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3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 被引量:76
1
作者 沈守文 彭大钧 +1 位作者 颜其彬 黄先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22,共7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圈闭的隐蔽性、圈闭的成因及形成圈闭的主导因素、圈闭的剖面形态,提出了一个新的隐蔽(圈闭)油气藏分类方案。方案不仅包括了常见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也包括了古构造油气藏、向斜油气藏、易伤害低渗透油气藏等...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圈闭的隐蔽性、圈闭的成因及形成圈闭的主导因素、圈闭的剖面形态,提出了一个新的隐蔽(圈闭)油气藏分类方案。方案不仅包括了常见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也包括了古构造油气藏、向斜油气藏、易伤害低渗透油气藏等多种特殊类型。这有利于勘探工作者开阔视野,并在勘探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隐蔽油气藏类型,采取不同的勘探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分类 隐蔽圈闭 圈闭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我国深部找矿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6
2
作者 曹新志 张旺生 孙华山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4-109,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深部矿已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从而标志着矿产勘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深部矿相对浅部矿具有埋深大、矿化信息弱、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低的特点,使传统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受到较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深部矿已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重要对象,从而标志着矿产勘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深部矿相对浅部矿具有埋深大、矿化信息弱、综合地质研究程度低的特点,使传统成矿理论的指导作用和勘查技术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受到较大的影响,造成深部矿勘查的难度加大。为了减少深部矿勘查的盲目性和风险性,人们重视和加强了深部找矿地质成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资料表明,成矿系统、第二矿化富集带、矿床成矿深度厘定、矿床深部成矿特征、矿田深部构造以及深部找矿前景的定量评价等研究内容已成为当前我国深部找矿工作中地质成矿理论研究的热点,大深度物探技术和深穿透的化探新方法、高分辨率航卫遥感技术以及大深度的钻探技术等方法的研制和应用已成为深部找矿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成矿理论 技术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74
3
作者 邓超文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5-67,共3页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发展、原理及应用.高密度电法具有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度高、对工程无破损等特点.经比较分析,其结果与地质资料吻合较好,这为推广应用高密度电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采空区 隧道 探查方法
下载PDF
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在工作面小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3
4
作者 乐勇 王伟 +1 位作者 申青春 吕东亮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77,共4页
小构造是导致煤炭资源回采困难及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利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对义安煤矿11061工作面进行了透射法探测。通过CT成像可以分辨工作面内与煤厚相当的小构造,同时还能获得围岩高应力区及瓦斯富集带等地质信息。探测结果... 小构造是导致煤炭资源回采困难及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利用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对义安煤矿11061工作面进行了透射法探测。通过CT成像可以分辨工作面内与煤厚相当的小构造,同时还能获得围岩高应力区及瓦斯富集带等地质信息。探测结果可作为煤矿安全回采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波地震勘探 小构造 透射法 CT成像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洼槽聚油理论及其应用——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为例 被引量:68
5
作者 赵贤正 金凤鸣 +2 位作者 王权 韩春元 康如坤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4,共7页
陆相断陷盆地洼槽区通常被当作生、排烃区而非油气成藏区,故在被证实具有生排烃能力之后,往往被以寻找油气藏为主的勘探工作所忽视。依据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近系和二连盆地白垩系多年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陆相断陷盆地洼槽区多元控砂... 陆相断陷盆地洼槽区通常被当作生、排烃区而非油气成藏区,故在被证实具有生排烃能力之后,往往被以寻找油气藏为主的勘探工作所忽视。依据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古近系和二连盆地白垩系多年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陆相断陷盆地洼槽区多元控砂、优势成藏、主洼槽控制油气分布、三主元因素控制油气规模富集、构造油气藏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具共生互补性等洼槽聚油新认识,指出洼槽区反转构造带翼部扇三角洲前缘、缓坡坡折带三角洲前缘、湖底扇、断层根部河道砂等是形成规模富集地层-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场所和勘探的有利方向。应用这一理论,华北油田在断陷盆地洼槽区发现了数亿吨石油地质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断陷盆地 洼槽区 聚油理论 成藏模式 勘探方法
下载PDF
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研究态势及启示 被引量:62
