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模拟计算与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晓华 沈胜强 +1 位作者 Klaus Genthner 蒋春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以9效竖管降膜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为例,分别应用等温差分配法和等面积分配法对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海水沸点升高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淡水产量前提下,等温差分配法和等面积分配法的模拟计... 以9效竖管降膜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为例,分别应用等温差分配法和等面积分配法对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海水沸点升高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淡水产量前提下,等温差分配法和等面积分配法的模拟计算结果相差不大,等温差分配得到的蒸发器总面积要比等面积分配得到的蒸发器总面积略小,等面积分配所需的加热生蒸汽量比等温差分配所需加热生蒸汽量略少。同时,以系统总传热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并将优化设计结果与等面积分配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优化计算结果比等面积分配计算结果节省传热面积20.3%,节省加热生蒸汽量3.3%,可以有效降低海水淡化淡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蒸发 海水淡化 沸点升高 (火用)损失
下载PDF
电站锅炉的效率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永华 孙刚 +1 位作者 仇元刚 侯淑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0,共4页
通过对电站锅炉进行分析,得出了锅炉的效率及其各部位、各过程的损失大小,并把所得到的结果与锅炉热量平衡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锅炉的损失主要包括燃烧过程的损失和传热过程的损失,这就为进一步提高锅炉的效率指... 通过对电站锅炉进行分析,得出了锅炉的效率及其各部位、各过程的损失大小,并把所得到的结果与锅炉热量平衡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锅炉的损失主要包括燃烧过程的损失和传热过程的损失,这就为进一步提高锅炉的效率指明了方向,即主要从燃烧、传热过程入手,通过富氧燃烧、提高蒸汽初参数等方法来减小锅炉的煤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火用]损失 效率 热量平衡分析
下载PDF
热泵空调器节能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朱培根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4-59,共6页
空调节能分析 ,传统的办法就是对空调系统各设备的热损失进行计算分析 ,设法提高热效率 ,来保证充分利用能量之目的。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已证实这种传统的方法是不完善的 ,甚至会误入歧途。节能的分析及优化已不只是能的量的问题 ,而是能... 空调节能分析 ,传统的办法就是对空调系统各设备的热损失进行计算分析 ,设法提高热效率 ,来保证充分利用能量之目的。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已证实这种传统的方法是不完善的 ,甚至会误入歧途。节能的分析及优化已不只是能的量的问题 ,而是能的质与量的综合估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来模拟出各部件的火用损失情况 ,提出系统的节能部位和应采取的措施 ,使整个系统的火用损失为最小 ,火用效率最大 ,实现热泵节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Yong优化 节能 热泵空调器 YONG分析 YONG损失
下载PDF
1000MW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系统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云龙 杨美 王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37-141,共5页
目前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文中以1000MW常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基础,提出一种蒸汽参数为35MPa/600/610/610的1000MW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力系统方案,通过计算比较1000MW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力系统... 目前高效清洁的燃煤发电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文中以1000MW常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基础,提出一种蒸汽参数为35MPa/600/610/610的1000MW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力系统方案,通过计算比较1000MW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的热力系统比常规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热效率提高0.92%。针对该机组回热抽汽过热度高,在传热过程中损失大,提出2种方案: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系统和采用回热式汽轮机系统,对2种方案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系统和回热式汽轮机系统比高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发电效率增加0.34%和1.87%。采用回热式汽轮机系统最高发电效率能到达48.84%,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二次再热 □损失 热效率
