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作用探讨 被引量:40
1
作者 陈苹 魏爱生 +2 位作者 王甫能 劳美玲 吕丽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8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0例)、乙组(60例)、丙组(59例)、丁组(59例)。...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238例经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60例)、乙组(60例)、丙组(59例)、丁组(59例)。甲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乙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丙组给予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中药熏洗、穴位贴敷、针刺、离子导入)治疗,丁组给予西医常规+黄芪桂枝五物汤+中医外治法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并对比临床疗效,且观察治疗安全性。结果4组治疗后中医主症及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主症及次症积分<乙组、丙组<甲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均大于治疗前,丁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SNCV、MNCV>乙组、丙组>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总有效率与乙组、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乙组总有效率与丙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乙组、丙组(P<0.01);4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患者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中医外治法,可明显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中医外治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气虚血瘀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意侗 谢秋芳 +4 位作者 梁晖 解纪惠 王冠军 魏鹏洲 李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6期45-48,共4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炎,可以导致老年人疼痛、关节畸形。随着人口老龄化,KO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中医外治法治疗KOA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计算机广泛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炎,可以导致老年人疼痛、关节畸形。随着人口老龄化,KOA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中医外治法治疗KOA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通过计算机广泛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并检索国内近5年来有关KOA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文献,以了解中医外治法治疗KOA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外治法 针灸 推拿手法 外用中药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王省博 卢子杰 苏昀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论述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及相关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坐浴、中药穴位敷贴、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治疗、尿道灌注等疗法,认为由于前列腺特殊的解剖位置,中医外治法既操作简便又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便于药物的吸收,具有辨证... 论述了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及相关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坐浴、中药穴位敷贴、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治疗、尿道灌注等疗法,认为由于前列腺特殊的解剖位置,中医外治法既操作简便又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便于药物的吸收,具有辨证论治灵活、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小、无耐药性及抗药性、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慢性前列腺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内外合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0
4
作者 梁可云 符子艺 +5 位作者 李娜 戴勇 段晨霞 李培勇 陈嘉平 老昌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86-169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联合益肺养阴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CVA患儿共93例,对照组31例予辅舒酮吸入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1组30例在以上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首周加予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其后则单... 目的:观察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联合益肺养阴胶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CVA患儿共93例,对照组31例予辅舒酮吸入及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治疗1组30例在以上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首周加予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其后则单纯以口服益肺养阴胶囊治疗。治疗2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首周予加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其后在对照组缓解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益肺养阴胶囊口服。总疗程3月。结果:治疗首周后,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组(治疗1组与治疗2组)在咳嗽单症状评分及症状总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咽痒及痰量症状评分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治疗2组在咳嗽、咽痒及总症状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咳嗽单症状及症状总评分上均显著优于治疗1组(P<0.01)。两治疗组比较,治疗2组在咳嗽、咽痒及总症状评分方面均优于治疗1组(P<0.01)。比较中医证候疗效时发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治疗1组为76.7%,治疗2组为93.6%,治疗2组要高于其余两组,但尚未构成统计学差异;治疗1组与对照组两者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控显率方面,对照组、治疗1组及治疗2组分别为61.3%、60.0%及84.4%,治疗2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则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后的三组患者血清IgE及Fe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2组治疗后FeNO优于治疗1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IgE、FeNO较治疗1组下降更显著(P<0.01)。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方案规定的治疗剂量和疗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直流电离子导入能更迅速有效地缓解CVA患儿的症状。