6
作者 邓军 王长明 +2 位作者 李文昌 杨立强 王庆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64,共13页
简述了"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项目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总结了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进展。项目已在4个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1)通过对缝合带中放射虫硅质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以及不同地体内火成岩的... 简述了"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项目的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总结了已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进展。项目已在4个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1)通过对缝合带中放射虫硅质岩和基性-超基性岩,以及不同地体内火成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构建了三江地区从原特提斯、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到新特提斯大地构造-岩浆演化格架;(2)通过对VMS型Cu-Pb-Zn,沉积岩容矿型Zn-Pb-Cu-Ag,夕卡岩/斑岩Cu-Au-Mo及多成因类型Au 4种典型矿床类型研究,建立了复合造山过程中成矿系统结构和解析了巨量金属集聚成矿过程;(3)分析了增生造山→碰撞造山、主碰撞→晚碰撞和晚碰撞→后碰撞三期重要构造体制转换事件,提出了叠加成矿作用的3种类型和9种方式;(4)总结提炼了适合"三江"地区的"斑岩成矿系统+模型+高光谱+蚀变矿物填图+高精度磁测+电法"、"成矿模式+层位+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成矿系统+重+磁+多种电法"等勘查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特提斯 成矿动力学背景 洋陆俯冲 碰撞造山 复合造山 构造体制转换 叠加成矿 成矿预测方法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50
7
作者 邓超文 周孝宇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B06期278-279,共2页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应用,高密度电法具有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准确度高、对工程无破损等特点。经比较分析,其结果与地质资料吻合较好,这为推广应用高密度电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岩溶 隧道 探查方法
下载PDF
大油气区地质勘探理论及意义 被引量:52
8
作者 赵政璋 杜金虎 +1 位作者 邹才能 胡素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3-522,共10页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提出并形成了大油气区地质勘探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发现。大油气区是指同一大型构造背景上,由相似成藏条件决定、以某一种类型油气藏为主,纵向上相互叠加、横向上复合连片的大型含油...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提出并形成了大油气区地质勘探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发现。大油气区是指同一大型构造背景上,由相似成藏条件决定、以某一种类型油气藏为主,纵向上相互叠加、横向上复合连片的大型含油气区,由多个油气藏(田)群或带构成。大型构造背景、良好烃源条件、广泛分布的非均质储集层3要素的有机配置是大油气区形成的关键。大油气区主要发育于陆相坳陷、前陆盆地和海相克拉通盆地的大型构造背景上,含油气面积大、储量规模大;油气藏类型相对单一,多以某一种类型油气藏为主;储集层大面积分布,但以低孔低渗储集层为主,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不受局部构造控制,无统一油气水界面,油气水性质变化大。根据储集层岩类将大油气区划分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3大类,进一步划分为低孔渗碎屑岩岩性型、山前复杂高陡深层构造型、碳酸盐岩岩溶地层型、碳酸盐岩台缘礁滩型、火山岩地层型等5个亚类大油气区,并形成了集地震、钻井、测井、试油于一体的针对性关键配套技术。大油气区勘探强调"整体研究、整体勘探、整体控制"3个整体的勘探思路和"勘探开发一体化、上产增储一体化"两个一体化勘探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油气藏 大油气区 成藏机理 地质特征 勘探思路 勘探方法
下载PDF
绿色勘查理念:认知、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0
9
作者 张新虎 刘建宏 +1 位作者 黄万堂 贾志磊 《甘肃地质》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绿色勘查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实践,是以绿色发展为目的,通过科学理念、技术手段创新,以地质勘查全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为主要内容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实现保护... 绿色勘查是绿色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领域的实践,是以绿色发展为目的,通过科学理念、技术手段创新,以地质勘查全过程的"绿色化"、"生态化"为主要内容和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双赢。树立和践行绿色勘查理念,是关系地质勘查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意味着对传统勘查思路和方式的转变。本文分析了绿色勘查现状和形势,提出了绿色勘查是系统工程的重要性,需采取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的实施方针。列举了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地质勘查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全过程。如:在勘查手段选择、驻地选址、物料堆存、废弃物处置等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勘查工作中尽可能采用以钻代槽,使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一孔多用的新型钻探方法;减少道路、机台建设和设备搬迁次数;开展探槽回填、植被恢复等措施。通过列举示范实例,强调全面推进绿色勘查,总结和推广绿色勘查典型经验、技术装备和先进理念,加快建立和完善绿色勘查相关规范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勘查 技术方法 工作布局 规范标准 探索与实践
原文传递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勘探方法 被引量:30
10