下载PDF
蒸汽减温减压过程损失与余压发电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海生 贾明飞 《煤气与热力》 2005年第12期47-49,共3页
计算了一次蒸汽经减温减压后的火用损失。提出利用背压式汽轮机进行余压发电,使蒸汽按品质梯级利用。将一次蒸汽(参数为36 t/h、3.43 MPa、435℃)减温减压至工艺设备需要的二次蒸汽(参数为1.25 MPa、260℃),一次蒸汽火用损失率为0.15。... 计算了一次蒸汽经减温减压后的火用损失。提出利用背压式汽轮机进行余压发电,使蒸汽按品质梯级利用。将一次蒸汽(参数为36 t/h、3.43 MPa、435℃)减温减压至工艺设备需要的二次蒸汽(参数为1.25 MPa、260℃),一次蒸汽火用损失率为0.15。利用二者压力差进行余压发电,每年发电量为1 226.62×104kW.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损失 减温减压 余压发电
下载PDF
面向能源转型的高?综合能源系统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丹 周天烁 +1 位作者 李家熙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14-131,共18页
构建量质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系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传统能流和能效研究只关注能量的“数量”,而忽视不同能量的“质”的差异,无法完全体现能量的价值,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提出高?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重点关注综合能源系统... 构建量质协同发展的综合能源系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传统能流和能效研究只关注能量的“数量”,而忽视不同能量的“质”的差异,无法完全体现能量的价值,应用中存在局限性。提出高?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重点关注综合能源系统中有效能的输送能力提升问题。基于综合能源系统?流机理模型以及系统能源品质核心参数,探讨了电力、天然气、热力系统、能源站和可再生能源的?流模型,随后深入剖析了高?综合能源系统在规划、运行优化和能量调度、?交易和市场化机制等方面的核心理论框架,并建立典型数学模型示例,同时对未来高?综合能源系统的相关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流 ?势 ?损
下载PDF
多能源枢纽联合运行的[火用]损最小化分布式优化调度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帅 刘念 +1 位作者 盛超群 雷金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37,共10页
能源枢纽是能源转化供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集成了天然气、热、电等多种能源形式,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文中研究了同一能源配送网络下多能源枢纽的协同优化运行问题。与以往针对运行成本最小化进行优化不同,将热力学参数——[火... 能源枢纽是能源转化供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集成了天然气、热、电等多种能源形式,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文中研究了同一能源配送网络下多能源枢纽的协同优化运行问题。与以往针对运行成本最小化进行优化不同,将热力学参数——[火用],引入多能源枢纽优化调度,以[火用]损最低为优化目标,从而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针对热力传输网络的时间延迟问题和功率损耗问题,引入了热力延迟时间参数和损耗系数,提高了热力网络的建模精度。同时,考虑到不同能源枢纽由不同运营商进行管理,采用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的分布式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各个能源枢纽仅需提供"期望交换功率",保护了各能源枢纽的隐私,减少了通信的交流量,保证了调度的相对独立性。最后,以3个能源枢纽的运行调度为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用]损 能源枢纽 分布式优化调度 热力时间延迟 网络损耗
下载PDF
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火用]流机理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家熙 王丹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3-173,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涉及多种不同能源形式,[火用]可作为衡量能源品质的一种量度。基于“流”的思路,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网络[火用]流机理建模方法。首先,基于能流界定了[火用]流分析范围,分析了热力系统的[火用]流机理,定义了[火用]势、[火用... 综合能源系统涉及多种不同能源形式,[火用]可作为衡量能源品质的一种量度。基于“流”的思路,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网络[火用]流机理建模方法。首先,基于能流界定了[火用]流分析范围,分析了热力系统的[火用]流机理,定义了[火用]势、[火用]势差等概念,建立了热力系统[火用]流机理模型;然后,将相关规律拓展到其他能源网络,提出了电力、天然气系统的[火用]势概念以及[火用]流机理模型,将能源站等效为[火用]损节点,通过各环节[火用]平衡分析验证[火用]流机理模型的优越性;最后,通过算例直观展示了综合能源系统[火用]流分布,分析各个环节[火用]损情况,通过分析整体和局部的[火用]平衡关系,验证了[火用]流机理模型相比于传统黑箱模型更具优越性,并探讨了[火用]流理论在高品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品质 [火用]流 [火用]损 [火用]势
