MAOA基因型.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检验调节效应.结果 (1)MAOA 基因高活性与低活性两型被试在年龄[ (15.82±1.52)岁,(15.94±1.62)岁]、外化性行为[(15.13±10.14)分,(14.33±9.70)分]、虐待总分[(52.59±10.46)分,(51.39 ±7.56)分]、情感虐待[(7.63±3.31)分,(7.11±2.68)分]、躯体虐待[(6.40±2.82)分,(6.12±2.05)分]、性虐待[(6.42±3.24)分,(5.94±1.72)分]、情感忽视[(13.44±5.12)分,(13.16 ±4.83)分]及躯体忽视得分[(10.27±2.64)分,(10.44±2.53)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89~0.678,P>0.05).(2)除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外,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对外化性行为均有显著预测作用(Sβ=0.141 ~0.347,P<0.01).(3)MAOA基因不能直接影响外化性行为(Sβ=-0.023,P>0.05);MAOA基因与情感虐待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Sβ=-0.148,P<0.01),与躯体虐待、性虐待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Sβ=- 0.067,-0.005,P >0.05).结论 MAOA基因多态性在男性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外化性行为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性行为 单胺氧化酶A基因 儿童期虐待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父母教养与外化行为关系的行为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侯金芹 李新影 +1 位作者 杨小冬 陈祉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6期742-744,795,共4页
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父母教养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的解释率大约为20~50%。一方面,具有不同遗传特征的个体可能会激发不同的父母教养,进而影响外化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某些特定的遗传特征在不良的教养环境中对外化行为的易感性较高... 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父母教养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的解释率大约为20~50%。一方面,具有不同遗传特征的个体可能会激发不同的父母教养,进而影响外化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某些特定的遗传特征在不良的教养环境中对外化行为的易感性较高。同时,关于特定基因与父母教养环境的交互作用也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 外化行为 遗传 环境
原文传递
有受虐经历的广泛焦虑障碍患儿的行为及自我意识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管冰清 邓云龙 罗学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3期334-336,316,共4页
目的:调查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儿的心理虐待及忽视现状,探讨遭受心理虐待、忽视的GAD患儿行为及自我意识的特点。方法:在湖南省六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中抽取9 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对照组及符合诊断标准的GA... 目的:调查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儿的心理虐待及忽视现状,探讨遭受心理虐待、忽视的GAD患儿行为及自我意识的特点。方法:在湖南省六个地区5~17岁中小学生中抽取9 495名儿童,采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由对照组及符合诊断标准的GAD组儿童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两组家长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最后收集资料完整共409人(对照组206人,GAD非受虐组99人,GAD受虐组104人)。结果:GAD组受虐阳性率、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六个维度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GAD受虐组儿童的内化性行为、外化性行为得分高于GAD非受虐组(P=0.000),自我意识总分及行为、焦虑、合群、幸福等四个因子分比GAD非受虐组低(P=0.000)。结论:心理虐待及忽视在GAD患儿中更普遍、更严重;当心理虐待、忽视与GAD同时存在时,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更严重,自我意识水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障碍 心理虐待 忽视 内化性行为 外化性行为 自我意识
原文传递
白血病患儿内化与外化行为问题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姬广军 王梦佳 +2 位作者 王秋菲 张凯迪 张瑞星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331-1335,共5页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儿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市3所医院小儿血液肿瘤内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21例白血病患儿及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处...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儿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市3所医院小儿血液肿瘤内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21例白血病患儿及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长处与困难问卷(父母版)、心理适应量表、Zarit护理负担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白血病患儿内化和外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121例白血病患儿中,男72例,女49例;年龄(7.16±3.81)岁。其内化行为问题得分为(6.12±3.13)分,外化行为问题得分为(5.49±2.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护理负担(β=0.412,P<0.001)、家庭支持(β=-0.242,P=0.003)和家庭人均月收入(β=-0.167,P=0.036)是白血病患儿内化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护理负担(β=0.360,P<0.001)、社交能力(β=-0.223,P=0.008)和照顾者年龄(β=-0.176,P=0.035)是白血病患儿外化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论白血病患儿的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较严重,照顾者护理负担、家庭支持和社交能力对患儿不良情绪行为问题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儿童 内化行为 外化行为 护理负担
原文传递
群集化儿童问题行为核查表的中文版修订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光辉 徐夫真 +1 位作者 李景 张文新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219-225,共7页
将Frick等人的群集化儿童问题行为核查表(the clustering child behaviors checklist,CCBCL)修订为中文版自我报告问卷、教师评定问卷和同伴评定问卷。以529名初一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修订。结果发现:Frick等人提出的外化问题行为框架适... 将Frick等人的群集化儿童问题行为核查表(the clustering child behaviors checklist,CCBCL)修订为中文版自我报告问卷、教师评定问卷和同伴评定问卷。以529名初一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修订。结果发现:Frick等人提出的外化问题行为框架适合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探索性因子分析证明中文版问卷的因子结构与原文卷一致;自我报告、教师评定和同伴评定版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系数和重测信度系数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且自我报告版问卷中财物损害的各信度系数较低;自我报告结果与同伴拒绝的相关不显著,而教师评定和同伴评定的结果均与同伴拒绝相关显著;同伴评定问卷的各信度系数及通过其获得的测量结果与同伴拒绝的相关性均高于其它两种问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问题行为 中文版 多主体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Differential Impact of an Executive-Function and a Social Cognition Training on Preschoolers with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8
作者 Marine Houssa Alexandra Volckaert +1 位作者 Nathalie Nader-Grosbois Marie-Pascale Noel 《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7年第12期598-620,共23页