作者 易士威 王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2期9-14,63,共6页
二连盆地、冀中坳陷近几年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与实践表明,高勘探成熟区富油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寻找规模整装富集储量的重要勘探领域。开展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要树立富油凹陷不同类型油气藏在“不同构造单元... 二连盆地、冀中坳陷近几年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研究与实践表明,高勘探成熟区富油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是寻找规模整装富集储量的重要勘探领域。开展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要树立富油凹陷不同类型油气藏在“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区带、不同层系、不同沉积体系、不同沉积相带、不同储层类型三维空间复式连片分布”的新勘探理念。在勘探思路上实现“由正向构造带向负向构造区;由构造带高部位向构造带翼部;由构造带向岩相带、坡折带、超覆带、侵蚀带;由环洼到洼槽;由单一油气藏类型向多种油气藏类型”的五个转变。其勘探技术方法包括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区带优选评价技术方法;岩性地层圈闭落实评价技术方法;岩性地层油藏预探评价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 勘探思路 勘探方法 油气藏类型 技术方法 研究与实践 隐蔽油气藏 构造带 二连盆地 冀中坳陷 勘探潜力 勘探领域 构造单元 沉积体系 沉积相带 三维空间 储层类型 有利区带 地层圈闭 成熟区 构造区 岩相带 坡折带
下载PDF
深部地热勘查方法在北京地区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33
11
作者 徐光辉 余钦范 袁学诚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13,共5页
以北京地区深部地热勘查为例,对现有的一些地热勘查物探方法认真客观地加以总结,对所谓的新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评价,提出了适合不同地质构造背景的几种综合物探方法组合及合理的地热勘查程序建议,可供实际勘查工作中参考借鉴。
关键词 地热勘查 物探方法 北京地区
下载PDF
金属矿物探新方法与新技术 被引量:31
12
作者 齐文秀 刘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6,共5页
简要概述金属矿物探新方法、新技术。主要包括:(1)地面高精度重力勘查技术;(2)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3)瞬变电磁法勘查技术;(4)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5)三频激电法;(6)井中声波透视;(7)地下电磁波法等。
关键词 金属矿物探 新方法 新技术
下载PDF
高勘探程度区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2
13
作者 赵贤正 王权 +3 位作者 金凤鸣 范炳达 王海潮 朱洁琼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6期1-10,共9页
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岩性地层油气藏和隐蔽型潜山油气藏是今后发现规模储量的重要勘探方向。以成藏理论新认识为指导,以先进适用勘探技术为支撑,形成了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新思路。提出了以"整体认识、... 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岩性地层油气藏和隐蔽型潜山油气藏是今后发现规模储量的重要勘探方向。以成藏理论新认识为指导,以先进适用勘探技术为支撑,形成了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新思路。提出了以"整体认识、整体评价和整体部署"为核心的富油气凹陷二次勘探方法,主要包括构建全凹陷整体三维地震数据平台、重建凹陷构造、沉积和储层等地质模型、油气资源分布量化表征重描、多领域油气成藏模式创建、多领域目标整体预探以及上产增储一体化实施等。该方法的提出,对深化渤海湾盆地富油气凹陷勘探,实现油气勘探持续规模增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气凹陷 二次勘探 方法流程 勘探发现 规模增储
下载PDF
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现状和勘探特点及方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江怀友 赵文智 +3 位作者 裘怿楠 齐仁理 李治平 潘继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3期27-34,9,共9页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在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由于海洋特殊的环境,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3~5倍。海洋油气勘探以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为主要手段。...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在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由于海洋特殊的环境,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3~5倍。海洋油气勘探以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为主要手段。海上勘探阶段划分为初步勘探阶段和进一步勘探阶段。初步勘探阶段包括盆地评价、区块与圈闭评价、发现油气藏;进一步勘探阶段则以钻探井和评价井为主,以扩大含油气面积,增加和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墨西哥湾、西非及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潮流,发达国家的油气勘探技术日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 勘探模式 勘探方法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布达特群变质岩储层特征及勘探方法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玉华 张吉光 张海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6,30,共5页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面积3010 km2,由下到上主要发育4套含油组合。其中,布达特群变质岩具有储层厚度大、产能高(多口井日产30 t以上)的特点。其主要由一套碎裂安山凝灰岩、蚀变火山岩、轻微蚀变碎裂不等粒砂岩、坍塌角砾岩、含粉砂碎裂... 海拉尔盆地贝尔断陷面积3010 km2,由下到上主要发育4套含油组合。其中,布达特群变质岩具有储层厚度大、产能高(多口井日产30 t以上)的特点。其主要由一套碎裂安山凝灰岩、蚀变火山岩、轻微蚀变碎裂不等粒砂岩、坍塌角砾岩、含粉砂碎裂凝灰质泥岩等组成。地层倾角较大,溶洞发育,裂隙纵横交错,部分被硅质、碳酸盐所交代。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裂缝和各种溶蚀孔隙,其次为基质孔隙。纵向上可分为风化破碎发育带,裂缝、溶孔、溶洞发育带和致密带。这种特殊储层需要针对性的勘探方法和技术。通过勘探实践认为: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与精细三维地震解释是识别变质岩顶面形态变化的基础,开展以裂缝预测为主要目的的反演处理与解释,是井位部署的依据之一,取好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是识别变质岩储层裂缝和溶孔、溶洞的关键,合理的压裂工艺是获得高产油流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形成 变质岩储层 储集空间 勘探方法 贝尔断陷
