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既有住宅区适老化改造意愿和需求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于一凡 陈金平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5期98-101,共4页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建成居住环境适老化程度偏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2012年针对上海市里弄、公房和商品房3大类既有住宅区进行的适老化更新改造居民访谈与调查,汇总、分析了各类既有住宅区老年居民对适老化改... 随着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建成居住环境适老化程度偏低的矛盾日益凸显。基于2012年针对上海市里弄、公房和商品房3大类既有住宅区进行的适老化更新改造居民访谈与调查,汇总、分析了各类既有住宅区老年居民对适老化改造的总体意愿和具体需求,旨在为城市更新与建设过程中提高老年人的居住生活质量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宅区 适老化 改造
下载PDF
基于混合居住的城市毗邻隔离住区更新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昌鸣 张祥智 李湘桔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2,共5页
将混合居住理论应用于既有住区更新研究中,在对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毗邻隔离住区类型进行概念界定与特征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融更新的策略,并尝试在微观层面上深化混合居住理论,增进混合的实效性。
关键词 既有住区 毗邻隔离 混合居住 互融 更新
原文传递
如何解决现有住宅区的停车问题 被引量:8
3
作者 于光 《新建筑》 1999年第5期43-44,共2页
现有住宅区内因缺少经规划设计的居民停车场,导致汽车任意停放,对居住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住宅区 停车场 居住环境
下载PDF
城市既有住区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指标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蔡子畅 薛屹峰 +1 位作者 朱建君 陈敏 《建设科技》 2018年第21期43-51,共9页
论文界定城市既有住区住宅适老化改造范围为住宅套内空间和住宅公共空间;依据相关设计规范,结合文献计量研究方法,从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功能性角度,构建住宅适老化设计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进行详细描述;通过对南京市既有住区调... 论文界定城市既有住区住宅适老化改造范围为住宅套内空间和住宅公共空间;依据相关设计规范,结合文献计量研究方法,从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功能性角度,构建住宅适老化设计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内涵进行详细描述;通过对南京市既有住区调研,验证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分析了既有住宅适老化设计存在的问题,调查了居民对选取指标改造的需求度,构建了基于居民需求度的多层次既有住区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指标,分为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辅助性指标,旨在为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住宅套内空间 住宅公共空间 适老化改造 设计指标
下载PDF
重构居民社会联系 新加坡组屋户外空间发展与邻里更新计划的实践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翔 范悦 《时代建筑》 2020年第1期50-53,共4页
新加坡从2007年开始展开由政府主导的邻里更新计划(NRP),以提升老旧组屋的居住品质,促进邻里交往。文章通过梳理新加坡组屋户外环境的发展脉络和更新背景,以大巴窑地区的邻里更新项目为例,总结其较为成熟的户外环境更新的组织流程和改... 新加坡从2007年开始展开由政府主导的邻里更新计划(NRP),以提升老旧组屋的居住品质,促进邻里交往。文章通过梳理新加坡组屋户外环境的发展脉络和更新背景,以大巴窑地区的邻里更新项目为例,总结其较为成熟的户外环境更新的组织流程和改造策略,进而对中国目前广泛开展的"自上而下"的老旧住区建筑户外空间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组屋 户外环境 邻里更新 邻里更新计划 品质提升 社区营造 既有住区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公共空间的异化与重构——基于居住融合的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更新策略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祥智 李培娜 李亚森 《新建筑》 2015年第3期125-129,共5页
关注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形态双重隔离现象,重点分析了住区公共空间异化与社会隔离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既有住区更新居住融合的社会目标,指出了通过公共空间重构促进居住融合的理论基... 关注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形态双重隔离现象,重点分析了住区公共空间异化与社会隔离问题;在明确公共空间社会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既有住区更新居住融合的社会目标,指出了通过公共空间重构促进居住融合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最后,以公共空间重构为切入点,探讨了居住融合导向下的城市中心区既有住区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公共空间 异化 隔离 重构 居住融合
下载PDF
毗邻隔离住区的形成机制与生成路径--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祥智 杨昌鸣 叶青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3,共7页
聚焦转型期城市更新中出现的居住毗邻隔离现象,分析了城市毗邻隔离住区的形成机制与典型生成路径,并预测了其发展趋势,最后从住区更新与城市规划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调控思路。
关键词 既有住区 毗邻隔离 形成机制 生成路径 城市更新
原文传递
既有住区室外环境健康化改造研究——以上海同济新村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品 陈易 《住宅科技》 2018年第11期21-27,共7页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城市的发展模式从增量发展转入存量发展,住宅建设也随之从新建转入改造。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住区的健康化改造将成为保证居民身心健康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居住社区...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城市的发展模式从增量发展转入存量发展,住宅建设也随之从新建转入改造。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住区的健康化改造将成为保证居民身心健康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文章以居住社区的室外环境为对象,在对国内外健康建筑设计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既有住区室外环境健康化改造的策略,并以同济新村为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室外环境 健康化改造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WELL建筑标准
下载PDF
既有住区室外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鸣 连超丽 +2 位作者 谷红磊 范悦 李翥彬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6期83-87,共5页