In preschooler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are a primary cause of consultation. It is known that externalizing behavior (EB) could result from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Individual risk factors i... In preschooler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oblems are a primary cause of consultation. It is known that externalizing behavior (EB) could result from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Individual risk factors included notably social cognition (SC) and executive functions (EF). A high level of EB has usually been related to dysfunction in SC and to poor skills in EF. The aim of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impact of two very targeted child-oriented trainings in the increasing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decreasing of EB in preschoolers. One training targeted SC abilities while the second one targeted EF capacities. These two trainings were compared on 48 preschoolers presenting clinically relevant levels of EB. The comparison of those results highlighted how each training could help preschoolers with EB in their behavior, emotion regulat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comparison to a waiting-list control-group, the two trainings were effective in decreasing EB and differentiated impacts of the two trainings were obtained o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rofiles of social competence and emotion regulation. Results are discussed for their research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ernalizing behavior PRESCHOOLERS Social Cognition Executive Functions TRAINING Emotion Regulation
下载PDF
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菁菁 窦凯 聂衍刚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探究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对广州市1195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父/母子依恋... 目的:探究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倾向问卷对广州市1195名中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父/母子依恋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②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均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③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在父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母子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间均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亲子依恋不仅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还通过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依恋 外化问题行为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原文传递
班级同学关系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自尊和亲子亲合的作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永欣 周宗奎 +1 位作者 丁倩 魏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2-741,共10页
采用问卷法对169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自尊在班级同学关系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过程是否受到亲子亲合(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的调节。结果发现:(1)控制性别和年龄之后,班级同学关系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 采用问卷法对169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自尊在班级同学关系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过程是否受到亲子亲合(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的调节。结果发现:(1)控制性别和年龄之后,班级同学关系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班级同学关系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预测外化问题行为;(3)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均在班级同学关系与自尊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4)父子亲合而非母子亲合能够调节班级同学关系对外化问题行为的直接影响。总之,班级同学关系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且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进一步对该过程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同学关系 外化问题行为 自尊 亲子亲合
原文传递
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之关系:班级氛围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丹 宗利娟 刘俊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5-1025,共11页
采用调查法,随机选取上海市3所普通中小学四、六、八、十年级的755名学生为被试,探讨班级氛围在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男生的外化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女生,其感知的班级氛围显著低于女... 采用调查法,随机选取上海市3所普通中小学四、六、八、十年级的755名学生为被试,探讨班级氛围在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男生的外化行为问题显著高于女生,其感知的班级氛围显著低于女生。而男、女生集体道德情绪与集体责任行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学生感知的班级氛围随年龄的增长先下降再上升,八年级时最低;集体道德情绪和集体责任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小学生(四、六年级)的集体道德情绪和集体责任行为得分均比中学生(八、十年级)高,高一(十年级)学生的得分处于最低水平;(3)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的关系受班级氛围的调节。与消极的班级氛围相比,积极的班级氛围能够弱化外化行为问题与集体道德情绪、集体责任行为的负向关联。结果揭示了积极的班级氛围对外化行为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这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行为问题 班级氛围 集体道德情绪 集体责任行为
下载PDF
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青春发育时相与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生笑笑 李静雅 +1 位作者 牛骅 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9-1204,1209,共7页
目的:考察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青春发育时相与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青春期发育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量表对632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测查。结果:①母亲心理攻击和体罚可以显... 目的:考察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青春发育时相与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青春期发育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量表对632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测查。结果:①母亲心理攻击和体罚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男生外化问题行为,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女生外化问题行为;②青春发育时相在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起调节作用,并且这一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青春发育时相在母亲心理攻击与男生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起缓冲作用,在父亲和母亲体罚与男生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起加剧作用,而在父母严厉管教与女生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父母严厉管教这一压力性事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受青少年青春发育调节,这一调节作用模式还因青少年性别和父母严厉管教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攻击 体罚 外化问题行为 青春发育时相 性别
原文传递
同伴接纳与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自尊和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春妹 丁一鸣 +1 位作者 陈雪 周长新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2,共8页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接纳 外化问题行为 物质主义 自尊 流动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0
14
作者 岳永华 张光珍 +2 位作者 陈会昌 梁宗保 陈欣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8-320,3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恋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对178名儿童进行追踪,在儿童2岁时,进行实验室观察,对录像进行编码将儿童划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在儿童2岁、4岁和7岁时让母亲填写《儿童行为核查表》。结果发现:安全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 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恋与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对178名儿童进行追踪,在儿童2岁时,进行实验室观察,对录像进行编码将儿童划分为四种依恋类型;在儿童2岁、4岁和7岁时让母亲填写《儿童行为核查表》。结果发现:安全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上都要显著低于不安全儿童;回避型儿童在外显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矛盾型儿童在内隐问题行为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儿童;混乱型儿童在内隐和外显问题行为上得分都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类型 内隐问题行为 外显问题行为