下载PDF
杭州湾地区第四系浅层天然气的特征及勘探方法 被引量:27
16
作者 蒋维三 叶舟 +1 位作者 郑华平 勇振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23,共4页
埋深仅几十米至百余米的第四系浅层生物成因天然气藏广泛分布于苏、浙、皖、沪、闽、粤、鄂、湘等省市的冲积平原区。历史上曾多次打井试图加以利用,但终因气层薄、压力低、产量小且多为气水同层,一直未能奏效。1992年起,通过对... 埋深仅几十米至百余米的第四系浅层生物成因天然气藏广泛分布于苏、浙、皖、沪、闽、粤、鄂、湘等省市的冲积平原区。历史上曾多次打井试图加以利用,但终因气层薄、压力低、产量小且多为气水同层,一直未能奏效。1992年起,通过对多种勘探方法的试验比较,选择了以静力触探技术为主,配合少量横波骨干地震剖面的勘探方法,大幅度地降低了勘探成本,在杭州湾地区已发现了6个浅气田及一些小块的含气面积,共获控制储量3.43亿立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生物气 天然气 浅层气 油气藏特征 勘探
下载PDF
散射波地震方法在蔡家营多金属矿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徐明才 高景华 +3 位作者 荣立新 刘建勋 柴铭涛 王广科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4,共6页
地震方法技术应用在金属矿勘查中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由于金属矿所涉及到的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常规的应用于层状介质的反射波地震勘探技术受到了挑战。利用散射波地震技术寻找深部隐伏金属矿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笔者结合在蔡家营多... 地震方法技术应用在金属矿勘查中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由于金属矿所涉及到的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常规的应用于层状介质的反射波地震勘探技术受到了挑战。利用散射波地震技术寻找深部隐伏金属矿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笔者结合在蔡家营多金属矿区的试验研究,试图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资料综合解释等方面探讨该方法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波 地震方法 地质条件 数据处理 数据采集 金属矿区
下载PDF
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胡树起 马生明 刘崇民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7,共7页
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为此,在收集整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方法、异... 斑岩型铜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随着矿业开发的不断深入,勘查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为此,在收集整理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斑岩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勘查方法、异常评价及找矿标志等方面。以富家坞铜矿为例,介绍斑岩型铜矿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矿 地球化学特征 异常评价 勘查方法 找矿标志
下载PDF
近十年化探新方法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任天祥 伍宗华 汪明启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7年第6期411-417,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 1987年以来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在矿产勘查地球化学领域为寻找隐伏矿和提高其找矿效果而研究、开发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这里包括 1:2 0万区域化探异常筛选与查证的方法技术 ,地气测量方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方法、价态金... 本文简要介绍 1987年以来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在矿产勘查地球化学领域为寻找隐伏矿和提高其找矿效果而研究、开发的一些新方法、新技术。这里包括 1:2 0万区域化探异常筛选与查证的方法技术 ,地气测量方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方法、价态金提取与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方法 新技术 地球化学勘探 探矿
下载PDF
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秦永霞 姜素华 王永诗 《海洋石油》 CAS 2003年第2期14-20,共7页
以济阳坳陷为例 ,概要论述了箕状断陷的结构特征 ,把斜坡带分为宽缓型、窄陡型、双元型三种类型 ,研究了不同类型斜坡带油气藏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指出在宽缓斜坡带主要以形成上第三系构造 -岩性油藏、下第三系岩性油气藏、... 以济阳坳陷为例 ,概要论述了箕状断陷的结构特征 ,把斜坡带分为宽缓型、窄陡型、双元型三种类型 ,研究了不同类型斜坡带油气藏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指出在宽缓斜坡带主要以形成上第三系构造 -岩性油藏、下第三系岩性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构造 -地层油气藏及前第三系的地层剥蚀不整合油藏为特征 ;窄陡斜坡带主要形成断块油藏、断块 -岩性油藏、滚动背斜油藏 ;双元斜坡带主要形成潜山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断块 -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以综合地质分析为基础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约束反演、三维可视化技术等为手段的斜坡带综合勘探方法 ,提高了斜坡带的勘探效果 ,也为类似盆地斜坡带的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带 成藏特征 油气藏 勘探方法 地质特征 济阳坳陷 箕状断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