室外碳排放指标CO_2浓度是评价居住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控制较低的室外CO_2浓度对室外空气品质和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室外CO_2浓度指标可以反映居住区的碳排放分布规律,进而明晰其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对大连市... 室外碳排放指标CO_2浓度是评价居住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控制较低的室外CO_2浓度对室外空气品质和人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室外CO_2浓度指标可以反映居住区的碳排放分布规律,进而明晰其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大有恬园小区和昌平小区室外CO_2浓度的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并通过Grasshopper和Rhino软件将其可视化表达,研究了不同居住区室外CO_2浓度影响因素,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为改善居住区的室外空气品质和居住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室外CO2浓度 可视化模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既有住区宅间环境对老年人活动的影响研究——以大连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索健 仲文 +1 位作者 滕敏伶 任欣欣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9,共8页
我国实施的大规模既有住区环境更新效果明显,但仍存在手法粗放单一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群健康诉求尚需进一步回应。后疫情时期,既有住区宅间空间作用凸显,如何通过优化宅间环境设计,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促进健康生活,已引起多方关注。... 我国实施的大规模既有住区环境更新效果明显,但仍存在手法粗放单一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群健康诉求尚需进一步回应。后疫情时期,既有住区宅间空间作用凸显,如何通过优化宅间环境设计,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促进健康生活,已引起多方关注。研究从大连典型既有住区中筛选出18个宅间样本,对老年人群宅间评价及宅间活动偏好以及行为方式等内容,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模拟、行为标注、统计等工具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探索宅间环境品质要素对老年人群活动类型、频率、时长的影响关系,并提出相关环境品质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宅间环境 老年人 户外活动
下载PDF
既有居住区室外环境改造策略研究——以上海市鞍山新村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曼.哈山 王唯渊 陈易 《住宅科技》 2017年第8期2-6,共5页
既有居住区改造是当前城市更新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鞍山新村是上海典型的既有居住区,其室外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鞍山新村室外环境改造的原则和措施,以提升既有居住区的环境品质,满足老龄化... 既有居住区改造是当前城市更新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鞍山新村是上海典型的既有居住区,其室外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鞍山新村室外环境改造的原则和措施,以提升既有居住区的环境品质,满足老龄化时代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居住区 室外环境 改造 适老 城市更新
下载PDF
海绵城市建设中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费用效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期光 刘冲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48-453,共6页
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项目与传统绿化改造项目相比产生的增量成本和获得的增量效益,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理论,对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项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改造在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 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下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项目与传统绿化改造项目相比产生的增量成本和获得的增量效益,运用费用效益分析理论,对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项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基于海绵城市的绿化改造在成本增加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从政府、企业、资金和各参与主体等方面提出了推广基于海绵城市的既有居住小区绿化改造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既有居住小区 绿化改造 增量成本 增量效益
下载PDF
寒地既有住区环境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左煜 张宇 宋若尘 《城市建筑》 2018年第17期42-44,共3页
针对寒地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提升的需求,本文对寒地既有住区环境活力缺失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解析,结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分析寒地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出行特征,结合案例对重构住区空间格局、增加富余开放空间以及更新低效闲置空间... 针对寒地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提升的需求,本文对寒地既有住区环境活力缺失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解析,结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分析寒地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出行特征,结合案例对重构住区空间格局、增加富余开放空间以及更新低效闲置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寒地既有住区环境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地区 既有住区 适老化改造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基于模拟优化的既有住区外部空间海绵化改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舒平 徐雷 张萍 《建筑节能》 CAS 2018年第7期83-86,107,共5页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不透水地面的面积越来越多,我国既有住区设计大多没有考虑雨水资源的综合处理,给城市带来内涝隐患,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对既有住区改造的综合效益,说明其在老旧住区改造中的作用。以池州市...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不透水地面的面积越来越多,我国既有住区设计大多没有考虑雨水资源的综合处理,给城市带来内涝隐患,同时也浪费了水资源。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对既有住区改造的综合效益,说明其在老旧住区改造中的作用。以池州市熙苑小区为例,以SWMM软件为技术参考,反复研究其海绵改造的具体方案,利用现有的资源和空间,使住区居住质量有较大层次的提高,再进一步根据模拟优化的结果提出既有住区海绵化改造的具体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海绵城市 模拟优化 改造建议