下载PDF
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光珍 梁宗保 +1 位作者 陈会昌 张萍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了儿童2岁、4岁、7岁、11岁时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儿童的问题行为2岁时最多,此后开始下降,11岁时问题行为最少。... 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考察了儿童2岁、4岁、7岁、11岁时内隐问题行为和外显问题行为的稳定性和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年龄阶段,父母报告的问题行为都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儿童的问题行为2岁时最多,此后开始下降,11岁时问题行为最少。儿童的问题行为具有中等程度的连续性,2岁、4岁、7岁、11岁的问题行为之间的相关均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问题行为 外显问题行为 相对稳定性 绝对稳定性
下载PDF
父母心理控制、自主支持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控制动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陈云祥 李若璇 刘翔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986,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探索青少年主观感知到的父母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控制动机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问卷、动机结构问卷以及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等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向... 目的:本研究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探索青少年主观感知到的父母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控制动机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问卷、动机结构问卷以及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等测量工具,以班级为单位向随机选取的北京市六所高中发放问卷,有效被试1726人。结果:(1)青少年感知到的父母心理控制与控制动机、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感知到的父母自主支持与控制动机、外化问题行为均呈显著负相关。(2)控制动机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在父母自主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通过改变青少年的控制动机水平,进而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控制 自主支持 控制动机 外化问题行为
原文传递
青少年同伴依恋与外化问题行为: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彭小燕 窦凯 +2 位作者 梁钰炫 方浩帆 聂衍刚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检验自尊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IPPA)、自尊量表(SES)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SRESE)、外化行为问题量表(EPBS)对11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 目的:探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并检验自尊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二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同伴依恋量表(IPPA)、自尊量表(SES)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SRESE)、外化行为问题量表(EPBS)对11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青少年EPBS得分与IPPA、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2,-0.25,-0.25;P<0.001);IPPA得分与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4,0.40;P<0.001);SES和SRES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01);自尊(效应值=-0.06;95%CI=[-0.09,-0.029])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效应值=-0.03;95%CI=[-0.065,-0.009])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均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同伴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0.02;95%CI=[-0.042,-0.006])。结论:安全的同伴依恋可缓解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这一效应可通过自尊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间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依恋 自尊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外化问题行为
下载PDF
学前儿童执行功能与同伴关系:外化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刘新蕊 邢晓沛 张轶男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6-550,527,共6页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对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的影响及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季对315名幼儿进行测查,2015年采用EF Touch程序测量儿童执行功能;2016年采用长处与困难量表(SDQ)测...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执行功能对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的影响及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春季对315名幼儿进行测查,2015年采用EF Touch程序测量儿童执行功能;2016年采用长处与困难量表(SDQ)测查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并用同伴提名法测量同伴关系质量。结果:(1)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注意转移与一年后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0.24、-0.18,Ps<0.01),与一年后儿童的同伴拒绝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0.18、-0.18,Ps<0.01),与同伴接纳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9、0.18、0.15,Ps<0.01);(2)抑制控制能显著地直接影响或通过儿童外化问题行为间接影响一年后儿童的同伴拒绝;(3)虽然工作记忆不能显著预测一年后的同伴拒绝,但它能通过外化问题行为间接影响儿童同伴拒绝。结论:儿童外化问题行为在执行功能特别是抑制控制成分与同伴拒绝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功能 同伴接纳 同伴拒绝 外化问题 学前儿童
原文传递
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9
作者 廖友国 王峥 +2 位作者 陈建文 张妍 张本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7-300,305,共5页
目的:考察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以及各类别在人口学等因素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数据,对9253名初中生在外化问题行为问卷上的测评结果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1)初中生... 目的:考察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潜在类别以及各类别在人口学等因素上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CEPS)数据,对9253名初中生在外化问题行为问卷上的测评结果进行潜在类别分析。结果:(1)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存在3种类别,分别为高发组(12%)、低发组(30%)与普通组(58%)。(2)以外化问题行为低发组为参照,高发组与普通组中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寄宿以及同伴存在外化问题行为的学生占比更大(OR=1.47~21.69),男生在高发组(OR=4.69)所占比例更大,留守学生在高发组(OR=0.26)与普通组(OR=0.68)所占比例更小。结论: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潜在类别与性别、独生与否、家庭经济条件、是否寄宿或留守、同伴有无外化问题行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化问题行为 潜在类别分析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兼论自尊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锋菊 罗旭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基于M镇34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74名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普遍较差、自尊水平较低、问题行为较多,单留守儿童家庭中成员... 基于M镇34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74名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普遍较差、自尊水平较低、问题行为较多,单留守儿童家庭中成员的角色模糊、沟通状况较差;家庭功能各维度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行为控制维度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此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功能 问题行为 自尊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