益肺养阴胶囊治疗小儿CVA的疗效确切,当与西医常规联用时具有更高的控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肺脾两虚 中医内外合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胰腺炎防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武 刘宝清 +3 位作者 杨成城 张少辉 余文 门斯烨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方面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主要包括针灸、灌肠、外敷、离子导入、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外... 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方面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主要包括针灸、灌肠、外敷、离子导入、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操作简单易行,毒副作用小,能有效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改善相关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在预防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方面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医外治法 预防 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药外用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述评 被引量:22
6
作者 马永剑 徐晨光 姜玥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967-971,共5页
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以下优势:(1)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因素的干扰和灭活;(2)可缩小个体间及个体内各次用药之间的差异;(3)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4)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 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以下优势:(1)可绕过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因素的干扰和灭活;(2)可缩小个体间及个体内各次用药之间的差异;(3)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4)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给药次数和总剂量;(5)不良反应少,用药量少,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6)可起到穴位刺激和药物局部吸收的双重作用,为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提供治疗途径。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所选用的贴敷药物多以大黄为主药,或以行气药为主,或配以养阴润燥方药;穴位贴敷以腹部任脉及足阳明胃经穴位为多,如神阙、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灌肠药以承气汤加减和增液承气汤加减应用较多,且在灌肠药物的温度、速度方面,多主张缓慢、寒温适宜。中药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有着局部辨病论治的优势,但临床应用时应从整体角度出发,依据患者病情结合其他疗法,以取长补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 中药外治法 中药贴敷 中药灌肠 中药足浴 中药耳穴埋豆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及思考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曼 刘传波 +3 位作者 卫月 吕秀玮 王静 胡凯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44-6247,共4页
中医治疗癌痛既可提高西药止痛效果,又能抵抗其不良反应。通过概述中医外治法包括外敷、洗浴、灌肠、针灸等联合止痛药或两种及以上外治法联合在癌痛中的应用,总结其优势;并提出对于中医外治法的一些思考,譬如重视不同外治法的联合以达... 中医治疗癌痛既可提高西药止痛效果,又能抵抗其不良反应。通过概述中医外治法包括外敷、洗浴、灌肠、针灸等联合止痛药或两种及以上外治法联合在癌痛中的应用,总结其优势;并提出对于中医外治法的一些思考,譬如重视不同外治法的联合以达到"相须""相使"的效果、重视对癌痛寒热性质及药物寒热属性的把握以免加重病情、重视芳香类药物的使用以更好地发挥中药作用、充分利用人体孔窍和穴位从而增强外用中药止痛效果等,以使中医外治得到更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 癌性疼痛 肠梗阻 有效性 针灸
原文传递
拔毒生肌散治疗糖尿病足病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8
作者 郭兴蕊 胡爱飞 何春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376-1379,共4页
目的:观察拔毒生肌散在临床中对于糖尿病性足病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9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周围血管病防治中心一病区收治的糖尿病性足病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2组均在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 目的:观察拔毒生肌散在临床中对于糖尿病性足病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9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周围血管病防治中心一病区收治的糖尿病性足病溃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2组均在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内治基础上,外治统一使用碘伏、3%过氧化氢(双氧水)消毒液、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常规消毒。对照组常规外科消毒后给予敷料包扎固定。观察组常规外科消毒后拔毒生肌散外用。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总积分比较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拔毒生肌散在糖尿病性足病溃疡的治疗中有明显优势,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周期。具有作用快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运用方便,便于直接观察,随时掌握等优点。在治疗糖尿病足病溃疡有着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毒生肌散 中医外治法 散剂 糖尿病足病溃疡 祛腐生肌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爽 陈智慧 +1 位作者 刘彤 张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04-206,共3页
失眠是指以睡眠时间不足或者质量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症状,临床疾病多伴发失眠,而长期失眠易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及预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本病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且颇见成效。... 失眠是指以睡眠时间不足或者质量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症状,临床疾病多伴发失眠,而长期失眠易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及预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本病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且颇见成效。文章旨在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及中医外治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海强 贝光明 韦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11-1813,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心理压力的加重,其发病率日渐增多。迄今为止,GERD的病理生理学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中医外治在此领域有所发展,就近年来有关GERD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近... 胃食管反流病(GERD)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心理压力的加重,其发病率日渐增多。迄今为止,GERD的病理生理学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中医外治在此领域有所发展,就近年来有关GERD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近况作一总结,并对中医外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病理生理 中医外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相关感受器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响响 刘世敏 +2 位作者 李艺 孙小淳 王成硕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33-6235,共3页