下载PDF
上海市既有住宅区太阳能光伏改造潜力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一 姜培培 《住宅科技》 2021年第12期48-54,共7页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建筑节能减排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居住建筑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比较大,若在居住建筑中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对于整个生态城市的建设非常有价值。而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以新建项目为主...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建筑节能减排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居住建筑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比较大,若在居住建筑中应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对于整个生态城市的建设非常有价值。而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以新建项目为主,城市中现存大量的既有居住建筑,同样具有利用价值。文章以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前建造的大量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光伏系统安装后的发电量和费效比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既有住宅区进行光伏系统改造的策略,旨在为上海市既有住宅区的太阳能光伏技术改造实践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宅区 光伏 潜力 发电量 费效比
下载PDF
既有住区公共空间老幼行为分析与设计策略研究——以深圳市典型住区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玲 张雨菲 +2 位作者 闫兆亚 范悦 陶伊奇 《建筑技艺》 2023年第6期31-35,共5页
从老幼行为特征出发,选取深圳3个典型既有住区的12个观察点进行定点行为观察。结合行为场景空间地图,整合老幼行为与住区空间特征关系,探索养老育幼的发展模式,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老幼共享 公共空间 既有住区 行为场景
下载PDF
迁安市既有小区广场馨园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雪 严军 +4 位作者 俞仲春 王春江 杨洋 王莹 资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共4页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面临着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及水安全的各种问题,居住用地作为城市建成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降雨产汇流的源头,也是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的重中之重。以迁安市广场馨园小区为例,分析既有小区海绵城市建...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面临着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及水安全的各种问题,居住用地作为城市建成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降雨产汇流的源头,也是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的重中之重。以迁安市广场馨园小区为例,分析既有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现有问题为导向,遵循绿色优先的原则,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思路及对策,因地制宜地选择海绵技术设施,从源头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实现对建筑小区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同时兼顾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实现项目建设的多重目标。通过多种设施的并用,有效提高了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及排放能力,力求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小区 海绵城市设计 改造策略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原文传递
大连既有住区低碳现状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鸣 谷红磊 +1 位作者 范悦 任静薇 《低温建筑技术》 2017年第7期114-118,共5页
建设低碳住区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为了解大连市既有住区的低碳现状,文中选择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昌平小区和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大有恬园小区进行了问卷调研,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了既有住区低碳现状与... 建设低碳住区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为了解大连市既有住区的低碳现状,文中选择了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昌平小区和位于城市边缘区的大有恬园小区进行了问卷调研,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研究了既有住区低碳现状与住区建设水平,地域特征,居住人群基本信息和居民心理标准等因素之间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的既有住区在地理位置,建设水平,居民人群和低碳现状上存在很大差异,针对这些差异和不同,进一步提出适合的住区更新和改造策略,是解决当前住区问题和建设低碳住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住区 统计分析 评价项目 心理标准
下载PDF
城市既有住区低碳等级模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鸣 连超丽 谷红磊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1期38-41,共4页
针对当前既有住区碳排放增量巨大的严峻形势和既有住区低碳现状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对大连市既有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建立既有住区低碳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将调研住区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在了解住区改造重要节点后,提... 针对当前既有住区碳排放增量巨大的严峻形势和既有住区低碳现状评价研究缺乏的问题,对大连市既有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并建立既有住区低碳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将调研住区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在了解住区改造重要节点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低碳更新改造策略,为既有住区低碳改造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等级 模糊评价 既有住区 模糊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