下载PDF
二次再热机组双机回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乔加飞 张磊 +2 位作者 刘颖华 王兵兵 郝卫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63,共5页
针对我国二次再热机组回热系统不可逆换热损失大等问题,在典型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型双机回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并将其与无前置蒸汽冷却器(蒸冷器)方案和增设前置蒸冷器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置蒸冷... 针对我国二次再热机组回热系统不可逆换热损失大等问题,在典型二次再热机组热力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新型双机回热系统的热力性能,并将其与无前置蒸汽冷却器(蒸冷器)方案和增设前置蒸冷器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置蒸冷器方案虽然可以降低2、4号高压加热器(高加)的过热度,但本质却是将其不可逆损失转移到了前置蒸冷器中,整个回热系统的?损降低有限。双机回热方案可以改善整个给水系统和除氧器的换热效果,显著降低2—4号高加以及除氧器的抽汽过热度,上述设备?效率均达到0.96以上,总?损比无前置蒸冷器方案降低了53%,比增设前置蒸冷器方案降低了51%。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提高二次再热回热系统换热质量和机组性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 双机回热 过热度 热力性能 [火用]效率 [火用]损 前置蒸冷器
下载PDF
火电机组回热系统损矩阵方程的改进及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永华 吴洪浩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4-246,320,共4页
通过对损方程进行推导和改进,使其更加接近实际运行过程。根据汽水分布方程和损分布方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把汽水分布方程应用于损分布方程之中。以便在运行工况下使方程变得简单易解,利用这个改进后的损分布方程可以方便... 通过对损方程进行推导和改进,使其更加接近实际运行过程。根据汽水分布方程和损分布方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把汽水分布方程应用于损分布方程之中。以便在运行工况下使方程变得简单易解,利用这个改进后的损分布方程可以方便地得出不同工况下的损分布的规律,进而可以指导现实的节能分析。同时还可以方便地开发出应用于现场实时监测的回热系统的损分布的计算机程序,为降低机组的的能耗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热系统 [火用]损 汽水分布 矩阵方程
下载PDF
混合制冷剂液化天然气过程的有效能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春燕 邵方元 +2 位作者 朱新 张彩珠 魏顺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04-2608,2678,共6页
采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混合制冷剂液化天然气过程进行全流程的模拟计算,并对各个单元设备进行有效能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的有效能损失占整个流程有效能损失的63.8%,换热过程占19%,是流程中的节能重点。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以... 采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混合制冷剂液化天然气过程进行全流程的模拟计算,并对各个单元设备进行有效能分析。结果表明:压缩机的有效能损失占整个流程有效能损失的63.8%,换热过程占19%,是流程中的节能重点。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以高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低压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及混合制冷剂中甲烷与正戊烷的摩尔含量为可变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各设备有效能损失的影响,找出相应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降低体系有效能损失的措施与建议,对整个工艺过程的节能降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表明:提高高压制冷剂的压力、低压制冷剂的压力与温度和混合制冷剂中正戊烷的含量,以及降低高压制冷剂的温度与混合制冷剂中甲烷含量的含量,有助于降低整个流程的有效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液化 ASPEN PLUS 能量分析 有效能损失
下载PDF
火电机组回热系统火用损分布的矩阵算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永华 苗鑫华 +1 位作者 李庚生 闫顺林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8,共5页
根据火电机组回热系统火用损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运用MathCAD软件计算了200MW和600MW机组两套典型回热系统的火用损,并与传统火用损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详细介绍了该方程的应用方法和使用技巧。通过火用分析,找出了这两套回热... 根据火电机组回热系统火用损分布的通用矩阵方程,运用MathCAD软件计算了200MW和600MW机组两套典型回热系统的火用损,并与传统火用损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详细介绍了该方程的应用方法和使用技巧。通过火用分析,找出了这两套回热系统的节能潜力所在,并用棒状图对4种火用分析指标进行比较,证明了火用损率和火用损系数更能表现回热系统的完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回热系统 [火用]损 [火用]损通用矩阵方程 [火用]分析指标