皮部与感受器可被用来从中、西医的不同角度阐释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文章收集、分析关联不同中医外治法(含针刺、推拿、砭法、罐法、灸法)与相关感受器(包括痛觉、机械、温度感受器)的文献后发现,针刺、推拿激活的感受器较多,砭法、... 皮部与感受器可被用来从中、西医的不同角度阐释中医外治法的作用机制。文章收集、分析关联不同中医外治法(含针刺、推拿、砭法、罐法、灸法)与相关感受器(包括痛觉、机械、温度感受器)的文献后发现,针刺、推拿激活的感受器较多,砭法、罐法次之,灸法最少。此外,中医外治法的起效与感受器有关,不同疗法激活的感受器亦不同。上述结论可为初步揭示经络学说之皮部的部分科学内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皮部 感受器 作用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外治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闽 徐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830-832,共3页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一种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的慢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8.4%。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导致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在治疗CP上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尤其是中医外...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一种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的慢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8.4%。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导致临床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药在治疗CP上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尤其是中医外治疗法具有避免内服药引起的肝脏的首过效应和不良反应,且渗透吸收快,起效迅速,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的优点,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许多学者在临床试验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有效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医外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庞英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817-819,823,共4页
目的:对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5年关于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疗安全的特点,目前较为公认的方法有:中药浴足法、药枕法、针灸法、穴... 目的:对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5年关于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的文献报告,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疗安全的特点,目前较为公认的方法有:中药浴足法、药枕法、针灸法、穴位敷贴法、穴位埋线法、耳尖放血疗法、耳穴贴压疗法、推拿法、刮痧、综合疗法等。结论:中医外治治疗高血压是体弱多病不宜多服降压药、久服耐药及不愿服药的患者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医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干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结局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康丽萍 杨云英 +3 位作者 崔晓演 卜海玲 周丹圆 杨玉琴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33-83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应用于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按3∶1比例将120例MG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医外治法护理组)90例和对照组(传统中医护理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在...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应用于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按3∶1比例将120例MG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医外治法护理组)90例和对照组(传统中医护理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试验组在传统中医护理基础上,按脾胃气虚、脾肾两虚、脾虚湿热3种不同证型给予热熨疗法、穴位贴敷、耳穴压贴、中药封包的中医外治法治疗。2组患者均于入院后的第1天开始治疗,直至患者出院。采用重症肌无力复合量表(MGC)、重症肌无力患者报告结局量表(MG-PRO)作为观测护理前后的疗效评价指标,对传统中医护理和中医外治法护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经协方差分析,试验组治疗后MGC评分的估算平均值为6.705分,对照组为8.15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试验组患者在改善MG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2)经协方差分析,试验组治疗后MG-PRO的生理领域、治疗领域、心理领域评分的估算平均值分别为4.003、3.190、3.778分,对照组分别为3.779、2.907、3.633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说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的生理领域、治疗领域和心理领域方面有优势。【结论】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MG患者的疗效确切,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疾病症状,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脾胃气虚 脾肾两虚 脾虚湿热 中医外治法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两联序贯性外治方案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徐燕玲 霍莉莉 +1 位作者 武艺林 刘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63-1168,共6页
目的观察外治疗法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伏九穴位敷贴组(分别于冬季三九、夏季三伏各选3周给予伏九穴位敷贴治疗)、四时辨体捏脊组(分别于立春、立夏、... 目的观察外治疗法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优选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96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伏九穴位敷贴组(分别于冬季三九、夏季三伏各选3周给予伏九穴位敷贴治疗)、四时辨体捏脊组(分别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连续10天给予四时辨体捏脊治疗)、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每组32例。连续治疗2年,统计各组患儿病情、病程、病种级别分布情况,比较各组患儿治疗1年、2年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过程中共脱落7例,最终纳入89例进行统计分析。治疗1年、2年,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情、病种、病程级别分布与伏九穴位敷贴组及四时辨体捏脊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伏九穴位敷贴组、四时辨体捏脊组、伏九穴位敷贴组合四时辨体捏脊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75.0%、87.1%;治疗2年,各组均为100%。治疗1年,伏九穴位敷贴组、四时辨体捏脊组、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痊愈"率分别为60.0%、71.5%、87.0%;治疗2年,各组分别为80.0%、75.0%、87.1%;治疗1年、2年总有效率各组均为100%。各组治疗2年疗效均优于本组治疗1年(P<0.05);治疗1年、2年组间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伏九穴位敷贴合四时辨体捏脊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伏九穴位敷贴组与四时辨体捏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伏九穴位敷贴及四时辨体捏脊疗法单独使用比较,伏九穴位敷贴联合四时辨体捏脊疗法疗效更佳,两法联合序贯治疗可成为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优选外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穴位敷贴 捏脊 中医外治疗法 儿童