下载PDF
基于改良?分析方法的LNG冷能空分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国光 李雅娴 张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128,共8页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只能找到有效能损失的关键设备而无法找到其损失的主要源由的不足,提出了改良的?分析方法。为了提高LNG冷能用于空气分离工艺的效能,基于大连LNG接收站的基础数据,利用HYSYS软件对提出的LNG冷能空分工艺进行模拟,对传统... 针对传统分析方法只能找到有效能损失的关键设备而无法找到其损失的主要源由的不足,提出了改良的?分析方法。为了提高LNG冷能用于空气分离工艺的效能,基于大连LNG接收站的基础数据,利用HYSYS软件对提出的LNG冷能空分工艺进行模拟,对传统?和改良?进行分析计算,研究了主要设备各类?损的分布情况,找到了引起各设备有效能损失的主要原因,并基于改良?分析结果进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损失可划分为可避免内源性损失、可避免外源性损失、不可避免内源性损失和不可避免外源性损失4个部分;(2)各个压缩机的?损分布情况较类似,可避免的内源性?损均占较大比例;(3)不同换热设备的?损区别较大,LNG-104、E-100、E-101主要为可避免外源性?损,其他换热设备主要为不可避免内源性?损;(4)水冷器E-100和E-101的可避免外源性?损占比很大;(5)针对改良的?分析结果提出了更换压缩机、增加冷流、增加预冷设备等为优化方向的两种优化方案,优化方案的单位液态产品能耗和有效能利用率较原方案均有所改善,对比分析后优选了优化方案二——方案二的能耗约为0.394 9 kWh/kg(降低了6.6%)、有效能利用率约为0.40(提高了28.891%)。结论认为,优化结果验证了在LNG冷能空分工艺中采用改良?分析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为实际工程中空分工艺的优化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分析 传统分析 LNG冷能 空气分离 损失 效率工艺优化
下载PDF
制冷系统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8
14
作者 牛国庆 王海波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44-247,共4页
应用稳流系统的火用方程 ,分析了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各主要装置的火用平衡 ,导出了各装置的火用损及制冷系统火用效率的工程计算式 ,并对影响火用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减小系统主要设备火用损的措施 ,最后对一实际制冷... 应用稳流系统的火用方程 ,分析了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各主要装置的火用平衡 ,导出了各装置的火用损及制冷系统火用效率的工程计算式 ,并对影响火用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减小系统主要设备火用损的措施 ,最后对一实际制冷系统的火用损进行了分析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YONG YONG损 YONG效率 经济性能 稳流系统
下载PDF
基于矩阵法的660MW机组回热系统火用损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薛青鸿 吕智嘉 李亚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52,共5页
根据某660 MW机组回热系统结构及参数,给出了火用损分布矩阵方程。选取100%、75%、50%、30%负荷工况点,对回热加热器火用损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传热量及加热器结构一定时,为了降低换热温差,则必须设法增大换热... 根据某660 MW机组回热系统结构及参数,给出了火用损分布矩阵方程。选取100%、75%、50%、30%负荷工况点,对回热加热器火用损和火用效率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传热量及加热器结构一定时,为了降低换热温差,则必须设法增大换热系数,如减小阀门阻力、提高工质流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60MW机组 回热系统 矩阵方程 火用损 火用效率 换热
下载PDF
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系统[火用]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红霞 孙冰洁 +1 位作者 冀翠莲 韩吉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24-2729,共6页
采用已有的计算冷量以及损失的公式,对实验室用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系统进行了分析。利用EES软件,对真空闪蒸法冰浆制备系统中的4个关键环节(冷水冰水混合、真空室内喷雾闪蒸、捕水器内蒸汽凝结成霜、制冷机制备低温盐水)进行计算,... 采用已有的计算冷量以及损失的公式,对实验室用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系统进行了分析。利用EES软件,对真空闪蒸法冰浆制备系统中的4个关键环节(冷水冰水混合、真空室内喷雾闪蒸、捕水器内蒸汽凝结成霜、制冷机制备低温盐水)进行计算,得出各个环节损失以及整个系统的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用真空室内喷雾闪蒸环节的效率较高,捕水器内蒸汽凝结成霜的效率较低,制冷机组制备低温盐水效率最低,损最大,导致整个系统的效率相对较低。为了改善真空闪蒸制取冰浆系统的能耗,应对低温盐水制备环节进行优化或采用其他方式替代该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闪蒸 冰浆 [火用]损失 [火用]效率
下载PDF
高温热泵工况下非共沸工质在换热器中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兆永 赵力 赵学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86-3393,共8页
为了探究非共沸工质与换热流体之间的相变传热温差特性,在单级蒸气压缩式水-水高温热泵系统实验台上,以R290/R600(称为Z1,质量比17%/83%)为工质进行了多工况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工质Z1在冷凝器中会出现最大传热温差,且最大传热温差的... 为了探究非共沸工质与换热流体之间的相变传热温差特性,在单级蒸气压缩式水-水高温热泵系统实验台上,以R290/R600(称为Z1,质量比17%/83%)为工质进行了多工况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工质Z1在冷凝器中会出现最大传热温差,且最大传热温差的位置会随着冷凝器中水流量的减小而向冷凝器的冷端移动;在蒸发器中会出现最小传热温差,其位置随着蒸发器中水流量的减小而向蒸发器的冷端移动。分析结果表明,在蒸发器侧工况恒定时,冷凝器侧最大传热温差的出现会使系统的循环效率降低,冷凝器中因不可逆传热引起的可用能损失增大;在冷凝器侧工况不变时,蒸发器侧最小传热温差的出现会使系统的循环效率上升,蒸发器中因不可逆传热引起的可用能损失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泵 非共沸工质 传热窄点 可用能损失
下载PDF
往复式活塞压缩机中间喷液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帅 赵有信 +1 位作者 贺素艳 邵超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7-152,共6页
通过对往复式活塞压缩机进行改造,在单级活塞压缩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一种中间喷液冷却的准两级压缩系统并在蒸发温度为-20℃的工况下进行实验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对单级活塞压缩系统和新型中间喷液冷却活塞压缩系统的COP、火用损失和火用... 通过对往复式活塞压缩机进行改造,在单级活塞压缩系统的基础上搭建了一种中间喷液冷却的准两级压缩系统并在蒸发温度为-20℃的工况下进行实验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对单级活塞压缩系统和新型中间喷液冷却活塞压缩系统的COP、火用损失和火用效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加入中间喷液冷却系统后,系统的COP由1.27提升至1.36,单位制冷量由155.1 kJ/kg提升至176.7 kJ/kg;单级活塞压缩系统火用损失较大的部分是压缩机和膨胀阀,分别占压缩机输入火用的16.2%和14.8%,加入中间喷液冷却系统后压缩机部分的火用损失明显降低,仅占压缩机输入火用的3.6%,冷凝器及膨胀阀的火用损比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压缩 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中间喷液冷却 火用损失 火用效率
原文传递
R32替代R22制冷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雪强 高秀峰 《制冷与空调》 2012年第6期55-57,共3页
为从能量"质"的方面揭示R32替代R22的合理性,分别对使用R22和R32作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在ARI 520标准的空调工况下进行分析,首先对整个循环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效率和冷量,然后分析制冷循环各环节损失的原因,给... 为从能量"质"的方面揭示R32替代R22的合理性,分别对使用R22和R32作制冷剂的制冷系统,在ARI 520标准的空调工况下进行分析,首先对整个循环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效率和冷量,然后分析制冷循环各环节损失的原因,给出各环节的效率、损失和损失系数的计算表达式,并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表明,R32的制冷系统更有利于能量的充分利用,而且主要是压缩环节损失明显减少,说明R32替代R22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 分析 损失 制冷剂 R32 R22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不同操作温度下的能耗分析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安军 李娜 +1 位作者 汤亚东 温彦跃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5-571,共7页
膜蒸馏(MD)过程伴随相变,能量利用效率是决定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考察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法海水淡化过程中操作温度对跨膜通量和()效率的影响,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操作温度下的系统()损失和()效率。结果表明,膜透过... 膜蒸馏(MD)过程伴随相变,能量利用效率是决定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考察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法海水淡化过程中操作温度对跨膜通量和()效率的影响,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操作温度下的系统()损失和()效率。结果表明,膜透过侧冷却至常温以下时,冷却部分的()损失较大,占总能耗的35%以上;料液侧温度在50℃以下时膜组件的()损失占总()损失的50%以上,升高至55℃以上时则加热部分()损失比例升高至50%以上。合适的膜蒸馏操作温度可提高系统的()效率,透过侧温度为环境温度(25℃)、膜两侧温差为33.5℃左右时,可获得相对较高的系统总()效率、膜组件()效率和膜通量,膜组件()效率可达50%以上,系统总()效率为0.5%以上。提高膜组件以外其它部分的()效率是提高系统总()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式膜蒸馏 操作温度 膜通量 (火用)效率 (火用)损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