原文传递
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兰 钟达源 肖小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95-1196,F0003,F0004,共4页
输卵管功能和结构的破坏造成的输卵管性不孕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呈上涨趋势。中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丰富,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兼补先天肾气为基本原则。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 输卵管功能和结构的破坏造成的输卵管性不孕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呈上涨趋势。中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经验丰富,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清热利湿兼补先天肾气为基本原则。中医外治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包括中药灌肠法、中药贴敷法、中药离子导入法、宫腔注药法、针灸法等治法,其秉承着基本治疗原则,具有简单便捷、直达病所的特点。外治法配合中医内治法或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中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不孕 中医外治 中医
下载PDF
中医综合外治癌性疼痛5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陵静 郭婷婷 +4 位作者 陈皎皎 傅敏 袁敏 何苗 陈玉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2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止痛酊外敷疼痛部位同步微波,并配合针灸及电针综合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确诊为恶性肿瘤伴有中度癌痛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每12小时作为... 目的观察止痛酊外敷疼痛部位同步微波,并配合针灸及电针综合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确诊为恶性肿瘤伴有中度癌痛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每12小时作为基础止痛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口服止痛药的基础上,同时予以止痛酊外敷疼痛部位同步微波,并配合针灸及电针综合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对于患者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结论止痛酊外敷疼痛部位同步微波,并配合针灸及电针综合治疗癌性疼痛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痛酊 中医外治法 癌痛
下载PDF
揿针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琳怡 张子凤 +2 位作者 傅育红 马翠芹 莫兰 《上海护理》 2018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江苏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术后患者258例,将2016年1—5月的1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6—10月的12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术后遵医嘱采用常...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江苏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行断指再植术的术后患者258例,将2016年1—5月的1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6—10月的12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术后遵医嘱采用常规药物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揿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血管危象发生率、1周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断指存活率及应用补救药物的情况。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应用补救药物的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平均每天睡眠时间、断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疗法联合药物镇痛能缓解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疼痛,减少使用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疗法 中医外治疗法 断指再植 术后镇痛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防控青少年近视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蒋飘 宿蕾艳 +1 位作者 臧玉玲 张丽霞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4期325-328,共4页
近视防控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作为近视大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中医对近视早有认识,称之为“能近怯远”,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具特色的为“治未病”思想。目前对于防控近视,西医的方法有一定... 近视防控是一个世界难题,我国作为近视大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中医对近视早有认识,称之为“能近怯远”,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具特色的为“治未病”思想。目前对于防控近视,西医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对于近视的防控方法较多,尤其是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外用、针刺、灸疗和推拿4大类,中药外用主要包括中药热敷、熏洗及离子导入;针刺主要穴位有攒竹、四白、太阳、睛明等穴;灸法主要有艾灸和雷火灸。上述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联合治疗,具有操作简便、临床疗效明显、经济实用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十年中医外治疗法在防控青少年近视的临床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方向和方法,尤其研发能在家进行的、有效的中医外治疗法,将会对防控近视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近视 中药外用 针刺 灸疗 推拿
下载PDF
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吴波 程孝顶 +1 位作者 曲善忠 蒋存火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17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5例。两组都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90例同时采用自血疗法和穴位埋线,取...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17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5例。两组都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90例同时采用自血疗法和穴位埋线,取曲池、血海、太冲、肝俞、足三里,用自体静脉血进行穴位注射,每个穴位1m L,1周2次;同时每3周进行1次穴位埋线,取穴肺俞、脾俞、胆俞、膀胱俞、风门、阴陵泉,辩证取穴进行穴位埋线,1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62.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查患者血、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自血疗法 穴位埋线 银屑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